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家長很焦慮,我的孩子,為什麼不愛上某些課?
總有一些老師很委屈,我的學生,為什麼總不聽我講?
那麼,我們是否認真地傾聽過來自孩子的聲音?
我女兒自小聰明乖巧,記憶力也好,她有一陣子特別煩躁,說她想轉學,討厭某兩科到了極點。
我就想,既然不是所有科目都討厭,肯定就不會是孩子的問題,課本全國都差不多,也不應該是書的問題,那就只有一個問題,老師帶來的。
果不其然,我通過觀察發現,孩子討厭的科目有個共同的特點,老師愛拖堂,布置作業特別狠,懲罰的方式不讓吃飯,甚至中午飯時無數次全體學生擋在教室,我在樓下都能聽到他歇斯底裡的叫罵。
另一位也很絕,晚上下自習髮捲子,往往第二天早上讓上交。
一個不讓吃飯,一個不讓睡覺。
我想,我如果是學生,我會更不聽話,因為我不快樂,也可以說我每天都生活在高壓和憤怒之中,無法靜心,更無法投入。
老師們講課,目的是讓學生聽,由於老師和學生之間年齡差距,閱歷不同,理解能力相異,老師能理解的,學生未必能理解,老師用自己的心智理解的了的,學生的心智完全達不到,兩者中間有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
學生盡力也只能跳兩米,你這條溝設置成三米寬,不掉進溝去才不正常,有時候老師真不能站的太高,講的太深。
學校裡經常有師生調侃,哪位老師厲害,哪位成績好,按這樣的邏輯思維,《還珠格格》中容嬤嬤最牛,但小燕子紫薇幾個,還不是鬧的雞飛狗跳?
兇也許只適合對付小孩子,沒有哪位孩子你嚇著他就不長大了,他們都會自然而然的成長。
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才是良師。
你準備站在講臺上講話時,你是否想過,你的學生喜歡聽你怎樣講,你是否想過,如果你是學生,老師用什麼方式講你才能學會?
有時你覺得你講的很上檔次,但是你可能就沒發現,你講的只是高度,就不是課,你和學生沒有處在一個平面,你陶醉在自己的語言,多媒體,教學設計,而你的學生卻一臉懵逼,老師像唱古裝戲,戲詞學生都聽不懂。
多次參加賽講,聽賽講,華麗的外衣下,是不堪一擊的做作,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賽課,最終都是華而不實,你這水過了,學生的地皮都沒溼。
學習是有方法的,教學生學習也有方法的,我們嘗試過多少,我們是否用過很多心。
人生而是好學的,那些不愛學習的孩子,缺的不是智力,而是習慣和方法。
我們自己的孩子,當年學叫爸媽,你示範的數不清,他們當年學走路,你鼓勵了百十回,耐心引導,終有收穫。
藝人李湘的女兒王詩齡,是當前被富養的傑出代表,小小年紀,各種名牌加身,但我發現,王詩齡的英語很好,用英語講數學題,一板一眼;她的繪畫也不錯,因為她爺爺是畫家,耳濡目染,近水樓臺先得月,她的這些成績,應該是興趣使然,環境使然。
我們的老師實在辛苦,網際網路普及之後,上級的文件如雪花一般紛至沓來,讓人目不暇接,每完成一件都會耗費巨大心力,你都這樣辛苦了,如果課堂上不講策略,沒有方法,缺乏理解,想教出成績,那還不累死?
如今的學校急功近利,今天將小樹苗栽下,明天就希望它成棟梁,今天給你個士兵,明天收穫一個將軍,天下哪有這麼簡單的事?
學校沒有給老師和學生成長的時間,急功近利的考試讓每個老師焦頭爛額,他們自己都疲於奔命,甚至經常丟盔棄甲,慌不擇路,又如何能靜下心來走近學生,反覆推敲教學方法,反覆思量學生需要。
我們被分數綁住了手腳,被上級左右了頭腦,千篇一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法,不是僅僅聽起來奇怪,事實上就是畸形教育的衍生出來的怪胎。
讓不同的老師擁有不同的施教方法,
讓不同的孩子學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和思維方法,這麼簡單的事,我們卻崩潰的發現,現在卻成了最難的問題。
網友調侃:
問:民國為什麼大師輩出?
答:看看蔡元培時北大校訓就知道。
雖為戲謔,仔細想來,卻意味深長,,,,,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必定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