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赴臺遊必買保險 ,最少50萬保額,否則不發入臺證

2021-01-15 保哥關注

從本月起大陸遊客赴臺旅遊需提供醫療保險相關證明文件,赴臺前要買好保險,只有提供投保證明才會核發入臺證。
據了解,臺灣相關部門日前正式要求大陸遊客自10月1日起,須投保已獲認證的保險;未獲認證的大陸保險公司保單將無法獲得入臺籤證。遊客入境時也須持經認證的旅行保險證明。通過認證的旅遊保險產品,其旅遊意外傷害保障額度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突發疾病醫療及善後處理費用保障額度不低於12.5萬元人民幣。個人遊旅客下一步也會比照此法辦理。 。根據上述新規,市民今後購買赴臺旅遊產品後,應主動詢問旅行社是否已經為自己投保了相應的足額旅遊意外保險。

旅遊意外和突發疾病,醫療欠費多

除了意外風險之外,不少大陸遊客會因突發疾病在臺就醫,臺灣的醫院是先治病救人後收費的模式,會碰到遊客欠費但無法追討回來的尷尬窘境。旅行社僅投保意外傷害保險,遊客若生病在臺住院、自己跌倒受傷,無法得到理賠。單2014年旅行社顛覆的欠費就達393萬元(新臺幣)。

最少50萬保額,否則不發入臺證

海峽都市報報導(強制實施)

人,就像一部車。上路久了總是要維護保養,萬一零件有問題還需要更換。零件不同,修理廠不同,水平不同,結果自然也就不同。通常情況下,人們的醫療費用解決有三種方案:


►醫院需要100萬,從銀行提取100萬,這種投產比是1:1,成本不是最高;

►醫院需要100萬,東挪西借或者終止可能盈利的機會籌集100萬,這種投產比遠遠小於1,成本才是最高,高就高在借貸成本和機會成本;

►醫院需要100萬,有機會只投入四五萬就可以擁有100萬,這種投產比遠遠大於1,甚至到了幾十倍上百倍,這就是保險,成本最低。

醫療保險是一種「健康風險」的投資,健康狀況是個觸發器。健康時是儲蓄,一旦不健康就幾十倍上百倍的賠償,彰顯自身健康的價值。因為健康風險一向都是不請自來,醫院的每個床位都不是提前預定的。


以往赴臺遊只需要提前一個半月的時間申請臺灣通行證,在赴臺旅遊的前一天通過旅行社向臺灣相關部門申請入臺許可證即可。現在在赴臺的前一天,需要先到指定的保險公司購買符合要求的保險,然後憑藉保險證明才能申請到入臺許可證。不過,旅遊公司一般會幫遊客全程代辦,時間上不會有任何差異,價格也不會變動,因此對遊客的影響不大。


臺灣的特產有很多,除了五花八門的小吃外,店家還備有各種精緻禮盒包裝,方便觀光客將臺灣名產帶回贈

送親朋友好友。下面小編詳細介紹下臺灣特產有哪些:

1、茶葉

臺灣的茶是喝香氣,口味沒有大陸的濃。其中包種茶與凍頂烏龍茶,並稱為臺灣兩大茗茶。阿里山和日月潭的茶一般是賣牌子,那裡的高山茶並不好喝。最好不要在觀光區買茶,可以去茶莊,品質有一定的水準,價格也

比較公道。除了著名的天仁茗茶,大稻埕的百年茶行、王有記茶行都是不錯的購茶好去處。各大百貨公司及超市都設有茶葉專櫃,因此購買各式品種的茶葉十分方便。此外,以便利性為訴求的茶包,是品味茶香更簡單的方式。

2、貢糖

以金門貢糖最為著名。由於金門空氣新鮮,水質冰洌清爽,加上島上風大、土壤幹沃,生產的花生粒小紮實,

口味香濃。在與麥芽糖混合製作後,就成為香酥的可口甜點。

3、牛軋糖

味道好,帶回去又比較方便分發的小禮物,也是臺灣很熱門的伴手禮。入口香甜,有股濃濃的花生及奶香,保質期30-40天左右。糖村、大黑松小兩口、櫻桃爺爺、輝松食品(原黑松牛軋糖)等品牌都很不錯。在新北市

土城區,還有專門的牛軋糖博物館可供參觀。

4、鳳梨酥

鳳梨酥是臺灣訂婚禮餅的六禮之一。優質的鳳梨酥都不加防腐劑,保質期在30-40天左右,約30臺幣一塊。佳德、維格餅家,微熱山丘、大黑松小兩口都是很熱門的品牌。部分面向遊客的店鋪,也會賣較為便宜的盒裝鳳

