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原因?

2020-09-02 思睿明精神心理

俗話說:「半大小子,氣死老子。」

這話通常指進入了十來歲的孩子,原本聽話溫順的孩子一到青春期,父母、老師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明明是為他好,孩子卻總是像家長要害他一樣,總是和父母對著來。

有些孩子表現是典型的非暴力不合作,陽奉陰違,默默反抗。

有些孩子的表現是張揚跋扈,脾氣大得不得了。

孩子的這些狀態,可以用一個詞來總結,就是「逆反」。

青春期孩子「逆反」的原因是什麼呢?家長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呢?

要搞清楚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孩子青春期「逆反」的背後機理是什麼。

人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

孩子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一些變化。

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大腦的兩組神經也在不斷的變化,這兩組神經分別是衝動性神經和穩定性神經。

就像是野生動物被馴養的過程,孩子從原生態、原始天性的狀態,到慢慢適應家庭和社會的要求,慢慢達成家庭和社會的各項規範,他的衝動性神經在不斷被修剪完善。

衝動性神經不斷被修剪的同時,穩定性神經在不斷生長壯大。

衝動性神經消失,而穩定性神經生長,就是我們看到的孩子越來越穩定、越來越成熟的過程。

到了青春期的孩子,這個過程特別明顯。如果衝動性神經修剪不夠,或者穩定性神經生長不夠,都可能出現一些行為和情緒方面的問題。

除此之外,青春期神經內分泌,神經免疫等都會發生重大改變。

有研究發現,青春期孩子的大腦會大量分泌某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分泌的過程,會使孩子會忽視他人的感受、帶有衝動性、而且注意力記憶力都會下降。

另外,孩子自我意識的逐漸加強,處處要體現「自我」的存在,於是他們會靠和父母對著幹來體現自我,進而對老師乃至整個社會都會產生強烈的對抗。

關於這個問題,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都做了很多的工作。教育界也對孩子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許多幫助孩子改進的方法。

大量的解釋都集中在原生家庭的教育問題,特別是孩子生長過程中的人格形成的問題。此外還有學校的人際關係問題和學習壓力問題,玩手機和一些跟外界不良青少年交往的問題。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

教育和社會環境問題在青春期前就存在的,為什麼以前不出現問題,到了青春期才出現問題?

心理和人格形成問題,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發生改變,甚至不可能在幾個月間發生改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的時候,不能忽視可能在青春期突然改變的生物學因素,因為青春期正是孩子的成長期。

網絡上很多人討論怎麼教育孩子:比如要先教育爸爸媽媽,比如原生家庭怎麼改變,比如教父母怎麼對付孩子,但是恰恰就缺少了對生物學方面的討論。

所以我們看到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問題,除了要關注社會學因素和心理學的因素,更要從生物學因素考慮。


