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女性倪桂珍,宋氏三姐妹的母親,蔣宋孔三大家族共同的媽媽

2020-12-25 鈺姐的書屋

倪桂珍,民國傳奇的女性,宋氏三姐妹的母親,山西首富孔祥熙、國父孫中山和民國原總統蔣介石的嶽母。她一手把宋氏家族推向了民國第一家庭,被譽為「蔣宋孔三大家族共同的媽媽」,可以說三大家族的崛起,她功不可沒。

倪桂珍,尤其對子女的培養讓人敬佩。在宋家6個子女和3個女婿中,出現了兩位總統、一位國家名譽主席、兩位總理。一家6個子女中有4個成為一度影響國家政壇的著名人物,這在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也是相當罕見的。

心理學家阿德勒就強調過童年教育對孩子的巨大影響。的確,每個孩子都是一張雪白的畫布,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便開始把感知的世界逐一鐫刻於心,再逐漸完成一幅或絢爛、或素然的畫作。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民國傳奇女性倪桂珍對家庭和孩子,可謂影響深遠,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精彩又傳奇的一生,以讓我們悟出非凡的人生哲理。

(倪桂珍)

一位非凡的女性:家世不凡,卓識遠見

倪桂珍,生於1869年6月3日,祖籍在浙江餘姚,父親倪韞山是上海倫敦會天安堂的一位牧師,也是一位法律學者,母親徐氏是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的後裔。

許多記載曾提到倪家家世顯赫、家底厚實,其實不然。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從一個窮書生起家,的確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和太子太保,可謂位極人臣。徐家世代居住上海徐家匯,被人們稱作「滬西望族」。

但到倪桂珍這一代已是徐光啟的第17代後裔了,一個望族能持續到17代還是比較困難的,即便徐家的家族文化和各種規矩等都還沿襲著,但經濟程度上恐怕早已衰敗了。因此,倪桂珍的家世談不上顯赫,確切來說可謂家世不凡。

倪韞山夫婦一共生了10個孩子,但半數夭折(這讓我想起我奶奶也是生了10個子女但僅存活了5個),僅二男三女長大成人,倪桂珍恰好居中,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弟一妹。

倪桂珍四五歲讀私塾,九歲進學校,14歲升入美國基督教聖公會創辦的上海古門稗文女中,17歲畢業。倪桂珍擅長數學,喜歡彈鋼琴,畢業後曾留校任教員。在那個年代裡,倪桂珍算得上是一位有知識、有智慧和有才情的新女性。

在那個年代,中國漢族的女孩都是要裹小腳的,但倪桂珍從小喜歡西式教育,對裹小腳非常牴觸。只要一裹腳她就發高燒,父母只好放棄對她「三寸金蓮」的打造。確實,舊時裹小腳無疑是對女性的極度摧殘,倪桂珍能夠打破封建傳統,確非尋常女子。

象倪桂珍這樣的女子,在當時可謂鳳毛麟角。她擅長數學,會彈鋼琴,受過西式教育,關鍵還長著一雙大腳,這自然影響到她不同尋常的婚姻。1887年,倪桂珍已經18歲了,在清末以「三寸金蓮」為美的時代,長著一雙大腳的倪桂珍竟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

少年宋慶齡與母親倪桂珍

恰好那個時侯,宋耀如從美國波士頓來到上海做傳教士,宋耀如個子不高,還有些矮胖,其貌不揚的。由於在美國呆的時間比較久,宋耀如英語很好但中國漢語完全南腔北調,生活習慣等還幾乎被西化,被人戲稱「假洋鬼子」。

牛尚周,是早在美國留學就與宋耀如相識的倪桂珍姐夫,他見到宋耀如不被他人欣賞,於是介紹自己的小姨子倪桂珍與之認識。而恰好倪桂珍正是宋耀如看中的沒裹小腳又懂西方文化的新女性,這段婚姻可謂天賜良緣。