梨酥,100臺幣一盒,保質期在12個月左右,不過味道通常差很多。

5、臺中大甲奶油酥餅

位於臺中西北方的大甲以奶油酥餅最著名,香Q、有層次的口感,每每隨著香客流傳全臺灣。說起奶油酥餅,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前身「酥餅」;「酥餅」原來是海線地區的訂婚喜餅,由於做工、原料與盒裝喜餅相比,較不精緻,因此又稱為「俗餅」,而現在的酥餅則是更精緻化,現在成為遊客到大甲必購買的特產。

6、創意紀念品

淡水老街、西門紅樓、九份都是創意小禮品的集中地。推薦淡水老街上的「臺灣原色」連鎖店,可以買到漂亮且

有特色的小禮品。平溪線上的十分、侯硐、菁桐,都有「鐵道故事館」的分店,喜歡鐵路的一定不能錯過。在中正紀念堂、士林官邸等景點,也可買到具有臺灣特色的小飾品,不過價格較貴。

7、新竹米粉

新竹米粉是臺灣新竹地區的一種知名食材。以米作為原料的米粉,原本是由中國福建地區傳入,由於新竹地區

經年強風,獨特的氣候環境非常適合製造米粉,因而逐漸發展成地方性的特產。

8、宜蘭鴨賞

臺灣宜蘭鴨賞是一道爽口的小菜,由鴨皮、鴨胗和蔥、姜、蒜經過短暫的大火爆炒,達到氣味濃鬱,鴨胗吃到嘴裡脆而不膩的效果。宜蘭鴨賞的做法是選擇經濟價格較低的老菜鴨,剖肚並去除內臟後,塗上粗鹽、胡椒等香料,再用竹片將鴨身撐開成扁平狀,於陽光下暴曬數小時後放入有木炭及甘蔗的小鐵皮箱,利用木炭燒烤甘蔗,滴出甜汁,淋在木炭上,借次冒出的濃煙燻烤,直到鴨子外皮泛成金黃色即可。這道菜也是臺灣宜蘭道地的家常菜,材料簡單,烹製容易,是居家宴客常備的下酒料哦!

9、臺中太陽餅

太陽餅是一種源起於臺灣臺中市的點心,又被稱做酥餅,是一種甜餡薄餅,為臺中的名產之一,通常是盒裝作為特產禮物,消費者在知名的店家購買往往須先事先預訂,並在現場大排長龍領取。但除了在這些知名店

