別看它個頭小,咬鉤卻很兇猛,淺談太陽魚的釣法及用餌

2020-12-11 小飛的釣魚閣

每次說到太陽魚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聯想到羅非魚,確實,這兩種魚長得很像,如果不熟悉或不仔細看很難在第一時間分辨出來。記得我第一次釣到這種魚也以為是羅非,大概是因為我老家這邊的自然水域沒有這兩種魚吧,羅非只能在黑坑見到,太陽魚則更少,偶爾在一些收費垂釣的水庫能夠看見。

太陽魚雖然外形和羅非相似,但比羅非要漂亮一些,大多數太陽魚身上都是色彩斑斕的,特別在陽光下很是惹人喜愛,放在魚缸裡作觀賞魚極好。另外,雖然我們這邊的自然水域沒有這兩種魚,但在其他地方包括一些收費的黑坑、水庫裡我有釣過,我個人的理解是太陽魚更貪吃、更好釣一些。羅非的話要看體型,小羅非成群鬧窩非常厲害,殺傷力比白條大軍還強,但到了一定個體以後就不那麼好釣了,至少我在黑坑釣一些四五斤的大非時就有這樣的感覺,而且口也不是特別猛。而太陽魚還是挺好釣的,餌料釣法方面都不複雜,和其他釣友聊起這種魚,他們甚至直言這就是個「傻子魚」,怎麼釣都行。當然了,說什麼釣都行,那是因為自己釣過所以熟悉,對於沒釣過的人還是需要掌握一些基礎的知識,像黃辣丁也被戲稱為傻子魚,但你沒有選對時間和釣位,還是容易空軍。

言歸正傳咱們來系統地說說太陽魚的釣法,文章總體為三部分:

1、太陽魚的基本習性

2、黑坑釣太陽魚如何選擇釣位

3、垂釣太陽魚我們在釣法和用餌上有哪些講究

在自然水域作釣,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慢慢地摸索總能找到最佳的釣法,但去一些收費的水域總是不能毫無準備地下竿,多少得有個方向。這裡我只談自己對池釣太陽魚的一些看法,歡迎各位釣友補充、指正。

想釣好一種魚一定要先了解它,關於太陽魚的基本習性介紹

咱不是魚類研究專家,在垂釣方法上倒還可以自己摸索總結,但一些專業知識肯定是不清楚的,只能通過查閱一些資料,大家如果想完全地、更好地了解這種魚,可以去問問度娘或者翻翻書籍,我呢這裡只說一些對垂釣有關的知識。首先太陽魚並不是本土魚種,是一種入侵魚,這一點在之前一篇文章裡也有說過,不過相比其他入侵魚種它可能算入侵比較失敗的一種。因為一方面它刺少、肉多、還比較鮮美,另一方面貪吃、不挑食、特別好釣,所以基本上有多少釣多少,釣多少吃多少。

太陽魚原產於美國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是一種小體型魚種,成魚體長在24~40公分,一般就一二兩大,較大體型也就三四斤,不過我沒見過大的。在外形方面就不做過多描述了,可以參考羅非魚,形狀大致一樣,只不過太陽魚色彩更絢麗多樣、最大的區別是就是鰓蓋後面有一個黑色形似耳狀的軟膜。這些在百科上都有,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閱一下。

我們釣魚人需要關注的、比較重要的幾個方面:

1、太陽魚適應水溫的能力是比較強的,1~38℃均可存活,在我國南方地區可以順利越冬。但需要注意的是「可存活」不代表「會進食」,像鯉魚草魚這類魚種適應水溫能力也挺強,一二度一樣死不了,但水溫低它活性就差了,活性差就不會進食。太陽魚也是這個道理,一般是天氣熱會比較好釣,氣溫高、水溫高覓食的積極性就越強。

2、太陽魚是中上層魚類,食性較雜主要以浮遊生物以及水生昆蟲為食,也會吃小魚小蝦和一些軟體動物。在釣法上,我們除了手杆可以作釣之外,路亞也是可以的(有些地方甚至路亞太陽魚比用手杆作釣更常見),因為它咬鉤比較兇猛、攻擊性強。手竿作釣的話,雖然它是中上層魚,釣浮釣底都可以,但我去釣的一些黑坑如果有太陽魚那基本都是偏混養,所以為了兼顧其他魚我幾乎都是以釣底為主。