雖然倪桂珍並不十分美豔,但樸實動人:烏黑平直的秀髮一絲不亂地向後梳著,整齊的劉海下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溫柔中透著智慧。鬢角上一小串珍珠跳動著靈性的光芒。與其說她美豔動人,還不如說她氣質獨特,更能打動宋耀如。 在宋耀如看來,能與她結為終身伴侶,可謂人生一大幸事。

那時的宋耀如,生活相當拮据,月薪僅15美元,還不夠養家餬口,長相也其貌不揚,家世背景還完全不能與倪家相比。倪桂珍的姐姐硬是不看好宋耀如,她勸說倪桂珍不要病急亂投醫,還責怪丈夫作媒,但倪桂珍卻果斷同意了這門親事。

倪桂珍對姐姐說:「男人不能光看長相,現在窮不代表未來窮,我在宋耀如身上看到了除了財富和家世以外的東西--冒險家的進取精神」。

於是,在1887年仲夏,18歲的倪桂珍與26歲的宋耀如在教堂舉行了婚禮,名揚中外的宋氏家族即將開啟。以現在的眼光看,倪桂珍果斷的允婚以及閃婚,確非常人所能及,而事實證明她的眼光是正確的。

由於牧師清貧,難以維持家庭開支,1892年宋耀如辭去牧師職務,轉而投向工商業。在倪桂珍娘家聲望和社會關係幫助下,以及妻子這顆福星的照耀下,短短幾年,宋耀如就成了上海赫赫有名的實業家。

1894年,宋耀如與孫中山成為莫逆之交,他積極運用自身財富為「光明的中國」而奮鬥。宋耀如不愧是舊時代的幕後英雄,而倪桂珍這個伯樂功不可沒。

一位智慧的母親:稱職嚴格,品德優良

倪桂珍與宋耀如1887年結婚後,14年中生了7個孩子,第一個男孩不幸夭折,此後6個孩子分別為宋靄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宋子良和宋子安,也即3個男孩、3個女孩。 在外人看業,宋家子女俊美壯健、天資聰穎。

在倪桂珍與宋耀如婚後幾年,宋家生活還十分拮据,但作為家庭的女主人,倪桂珍卻是非常稱職。她心腸非常好,經濟向窮人施捨和接濟財物。作為母親,倪桂珍則完美地詮釋了「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倪桂珍個性很強,在許多事情上「要男人聽她的」。有一說宋耀如怕她,其實妻子能幹,丈夫該有多幸運啊。如果說在宋家,宋耀如是衝鋒陷陣的大將,那麼倪桂珍無疑就是宋家的定海神針。

作為母親,倪桂珍對子女照顧得無微不至,讓子女感受到深深的愛。宋氏兄妹就說過:「我們的母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仍給我們以快樂而舒適的生活」、「我們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這是兄妹們對母親發自肺腑的愛。

在子女教育上,宋家有別於「嚴父慈母」家庭,宋家是「慈父嚴母」。倪桂珍強勢的個性,讓她成為宋家的「掌權者」,宋耀如大小事務需同她商討。倪桂珍不苟言笑,宋耀如則隨和、親切和熱情,象極了現代家庭的「虎媽貓爸」。

宋美齡回憶說過:「母親的個性,處處表示出她的嚴厲剛強,而絕對不是優柔善感」。誠然,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你不剛強,懦弱給誰看?你又如何撐起一個偌大的家庭?強勢並不是霸道,強勢是對生活勇敢且正確的打開方式,一種人生態度。

宋氏三姐妹與母樣倪桂珍

倪桂珍在子女教育方面,確實別具一格。

一是嚴厲管理。俗語「養不教父之過」,但倪桂珍常說「養不教父之過,也是母之過」。她對孩子們嚴加管束,並教授禮貌規矩,從不放任任何越矩行為。宋家不準打牌,不準跳舞,每個人都要按時祈禱。

