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好就業技校招生卻遇冷 重學歷輕技能觀念所致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青島技師學院老師在給學生上課。

  一面是每年高達99%的就業率,學生還未畢業就被企業「搶空」;另一面是老師下到「田間地頭」去,依舊難解招生困境……這是包括青島技師學院在內的青島20多所技師學校遇到的怪現象。究其原因,一是社會對技工教育仍然存在偏見,二是畢業生難獲學歷文憑,使技工院校「低人一等」。

  昔日高考落榜生今在央企挑大梁

  昔日的高考落榜生,頂著眾人的「異樣眼光」選擇讀技校;如今已成為央企的青年崗位能手,頭頂多個光環,令人羨慕。他就是青島技師學院畢業生安勇。日前,安勇被邀請回母校,為學弟學妹作勵志講座。

  回想2006年的那個夏天,安勇是個「失意者」。2006年7月,安勇的高考成績499分。看到成績的那一刻,安勇傷心得哭了。

  「要不,你再補習一年,來年你準能考個好大學。」當時班主任和父母都這麼勸他。

  「上了大學還是要找工作,我想去學門技術。」安勇自己打定了主意。原來,安勇的表哥是青島技師學院烹飪專業的一名學生,畢業後去了青島一家五星級酒店做廚師,表哥的工作環境和工資待遇都讓安勇非常羨慕。

  「上什麼技校啊,傳出去多不好聽!」當時父母對安勇的選擇很不理解,甚至把親戚朋友都請上門來做兒子的工作。可是,安勇的堅決讓他們覺得這孩子真是鐵了心。

  2006年7月底,安勇來到青島技師學院參觀,立即被學校先進的實驗設備吸引住了。

  「喜歡是前提,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安勇說,在學校四年,他可以說是「認真地上每一堂課」、「珍惜每一次實踐機會」。在校期間,安勇在學校和青島市的技能大賽上多次獲獎。

  2010年,安勇以優異的學習成績被學院推薦進入南車青島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高速動車組電氣工程製造工作。因為認真負責,技術過硬,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很快被選拔參與諸多新車型的試製,並且為新造動車組提出諸多提案。他提出的一套有關「優化線路和電磁兼容性」改進方案,被公司採納,大大提升了列車產品質量。

  青島市青年崗位能手、青島市技術能手、青島市技能工人先鋒……如今這個30歲的年輕人集各種耀眼的榮譽於一身。

  技校生還未畢業企業來學校搶人

  和安勇一樣,魏延澤也是此次被請回母校作講座的優秀畢業生之一。2011年,從青島技師學院畢業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被青島海信集團錄取,目前擔任一項目軟體經理,他所在的部門只招聘211/985院校的全日制本科生。

  其實,青島技師學院畢業生的就業順暢及火爆程度,一直保持良好勢頭。「學校每年的就業率都在99%以上。很多學生還沒有畢業就被企業搶走,平均一個畢業生有三個以上崗位可供選擇。」青島技師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隋文帥坦言,在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形勢下,青島技師學院每年的就業率卻居高不下,畢業生供不應求。來學校搶人的企業中不乏知名企業。

  根據學校對技師班學生的跟蹤觀察,許多畢業生都成了所在崗位的業務骨幹,在崗位上表現特別優秀,得到公司認可,工資待遇在6000元到10000元。

  技術教育無文憑職業晉升障礙多

  畢業的學生有很好的就業去向是事實,可近年來招生難題也是技工院校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

  隋文帥說,近幾年,學校的招生壓力很大,今年更嚴峻。學校面向初中和高中起點學歷的學生招生,在高校擴招之前,技工學院初高中生源的比例是2:8,但現在初高中生源的比例變成了8:2,高中生源的比例越來越小。

  由於技工學校和教育系統的普高及職業學校錄取是兩套不同的系統,技工學校是「單獨招生,單獨錄取」,每年學校招生老師都要到各區市做招生宣傳。「真是下到田間地頭去,很辛苦的。」隋文帥說。

  「社會、學生、家長對技校的偏見依然存在,特別是家長覺得孩子讀技校,將來是技術工人,低人一等,面子上抹不開,這也是北方地區技工教育發展較為落後的主要因素之一。」隋文帥分析。

  另一方面來說,技校學生畢業後沒有文憑,也是影響招生的一大因素。記者了解到,技術教育至今不屬於學歷教育,拿不到文憑,在職業晉升空間上障礙頗多。在一些家長和學生看來,沒有學歷認證,會影響將來的落戶、買房、子女教育等。

  「現在也有一些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家長打電話來諮詢,可一問就是『拿什麼學歷』、 『畢業是不是就得下車間』。這說明,重學歷、輕技能的觀念仍然普遍存在。」青島技師學院招生就業處的單小飛說。

  打通學歷認證路形成「大職教」格局

  「就業好,招生難,是大部分技校面臨的困境。」青島技師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宋波介紹,目前青島市實際擁有技工院校24所,其中技師學院1所、高級技工學校3所、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4所、普通技工學校16所。

