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釣魚該怎麼避開小魚,窩裡有魚泡但是大魚不吃鉤怎麼辦?

2020-12-23 垂釣傳媒

我把水庫中鬧鉤的小魚分成兩大類,一種是小雜魚,包括小白魚、麥穗子、船釘子之類的,還有一種是目標魚的幼魚,像小鯉魚、小鯽魚之類的。

大多數水庫都是小雜魚鬧窩,解決的辦法比較簡單:夜釣。

一到晚上,它們就安靜下來,因為它們喜光。如果白天垂釣,用青玉米作釣餌或用霧化效果不好的餌料即可。

最難的解決的是目標魚的幼魚鬧窩。這些小魚苗和它們的長輩們食性一樣,它們長輩愛吃的東西,它們也愛吃,哪怕用嫩玉米也躲不開它們。

它們還有一個它們的長輩所不具備的特點——進食動作更兇猛粗魯。所以,想通過調釣過濾掉它們的信號是不可能的,過濾掉的只能是成年魚的信號。

我的辦法是,用水泡老玉米打窩,然後用發酵老玉米作釣餌。我的多年實踐證明,該辦法是我摸索出的應對小魚苗橫行的水域的最佳辦法(這種方法不適合雜魚橫行的水域)。

至於窩料落底後窩裡有魚泡,但大魚不咬鉤的問題。

我首先想說的是,你是如何判斷出窩裡有大魚的?須知,水泡並不一定就是魚泡,水下的有機物腐敗變質後會形成沼氣,這種沼氣升至水面也會形成水泡。

所謂的魚泡其實是較難分辨的,不要以為水底冒泡就是魚泡。另外,通過魚泡來判斷大魚是否進窩也不夠準確。通常來說,大魚在窩中遊動會帶動水流,浮標會有一些反應。另外,大魚都有一定的長度,在窩內遊弋時難免會碰到魚線,浮標同樣會有反應。

此外就是最直接的表現了,比如看見大魚在窩內翻騰,釣大青魚時若窩內出現大黑尾巴,那麼它幾乎百分之百會上鉤,但三五斤重的鯉魚、草魚卻未必。

當釣點水比較深時,大魚在水面翻騰並不一定意味著它進了窩子。若通過種種跡象確定大魚進窩了,千萬不要著急,要安靜地等,一定要有耐心,切莫頻繁換餌,否則容易把大魚驚走。