還有,我們看到的照片上的宋氏三姐妹始終盤著發,這就是遵循的母訓-女孩永不剪髮。教育孩子是夫妻雙方的共同義務,在孩子入學前,夫妻倆就要輪流教孩子們學習。

二是男女平等。接受過西學的倪桂珍不相信封建的孔孟之道,她認為男女平等,女孩應該同男孩子一樣都有所作為,為國家做貢獻。她象教育男孩一樣教育3個女兒,從小塑造她們自強、自立、自主和勇敢的性格。

宋氏三姐妹

而在兒子的教育上,倪桂珍給兒子樹立的榜樣就是孫中山。長子取名子文,一是表達對領袖的崇拜,二是希望宋子文能成為象孫文一樣的偉人。

倪桂珍還支持丈夫採用西方文化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但她也從不放棄用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不教育孩子。後為倪桂珍還與丈夫決定都要把子女送到美國去讀書。她象對待男孩那樣對待女孩,她的女兒們也是首先被送出國的。

有如此思想先進又開明的父母實在是三姐妹之幸,而在日後歲月裡,性格與立場迥異的三姐妹,都同樣不同程度地投身於中國的婦女運動和慈善事業中,這都與父母的潛移默化和潛心教育是分不開的。

在夫婦倆的精心培育下,宋家6個子女都很出色。宋靄齡曾是孫中山的第一英文秘書,後來嫁給山西首富孔祥熙;宋慶齡嫁給孫中山;宋子文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宋美齡嫁給蔣介石;宋子良曾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廳長;宋子安曾任廣東銀行董事會主席。

宋氏家族成員合影

一位賢惠的妻子:通情達理,不屈不撓

倪桂珍不僅是一位良母,更是一位賢妻。海倫.斯諾曾這樣評價她,倪桂珍是一個嚴格的、品德好的、自奉儉樸而又不屈不撓的模範妻子。

倪桂珍看到了宋耀如身上的閃光點,冒險進取,堅定信念,並始終恪守「把光明帶給中國人」的承諾,積極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並致力於使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她要成全他。

1894年,宋耀如結識了孫中山,並與之成為莫逆之交,兩人便開始為」光明的中國」而奮鬥。孫中山不管什麼時候到上海,都住在宋耀如家裡,孩子們也把他當作自家人。

倪桂珍雖然不知道兩人在做什麼,但她依然支持宋耀如,並且自己也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救國革命中。他們在住宅地下室建了一個印刷廠,秘密為興中會和同盟會印刷文件。

宋慶齡說過:「那時我們年紀都小,記得父母當時告訴我們切不可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也禁止我們拿宣傳革-命的小冊子。」在革-命遭受挫折後,宋耀如兩次逃亡日本,倪桂珍都毫無怨言攜子女跟著丈夫流亡。

而幾十年間,宋家一直都處於險境之中,倪桂珍隨時準備逃亡。有美國作家曾說過,美齡和她的兩個弟弟子良和子安,就誕生在那所箱子從未關上和收放好的房子裡。一個女子能如此深明大義,著實讓人敬佩。

倪桂珍夫婦積極資助孫中山和同盟會,1905年宋耀如還把捐贈的200多萬美元轉到同盟會帳上,這對同盟會就是雪中送炭,解了燃眉之急。夫婦倆還讓大女兒靄齡和二女兒慶齡先後幫助孫中山,做他的秘書。

1915年,宋耀如患了嚴重腎病,眼睛幾乎失明,而且形銷骨立,醫生們說治癒機率很小。1918年宋耀如在上海逝世,倪桂珍備受刺激,她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忙碌於教會工作,身體看上去豐腴,卻時好時壞。