  據了解,在打通學歷認證道路上,目前有學生通過套讀大專的方式,獲得大專文憑。套讀大專有三種方式:成人高考、自學考試及到國家開放大學學習。學校已經與青島科技大學、青島大學、青島農業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電大等學校合作,這兩年通過這種方式考取大專文憑的學生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破解困境需要打破部門、行業之間的管理界限,將技工教育和職業教育一併納入青島市大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劃之中,形成「大職教」的發展格局。 (記者 李珍梅)

相關焦點

  • 山東藍翔技校校長否認招生遇冷 稱與往年持平
    有媒體報導,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在2015年濟南市職業學校招生中受到考生冷遇,剩餘計劃名額達737人。昨天下午,藍翔技校校長榮蘭祥表示,「受冷遇」的說法不準確。  據相關報導稱,7月12日,濟南市中招辦公布2015年濟南市職業學校招生第一次志願填報各校錄取名單及剩餘計劃,內容包括濟南市職業中專、成人中專、技工學校招生第一次志願填報各校錄取後剩餘計劃表。剩餘計劃表中,濟南應用技術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暫)剩餘計劃數最多,為968個,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位列第二,剩餘計劃737個。
  • 讀技校如何提升學歷?
    針對中專技校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弱的特點以及後續社會發展,建議最好是參加三校生對口高考。對口高考的含義:對口高考的規範說法是普通高校單獨招生考試,所謂「單招」,是國家有目的、有計劃地從職業中學畢業生中招收高校學生的專項措施,以滿足職業中學畢業生升入大學繼續深造的要求。
  • 技校畢業的學歷是什麼
    技校與中專、職高、一樣,都是屬於同等的高中層次學歷。技校畢業的學生可以獲得技工學校印發的初級、中級、高級或者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畢業後是中專學歷。 技校生提升學歷的途徑如下:技校畢業和高中畢業同等層次學歷,都屬於中等學歷,所以技校畢業生可以參加成人高考的方式提升學歷。
  • 「解讀」各地技校今年招生異常火爆,原因是什麼?
    今年招生比往年時間要晚,許多學生都是沒有被錄取才開始關注技校招生的。但是這時就有問題產生了,許多技校人數都已經招滿了或者自己想選擇的專業招滿了。 這就是今年技校不再為生源發愁的現狀:招生異常火爆,提前招滿名額... 各地技校招生人數驟增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呢?這樣的現象揭示了什麼呢?
  • 「學歷社會」大學生「回爐」技校現象會長期存在
    幾乎每年的大學生就業季,媒體都會關注大學本科生「回爐」技校這一現象——一部分拿到本科文憑的大學畢業生,為了找工作,到技校學修車、學炒菜,等等。輿論對此評價不一,但普遍的看法是,大學的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與社會需求脫節。還有一些技校,以此作為招生宣傳。
  • 藍翔技校招生遇冷 校長豪言:「不來拉倒」
    原標題:藍翔遇冷人沒招齊 剩餘計劃737個輝煌不再 藍翔遇冷人沒招齊,網友:把挖掘機改挖腳機。   與藍翔明顯遇冷相映成趣的是,由於2015年濟南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採取先考試後報名的方法,第一次報名填報職業院校的考生較往年大幅增加。一增一減之中,藍翔的處境更顯尷尬。   在回答澎湃新聞「搶生源」的提問中,藍翔技工學校的校長榮蘭祥霸氣地表示,我們不在任何一個地方搶生源。我們就在學校等,來就來,不來拉倒。
  • 錯把技校當中專,小心讀書三年,沒有學歷畢業證
    初三中考完了後,很多學生因為沒有考入理想的高中,會選擇讀一個技校或者中專。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某某某去哪裡讀了一個中專技校,聽說那個學校怎麼怎麼樣好,哪裡哪裡又不好等等。對於中專技校這個叫法一點也不陌生,都認為是一個概念,中專既是技校,技校既是中專,沒有什麼區別。
  • 不要文憑要手藝 浙大學生「回爐」讀技校/圖
    放下筆,拿起電焊,攻讀哲學的胡昶從浙江大學退學,在技校裡揮汗如雨學修理,如今他立志開一家汽車修理廠;  不做肌肉型男,武漢大學畢業的體育特長生彭凱瑞系上圍裙、抄起鍋鏟學烹飪,現在他是長沙一家五星級酒店裡學歷最高的大廚……  關於大學生技校「回爐」,其實一直頗多爭議。
  • 初中生讀衛校和技校哪個更好?
    很多家長想選擇把孩子送到衛校或者技校來鍛鍊學習,也可以學到一門技術,以便以後的生活可以就業方便一些,那麼就又會家長疑惑,這兩個學校究竟是哪一個好一點呢?那麼是讀衛校好還是技校好呢? 衛校是衛生學校的簡稱,衛校屬於中職院校,培養的是醫學類專業的初級型人才,主要教學生一些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
  • 賽理論、拼技能,中職學生請留意
    技校作為一校技校就是屬於勞動部門管轄,發放的是勞動局的畢業證和職業技能證書。這個學歷在學信網上是無法查到的,但是你可以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的網址上查到。 中職院校主要面對初高中畢業的學生進行招生,他的學歷相當於高中,但是學歷卻是中專學歷。