相關焦點

  • 補窩補的好,魚才會越釣越多!什麼情況該補窩呢?
    野外釣魚,窩子很重要,一個好的窩子除了魚兒願意進窩外,還要考慮留魚的問題,魚兒在窩內停留時間長才能多釣魚。那麼問題來了,怎麼補窩才能讓魚兒在窩內「流連忘返」?,既能吃到窩料又吃不飽?有2點需要理解。只有理解為什麼要補窩,才能更好地補窩,才能在魚情變化的時候補好窩,從而完成補窩的目的,讓魚兒在窩內停留時間更久,從而達到多釣魚的目的,以及補窩的幾種方式,咱們詳細分析分析。
  • 淺談野釣中,窩裡有魚星卻不吃鉤
    最近發現好多釣友都在問窩裡有魚星卻不吃鉤這一現象,窩裡一直冒著魚星,魚漂卻一動不動,好像定海神針一樣。這一現象令很多釣友苦惱,換了幾種餌料都無法有效的解決問題。那麼,窩裡有魚星卻不吃鉤,怎麼有效的去解決這一現象呢,有什麼妙招可以把窩裡的魚兒釣上來呢?
  • 窩裡有魚但不咬鉤,只要在這幾處做調整,一根魚竿馬上忙不過來!
    許多釣友在釣魚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明明知道窩子裡肯定有魚,魚星也能看到很多,但是魚就是不咬鉤,釣友基本都知道這時候要調整變化,但是具體要怎麼變,怎麼調整,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的話,那麼很可能就無法調整得當,造成繼續不上魚的情況!
  • 水庫大魚確實不好釣,假如有這些秘訣就不一樣了,不信你試試!
    水庫釣魚時面積大越大,裡面的大魚就越多。對喜歡釣大魚的釣友而言,水庫可是一個釣魚的好地方,不僅可以探索水中魚情,還可以欣賞岸邊風景,放假的時候去偏僻的水庫釣魚是不錯的選擇。那麼水庫大魚怎麼釣才好呢?下面就和大家說一下。
  • 窩裡有魚,干著急,怎麼就釣不上來?
    我們在垂釣時,有時會遇到這種情況:窩子裡發現明明有魚,但是拋竿下去,卻遲遲沒有魚咬鉤。這種情況更多地出現在打我之後或者在一個釣點長時間垂釣,拋入水中的餌料過多形成窩子。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發現窩裡明明是有魚的,為什麼就是不咬鉤呢?
  • 野釣鬧起小魚,該如何施釣才能避小釣大?做窩思路是核心
    野釣鬧小魚是個極為常見的現象,而如何避開它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天冷的時候小魚還能安分一點,可現在天氣熱了、水溫高了,小魚又覺得自己行了,餌料一入水就玩了命地搶食,怎麼躲都躲不掉。以前我們在講避開小魚的方法時,總是圍繞裝備選擇、釣法調整幾個方面,這些方法都是有效的,但也有人用了見不到效果,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沒有針對性地去使用。
  • 如何判斷大魚是否進魚窩了,看到這三個信號,就要做好準備了
    我是釣魚人小鄒,每天都和大家分享各種實用的釣魚技巧,歡迎大家關注!眾所周知冬天釣魚非常難,特別是在野外釣魚,水域大,魚情水情都不清楚,但只要了解了相關情況還是有上魚機會的。有不少人就是為了大板鯽而在冬天釣魚的,水裡活動的一般都是大魚,還省去了小魚鬧窩的麻煩。當然,也不是有釣就一定能釣上來,除了在餌料漁具釣位上有講究之外,在判斷魚是否進窩也是有學問的,今天小鄒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判斷是否有大魚進窩的幾個信號。
  • 釣魚時遇到切線跑魚,大魚還會不會進食,多久會回來咬鉤?
    我們在出門釣魚的時候,尤其是在野釣的情況下,很容易遇到脫鉤跑魚,有時候是因為操作不當引起的,有時候則是因為細線搏大魚切線跑魚,那麼大魚在逃跑之後,還會不會進食,或者說還會不會回來咬鉤,想必這是很多釣魚人心裡都有的疑問吧。
  • 窩子裡魚星四起魚卻不吃鉤?或許你的調釣出了問題
    很多釣友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垂釣過程中,發現浮漂周圍出現了很多的魚星,但是魚兒就是不吃鉤。釣友們只能是坐在岸邊,手拿釣竿,望魚星興嘆。要想解決有魚星不上魚的問題,首先在確定不是水底的沼氣之後,了解這些泡泡到底是什麼魚冒出的。
  • 用好這6個技巧,水庫作釣大魚,不敢說爆護卻也會收穫很好
    雖然說釣魚是娛樂為主、漁獲為附,但是作釣中最大的樂趣,卻是在中魚的瞬間、控魚的過程!雖然我們整天在用小鉤、細線、短竿逗鯽魚玩,但是真有時間、有資源了,我們還是想搏一搏巨物!大魚——每個釣魚人心中都存在的夢想。筆者為守大魚,曾連續獨自夜釣28天,只為夢想中的大魚!