黑坑釣太陽魚如何選擇釣位

黑坑作釣和水庫、江河甚至家養魚塘是不一樣的,但經常玩黑坑的釣友可以拿出釣其它養殖魚的套路去對付太陽魚,因為養殖魚有些習性會比較類似,在釣法上可以借鑑。比如說正釣的話咱們還是主選淺一點的釣位,相信釣鯉魚鯽魚也是這樣的,選擇好淺水的釣位後,魚竿只要2.7、3.6就可以了,最長也就是用到3.9,再往上沒有必要,而且釣起來又累,太陽魚一來就是一群,只有竿短而硬,才能快速地操作。

等正釣結束以後的第二場、第三場甚至第四場,通常性像其他魚會遠離近岸、跑到魚塘中間的深水區,尤其是一些老滑魚更加明顯,那些缺氧、身體狀況不太好的魚則會懸浮在水面上、靠近下風口的淺水區。但太陽魚我認為即使偷驢也不需要釣的很遠,相反在有些環境比較特殊的黑坑,太陽魚還會主動跑到岸邊,比如近岸的水邊有一些水草,像一些樓板、竹排能夠延伸到水面形成遮陰區的地方太陽魚也會去,特別在光照強、水溫高的時候。那釣遠行不行呢?當然也是可以的,像增氧泵附近的位置,不論釣什麼魚、什麼時候釣,我認為都應該納入咱們的選擇對象中。

垂釣太陽魚我們在釣法和用餌上有哪些講究

先說餌料吧,雖說太陽魚是雜食,但攻擊性還是蠻強的,對於這種比較兇猛、咬鉤比較狠的魚種,我個人認為開腥餌通常不會差到哪裡去,像現在這種水溫還不是很高的季節,甚至可以用到濃腥,咱們可以以高蛋白的蝦粉腥或魚粉腥類餌料為主,配合一些麩類或小麥胚芽類餌料,最後再加狀態粉調節一下就行了。

釣太陽魚時,商品餌的配置要比其他魚簡單很多,不要去講究配方,像我之前去我們這的黑坑釣,就是錦龍爆釣(腥香味)+四號鯽+新四季。沒有什麼搭配原則,剛好看到手邊有這些就直接加了,只是大方向偏腥而已,在開好餌料後我又在上面薄薄地撒了一層赤尾青,這個東西是鮮腥的,我認為在水溫不高、魚吃口不強的時候挺好用。

那麼天熱了、水更肥了、常規該用香餌了,咱釣太陽魚該怎麼開餌呢?

用香它也會吃,只要進窩就會吃,或者你可以用顆粒粉為主料、搭配一些植物蛋白類的餌料,像大鯽終結者、鯽魚套餐之類的,反正就是天熱釣鯽魚的這種思路吧,當然這只是我的淺見。

如果釣場沒有禁止活餌,那麼我覺得蚯蚓還是要帶,不管哪個季節作釣我覺得活餌本身的誘惑性就比商品餌強,除非魚多、口好,你想釣得快。打窩的話,帶顆粒的窩料或者用小雞飼料都行,打點散炮也可以。

關於釣法如何選擇:

我自己都是以釣底為主,黑坑就是短身長尾的棗核漂,調高釣低,然後配合長子線,讓它可以顯示更多行程上的魚口,同時誘魚的範圍也會增大一些。在中後期的偷驢,太陽魚的數量少了,垂釣的難度就會增加,並不是說它不吃餌,難點在於魚更加分散、進窩的概率變小。這個時候,如果你所在的釣場不限制走釣,我覺得可以弄根短杆、掛上蚯蚓,在魚塘四周的邊邊角角試一試,像我前面提到的如果岸邊有水草、有延伸到水面的臺板,都可以甩兩竿。

操作手法:

餌料到底後如若沒口,輕輕向上抬動杆稍,讓餌上升一段距離再自然落下,這種「扎蛤蟆」釣法,在釣其他魚時也經常用。或者還有一種操控手法是,沿著邊慢慢地拖動釣餌,拖一下停一停或者拖一下抖一抖。如果附近有太陽魚,就會跑過來吃,我們以前黑坑釣鱸魚也是這麼玩。

