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溺水後急救 首選心肺復甦
然而,記者從北京急救中心得到的數據是,今年5月份溺水事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並且以青壯年為主。「今年5月份的溺水事件70%都是發生在下旬,可能與氣溫高有一定原因。」北京急救中心的李堅韌醫師說,今年5月共發生溺水16例,80%都是發生在郊區,而去年同期僅有7例。「正確的溺水搶救方法,還是百姓比較熟悉的心肺復甦術,倒著背等民間土法有時會弄巧成拙。」李堅韌醫師建議。
-
男童溺水被「倒掛」急救,豆嫂告訴你溺水如何正確急救
但由於缺少看護等原因,溺水已成為造成孩子暑期意外死亡的重大隱患。然而溺水的急救方法對不少家長來說仍有誤區。最近,廣東開平某水上樂園一8歲男童不慎溺水,一男子對溺水的小孩實施「倒掛急救」,後醫護人員緊急到場救治後送醫,最終搶救無效死亡。為此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兒童溺水後到底該怎樣正確急救?「倒背急救」不可取關於溺水的急救,首先來闢謠所謂「倒背奔跑」神技!
-
視頻丨溺水受傷了怎麼急救?醫生手把手教你
溺水搶救操作規程。止血包紮。骨折固定。心肺復甦。紅網時刻7月16日訊(記者 王津 通訊員 蔣軍君)暑假即將來臨,為預防溺水事件發生,湖南省新田縣第一中學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學生到遊泳館學習遊泳技能,並邀請醫護人員給學生傳授防溺水急救知識,並進行了現場教學。
-
育嬰師考試 | 溺水嬰幼兒的初步急救
5.城市下水道井蓋未蓋,導致嬰幼兒落入下水道陰溝中溺水致死。6.新建住宅小區設置水景,為美觀缺少欄杆,無專人看管時,嬰幼兒遊戲時不慎滑落入水。7.嬰幼兒遊泳時,遊泳圈漏氣,以及遊泳池深水區無人看管時,導致溺水。二、嬰幼兒溺水的症狀嬰幼兒溺水後出現面色紫紺、抽搐,嚴重者出現昏迷、心跳呼吸停止。
-
男童溺水後被「倒掛控水」急救,卻無效身亡,專家回應:嚴重錯誤
儘管每年都有溺水身亡的案例,但是許多人仍舊抱著僥倖心理,總覺得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是生活中總有各種意外從天而降,隨著人們急救意識的增強,在發生意外的時候,人們不再坐以待斃,但是你急救的方式對嗎?之前看過這麼一篇報導,一個八歲的男孩走進了一米六深的成人池,結果不小心溺水了。
-
溺水後搶救方法是啥?腦溢血如何急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掌握哪些急救小常識,以備不時之需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車輛落水後的自救方法公交墜湖事故讓人痛心,也給大家敲響了警鐘。在為遇難者祈禱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學習自救方法。那麼,車輛落水後該如何自救呢?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
-
溺水急救是先控水還是先心肺復甦?
7月9日,「@全國衛生12320」發表一篇科普博文稱,孩子溺水後如果有呼吸心跳,在急救步驟中需「控水」。所謂「控水」,就是在溺水者被救上來之後,要先把吸入肺中的水排出。就在去年,東莞「倒背溺水兒童跑贏死神」的新聞在當時曾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這條微博引起了網友「@急診夜鷹」的注意,他的簡介是:急診醫生,美國心臟協會急救培訓導師。
-
溺水急救,就地持續心肺復甦,嚴禁控水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掙脫枷鎖的囚徒】 又到溺水高發季節,網絡間各種溺水急救資訊廣泛傳播。 然而,這些所謂溺水急救科普鮮有嚴謹靠譜的,往往充斥著各種錯誤。對於「時間就是生命」的溺水急救來說,細節決定生死,這些錯誤往往可能葬送了溺水者最後的生存機會。 那么正確的溺水急救應該怎麼做? 心肺復甦是溺水唯一有效的急救措施 廣泛流傳的各種救治方法中很多還包括一些像控水等土法。對於心跳呼吸停止的溺水者來說,心肺復甦是唯一有效的急救措施。
-
七跡象或提示孩子已溺水,請收這份暑期安全急救指南
原標題:七跡象或提示孩子已溺水,請收這份暑期安全急救指南 哪吒溺水 太乙真人這個救生員不合格 不會呼救 眼神呆滯 七個跡象或提示孩子已溺水 急救專家送你暑期安全急救指南不過,120北京急救中心的專家卻表示,太乙真人這個急救員還不太合格,對落水兒童的施救方法存在錯誤。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世界預防兒童傷害報告》顯示,全球每天約有480個孩子死於溺水。統計顯示,每年6-8月發生兒童溺水數量最多,佔所有病例的39.5%,在我國溺水是意外傷害致死的第3位死因,佔意外死亡總數的10%。 溺水後正確的施救方法你知道嗎?
-
近期,中小學生溺水事故高發!這些急救做法是錯誤的!
近期,中小學生溺水事故高發!這些急救做法是錯誤的!更多的時候,溺水是悄無聲息發生的↓↓↓我們看到過太多溺水現場的錯誤急救方法,這些錯誤的方法不僅普通大眾根深蒂固,就是部分專業救援人員也有這種錯誤的操作,使得原本有可能挽救的生命眼睜睜逝去。
-
7個月寶寶溺水差點身亡!兒童溺水後到底該急救?家長必須了解!