相關焦點

  • 青春期孩子叛逆,家長應該怎麼做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獨立,出現叛逆應該屬於正常現象,很多家庭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卻成了硝煙不止的戰場,父母孩子都很疲憊。面對孩子的青春期,父母需要懂得以下幾點: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就會減輕。
  • 共情,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感受,是孩子叛逆的最佳解藥
    「沒見過這麼叛逆的孩子,再這樣下去遲早要被他氣出心臟病,罵也罵過打也打過,就是死性不改,要不是擔心他把弟弟弄出心理疾病,我才懶得管他」,一青春期孩子的媽媽沮喪又無力地控訴著。我問她咋回事,孩子叛逆具體表現在什麼行為上?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現得「很不聽話」,是不是青春期叛逆開始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鋒哥的觀點是: 1、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孩子向成人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迅猛發展,他更希望被當作成人而不是一個孩子來對待,他希望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希望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能減少管控,所以很自然的,會表現得不像小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
  • 青春期孩子叛逆,家長無奈?那是因為沒有找對原因
    很多家長朋友們經常會抱怨,自己的孩子慢慢地進入青春期了,脾氣越來越暴躁,自己說的話也不聽了,還會時常頂嘴,現在又是學習的重要階段,真的很無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佳佳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些建議的分享,希望大家會喜歡!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
    她姑娘我見過,孩子肯定是個好孩子,只是因為青春期叛逆,父母又管教不得當,導致孩子心思跑偏,走上了歪路。但是對於父母來說,遇到孩子的叛逆情緒,不能一味地歸咎於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如果父母從孩子出生就給予他足夠的關懷和愛,那麼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也不至於用滿腦子的叛逆態度來和父母抗爭。
  • 青春期孩子突發叛逆行為,是什麼原因造成?聰明父母都學會這兩點
    撰稿:小尹 | 審核:靜好不為人父母的時候,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孩子想怎樣就怎樣,可是真的為人父母才知道,原來一個小生命,從什麼都不懂的迷茫狀態,再到不知不覺已經成長為一個小學生、初中生的時候,這其中身為父母的不知道下了多少工夫,可是就算是如何努力,在面對孩子青春期這個劫上,父母們都會越發的頭疼
  • 青春期等於叛逆?家長的行為態度,決定孩子青春期的溫度
    要說身為父母,最擔心的一定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教育。處在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敏感、脆弱,只要父母說得出一句令自己不滿的事情,立馬就能跳起來。以至於在很多家長的眼中,青春期就等於叛逆。其實,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青春期時都會如臨大敵,但其實,青春期並不等於叛逆。
  • 青春期,叛逆的不是孩子,是家長?|精選
    作者 | 劉純婷1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開始叛逆,就是家庭矛盾的開端。我覺得這是個誤會。這個誤會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誤會矛盾是從青春開始的,一般來說,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戰爭早就開始了,只不過在之前的戰爭中,孩子總是那個輸的人。
  •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時期。在這段時期裡,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會迅速發育直到完全成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間,孩子們會特別想要獨立,而且不想任何人去阻止他們,更重要的是青春期中的孩子都是學生,他們也會因為受不了學習中的各種壓力而做出許多過分的行為,所以,這就是叛逆。
  • 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做好這4點,你的管教才能行之有效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常常收到來自家長們的求助。其中有一類求助特別多,也比較典型,那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9~16歲)越來越叛逆,父母該如何管教?無論是習慣、性格還是為人處事,青春期孩子的表現常常會超出父母們的承受能力,父母們對此頭疼不已。
  • 叛逆不是天生的,孩子叛逆的背後是你沒「讀懂」他
    行為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隱藏著一個訴求。孩子叛逆的背後,父母真的讀懂了嗎?對於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一個孩子當時的感受。
  • 如何應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青春期的小孩會做出很多危險行為的原因,他控制衝動的那部分大腦還沒有長成,而他的欲望部分的大腦已經充分發達了,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很難駕馭。這種精神說起來真的是挺英勇無畏的,但實際上,這些家長可能沒考慮到這樣做會給孩子的生命力帶來多大的影響。孩子是有生命力的,我們不能夠用這種方法把他的生命力遏制住,所以,控制陷阱,導致我們替孩子操了太多的心,替孩子做了太多的決定,最後反而會導致孩子的行為叛逆、內心萎縮。
  • 厭學、遊戲、叛逆,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成為「問題少年」?
    就像營養不良的孩子需要補充微量元素一樣,這些她以前從沒在意的方式,卻在幫孩子一點點的變好。其實這位學員成長的案例很常見,青春期孩子的各種叛逆行為,並非自身的不上進。每個人都是有向著主流社會發展的動力的,如果因為厭學、叛逆、沉迷遊戲,讓孩子脫離學校、同學,耽誤孩子正常的上學,或者脫離自己的朋友,那孩子的內心,一定是極度痛苦的。
  • 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導讀: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13-18歲孩子家長建議看看
    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應該學會一些應對方式,抓住肯定、調整和對症下藥這三個關鍵詞。,聽取並接受孩子的意見,會對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釋,說明希望孩子服從的原因。要了解孩子的叛逆類型,對症下藥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主要有三種類型:暴躁型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甚至辱罵父母怎麼辦?
    有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反映說:「自己家的孩子叛逆甚至還說髒話,一回家就進入自己的房間不出來,自己特別無奈,應該怎麼辦呢?」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青春期孩子叛逆那面對青春期孩子的種種「叛逆、不聽話」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 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應該怎麼管?
    孩子青春期叛逆是成長過程中經歷的一個很正常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旺盛,但又隱隱有過於偏激的傾向,父母的引導非常重要。勤藤教育準備了面對青春期叛逆,父母幫助引導孩子的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三、激發孩子的內在潛力孩子在完成一件事情時,外部獎勵固然會有一定成效,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孩子對於完成事件本身的成就感。父母的肯定,自我的認可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獎勵,這是精神上的肯定和認可,能激發孩子對於行為本身的興趣,以此延長孩子堅持的毅力。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
    在正常的心理發展中,青春期的孩子一定會經歷某些形式的「叛逆」,如果父母可以恰當地對待這些「叛逆」,孩子就會從「叛逆」中發展出獨立、自信的個性。很多青春期不被允許「叛逆」或者被父母鎮壓了「叛逆」的孩子,通常會比較沒自信,在決策上非常依賴於父母的判斷(比如高考報什麼志願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在成年後難以做出決定青春期的界定是十二三歲至十八九歲。
  • 如何讓叛逆青春期的孩子轉變
    孩子青春期嚴重叛逆,如何才能根本轉變?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有青少年叛逆被送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在青春期叛逆一些,是正常過程。往往沒有怎麼過度的關注孩子,叛逆孩子的家庭往往矛盾都比較大。這個矛盾家庭能承受相對還好一些,如果不能承受那麼給家庭帶來的影響很大。甚至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出現分歧到最後離婚。今年初我帶了一個學生12歲。在家打遊戲不出門,不去上學不和他們交流。到後面發展到不讓父母和他一起住,父母要和孩子住一起孩子就拿跳樓來威脅父母。
  • 叛逆不止是青春期,孩子成長路上的3次叛逆,應對方法不一樣
    也許有家長會納悶,我家孩子明明還沒到青春期呀?這才五六歲甚至只有兩三歲,怎麼能說到了叛逆期呢?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孩子叛逆是因為精神和肉體的快速成長,與現實的變化緩慢所產生衝突,並不一定局限在青春期。1次發生叛逆,一般是在2~3歲,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表達自身叛逆的行為往往體現在愛打人愛摔東西上,父母想哄哄她抱抱她,往往會遭到孩子的「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