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的爸媽,想過孩子什麼時候會還手嗎?這一刻不是不會來

2020-12-19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網上總聽到一些爸媽調侃打孩子的教育方式,「趁著孩子還小,能打就多打,不然,等孩子長大了就打不過了。」

沒想到,這話還真「應驗」了。

翻手機玩兒,一個很值得回味的新聞事件,引起了我的注意。

鳴鳴,是一個十六歲剛剛中招考試完的男孩子。

為了慶祝考試結束,爸媽帶著鳴鳴和其他家人,與一些親戚們在飯店聚餐。

期間,鳴鳴為了方便手機充電,一手拿著手機和充電寶,另一隻手夾菜吃飯。鳴鳴爸爸覺得孩子的這種方式很不禮貌,就要求孩子放下手機好好吃飯,可鳴鳴並不認為自己是錯的,於是,他便大聲反駁爸爸:

「我沒玩,我就是拿著手機,又不影響吃飯。」

這下,本來想展示自己爸爸威嚴的鳴鳴爸覺得兒子不聽話,還頂嘴,讓自己很沒面子,便生氣的奪下兒子手中的手機。

可這時候,鳴鳴的叛逆脾氣也「犯」了,非要把手機再搶回來,這樣的爭奪下,鳴鳴爸爸就打了鳴鳴。

事情發展到這裡,可能很多爸媽會覺得「打得好」,可實際情況還是有變的。

被打後的鳴鳴並沒有認識到錯誤,他甚至「回敬」了自己的爸爸。

然後,爸爸教育孩子的場面,就變了味兒,最後以親戚們拉架,爸爸負氣離場失去聯繫,兒子報警,「我爸離家出走」,而告終。

果然,真應了那句話,「孩子大了,打不過來」,鳴鳴爸就是覺得自己沒了面子才憤然「離家出走」的。

還說孩子犯錯,就該打嗎?

你有想過,現在打孩子,孩子長大以後會怎麼樣嗎?

最直接的最糟糕的影響,新聞已經報導出來了,那就是孩子也變得很「暴力」,用武力應對武力。

其實,打孩子的帶給孩子的影響,是諸多方面的:

首先,孩子的心理會受到打擊。

在孩子的心裡,爸爸媽媽都應該是愛自己的,他們也對爸媽的這份愛表示感謝。可就是這麼一頓「打」,打掉了孩子對爸媽的「感謝」,如果只是一次挨打的教育,或許孩子以後還是會繼續感謝爸媽的,可如果爸媽經常打孩子,那孩子僅有的感謝也會變味,他們甚至會從此怨恨爸媽,這樣的心理變化,是很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就算孩子長大成人,心理上也會帶著這麼一個很嚴重的創傷。

其次,孩子學會「武力」,是很明顯的事。

就像新聞報導的那樣,孩子到一定年齡後,用自己的「實力」反擊爸媽,那是分分鐘的事。

這也是爸媽打孩子教育方式最危險的影響。因為,孩子從中學會的「武力」,不止會施加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更有可能施加給周圍的其他人,這對社會來說也是一種潛在的危險。

最後,親子關係會變劍拔弩張。

爸媽想用自己的權威去「管教」孩子,孩子想用自己的實力去「徵服」爸媽,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很「不和諧」的家庭相處模式,影響家裡每個人的心情,使得家庭幸福值下降,親子關係更是一團糟。

如此多方面的影響,爸爸媽媽是不是對「打孩子」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所以,及時止損,爸媽有意識的糾正自己「打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做錯事,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該怎麼避免衝動地「打」?

第一,在衝動之前多問一句問什麼。

有時候,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是有他們自己的想法的。只是這個做法與爸媽認為的正確的方式可能會有些出入,就被爸媽認為是不大錯特錯的,這多少有點兒冤枉孩子。

如果,爸媽在看到孩子的「錯誤做法」時,最好能先問一下孩子的當時的想法,或許在了解孩子的具體想法後,爸媽心中的怒火就已經消除一大半了。

第二,適當的容錯教育很有必要。

沒有哪個孩子是不會犯錯的。而且,孩子犯的錯,也是他們探知世界、認識世界,學會成長的一個「借力點」。

這就需要爸爸媽媽能對孩子表現出相當大的寬容,給孩子犯錯的機會,讓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錯誤,總結經驗和教學,慢慢成長起來。

第三,衝動之前樹立一個「假想敵」。

就像網友調侃的那樣,「孩子長大就打不過了」。

事實上,除了孩子長大,爸媽體力不支而「打不過孩子」以外,爸媽對孩子成長的認定,才是他們不再衝動的去打孩子的原因。

所以,如果爸媽衝動之下想打孩子,不妨把孩子想成一個已經成年,有能力反抗的人,有這樣的「假想敵」,爸媽也就不會那麼輕易地打孩子了。

第四,換個脾氣柔和的人來管孩子。

雖說是爸媽打孩子,可實際上,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總會是一個嚴格,另一個和善的,如果爸爸是個脾氣暴躁的人,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儘量讓媽媽那個脾氣柔和的人來教育。