前陣子,家住泉州的張女士帶著7個月大的寶寶去母嬰店遊泳,做好安全防護後,就請工作人員幫忙照看一下,自己去門口大廳買奶粉。沒想到,就這麼短短不到兩分鐘,孩子就溺水了。,能夠在此時進行急救的通常不是醫護人員,而是家人。
-
嬰幼兒溺水急救方法
1、清除嗆入呼吸道的水將溺水的嬰幼兒擺成俯臥位,頭低,腹墊高,壓其背部排出肺、胃內積水。如果你的寶寶已失去意識或沒有呼吸,馬上打急救電話:120。如果你身邊有其他人,讓某一人幫你打急救電話。【胸外按壓】開始CPR前讓寶寶躺在堅實、平坦的平面上。把你的兩個手指置於寶寶的胸骨上,略低於兩乳頭連線。
-
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溺水並正確急救?
高溫天氣,遊泳是不少人消暑必備的運動,與此同時,溺水事故也是屢見不鮮。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全球溺水報告》顯示,溺水已上升為全球青少年事故死亡的第一大成因,全世界每年溺水死亡的青少年有37.2萬人,中國每年有59000人溺水死亡,其中未成年人佔95%以上。孩子一旦發生溺水,自救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家長或監護人無法及時發現,孩子很有可能在頃刻間面臨死亡。
-
從「江蘇6歲男童遊泳課溺水身亡」事件,學最全溺水急救知識
原創 急救科普人 急救科普人 來自專輯健身與心跳驟停7月18日,宿遷六歲男童天天(化名)在參加第一次遊泳課時,溺水昏迷,最終於7月20日早上6時,經搶救無效死亡。他的家人在查看遊泳館攝像頭拍攝的畫面後心都碎了:孩子在水中痛苦掙扎了約10分鐘,都沒人發現。
-
3歲男童溺水,父母的急救釀成大禍!這些急救方法求你別再犯了
每年夏秋季節,溺水事件頻頻發生。在溺水發生後,大部分人都會想到人工呼吸和心肺按壓急救。但由於這兩個方法在操作上有一定難度,所以更多人會選擇「倒掛急救」。不管是社交平臺上,還是媒體,也會宣傳這種「倒掛急救」。只是,這種急救方式在醫生看來,簡直就是「火上澆油」!
-
泗湖山鎮中心小學:師生同操溺水急救
9月15日上午,沅江市泗湖山鎮中心小學為各班學生精心準備了一堂溺水急救安全課。與以往的安全知識講授課不同,溺水急救課更注重實踐性。老師們除了讓學生們了解預防溺水的知識,還把溺水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步驟也通過真人演示傳授給學生們。在老師的耐心示範和指導下,學生們也逐漸掌握了心肺復甦的動作頻率、人工呼吸等基礎醫學知識。
-
這份溺水急救方案家長都需了解
近日網絡上的一個急救溺水孩子的視頻的得到了廣大網友的支持和認可,我們先來看一下視頻截圖。什麼叫溺水?溺水又叫淹溺。是指人淹沒於水中,水充滿呼吸道和肺泡,同時可引起喉、支氣管反射性痙攣、聲門關閉及水中汙泥、雜草堵塞呼吸道,從而導致肺的通氣及換氣功能障礙並窒息。溺水窒息後,最易受損害的是腦細胞。
-
8歲男童溺水,經搶救依然無效?醫生說:這種「急救」是害人!
夏天到了,天氣越來越炎熱,溺水是的事故也在頻頻發生。近日,在廣東開平,就發生了這樣一起悲劇!男童溺水後被「倒掛」急救 搶救無效死亡。再廣東開平某水上樂園,一名8歲的男童,走到1.6米深的成人水池,結果不慎溺水。
-
火爆朋友圈的兒童溺水急救「倒背法」真的有用?聽聽醫生怎麼說!
每年夏季,都是兒童溺水事故的高發期。近日,廣東開平某水上樂園就發生了一起溺水事件,一名8歲男童在戲水中不慎溺水,隨後一男子當即對其實施了火爆朋友圈的「倒背」急救法,但最終男孩送醫後,經搶救無效死亡。醫生表示:該男子使用的「倒背」急救法不僅對急救沒用,反而會拖延救治,增加死亡機率。因為小孩子的身體各個器官、骨骼都還處於發育階段,尤其是腦部,所以用這種方法進行急救很有可能給孩子造成腦損傷。
-
兒童「防溺水」急救培訓走進貧困村 為生命加道「安全鎖」
三韋村三韋完小的近百名兒童在南寧市中醫醫院醫療急救隊隊員的指導下學習防溺水等自救知識,度過了特別的一天。作為精準扶貧後盾單位,南寧市中醫醫院結合賓陽縣賓州鎮三韋村和六明村的實際情況,派出廣西第四批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隊員羅厚孟、公交車上跪地救人的「中國好人榜」護士石姍姍等醫療急救隊隊員,來到六明完小和三韋完小等兩所小學,手把手為當地的小學生及在校老師普及「防溺水」相關急救醫療知識,提高小朋友和在校老師的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