家購買外,在臺中地區車站的特產店也可以買到太陽餅。

10、彰化肉圓

彰化肉圓店家最密集的地方在其創始地彰化市,尤其以彰化火車站附近的陳稜路與長安街店家的密度最高。在

彰化市,彰化肉圓與爌肉飯、貓鼠面等兩樣食物有「彰化三寶」之稱。



附錄:臺灣各地特產表

基隆特產:鼎邊銼、天婦羅、李鵠餅店

宜蘭特產:鴨賞、牛舌餅、蜜餞、金棗糕、李仔糕

臺北特產:綠灣福緣餅、石門鐵觀音、九份芋圓

淡水特產:鐵蛋、阿給、魚丸、魚酥、牛軋糖

桃園特產:大溪豆乾、龍潭花生糖、拉拉山水蜜桃、石門活魚

新竹特產:米粉、貢丸、柿餅、竹塹餅、新埔粄條、新埔水梨

苗慄特產:大湖草莓、金桔、酸柑茶、蠶絲、牛心柿

臺中特產:太陽餅、鳳梨酥、一心豆乾、一口香、奶油酥餅、牛軋糖、大甲芋頭、紫芋酥

豐原特產:雪花餅、冰沙餅、鹹蛋糕

彰化特產:肉圓、綠豆糕、麥芽酥、卦山燒、巨峰葡萄

鹿港特產:牛舌餅、鳳眼糕、奶油酥餅、鳳黃酥

南投特產:埔裡紹興酒、米粉、埔裡紅甘蔗、茭白筍、鹿谷凍頂烏龍茶、竹山竹筍製品

雲林特產:凸餅、新港飴、醬油、古坑咖啡、鬥六文旦、莿桐蒜頭、西螺濁水米

北港特產:北港瓜子、北港花生、北港蠶豆、北港麻油、肉餅

嘉義特產:方塊酥、新港飴、金讚花生、花果酥、奮起湖火車便當、公婆餅、火車餅

臺南市特產:度小月擔仔麵、土魠魚羹、周氏蝦捲、赤崁棺材板、古月餅、安平蜜餞、碗粿

臺南縣特產:麻豆文旦、玉井芒果、白河蓮子、官田菱角、關廟鳳梨、關廟麵條

高市特產:旗鼓餅、打狗餅、木棉酥、木瓜牛奶、旗津海產、赤肉羹

高雄特產:岡山羊肉、豆瓣醬、蜂蜜、甲仙芋頭、芋頭酥、筍製品、美濃板條、紅蔥頭

屏東特產:雙糕潤、豬腳、餛飩、蓮霧、紅仁鴨蛋、烏魚子、洋蔥、霧臺愛玉、東港鮪魚

花蓮特產:唱片餅、麻糬、剝皮辣椒、黃金蜆、富裡米、金針花、文旦柚

臺東特產:米苔目、洛神花、檳榔心、釋迦

澎湖特產:黑糖糕、海苔酥、鹹餅、花生糖、乾貝醬、海鮮乾貨

金門特產:貢糖、菜刀、高梁酒、麵線、一條根、牛肉乾

馬祖特產:馬祖酥、紅糟料理、高梁酒、糯米醋、地瓜酥



相關焦點

  • 六城市28日啟動赴臺遊試點 業內稱經濟門檻偏高
    CFP供圖  廣深等十個城市納入第二批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試點  廣州旅行社搶閘推出首批臺灣自由行產品,費用較團隊遊貴1/3左右  廣州人熱切期盼的臺灣自由行將於本月28日開放!記者對比發現,比起遊客自訂機票酒店,找旅行社代訂依然便宜不少。目前,廣州飛臺灣來回程機票全價4800元,4月份出行的話,往返均價在2000元左右,最低價也要1360元,還要另加555元稅費。  業內人士建議,市民若計劃自由行,不妨約上三五知己一同前往,因為5-6人的小團體機票價格相對划算。
  • 盤點赴臺個人遊辦理手續:20歲以上須有財力證明
    本月28日,福州、濟南、西安、深圳4個城市居民赴臺個人遊將正式啟動實施。旅行社工作人員提醒市民,18歲以下市民不能單獨申請赴臺個人遊,辦理赴臺個人遊全部手續需20天左右。市民可本人持身份證和戶口簿先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自行辦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個人旅遊籤注,再委託旅行社辦理入臺許可證。
  • 買保險第二年,甲狀腺癌賠了30萬
    其實剛開始,劉女士並不太想在網上買保險…… 原因很簡單,就是覺得網上買保險不靠譜,對線上理賠沒什麼信心。 在保額的選擇上,她和保險師之間也有意見分歧。 劉女士本人當時的健康狀況是很好的,預算也比較充足,產品可選擇範圍很大。
  • 臺灣入臺證辦理詳細攻略 辦理入臺證所需材料
    美味的牛肉麵、通宵營業的誠品書店、收藏無數珍品的故宮博物院、文藝小清新青年必去的九份和墾丁,都成為了各個論壇上讓人津津樂道而經久不衰的話題。臺灣個人遊入臺證樣本    1、辦理入臺證所需材料  一、臺灣通行證  1、含臺灣個人旅遊籤注G籤(照片頁和籤注頁彩色掃描件)  2、證件和籤注均在有效期之內的
  • 給父母應該怎麼買保險?
    03 價格高,保額低,槓桿不高 年齡越高,風險越大,保費也就越高;比如老年人買重疾險,可以買到的額度最多10萬或20萬,且容易出現保費倒掛的情況。
  • 給寶寶買保險的五大誤區
    其實這種保險一點都不「保險」——出事賠不了大錢,理財收益卻比一年期定存利息還要低。簡單說就是保障雞肋,理財也很雞肋。 舉個例子,對一個年收入20萬的家庭來說,給寶寶買一份每年保費1萬的保險,交10年,重疾保額12萬,大學時每年發放教育金6000元,看起來好像佔了保險公司的便宜,可實際上呢?年收入20萬難道寶寶生病拿不出12萬嗎?
  • 買保險,我少加了200塊,居然少賠了80萬……
    但附加責任並不是全部勾選一次性買齊就行了,畢竟每個人的預算和買保險的需求都不一樣。舉個例子:隔壁老王買了一份50萬保額的重疾險,附加了身故責任,如果隔壁老王不幸確診肝癌晚期,重疾會賠付50 萬,但老王治療3個月後就離世了,這時的身故責任就不會再賠了。如果老王沒有得重疾,在他自然身故後,也會有50萬賠償金。
  • 大陸客赴臺遊升溫 臺旅遊業者估2019年達320萬人次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大陸旅客赴臺遊持續「發燒」。臺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近日表示,2019年4月陸客赴臺團客和自由行人數達229092人,較2018年同期增加71994人,成長幅度高達45.8%。其中團客成長56.9%、自由行成長35.8%。
  • 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籤注月底到期 臺媒估每月將損失45億觀光收入
