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釣友的私信,說自己興高採烈的出去作釣,可是當窩子剛打到水裡的時候,一開始還會有一些魚星冒出,可魚就是不咬鉤,好像就和自己做對一樣,更有的時候一下勾連魚星也看不見了,真是讓人著急又無可奈何。
上述釣友遇到過的情形,我相信很多釣友應該都有遇到過吧,今天我就好好和大家聊聊這一話題。當窩裡有氣泡的時候,不論是魚星還是沼氣,其實很可能都是大魚進窩的信號了。因為即使是沼氣的話,也是水底的魚在活動或者是拱泥所造成的現象。
那麼魚進窩為什麼不開口?
一、小魚鬧窩,水底淤泥太多
當我們在打窩之後,很可能小魚會來鬧窩,把我們打的窩子弄渾,而鯉魚進窩還會拱泥尋找食物,會讓我們打的窩變得更加渾濁了。在這個時候就算你用上了神仙餌料,窩裡的鯉魚也找不到鉤在哪了。
這個時候,我建議大家可以改變釣法,比如底浮釣法。具體做法就是適當減輕墜子的重量,讓餌鉤儘量懸起,離底大概差不多5-10cm的樣子,儘量在窩子的前面或者是旁邊都可以,但切記在窩子的後面。因為稍微偏離一點的位置,能夠躲避混沌的地方。
二、釣場投料多,魚變滑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去的釣場已經被太多人釣過了,水裡的魚已經不愁吃的了;再加上鯉魚天生就警惕心比較高,現在已經很聰明變得只吃餌料卻不咬鉤。只要發現我們的魚鉤魚線鉛墜稍微有一點的變化,就會警覺性很高,逃走了。而還有的魚警惕心更加高,只要水面上有一丁點的聲音變動,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在這種釣場,還是建議各位釣友,就不要打窩了,直接釣幾竿散餌,誘魚得了,但是切記不能多。我們需要將餌料的做的儘量軟粘一點這樣附鉤性會比較好,滑魚一般發現不了。還可以將浮漂往上推一些,讓餌料自然的躺在底層,讓魚降低戒備心。
三、水太肥,水中溶氧量低
還有一些地方,作釣的水域很肥,那水裡的鯉魚有天然的自然食物,自然不會想要咬鉤。還有這種水域預拌含氧量比較低,而水裡的鯉魚又長時間吃某一種食物形成偏口,自然會對你的釣餌一點也沒有興趣。
在這裡我建議大家,當作釣地點是肥水塘的時候,如果我們釣的是鯽魚,那可以拖釣或者逗釣,不過這2種釣法不適用於鯉魚。因為不但會不能吸引鯉魚來咬鉤,而且還會把鯉魚給嚇跑。面對肥水塘的鯉魚的時候,我們要依據作釣環境的天氣來適當改變用餌。比如天氣一般選擇在3-5級的降溫天氣,如果有北風那自然是最好的。
以上我整理了各位釣友最會遇到的三種情況,總之各位老鐵們切記著急,遇到什麼情況就用什麼招就好了,我相信大家在炎炎夏日都可以漁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