1930年,宋子文在青島湛山一路2號購置別墅,1931年夏天請母親倪桂珍到青島別墅避暑,並頤養晚年。

7月23日早晨,倪桂珍突然大量吐血,醫生診斷為腸癌破裂,無法挽救,下午十四時四十分,倪桂珍在青島別墅去世,享年62歲。

關於倪桂珍的去世,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突然傳來宋子文在上海北站遇刺的消息,倪桂珍本已患病,聞此噩耗,血壓頓時升高,倒地而亡」。而其實,宋子文並未受傷,是他的秘書唐腴廬中彈身亡。

人們按照常理推斷,即使得到消息,身邊人也不會將宋子文遇刺的消息告訴病中的倪桂珍,何況宋子文毫髮無損,再有宋家成員也沒有與此的相關記載。

倪桂珍靈柩運回上海。1931年8月13日,南京國民政府頒令褒揚倪桂珍「教忠報國」。8月18日上午9時,宋家在上海萬國公墓禮堂隆重祭奠。

當時倪桂珍的葬禮可謂轟動一時,舉國上下無人不知。蔣介石親自到場執紼,葬禮還動用大批部隊。社會各界人士和團體紛紛送了份子錢,少則四五塊大洋,多而數千上萬大洋。

據悉當時南京市長魏道明送了200塊大洋,後來和蔣介石翻臉的蔣光鼎送了1000塊大洋,送得較多的是菸草行業如英美煙公司送了2400塊大洋,上海捲菸行業協會送了6918塊大洋。

但是最後,宋家把所有的份子錢,共計銀元五萬九千七百五十六元五角一分,全部捐給了上海中山醫院籌備委員會。「宋府喪儀」的具體帳目,保存在上海中山醫院的民國檔案中。

綜上所述,倪桂珍能夠獲此哀榮,皆因她特殊的身份,宋氏三姐妹的母親,蔣宋孔三大家族共同的母親,最主要的還是倪桂珍傳奇和精彩的一生。

讓人有些遺憾的是,倪桂珍6個子女中,在美國去世的有4個,長子宋子文1971年去世,長女宋靄齡1973年去世,次子宋子良1983年去世,三女宋美齡2003年去世。他們生前雖然有著矛盾糾葛,關係並不融洽,但去世後都葬在了同一個地方-紐約芬克裡夫墓園,也算是一種告慰吧。

1981年,宋慶齡去世,享年88歲,按照她生前的遺囑,人們將她葬在了上海宋家墓園,這裡也是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的墓地,她要永遠陪在父母身邊。

結語

綜上所述,倪桂珍傳奇而精彩的一生,讓人們嘆為觀止和無比敬佩。她是一位不平凡的母親,一位有著人格魅力的新女性,一個始終讓人們仰視的傳奇。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圖文內容有所參照,如侵則刪)

(END)

