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姜維原畫之中的故事,那些你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意義十足

2020-12-12 騰訊網

三國殺這款遊戲的設計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優秀的,這也是這款遊戲能夠保持數十年依然有著相當不錯的用戶數量的原因,不管對於哪一個遊戲,能夠保持這樣長期的活躍度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而這款設計為本的遊戲之中除了濃厚的歷史氛圍之外還有很多地方充滿了設計感卻沒有被發現了,今天就來給大家點出一下一個非常有設計感的武將原畫——姜維。

姜維在遊戲之中也有很多的版本,不過在歷史上按照陣營分布可以劃分為兩個時代,第一個時期就是魏國姜維,第二個時期則是來到了蜀國之後。而原畫的細緻之處就在這兩個不同時期之中。

魏國姜維的原畫上姜維明顯已經受傷,一把長劍支撐著身體,遠處天空一片霧靄陰雨綿綿,可以說渲染了悲涼氣氛到了極點,而這個時候可以看見右下角有一隻手伸出願意扶起來姜維,在那隻手的旁邊則是兩根羽扇的羽毛,這種無疑就是諸葛先生在伸出援手,和歷史也有所照應。

而蜀國姜維則是一樣非常有寓意,背後一隻飛鷹,正和丞相諸葛亮原畫上諸葛亮肩頭的那隻雄鷹一樣,而且姜維的衣裝之上有著八卦陣的圖案標誌,也是諸葛亮的一個代表性特點,這幅原畫之中姜維氣定神閒,和諸葛亮原畫之中的氣度也頗為相似,細節之中處處表現他們師徒之分的模樣。不得不說三國殺的遊戲設計者還是非常有創意和情懷的。