  • 釣鯽魚時水下有魚但是不咬鉤 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北方江、河、湖、泊都遍布著鯽魚的身影,因為它分布比較廣泛幾乎可以說是隨處可見,但是我們釣魚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水裡有魚但就是不咬鉤就很讓人惱火了。其實一般來說,如果鯽魚不咬鉤,表現出來就是2種現象,一種是不碰鉤,另一種是浮漂不斷地動,餌料不斷的消失,但是總不見給予的身影,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分析一下吧!1、由於餌料霧化較好,誘魚誘的太多,魚四處遊動造成水質渾濁,所以魚兒只聞得到氣味而食不到餌。有時釣餌過大過硬過重,魚兒都難以吸進餌料。魚餌的味道太重,不合口。
  • 水庫釣魚技巧一天快速掌握!從新手到老手,就是這麼簡單
    一、水庫選位技巧很多人愛把釣點選作老釣位而看不上新釣位,其實新、老釣位各有利弊。老釣位出魚好,那是因為老釣位已經形成了窩子,魚都愛到那裡去。但是,老釣位也是愛鬧小魚的地方,有些水庫的小魚可以把你鬧煩,讓你根本無法下竿釣魚。
  • ...故鄉散憶(11)——釣魚篇之 小魚鬧鉤,罐頭瓶釣小魚,大肚魚,麥穗...
    小時候在家鄉的坑裡釣魚,釣出的以鯽魚居多,其次是白條,有時還會釣出鯉魚、草魚、鯰魚和泥鰍。當然也有其他的小魚,釣魚的時候其實是最討厭小魚的,小魚鬧鉤是大多數釣魚者不希望看到的。小魚多的地方,鉤剛下水就會被小魚追咬,小魚嘴小,一下咬不下餌,嘴拽著餌亂晃,魚浮不停的亂動,影響判斷不說,魚鉤上的餌經常還被扯掉,令人非常討厭。也有小魚不小心咬住了鉤,被釣了出來,這種小魚通常是長不大的大肚魚,這種魚頭部小,但肚子膨大圓突並成白色,我們又叫它「大肚白」,雖然有個「大」字,其實是指它長個大肚子,本身卻長不大,一般只有兩三釐米。
  • 休閒釣魚做窩的一些技巧與分析
    也是釣大魚必不可少的。如果正確使用是絕對的好窩料。用豆餅作窩一般有兩種用法。(1)整塊的安放,我們這裡說的安放需要人下水。要水性很好才能作到。把釣餌拋在豆餅上或者邊上。因為豆餅融化很慢。並且是層層融化,魚很難吃到。吃飽,看到整體的釣餌自然不會客氣。在釣餌裡加入20-30%的豆餅粉效果更好。還有用繩栓住拋投,用繩子來調整的。這種方法是很實用的。
  • 此魚遊動迅速,吃鉤兇猛
    我特意查閱了相關資料,翹嘴類有好幾種:其中二十世紀七十年開始,我國把翹嘴鮊當作有害的兇猛魚類來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水庫限制其種群發展。該魚生活於水體的上、中層,野生鮊魚以肉食食性為主。我國的五大水系皆有其存在,大致有七個品種:翹嘴紅鮊、青梢紅鮊、蒙古紅鮊(俗稱駝子鮊)、紅鰭鮊、尖頭紅鮊等通稱為翹嘴鮊。
  • 秋季大水面釣魚攻略,釣位最重要,餌料用好爆護不難
    而其他沒有打重窩的很多,就算有收穫的也是三兩條。打重窩有一個誤區:窩子這麼多怎麼能吃到我的餌料?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我們釣窩邊就可以了。事實上哪怕你釣窩中間魚兒也是有一定的概率先吃鉤子上的魚餌,因為你拋投下去的餌料在最上面啊!你需要做的就是把餌料每隔二十分鐘左右拋到窩子的左邊或者右邊又或者是前方即可。
  • 水庫怎樣釣大物?這四個技巧教你釣上目標魚
    對於釣魚人來說,水庫釣魚是一種享受,無論是空氣還是環境,都是上人心曠神怡,不僅是如此,在水庫釣友總是會有一種期盼,不像是黑坑釣魚,從個體上和魚的品種往往都比較單一,但是在水庫,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竿中的是什麼魚,相信很多釣魚人都是最熱衷於釣水庫野生大物,當然,我也是如此,但釣大魚並不是那麼容易
  • 大魚進窩小魚就跑?可能這些年你一直都弄錯了
    為什麼會有大魚進窩趕跑小魚的說法原因一:俗話說「大魚吃小魚 小魚吃蝦米 蝦米吃泥巴」,這是生物之間最基本的一種捕食關係小雜魚在搶食我們的餌料時如果發現了一些掠食性魚肯定會逃之夭夭,畢竟跑晚了可能命都會丟,常見的掠食性魚有黑魚、鱸魚、鱖魚、翹嘴、鯰魚等等
  • 出門釣魚沒遇小魚鬧窩,卻偏偏遇上了螃蟹,試試這招輕鬆避開!
    對於我們釣魚人而言,想要成功的釣到魚釣到大魚,期間要經歷的故事估計可以能寫成一本書了吧,嚴格來說沒有經歷過空、斷、打的釣魚人不算一個合格的釣魚人,而除此之外在垂釣的過程中還要經歷各種小魚鬧窩、小龍蝦鬧窩或者是螃蟹鬧窩,可以說是讓釣友們很鬧心了。
  • 大魚吃小魚是天性,誰也沒說慈鯛科的親魚就一定不吃小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沙。這是一句俗語,事實上蝦也不是靠吃沙長大的,估計吃沙容易得胃結石。由於最近養魚老道一直在講七彩神仙魚和其他小型魚的繁殖,所以很多魚友一直在問,關於慈鯛科觀賞魚,大魚吃小魚的問題,養魚老道給予的解答是,因為大魚不習慣,停一段時間就好了。有些魚友就不理解了,說是別扯了,停一段時間到底是多長時間,為什麼連續七八窩了,這個大魚還是在吃小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