相關焦點

  • 倪桂珍,成就「宋氏三姐妹」的偉大母親,親手締造了民國第一豪門
    而她,就是宋家六子、宋氏三姐妹的母親——倪桂珍!偉大的母親,就是家庭的核心。民國「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中,蔣、宋、孔都是她的兒子或女兒、女婿,撥開歷史的迷霧,我們來看看這位偉大母親的「道」。倪桂珍與宋氏三姐妹宋美齡說:「母親的個性,處處表示出她的嚴厲剛強,而絕對不是優柔善感的。」
  • 宋氏家族子女後代現狀:3姐妹2人無子嗣 3兄弟育2子4女
    宋氏家族堪稱「民國第一家族」,這一家族原本生活在一個偏遠的小村落,父親宋耀如的返鄉讓這個家族在中國風生水起。如今,這一家族早已淡出人們的視野,他們的輝煌過去也被鍍上一層朦朧的底色。儘管繁華已淡然,但他們依然帶著豪門的底氣走在時代的前沿。
  • 宋氏家族100年
    在以後歷史的敘述中,這位有著多個名字多個稱呼的傳奇父親,又在上海遇到了當時鼓勵他上學求知的留學生牛尚周和溫秉忠,此時,牛尚周已經是當時國內最大的軍工廠江南製造總局的幫辦,溫秉忠則先後擔任北京海關總局負責人、蘇州海關監督,是二品大員,奇特的是,牛尚周和溫秉忠都娶了浙江餘姚倪家的姐妹,於是,他們又把倪家的三妹倪桂珍介紹給了宋查理,三人在時隔多年、相隔萬裡之後,竟然結成了連襟。
  • 宋氏三姐妹:有爸爸當靠山,幼年有多麼淘氣,成年就有多麼勇敢
    宋家長女宋靄齡的活潑好動的天性,使她對這種靜坐半天才能繡一條花邊的光景,感到沉悶無聊,她一點兒不願意學這活計,但又不敢對抗母親,就只好設法捉弄教刺繡的師傅。他聯合幾個農民終於踏進宋查理的家門,向他們的母親倪桂珍告狀。
  • 【歷史人物】宋氏三姐妹的傳奇留學生活
    ,另一方面也想對這所因宋氏三姐妹都在其中留學而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女子學院的歷史和現狀作一些了解。  世界上首所獲準向女性授予學位的學校  時值盛夏,學校早已放假,校園裡幾乎看不到人。我們循著遍布校園的導引牌,找到了仍然對外開放的露西·萊斯特·威利特紀念圖書館。該館薩比爾·麥克內爾館長聽說我們來自遙遠東方的宋氏三姐妹的故鄉上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行前我們早就聽說衛斯理學院專門設立了一個宋氏三姐妹紀念室,沒想到就設在這座圖書館內。
  • 宋氏家風:宋耀如是如何培養出以宋慶齡為首的宋氏三姐妹的?
    事實上,不僅宋美齡,著名的宋氏三姐妹,無論在民國時代還是在當代,都是絕對的出類拔萃。而且,三個人的丈夫對中國近代史的推動皆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拋去現在有關他們的各種不同評價和是是非非不說,我們今天就單單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看看他們的父母是如何把三個女兒都培養成引領時代的新式傑出女性的。
  • 孔祥熙長女孔令儀憶宋氏三姐妹 為孔二小姐嘆息
    牆上掛的照片、字畫,滿是這個家族回憶的氣息。一間特殊的小書房,依然是傳奇人物宋美齡生前的陳設。小書房的牆上、桌上滿是孔家和蔣家的照片,其中最特殊的是一張嬰兒照,拍攝日期是1915年10月。照片上左右兩旁半蹲的夫婦,是孔祥熙和宋藹齡,嬰兒的後方是宋藹齡的母親倪桂珍,中間躺著的周歲嬰兒正是我們造訪的女主人孔令儀。  孔令儀從房裡走出來。
  • 宋氏家族怎麼成為民國第二大家族?不是因為宋子文,而是因為他
    蔣、宋、孔、陳並稱四大家族,蔣家是第一家族,而宋家僅次於蔣家,可稱之為第二大家族。至於宋家如何發跡,其實還得從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宋嘉樹開始說起。宋嘉樹雖然名聲不顯,不過他在近代史上的分量卻一點也不低,甚至可以說他影響了半部近代史。
  • 宋氏三姐妹為何如此傑出,一個叫查理的人功不可沒
    文/安林宋氏三姊妹,由於她們自身的素質,及各自選擇的不同道路,在政治、經濟、社會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施展了自己的才華,影響了一個世紀的中國。而宋氏家族的所有傳奇,都離不開一個叫查理的神秘人物。1.宋氏三姐妹,三朵姐妹花。
  • 《宋家皇朝》:一個家族,三位傑出女性,一段中國近代史
    民國四大家族「蔣宋孔陳」裡,與宋氏三姐妹相關的就有三家。可以說,她們譜寫了一段歷史傳奇,造就了一代宋家皇朝。電影《宋家皇朝》以細膩而概括性的鏡頭語言,以宋家三姐妹的成長和愛情為主線,描述了她們不一樣的人生選擇和際遇。電影的開場就是,1981年的北京,宋慶齡病重,彌留之際想念自己的家人。