相關焦點

  • 三國殺:界姜維攜帶曹嬰前來拜年,丞相的心願我們一起守護!
    我是「榴槤愛遊戲」,陪伴你的每一天!喜歡就關注一波吧~新年到,榴槤先祝大家新年快樂!每逢節日三國殺必定出盒子,今年春節的盒子就是——鼠年壹號!這個盒子裡面有界姜維和曹嬰,至於鮑三娘機率太小了,非酋榴槤自動屏蔽了……下面跟著榴槤一起來看看這款盒子裡的武將風採吧。
  • 三國殺的原畫臺詞什麼水平?玩家一比較:至少比王者強得多
    從原畫和臺詞設計上來說,王者榮耀雖然不能夠成為頂尖,但是也可以作為手遊標杆。而三國殺作為一款出道更早的遊戲,也開始了和王者榮耀的比較。那麼到底誰更勝一籌呢?來看看玩家們的看法吧!首先是原畫,兩款遊戲的最大氪點就是皮膚了。其中王者榮耀的原畫其實並不是最大賣點,模型以及特效也增加了很多附加價值。而三國殺的皮膚則是以原畫為最大賣點,同時還有動態和臺詞。
  • 三國殺十大操作感極強的武將,武將都有自己的屬性,你能不能駕馭
    作為一個老殺迷,我個人還是喜歡那些極有操作感的武將。不考慮強度,單單喜歡那些有操作感,可玩度高的。不喜歡那些無腦強的武將,像什麼不戀屍、留黃書、袁睿、寇封、曹禪、許權什麼不是很喜歡。就喜歡那些逼格高的,有腦中上的武將,能秀能裝X的,嚯嚯嚯。
  • 自從玩了三國殺,和人爭吵不僅文氣十足,罵人還不帶髒
    深淵以前一向是不願與人對辯的,一來說話確實不好聽,二來也容易傷了和氣,但是自從深淵玩了三國殺,與人對辯也有底氣了一些。不僅文氣十足,罵人還不帶髒字。今天我們就來從三國殺中學學罵人。要問三國中罵人最狠的是誰,深淵首選陳琳。
  • 三國殺:盤點原畫中有鳥的10個武將,你不會只知道圖中這3人吧
    大家都知道,三國殺是一個非常熱愛鳥類動物的遊戲,這一點我們從鳥在三國殺的出場次數就能看出來,拋開皮膚不說,光是原畫中帶有鳥的武將就高達十個,而筆者今天盤點出了原畫中有鳥的10個武將,你不會只知道圖中這3人吧?
  • 三國殺龐統猥瑣難顯謀略之才,這原畫風格是寫實還是寫醜?
    三國殺的原畫風格早已從寫實轉變為了寫意,也就是儘量把武將的顏值畫的高一些。雖然寫實風會讓玩家更有代入感,但有的武將顏值實在是太低,給玩家的觀感並不好。下面就盤點了幾個寫實風的皮膚原畫,一起來看看吧!
  • 三國殺還有哪些虎狼之詞
    三國殺依舊鼎立至今,只能說上一句"我們的遊戲都在蒸蒸日上哦!"(狗頭保命)。其實慢慢回顧這個遊戲,它的巔峰鼎盛期似乎早已經消失。但是仍然有大量堅持在三國殺的小夥伴,除了真愛,說不出旁的來。很多小夥伴已經不僅僅是對遊戲的喜愛了,更多的是對這段三國歷史的熱愛。其實遊戲的好壞主要還是看細節,在集合歷史、文學、美術等多種元素之後,三國殺還能穩定如此,可見匠心。
  • 三國殺:為啥宦官旁邊都有一隻鳥?這鳥有什麼象徵意義?
    #仔細觀察過三國殺武將皮膚的玩家,應該都會發現一點:三國殺中的幾乎所有宦官的皮膚,他們身邊都有一隻鳥,或者說是禽。這裡我們不妨以三國殺移動版為例。三國殺移動版中就有不少宦官武將:蜀漢的黃皓,群雄的張讓,東吳的岑昏。而在他們的武將原畫中,都有一隻飛禽存在。這些鳥的種類不同,背後的象徵意義也不盡相同。不論是古代養鳥,還是現代養鳥,都被很多人視為是一種不務正業的表現。
  • 蜀漢大將姜維發動過十一次北伐戰爭,最遠打到哪裡?
    三國時期,諸侯割據勢力嚴重,每個諸侯都希望在亂世中爭得一席之地,當時,一個國家的興衰取決於國內的軍事力量,而軍事實力的強弱又取決於國內有多少優質的猛將。而縱觀整個三國時期,最不缺的就是猛將,這些猛將為了捍衛本國的利益和保護君主的安全,獻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 三國殺:強度不夠梗來湊,那些當仁不讓的梗王!
    三國殺:強度不夠梗來湊,那些當仁不讓的梗王!故事要從十年以前說起,三國殺移動版裡的馬超,代表信仰、勇氣和力量,就是這樣的他,獲得了一個史詩般的稱號:馬神!在這裡,誕生了兩位傳奇般的武將,他們被稱為:梗王!
  • 三國殺:原畫暗藏漢字?狂魔大K愛留彩蛋,看懂的才是真愛粉
    三國殺的每位畫師似乎都有自己獨特的習慣,比如籤名狂魔劉恆,非常喜歡在原畫中留下自己的名字縮寫LH或者「恆」字。還有美人狂魔木美人,非常擅長畫高顏值的角色,比如張春華、郭嘉等的優質皮膚都出自他手。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就是漢字狂魔大K了,他非常喜歡在武將身上藏下漢字。本期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了一些大K出品的「漢字」角色。
  • 三國殺:「英文版」是怎麼翻譯武將臺詞的?總感覺差點意思