不過,要謹記的是,就算是脾氣柔和的媽媽,採用和善的教育方式,那也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而不是一味的包庇、溺愛孩子。

教育孩子,講究的自然是以理服人。棍棒底下是會出孝子,可棍棒底下也會出「敵人」,倒不如以理服人的教育方式能「潤物無聲」,那些經常以「打孩子」來教育孩子的爸媽,可得改改了。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打了,不會還手?
    「你怎麼回事,又讓別人打你了,你就不能打回去嗎?真窩囊。」Hello,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傑語媽媽,今天傑語媽媽給大家分享的育兒知識是「孩子被打了不還手怎麼辦?」別急,這個方法絕對好用,那孩子在學習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麻煩,常見的問題就是打架最堵心的事,孩子被打了不會還手,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一方面心疼孩子被打,一方面糾結要不要叫他們打回去。
  • 寶寶打不還手、被欺負就會哭,爸媽如何改變「慫孩子」
    最近有朋友向堂媽抱怨:「我家寶寶特別慫,小朋友打她從來不還手。我很焦慮,擔心她上幼兒園會被欺負。」很多家長也有類似的擔憂:寶寶打不還手,被欺負就會哭,長大後會不會一直被欺負呢?今天堂媽請來心理諮詢專家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 孩子被打,應該還手打回去嗎?
    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也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冷血暴力。關於「孩子被打,應該教育孩子還手嗎?」這個話題,不同的觀點爭論一直眾說紛紜。認為不要打回去的觀點,一般有這樣的幾種理由:「不要打回去,打人不好孩子,應該告訴老師或者大人,讓大人來判斷和解決問題。」
  • 孩子被打,究竟要不要還手?
    【孩子被打,究竟要不要還手】朋友的孩子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可是媽媽卻說他是「窩裡橫」,一到外面受人欺負,從來都不敢反抗,不管是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孩子打了他,他都不還手,有時似乎是寬宏大量,可更多的時候,他是在壓抑自己的委屈。朋友說:「雖然我很明確地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行為,但是看到他被打時忍氣吞聲的樣子,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 真堵心,孩子被打了不會還手?別急,這個方法絕對好用
    最堵心的是孩子被打了還不會還手。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一方面心疼孩子被打,一方面糾結要不要教他打回去。一位媽媽說,她的寶寶19個月,在外面玩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一些喜歡動手的小朋友,有事沒事就過來推一下,打一下,寶寶也不知道還手,只會傻站在那裡,媽媽很心疼,讓寶寶離他們遠一點,不要跟他們玩。但是孩子又想跟他們玩,真鬧心。其實阻止孩子不要和打人的小朋友一起玩,只是一種逃避,並不能讓孩子如何應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這麼做。
  • 孩子問「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高情商的回答,能影響孩子一生
    也會很多情況就是有的孩子喜歡欺負弱小,對誰都是盛氣凌人的態度,可是對於欺負的孩子,回到家就會問家長「媽媽,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時,家長高情商的回答,能影響孩子一生。孩子問"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高情商,影響孩子的一生鄰居家的孩子浩浩是一個內向的孩子,見到生人就躲在了大人身後,也不喜歡和別人打招呼。一次在學校受到了同桌的欺負也不敢還手,回家問媽媽:「今天在學校有人欺負我,我能打回去嗎?」
  • 打孩子會有什麼後果?用這5招懲罰孩子,會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父母折磨孩子的手段真的是千奇百怪,如果有經驗的話,您一定會在這兒跟我產生非常多的共鳴。第一招就是「打」!對嗎?我小時候就被我爸媽經常揍,那麼打孩子到底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呢?你會發現,一個被打的孩子體內會分泌特別多的腎上腺素,為什麼呢?
  • 孩子問"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高情商的回答,能影響孩子一生
    從孩子出生的一刻起,家長就有操不完的心。小時候擔心孩子的營養能不能跟得上,長大了擔心孩子遇到成長中的問題。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家長少不了要處理一些打架的問題,同學之間在一塊小打小鬧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一不留心就會起爭執。緊接著兩個孩子就會打起來了。
  • 孩子被打要不要還手?