  • 宋慶齡宋美齡各自成婚,倪桂珍:你們都會後悔的,多年後果真應驗
    我們常說,在一個家庭之中,母親的影響力尤為強大,無論是在嬰幼兒期,還是長大成年,母親對我們的懺悔教導,將間接影響我們的未來。無論置於何處,這都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而作為民國的第一大家族''宋家'',時時刻刻受到外界的關注。
  • 宋氏三姐妹與蔣介石的恩怨情仇
    不同意這樁婚事的還有宋氏三姐妹的母親倪桂珍以及宋家長子宋子文。大姐宋藹齡出於各種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利益,極力撮合宋美齡與蔣介石的婚姻。蔣介石看重的是孫中山與宋家的姻親關係,以及他們與英美各國緊密的經濟利益。蔣介石若娶了宋美齡,那他就成了孫中山的連襟,繼承孫中山的政治遺產更是名正言順。蔣介石想成為中國最高統治者,需要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做後盾。
  • 宋氏三姐妹年輕時有多美?看完這組絕版舊照,難怪備受追捧和熱議
    民國時代有很多著名的家族,這是家族裡既培養了英雄,也培養了梟雄。但無一例外,他們都在那個時代趕上了熱潮,甚至被史書所銘記。在這些家族人物之中,有三位女性格外引起大家的關注,這三人就是宋氏三姐妹。這三姐妹曾是民國時代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彼此各有天賦和才能,都展現出了自己女性的魅力,並且在歷史的重要進程中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後人,都去往何處?現狀如何
    民國時期,有四大家族盛名天下,那就是「蔣宋孔陳」。不過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敗落之後,便去往臺灣,從此不再踏入大陸半步。那麼「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後人,都去往了何處?現狀如何呢?宋家後人宋家除了「宋氏三姐妹」很出名之外,排行老三的宋子文也是個響噹噹的人物。1927年,宋子文與九江富商的女兒張樂怡成婚後,生下三個女兒,這三個女兒都嫁得很好。
  • 宋氏三姐妹之一宋藹齡84歲因病去世,留下4個子女,現狀如何?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宋藹齡,乃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宋氏三姐妹之一,生於1889年7月15日上海,是中國史上第一位赴美留學的女性,接受過良好的西方教育,是宋氏家族的核心人物。
  • 宋氏三姐妹只有大姐有4個孩子,為何大姐子女中只有1人有後人呢
    宋氏三姐妹生得好,長得好,嫁得好。大姐宋靄齡,二姐宋慶齡和三妹宋美齡均是非常優秀,自帶光芒。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都去美國留過學,宋靄齡是女留學生的中國第一人。宋氏三姐妹二姐宋慶齡追隨國父中孫中山,一輩子把自己的愛國精神詮釋得非常精彩
  • 宋子文珍貴的家庭照:第二幅宋氏全家福,第三幅與張樂怡的結婚照
    宋子文珍貴的家庭照:第二幅宋氏全家福,第三幅與張樂怡的結婚照宋子文年輕時的留影宋子文是宋耀如的長子,他跟家中兄弟姐妹一樣,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美國哈佛大學的經濟學碩士並獲得博士學位。宋家全家福宋家全家福,照片後排左邊算起分別為宋子良、父親宋嘉樹、母親倪桂珍、宋美齡。二排左邊算起有大姐宋靄齡、宋子文、宋慶齡。從照片依稀可看出宋子文俊秀非凡的面容。
  • 走近宋氏三姐妹,看看什麼叫真正的貴族,人家到底有多優秀!
    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是中國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即便不談及她們聲名煊赫的家世,宋家三姐妹每一位也都充滿了傳奇魅力:大姐宋藹齡長於經營,掌控家族全局;二姐宋慶齡理想至上,深諳民族大義;小妹宋美齡活潑伶俐,是政治舞臺明星。三姐妹個性鮮明,耀眼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