有些人也會按照這兩種方法作釣,但效果很一般,實際上就是有些地方沒注意。比如說你要釣岸邊的某個點,不要直接站在那裡然後將釣餌往腳邊丟,可能在你走過去的時候魚已經被嚇跑了,最好是能夠斜拋。另外,咱們一定不能死守等魚來,餌料丟下去要多抖一抖,如果沒有直接換下一個地方。

老闆不允許端著魚竿亂跑咋辦?那就坐在釣位上前後來回地釣,你可以在竿尖位置或者支架頂端附近位置打點顆粒、抽兩竿散炮,先正常釣窩,沒口就釣近,釣近時操作手法就是上面那個。你也可以選擇釣窩邊,即釣窩子前後左右半徑大約在50cm的範圍,有的時候釣窩邊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後關於釣太陽魚補充兩點比較重要的事:

1、線組、魚鉤不需要用得太細,我釣三四兩的太陽魚,用到2+1.2的線,六七號的伊豆、2克吃鉛的浮漂,照樣釣得不錯,只不過我們在抓口的時候需要注意,寧可多放、也不要過早起杆,當你看見浮漂出現小頂頓、陰漂等想抓又不想抓的口時,那就別抓,正常來說後面肯定還會有動作,除非它不想吃。你要是選擇放口了,那麼起杆後它理論上是吃的挺深的,甚至可能深喉,此時別硬拔魚線,要藉助脫鉤器。如果線細、漂靈敏,有口直接抓,很有可能指鉤住一點點,建議不要生拉硬拽,很容易導致回魚時脫鉤,有些甚至魚都沒露面就脫鉤了。

