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福州周邊資訊」原創打造,歡迎大家轉載,關注。
2020年5月21日,36歲的陳春秀在學信網上查詢學籍信息時,意外地發現自己已經「上過一次大學」。當年她的學籍被他人所頂替,頂替她上學的是陳燕平,他父親是商務局的工作人員,舅舅現在已經是建設局局長了,這樣的背景在中國縣城已經屬於金字塔尖了。對於操作這種「狸貓換太子」的事情再簡單不過了。媒體曝光後,該處理的處理,該降職的降職。但是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是,陳春秀的人生應該如何來過,他本應該大學畢業,脫離貧困,通過高考改變他的人生。但是這一切都被一個冒名頂替者改變了。
陳春秀找到當年他考上的大學,七年之後她希望給她再一次錄取的機會,但是被無情的拒絕了。難道被他人奪取的人生,現在沉冤昭雪,就不能還她應有的賠償嗎。
2020年的今天,法制的今天,是給像陳春秀一樣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人一個「賠償」了。不僅僅是處罰當年違規的人,更應該給他們的人生重新來過,讓他們也有機會打開改變命運的大門,作為他們當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回報。
高考的公平不容侵蝕,利用手中的權利去破壞高考的公平性,隨意踐踏他人的人生更是罪大惡極,這樣的在職者就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而不是讓時間去塵封,私下解決,「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結果」來敷衍了事。
但是相對於頂替者的懲罰,我覺得對於陳春秀的「補償」才是更重要的。希望大學能夠再給她一次敞開大門的機會,讓她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用更開闊的眼界去了解這個世界,去看清這個世界。也希望政府給予更多的關懷,或者熱心的企業家給予一定的金錢補貼。雖然說錢很俗,但是是能立馬改變目前的困境,讓她不再為了溫飽而奔波,而是為了提升自己,為了知識而努力奮鬥。
我依稀記得,農村的大多數孩子,都像陳秀春一樣,在路燈下看書,在晨曦中苦讀,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拼盡所有的力氣去爭取,去奮鬥。因為機會只有一次,錯過就要重新回到痛苦不堪的歲月中去。他們被欺壓凌辱,掙扎在社會底層,被摁在生活的泥濘中反覆摩擦。
誰來幫助他們?即使他們沉冤昭雪,他們的命運還是沒有改變?
在那個時代,知識改變命運真的不是一句空話。
當年我爺爺含辛茹苦地培養我叔叔,後面我叔叔成為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才有機會把我們帶出大山,脫離貧苦的命運。這一紙錄取通知單,就是陳春秀的「救命稻草」,當你的「救命稻草」被別人無聲地奪走時,註定是「溺水下沉」的命運。
我寫這個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注他們的之後的路該怎麼走,帶他們走出目前的困境,改變他們的命運。畢竟他們的上半生已經被生活蹂躪,那麼下半生希望被生活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