  • 初中畢業上技校是因為學習壓力大嗎?學一技之長有就業優勢
    初中畢業去上技校非常正常,也是國家所提倡的,現在初中畢業生大概只有一半多一點能上普高,其他同學分流到職業學校。國家除了需要搞設計、搞研發、搞管理的人才外,也一樣需要將設計出來的產品加工製造出來的高技能人才。
  • 技能+學歷,成就好未來
    長期以來社會上存在的「重學歷、輕技能」的片面人才觀,好多人認為,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學,就已經註定將來沒出息。那些選擇中專學校的孩子們,潛意識裡已經被大家所遺忘。但是我校與200多家大型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為學生就業開闢了廣闊的發展平臺。
  • 「我第一學歷就是技校畢業」——政協委員為加快發展職業教育...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題:「我第一學歷就是技校畢業」——政協委員為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支招」新華社記者劉慧「對職業教育我發個言,確實我還有點發言權。」許玲委員發言剛完,郭躍進委員馬上接過話茬。「我第一學歷就是技校畢業。」郭躍進委員是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小組會現場討論熱烈,職業教育成為熱門話題。郭躍進說自己畢業後整整當了六年工人,六年中還在一個技校兼職教過兩年書。「我還有幾個親戚也是技校畢業的。」
  • 南京技校生成市場「香餑餑」-光明日報-光明網
    今年技校畢業班學生,還未出校門便被「搶購一空」。    技校就業率達99%,高技能人才會持續走俏    「電機檢修、模具設計與製造這些工種,在不少人眼裡也許是些不咋樣的『藍領活』,但它們卻是我們的特色專業,我們的畢業生月薪三四千元的比比皆是,就連實習或是試用期,工資也超過一般大學生。」南京技師學院院長王生寧告訴記者。
  • 中專、職校、技校是哪個更好一些?
    指以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就業水平為主的學校,是中國特色辦學模式的產物。通過技術培訓可以增強市場就業競爭力,通過技能考核,合格後可以得到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和中專學歷。 職校具有針對性,注重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學員技術的提高。
  • 職招變「香」折射觀念進步
    棄讀普高選擇職校,是學生和家長迫不得已的選擇嗎?據《工人日報》報導,如今,這種觀念悄悄在改變。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國家利好政策的相繼出臺,給人們更多選擇職校的動力和信心。「考上大學不值得炫耀,能找到好工作才算有真本事」「過去職校老師都有招生指標任務,如今,招生季很多家長都是主動打電話諮詢」。
  • 2020山西中考:職校、職高、技校、中專、大專的區別和解讀
    通過技能考核,合格後可以獲得國家認可的職業證書和中專學歷,對應高中學歷。(二)什麼是技校、技師學院?技校,即技工學校。技校招生範圍比較廣,面向初中生、高中生、社會再就業人員招生,歲數基本是沒什麼限制,主要是培養各類技術技能人才。中技只相當於中專學歷,高技則對應大專學歷。技校畢業後一般都掌握了相應的職業技能,步入社會可直接勝任某職業。
  • 初中生上什麼技校好,學什麼專業好呢?
    初中生上什麼技校好,學習哪些技術好就業等,想必是學生和家長十分關心的問題。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計算機行業發展前景被越來越多的人專注,那麼計算機專業適合初中生學習嗎,如果不適合又該學習什麼專業呢?初中生上什麼技校好,對於選擇技校的學生而言,大多數是中考不理想,進而導致無法繼續讀高中,甚至大學。但由於年齡小,沒有社會閱歷和技能傍身,在職場中屢次碰壁。因此選擇一個好技校、好專業尤為重要。目前國內技校遍地都是,開設的專業更是包羅萬象,學生又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技術呢?
  • 學歷低:這9個「技校專業」就業不難!就是工作較辛苦!
    「我家孩子成績很差,他自己都說學習學不進去,不想讀大學了,我就想乾脆讓他去讀個技校,學點技術找工作也有優勢一點。但是我對技校的專業不了解,能不能推薦幾個好就業一點的專業呢?」雖然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但是有些學生確實在讀書這一行是一竅不通,考試多數都是靠猜的類型,即便是硬逼著學都是沒啥用的,所以還不如讓孩子學個技術,畢業之後找工作也有優勢一些。但是相對來說學技術很辛苦。特別是對於一些家庭條件一般的家庭來說,如果讀書讀不進去的話,去技校學個技術也還是可以,但是工作辛苦這一點是難免的。
  • 中專、職校、技校有什麼區別?這四點一定要知道!
    其招生列入國家統招計劃,畢業有整套人事幹部檔案手續。學生在校主要學習中等專業知識,同時也進行文化課的學習。以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就業水平為主,注重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通過技能考核後可以得到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和中專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