    我教孩子處理這類事情的原則是:絕對不能隨意欺負小朋友,如果自己被人打,無心的可以原諒,故意的一定要還回去,勇敢捍衛自己。我希望小智可以勇敢的還手。 可是,孩子一直沒有還過手。他說,***有肌肉,生氣起來很可怕,我不敢。 原來,被打的孩子幾乎都沒有還過手,小智在這件事的認知上出現了偏差,孩子們隨大流的行為誤導了他對這件事的判斷。
  • 打孩子會有什麼後果?用這5招懲罰孩子,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父母折磨孩子的手段真的是千奇百怪,如果有經驗的話,您一定會在這兒跟我產生非常多的共鳴。第一招就是「打」!對嗎?我小時候就被我爸媽經常揍,那麼打孩子到底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呢?你會發現,一個被揍的孩子體內會分泌特別多的腎上腺素,為什麼呢?
  • 孩子被打要還手嗎?90%的父母都掉進了這個育兒盲區!
    CC忍著一肚子火開完會,給對方家長回電話: 因為什麼,打到哪兒,受傷了嗎? 但家長想過嗎,把事情鬧得風風雨雨,回家用心責罵,真正懲罰的人是誰? 是那個被打的孩子。
  • 孩子被打,與其教還手,不如想明白這一點
    尤其第三件,明明看上去最好解決,一巴掌拍回去就完了,再不濟大聲抗議也是極好的,可是熊孩子偏就弱弱地、慫慫地承受著一切,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換個角度就能豁然開朗當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發生衝突時,通常定性為敵我矛盾。對方孩子的品行、對方家長的素質都很容易引起我們的不滿。
  • 給孩子輔導作業時,孩子在想什麼?
    輔導孩子寫作業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有的家長很耐心,而有的家長就像上面說的一樣,家長很著急,孩子是真的不會啊。這也就難怪有的家長會說,上輩子造了孽,這輩子要輔導孩子寫作業。那麼,可愛的孩子們,對於爸媽輔導作業,又是怎麼看的呢?第一個問題:用一個詞形容爸媽輔導你寫作業時的心情?小男孩甲:感傷!這道題不會做,也不能這樣罵我啊!
  • 孩子被打不還手,只會哭,家長別罵孩子慫,這樣教育才正確
    媽媽無奈地說:」對啊,就是不還手才讓人欺負得這麼嚴重。」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關於這樣的例子,有的小朋友膽小怕事,被欺負了只會一味地忍讓,不會跟家長說更加不會還手。這樣的情況讓家長們擔心不已,雖然我們教育孩子不要動手打人,但是並不提倡孩子被欺負了還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呀。
  • 打架會「還手」的孩子和「默默承受」的孩子,區別不是一星半點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做出讓大人頭疼的事情,比如和同學發生爭執,偶爾也會出現打架鬥毆的場景,這也是校園中很常見的衝突事件,孩子對這些事件處理的方式不同,有些是選擇給予對手還擊,還有些孩子只能默默承受,被同學打了也不會還手,那麼孩子面對這樣的事情如何正確的處理也是家長們應該重視的
  • 長大打光棍的孩子,多半會有這樣的爸媽,現在糾正還不晚
    文|好孕姐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這幾年頻頻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雖然很多重男輕女的觀點得以改變,但一時半會還是會存在。所以生了兒子的家庭就很擔憂,孩子將來娶不到媳婦,打光棍怎麼辦?作為女性,說實在的,在挑選對象的時候。家庭經濟情況是一回事,但是更重要的為人、性格。長大打光棍的孩子,多半有這樣的爸媽,現在糾正還不晚。媽媽過度強勢,把孩子培養成媽寶男令所有女孩聞風喪膽,寧願一輩子不嫁也不願遇到的男孩,就是媽寶男。
  • 孩子被打後,爸媽別對孩子說這"三句話",這只會讓孩子更"軟弱"
    昨天下樓,看到一位男孩被旁邊的另一個大孩子踢了一腳。此時男孩哇哇大哭,不一會兒男孩的母親下來了,看見男孩子在旁邊哭,一直罵孩子說&34;這會有你哭的,剛才為什麼不打他?此時那個大孩子也早已經逃之夭夭了。
  • 孩子你什麼時候才能長大?爸媽真累了
    大學即過所面臨的就是就業問題,雖然我十分不想面對這個問題但又不得不去面對,那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我孩子是一個本科,是不是就可以不用這麼早的踏入社會?可惜沒如果。學習不好不說,做事還馬馬虎虎、辦起事來更是讓人一個頭兩個大,但這些都不是讓我最為擔心的,最讓我擔心的還是他的性格。說實話,我兒子的性格至今我都不曾有太深刻的了解!他說他自己在外面交流時完全沒有問題,然而,我並不相信,為此我倆還在家裡大吵了好幾架!最終,卻都已不歡而散收場。我真的無法想像他這樣的性格以後在社會上怎麼立足?
  •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暴力控制孩子的爸媽,子女好學了嗎?
    01大多數父母,總是習慣於用武力鎮壓孩子,他們會覺得這是見效最快的方式,沒有之一!孩子晨讀不認真了,他們喜歡打孩子;孩子作業寫錯了,他們喜歡打孩子;孩子學習成績下降了,他們喜歡打孩子;孩子沒有考上家長理想的學校,他們開始打孩子……但凡能夠靠打發洩情緒的事情,他們絕對不靠溝通去擺平。
  • 孩子被打,父母不要只告訴孩子打回去,試試比還手更好的解決方法
    放學的時候,躍躍媽媽來接躍躍,燕子老師很抱歉地對她說:「今天我沒來得及阻止,躍躍被小朋友抓了,臉上有三道長長的血痕……」躍躍媽媽急了,沒等燕子老師說完,一把拉過躍躍,看見臉上的血痕,衝著躍躍大喊:「不是告訴你了嗎?人打你,你也打他!怎麼這麼窩囊!記住,以後碰到這種事情就還手!記住沒有!」躍躍木訥地點點頭,被憤怒的媽媽拉著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