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房爆臺12月1日,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公布實施《廣州科學城提升規劃深化設計》的通告,規劃顯示,科學城規劃範圍總面積約145平方公裡,含原科學城、雲埔工業區、東區、永和開發區、長嶺居和廣石化等地區。
科創強區,111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廣州科學城
據羊城晚報的報導,廣州科學城在設立之初,人口僅有5500人,主要為當地村民,建設用地也僅有220公頃,開發強度不到10%。22年後的今天,科學城片區常住人口已將近10萬人,戶籍人口約2萬人。
早在2007年,微軟、英特爾、IBM這三大世界IT巨頭就齊齊落戶到廣州科學城。從那時開始,廣州科學城就成為世界500強企業爭奪的寵兒。
此後,科學城更是成功引進LG液晶顯示、索尼等。截至2012年,廣州的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11家落戶科學城,佔廣州世界500強企業的40%。聚集了300多家國家和省、市級以及跨國企業研發機構,會聚1000多家高科技企業,3000多名海歸在此創新創業。
到2019年,科學城集聚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22.67億元,同比增長12.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00.46億元,同比增長8.4%,在阿里健康、百奧泰等企業增資帶動下新增合同利用外資4.71億元。
廣州科學城將打造城為「全球智能製造基地」及「中國智造品牌中心」
規劃設計顯示,廣州科學城定位為「全球智能製造基地」「中國智造品牌中心」,將培育壯大世界級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中國智造」標杆產業。
在今年3月引發的《廣州科學城創新發展行動方案》為科學城提出了目標:到2023年,廣州科學城要實現五個方面大變化——發展空間實現大優化,科技創新實現大突破,產業集群實現大提升,中小企業實現大發展,對外開放形成大格局。
規劃明確,打造綜合服務中心、科技服務中心、產業服務中心「三主」和永和、長嶺居、高鐵中心「三輔」6個服務核心,劃分32個創享單元,讓居民不出10分鐘,便可用上基礎生活服務設施、共享生產服務設施和創新創業服務設施等。
為滿足群眾對教育和醫療的多樣需求,規劃提出,將大力引進名校附校、國際學校,名校附小及國際小學佔比提升至32%,名校附中及國際中學佔比41%,全面提升基礎教育品質。同時,增加7處片區級醫療設施,提升整體醫療水平。
在生態環境方面,規劃提出,連接、改造河湧水系7處,布局6處一級溼地、3處二級溼地,新增2個森林公園、7個專類公園,打造成兩心多點、兩廊四河綠網、鏈山織水的生態網絡結構。未來科學城將實現人均綠地面積大於等於9.6㎡的目標,城市藍綠空間佔比達到56%,水面率達到6%,綠化覆蓋率達到50%,居民5分鐘可達公園。
根據規劃,未來科學城將形成「四橫五縱」高快速路網結構,地鐵線路增加至11條,新建商業樓宇以空中連廊相連接,打造200公裡風雨連廊和「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的慢行系統,將城市規劃提升成果與市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