2、太陽魚和羅非魚一樣,背上有一排刺,咱們在抓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要抓肚子最好能夠裹上毛巾去操作,這樣能夠更安全一些。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磯釣:淺談全遊動釣法
    全遊動釣技術已經面世了大約十年,相信很多釣朋友都用過,但是也有很多朋友想知道它的信息,今天小編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全遊動釣法到底是什麼?這一種水中在全遊動釣組裡面的重要性只是僅次於浮波,千萬別忽視全遊動水中的作用和威力!四〉釣組設定由於全遊動釣組是不需要用線擋,所以和一般的阿波釣組有些小區別:由上至下~全遊動浮波~水中~卡拉棒~直結~子線~微調咬鉛~鉤。
  • 遵循刺蓋太陽魚的遷徒路徑,用多重曲柄垂釣刺蓋太陽魚
    遵循刺蓋太陽魚的遷徒路徑,用多重曲柄垂釣刺蓋太陽魚,這種釣魚方式,一定會讓你滿載而歸。阿拉巴馬遊釣嚮導布拉德在帶領客人釣太陽魚時,就是如此。他最近的創新是用蜘蛛鉤釣組組合,通常用於鉛頭鉤釣組和米諾掛搖擺餌。將它們擱在置於船頭的支架上。你可以用傳統的太陽魚線輪和常規的小型線輪。
  • 水中有魚不咬鉤,釣友莫愁,從這些地方下手,讓魚兒開口不難
    很多時候釣友開餌,都比較喜歡增加霧化效果,當然適當的霧化誘魚比較快,但如果霧化強度比較大,就會導致釣點魚多,但是吃不到餌料,最終導致魚不咬鉤,因為霧化快了,餌料脫落就快,鉤子上面沒有餌料,魚怎麼會咬鉤,所以降低餌料霧化是關鍵!
  • 此魚遊動迅速,吃鉤兇猛
    我特意查閱了相關資料,翹嘴類有好幾種:其中二十世紀七十年開始,我國把翹嘴鮊當作有害的兇猛魚類來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水庫限制其種群發展。該魚生活於水體的上、中層,野生鮊魚以肉食食性為主。我國的五大水系皆有其存在,大致有七個品種:翹嘴紅鮊、青梢紅鮊、蒙古紅鮊(俗稱駝子鮊)、紅鰭鮊、尖頭紅鮊等通稱為翹嘴鮊。
  • 選對時間,了解習性、釣法及用餌,爆戶很簡單
    3、膽小喜靜 鯽魚膽子比較小,不同於白條馬口等魚種,只要放鉤就咬,一旦周圍吵鬧聲或者水面的動靜比較大,它們就不容易進窩吃餌。所以在垂釣鯽魚時,要儘量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下竿提竿動作要輕,打窩或者補窩要用打窩器貼近水面打窩才較為合理。
  • 學好無漂釣法,輕鬆釣「滑口魚」
    在江河採用「無漂繃尖」釣法,一般很少逆著水流的方向拋竿。由於水流的關係,線組在下沉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位移,當餌墜到底的時候,魚線在水底是彎曲的,不但很難實現繃緊的狀態,而且就算實現了竿稍繃緊,也無法判斷魚的吃口動作。
  • 夏季釣大鯽魚,袖珍海竿自製小爆炸鉤,釣法簡單漁獲好
    這時再用手竿作釣,也就明顯感覺大鯽魚越來越難釣了!難到夏季到來,大鯽魚返回遠離岸邊的深水區後,真的就沒法釣了嗎?這倒也未必!本文就以個人的作釣經驗,與釣友們分享一種夏季巧釣大鯽魚,並且攜帶方便,釣法簡單,作釣漁獲很好的方法:袖珍海竿自製小爆炸鉤釣法!
  • 春釣鯽魚時這個釣法與眾不同,誘釣結合不停咬鉤,根本停不下來!
    在春季釣魚的時候,因為水溫相對較低,魚的開口活性還沒有達到最佳,我們如果按其他季節那樣直接開餌作釣,最容易發生的問題就是如果餌團太小,那麼在水裡的霧化誘魚效果不佳,或者因為餌團較大,就可能適口性比較差,對魚獲有很大的影響。
  • 錨鉤釣法有何優缺點?2種用法,教你手工製作錨鉤,看完 即會
    錨鉤釣法又稱錨魚,號稱是最殘暴快捷的釣魚方法之一。它的使用原理同海竿類似,一個是利用餌料誘魚咬鉤,另一個是直接將錨鉤刺入魚體,簡單粗暴。(註:可視化錨魚竿不提倡使用,喪失了釣魚原本的樂趣,對魚群破壞大) 其實錨鉤釣法用的人不多,很多釣魚人還是習慣於傳統的手竿釣法。一是此法不太流行、不太普遍,二是大家對錨魚根本一無所知。下面我就跟各位釣友談一談錨鉤釣法的優點、缺點,還有錨鉤的兩種用法及手工製作方法。
  • 錨鉤釣法有何優缺點?2種用法,教你手工製作錨鉤,看完即會
    錨鉤釣法又稱錨魚,號稱是最殘暴快捷的釣魚方法之一。它的使用原理同海竿類似,一個是利用餌料誘魚咬鉤,另一個是直接將錨鉤刺入魚體,簡單粗暴。(註:可視化錨魚竿不提倡使用,喪失了釣魚原本的樂趣,對魚群破壞大)其實錨鉤釣法用的人不多,很多釣魚人還是習慣於傳統的手竿釣法。