    #《三國殺英文版》是如何翻譯武將臺詞的?前言:《三國殺》作為國產桌遊界的領軍產品,在國際桌遊環境裡也佔據著一席之地,現今已發售的實體卡涉及到國外版本的,屬英文版知名度最高。語氣中帶點焦慮、帶點為難,又有一絲猶豫,將處於三國勢力平衡中心的東吳主演繹的淋漓盡致,也貼合技能【制衡】的主題。可英譯版的感覺完全不同,一點君主風範都沒有,顯得過於小氣。「my son,Do you dare to kill me?」我的兒子,你敢打我嗎?
  • 三國殺裡的「成功家族」,諸葛一族才是幕後黑手,最大的贏家
    三國時期民不聊生,士子大夫莫不已保全性命為首要任務,強如司馬懿在曹操時代也不敢造次,但是有一名門卻縱橫整個三國歷史,那就是諸葛氏。諸葛亮小編我也不用過多介紹了,大家最了解的,甚至在隕落後他的弟子姜維也是「繼丞相遺志,討篡漢逆賊」,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在蜀國的勤勤懇懇,三國之中最弱的蜀國就會早早的被滅國。
  • 三國殺:駿馬驕行踏落花,美人一笑褰珠箔,即使是原皮也好看!
    三國殺這款遊戲的武將顏值一直是被很多人爭議的話題,確實各位畫師大大對這些武將可謂是傾注了心血才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皮膚,今天我們不看皮膚,小編今天帶大家看看那些素顏依舊很帥氣/美麗的武將,一起來看看吧!
  • 三國殺:師父不在家,我和師娘有話說(蜀國篇:b)
    師父不在家組合三國殺姜維臺詞特別贊,先帝之志,丞相之託,不可忘也。繼丞相之意志,討篡漢之逆賊!丞相厚恩,維萬死不能相報。國戰中姜維放主和放副差別很大,放副將自帶觀星。純粹看個人習慣及心情,這種三血脆皮組合沒有虛爆能力,不建議續爆。因為國戰打法比較靈活多變,這個組合也可以單亮姜維找裝備低調過,因為大多數人思維都是以為你會藏龐統。總體而言,師父不在家組合還是很猛很猛滴。[缺點] 1.回合外完全無防禦,生命力及其脆弱。2.
  • 三國殺:那些可以在遊戲中自殺的武將!第三名自殺「桃都救不回」
    >黃蓋——可以自殺到結束的男人【苦肉】:出牌階段,你可以失去1點體力,摸兩張牌。作為三國殺中最「苦」的男人,他的技能當然最苦呢,也是唯一一個在自己回合可以把自己從滿血殺死的武將,界魏延——為了爆發犧牲體力的武將【奇謀】限定技,發動技能失去掉的體力值,會變為自己多使用「殺」的次數,和自己的攻擊距離
  • 三國殺:遊戲中最嘲諷的臺詞,聽了令人想直接對線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新堯.三國殺中的臺詞設計風格迥異,有的臺詞十分應景"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有的則是幽默風趣"玩的就是心跳",有的更是引用後人的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還有的臺詞嘲諷意味十分十足.一起來看看這幾句吧.
  • 三國殺:只有「南蠻入侵」?三國中周邊的少數民族呢?
    南蠻入侵,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全場傷害錦囊了,自三國殺誕生之時就存在的元老級錦囊。從西南少數民族的孟獲與祝融免疫南蠻入侵甚至能回收使用南蠻入侵,以及原畫中的巨象,我們可以感知到,南蠻入侵是描述的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所需要對付的西南少數民族部落勢力。那麼為何只有南蠻入侵呢?
  • 三國殺:蜀國最無解的技能,無損棄置敵人手牌
    在三國中除了諸葛亮外,其弟子姜維也深刻體現了這一點,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蜀國末期名將姜維。他有蜀國最無解的技能,無損棄置敵人手牌,實力堪稱恐怖。歷史背景姜維,字伯約,時期名將,天水功曹之子。中原時,姜維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漢,得到蜀相重用。在去世後,姜維開始嶄露頭角。延熙十七年(254年),拜大將軍,獨掌軍權,繼續北伐事業,大戰曹魏名將鄧艾、鍾會等,互有勝負。景耀七年,鄧艾陰平偷襲,後主投降。姜維志存光復,假意投降,勾結反叛,事敗被殺。
  • 三國地理眼|姜維為何慘遭鄧艾完爆?段谷之戰蜀漢遇重創!
    三國地理眼之四十:段谷慘敗經過洮西之戰的勝利,姜維自信心爆棚,要再度北伐,遭到了眾多的反對,包括一向支持自己的夏侯霸。但姜維一意孤行,拋出「五可勝」高論,執意出兵。等到了祁山,發現鄧艾早已在祁山立下九個寨柵,「勢如長蛇,首尾相顧」。顯然,人家魏軍早已做好了在這兒打群架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