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瓊瑤式電視劇中,一見鍾情最為常見,農村苦情劇中,日久生情則更多。那麼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究竟哪個更靠譜呢?
無論回答哪一個都很片面,其中的關鍵點在於「情」這個字的真實性,究竟是通過自我幻想生出的情,還是通過相互了解生出的情,這是判斷真實性的途徑。
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都可能包含想像出的對方和真實的對方,而生情的是人,人是情的承載物,對伴侶和環境的洞察力決定了情的真實性,而洞察力來源於生活經歷的各個方面。
也就是說,情→人→人的洞察力→塑造洞察力的現實經歷,這一系列因果關係最終決定了當時的情是否真實。
有的人一見鍾情可以白頭到老,有的人一見鍾情只是出於對顏值的喜愛;有的人在相處間發現了對方動人的閃光點,有的人過了一輩子始終活在抱怨之中。
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對情的真實性並沒有決定性意義,人們之所以想要從兩者中得到答案,是因為兩者具有簡單的操作性。
堅信一見鍾情的人,可能以此為指南一直尋找那個有緣人;堅信日久生情的人,可能會死守住身邊不放,哪怕兩個人已經不在同一條路上。
如果有極端情況,一見鍾情就如字面那樣,一句話都沒有說,看見對方就愛上,這是出於對顏值的喜愛,這個人可能剛好長在了你的審美點上;
極端的日久生情是由於現實有較難割斷的接觸機會,條件又不足以找其他人,最後由於沒有更好的選擇而在一起。
只要是極端情況,在生情的那一刻大概率都是虛假的,但這並不妨礙兩個人通過後天磨合,最終達成和解和圓滿。
簡單來說,情是流動性的,不能以形上學的眼光看待,即便兩個人最初很好,也可能越走越遠。
以上論述告訴我們,從情感的真實性和時效性來看,判斷標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毫無規章的。如果情的產生沒有任何規律可言,那麼所有判斷都將失去意義,所有經驗都是浮雲。
想要準確判斷情感的真實性,就要參考環境狀況和雙方的反饋與感受。想要在真實性的基礎上加長時限,雙方的努力和磨合程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假如情感最初定位在一見鍾情,就應該反思一見鍾情的原因。對於情感流動不順暢的人來說,反思原因定位在理性層面更為靠譜。
比如,是否都對某些話題或事物感興趣,觀點看法是否一致,雙方會不會主動帶動話題等。
而對於情感流動順暢的人來說,只需尊重自己的真實感受即可。其中,情感流動的順暢度可以參考日常和其他人的互動感受。
如果你和他人互動的過程中,總能帶給別人快樂,說明情感流動性好,反之則說明不擅長。
倘若情感的產生伴著長時間相處,也要從情感流動性進行反思。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的區別在於,欣賞對方的點是在短時間內暴露出來,還是經過了很長時間才發現。
不愛表現自己的人更大概率會遇到日久生情的伴侶,喜歡展露自己的人更容易獲得一見鍾情的感情。只要不是極端情況,都可能是真實的情感。
如果一個人並沒有預先規劃目的,與另一個人相處時流露出的情感都是真實的,抱有明確目的的相處,更容易扭曲自己的真實感受。
另外,情感真實性也有時效性,如果不相互靠近,真實的情感也會變為虛假。一些人在分手時以為是自己看錯了人,其實是相處過程出了問題,這和最初的情感真實性並沒有因果關係。
因此,懂得人際交往的大規則以及雙方相處中的小規則,是保持情感真實性的關鍵。
勿以當下論過去,勿以當下論未來。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對環境的開放思想,認真過好當下,尊重自己的感受,不隨意判斷和扭曲人性,是保持感情活力的秘密。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1] Wilkins, R. and Gareis, E. (2006). Emotion expression and the locution 「I love you」: A cross-cultur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0(1), pp.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