    臺北市林姓業者表示,去年1月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人數約10萬人次,估計今年1月將會下跌到約2萬人次。報導稱,更嚴重的是,由於大陸核發的赴臺個人遊籤注到本月底期滿失效,若大陸不恢復赴臺個人遊,2月起赴臺個人遊的大陸旅客數將開始「歸零」。估計臺灣每個月損失約45億元(新臺幣,下同)觀光外匯收入。
  • [兒童保險]想給孩子買保險,可是不知道怎麼買?
    同時,很多家長也表示,關於兒童的保險五花八門,實在不知道從何入手!那麼,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兒童保險常見的配置問題:給孩子買保險,都有哪些常見誤區?重疾險到底怎麼買,哪些性價比最高?知道這幾條,給孩子買保險肯定不會錯!首先,第一部分,我們來了解一下,給孩子買保險,都存在哪些誤區?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將「歸零」
    隨著大陸核發的個人遊籤注本月底都到期,2月起,大陸赴臺自由行旅客就將開始「歸零」。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但大陸去年8月1日暫停47城市赴臺個人遊試點,而籤注有效期為6個月。去年8月以後,大陸赴臺的自由行人次月月減少,最近幾天平均一個工作日只有100多人向「移民署」申辦入臺證,到2月將無人申請。林姓業者說,去年1月有約10萬名大陸遊客來臺自由行,2月因有農曆春節,來臺人次增加到13萬人次。
  • 給孩子買保險,應當如何正確操作?
    因為給孩子買重疾險,優先考慮的是保障、保額、保險期間、保障責任。至於是否返還保費,倒是其次,考慮到通貨膨脹,其實將來返還的保費並不划算。[比如買50萬保額保終身的重疾險,消費型只需要兩千不到,返還型將近翻倍。]第二,保定期還是保終身?
  • 給寶寶買保險的三大誤區,99%的人都錯了
    很多人不知道買保險的一條重要原則:先大人,後小孩。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寶寶重疾保額至少要買到50萬以上,最好能買到100萬。保額是一切保障的基礎,少兒重疾險價格相對便宜,保額做高點萬一出事作用更大。如果家庭的預算較高,給寶寶買保險有5000塊以上的預算,就可以選擇50萬保額的終身重疾。
  • 都是買10萬保額的重疾險,為什麼他比別人多花7.5萬?扎心!
    在後臺看到這個留言:懷疑我倆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七千多隻買到10萬保額,我忍不住想問這個重疾險鑲了鑽嗎?隨手拿一款網紅重疾測算了一下10萬保額的價格,就算50大齡投保,保費也才1940!!每年少了五千大洋,15年總共75000,不香嗎?
  • 孩子出生28天就能買保險,可惜90%的家長都搞錯了,心疼……
    但是,別忘了,買保險是為了轉移風險,給孩子買保險也是一樣的道理。那麼,孩子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對於孩子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父母不在了或者失去經濟能力~所以,說到買保險,我一直強調先大人後小孩。否則,大人都在裸奔或者保障不到位,只顧著給孩子配這個險配那個險,萬一大人不幸得了大病或身故,孩子的保障又從何而來?
  • 人生不同年齡階段該怎麼買保險?
    >>40-50歲如何買保險?>>50歲之後如何買保險?在這個階段,大家多數才工作沒幾年,收入不穩定而且開銷還不少;雖然身體素質還不錯,但重疾日益年輕化的趨勢也不容忽視,所以此時買保險是為了避免患病產生高額的醫療費用以及彌補因為傷病無法工作造成的收入損失。
  • 300萬保額的百萬醫療險 vs 50萬保額的重疾險,你選誰?
    前幾天有個粉絲留言,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幾百塊錢就能買到幾百萬保額的醫療險,但是花了幾十萬元也才買到了50萬保額的重疾險,都是保障疾病,這保費差距太大了吧?」相信有不少人都和她一樣,有過這樣的疑惑。主要原因在於,大家還未分清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的區別。那麼,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到底有哪些區別呢?
  • 給寶寶怎麼買保險?方案來了!
    看著很香,但實際呢,不僅保障不足,而且理財的收益也非常低比如X安的一款返還型產品愛X分2019,50萬的保額,10年繳費,保障30年,算下來要4700多保費,到期未出險的話,可以返還1.5倍的已交保費而且國家對小孩的身故賠償有限制:10歲以下最多賠20萬18歲以下最多賠50萬因此,孩子是不需要買壽險的。
  • 怎麼給孩子買保險
    什麼時候給孩子買保險「越早越好」,因為風險是不可控的。我們不確定孩子是否會生病,什麼時候會生病,所以越早給孩子規划起來越有利,自己也安心。而且少兒醫保,出生即可申請辦理,不會因為孩子體弱或有先天性疾病而拒保。
  • 孩子重疾險保額多少合適?新手爸媽必看
    於是,為了給寶寶額外更多的保障,90%的新手爸媽都會選擇給孩子買保險,其中,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是主流。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重疾險,以及給孩子買多少的保額是合適的,怎樣才能在面對疾病的時候有充足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