  • 學不會臺灣釣法沒關係,先來了解臺灣釣法的主要特點
    與傳統釣法相比,臺釣具有釣具精良,設備齊全,技術規範,操作程式,誘、釣合一,科學高效的特點。小編現將臺釣的主要特點簡介一下:臺釣使用的釣具一般是又短(3、4米)又輕的碳素竿(一般只重約200克)、細線、紡錘形立漂、無倒刺雙鉤(一上一下,相距約3釐米)、長腦線(長20~50釐米)、腦線與主線用連接環連接。這種釣組十分精幹,使用起來也很輕便。
  • 3招必殺技,讓魚進窩乖乖咬鉤!
    最近收到很多釣友的私信,說自己興高採烈的出去作釣,可是當窩子剛打到水裡的時候,一開始還會有一些魚星冒出,可魚就是不咬鉤,好像就和自己做對一樣,更有的時候一下勾連魚星也看不見了,真是讓人著急又無可奈何。在這個時候就算你用上了神仙餌料,窩裡的鯉魚也找不到鉤在哪了。這個時候,我建議大家可以改變釣法,比如底浮釣法。具體做法就是適當減輕墜子的重量,讓餌鉤儘量懸起,離底大概差不多5-10cm的樣子,儘量在窩子的前面或者是旁邊都可以,但切記在窩子的後面。因為稍微偏離一點的位置,能夠躲避混沌的地方。
  • 介紹一種釣滑魚的新釣法「筏竿朝天鉤」附圖說明
    我是從前年才接觸筏竿的,當時剛看到它時,很不以為然,覺得它的竿稍太細,用手都能彎一個大圈,從心裡也就沒把它當回事,後來在一次冬釣中看到其他釣友使用,才發現筏竿的好處。這兩年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發現對付一些釣滑的或吃食動作較小的魚,用筏竿釣「朝天鉤」,效果很好。現在將這種釣法介紹給釣友們。
  • 路亞黑魚一定要用雷強竿?錯,只要明白釣法原理,用海杆也行
    其實不光雷強,像釣翹嘴釣鱸魚等也一樣,許許多多的釣魚人都是看一些視頻、圖片,感覺人家玩路亞很帥、釣起魚來又輕鬆,一會兒就上一條、個頭還大,於是就受不住誘惑,頭腦一熱也去整一套過來。買來以後出去玩個兩次空手而歸了,信心大大受挫,裝備也就丟牆角吃灰了。
  • 作釣春季鱸魚想要魚咬口,這五款軟餌你用對了嗎?
    春季的鱸魚比較兇猛,因為這個時期是鱸魚的產卵期,不過它們也會在水溫較高的淺水區域覓食,一般這個時候鱸魚不會輕易開口,就算開口咬口也很重。而軟餌是釣大鱸魚最流行的方法了。這種釣法不貴,而且還能大大增加鱸魚開口的機率。你因為經費有限還是因為想簡單點釣魚,這5種軟餌在整個春天都能用。
  • 搞懂習性、窩料及釣餌用法,3種釣法,看完秒懂
    雖然它不是特別名貴的魚種,但肉質卻是非常細嫩的。用熱油將馬口魚煎至兩面金黃,加入調料稍微翻炒,或者直接清蒸都是很美味的做法,如果能在野外釣個幾十條馬口魚,湊夠一大碗,絕對是很棒的一道葷菜。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的垂釣經驗,從馬口魚的習性用餌談起,跟各位釣友分享一下3種比較好用的釣法。
  • 黑坑釣青魚限竿限線,這些釣法讓你釣得比別人遠,上魚快咬鉤猛!
    一、釣法問題釣法也是問題嗎?黑坑中肯定就是臺釣了,這裡必須強調下叫法問題,因為黑坑有黑坑的很多限制。首先來說,黑坑中釣青魚,肯定是限制魚竿和釣組長度的,我們都知道越是大魚越是喜歡在更深更遠的位置,所以相同長度的魚竿和釣組,如何比別人釣得更遠,這個就是我們要介紹的釣法問題了。
  • 桃花流水鱖魚肥:晚春鱖魚開口好,用這幾種民間釣法,輕鬆釣鱖魚
    鱖魚其實也算比較耐寒的魚種,長江流域在冬季也能偶爾釣到,仲春開始魚口變好,到了晚春進食狀況十分兇猛。鱖魚的繁殖季節在每年的5、6月份,比多數魚類稍微晚一點。民間釣鱖魚主要以手竿和拋竿釣法最為常見。一、選擇釣點釣鱖魚首先要尋找有鱖魚資源的水域,通常來說都是大水面才有。
  • 「長子線鈍、短子線靈」,野釣該用多長的子線,可別搞錯了
    為什么子線越短越靈敏,子線越長越遲鈍臺釣線組由於子線和主線是通過八字環來連接的,所以魚在吃餌的時候一般不能做到「一咬鉤浮漂就出動作」,要拉扯子線牽動八字環和主線才會有信號。這時子線越短,就越容易觸發八字環和主線,或者說信號傳遞越及時。
  • 冬季野釣大鯽魚,這些民間釣法看著很土,但是效果一流!
    朝天鉤鉤墜一體,到底之後鉤尖朝上,以掛活餌垂釣為主,掛好活餌之後餌料會稍稍距離水底幾毫米距離,這樣會讓蟲餌更容易被魚發現。而且因為鉤尖朝上,只要鯽魚吃鉤肯定是先把鉤尖吃進去,中魚率非常高,跑魚情況很少發生。朝天鉤的特點還在於更適合拖釣,拖釣就是拉著魚鉤從窩點慢慢划過,提升咬鉤機率的一種手法,朝天鉤最適合這種拖釣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