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大平潭附中蓬勃發展,平潭基礎教育進入新高度!

2020-12-14 中國平潭

金秋時節,又迎來了開學季。位於金井灣片區的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學生——30名來自西藏的高一學生,他們將在平潭度過兩年半的高中美好時光。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辦學時間僅一年,如今已經呈現出勃勃生機。

福建師大平潭附中

一期規劃招收六個年段

二期招收港澳臺學生

「去年初一年級有四個班,今年學校初一年增加了一個班級。金井灣片區商業圈已顯雛形,隨著市民入住率提高,學生生源也相對增加了。」福建師大平潭附中招生辦主任鄭曉嵐說。

學校規劃一期招收初高中六個年段,合計60個班級,3000名學生;二期招收港澳臺學生。目前學校有初、高一和初、高二四個年段,合計22個班級,910名學生,包括來自西藏的30名代培生。全校教職工122名,其中專任教師101名,福建師大附中和福州時代中學來嵐支教教師10名,臺灣教師一名,碩士學歷教師近60名,約佔專任教師60%。

福建師大平潭附中

目前,該校有一名臺灣籍音樂教師,參與學校初高中音樂課教學以及組織學校合唱團的排練等工作,臺灣老師把其擅長的阿卡貝拉等滲透到平時的教學、校本課程、合唱中,富有教學特色。

福建師大平潭附屬中學蓬勃發展

標誌平潭基礎教育進入新高度

福建師大平潭附中的開辦和發展對於提昇平潭基礎教育水平和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具有重要意義。

福建師大平潭附中常務副校長張敏表示,讓嵐島學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這是學校辦學的最真誠的理念。福建師大平潭附中就是帶著這麼樣的使命而來,發展定位為福建省一級達標示範學校。

福建師大平潭附中文體館

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的創辦,開創了實驗區深層次合作辦學的先例,一年多來學校建設與辦學取得顯著成效,在實驗區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在實驗區基礎教育中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先前,平潭的初高中教育資源相對比較落後。福建師大平潭附屬中學的開辦,對於提升實驗區基礎教育水平和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具有重要意義,標誌著平潭基礎教育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

實驗室設備齊全(資料圖)

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的蓬勃發展,可以說是金井新城建設的一個縮影。當前,實驗區「大幹120天 打好七大攻堅戰」行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遊泳池(資料圖)

其中,打好金井新城建設攻堅戰,就是要堅持「開發一片、成熟一片、見效一片」和「產城融合」的思路,推進金井新城生產、生態、生活的有機融合,統籌做好產業、人居、旅遊、對臺方面的規劃設計,加強功能區之間的融合聯動,儘快形成金井新城「產業特色鮮明、生活配套齊全、人居環境優美」的產業新城。

18載育人歲月

譜寫人生華章

前兩年,得知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在招考高級教師之後,已經在他鄉有著16年教師經歷的楊海燕,毅然參加了全國調度考核,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回了家鄉平潭。如今,楊海燕擔任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教研室副主任,還是平潭綜合實驗區教育局首批認定的學科名師,被福建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授予首屆「最美教師」提名。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譜春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楊海燕既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從教18年,她用音樂啟迪了無數的孩子,也譜寫了自己的人生華章。

楊海燕正在上課

源於夢想

紮根農村藝術教育16年

一顰一笑,春風化雨,這是楊海燕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學生們對她最貼切的形容。

9月12日上午11時,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高一三班的同學們迎來了高中生活的第一堂音樂課。

課上,楊海燕和學生互動交流、示範教學,場景的描繪,氣氛的營造,讓學生閉眼感受、身臨其境地教學……引發學生濃濃的興趣。在她的帶領下,音樂課真正「活」了起來,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成為了學習音樂的主人。

楊海燕,平潭平原鎮人,大學畢業後投身教育事業,選擇紮根基層農村,成為了晉江市毓英中學的一名音樂教師,把青春和激情獻給了農村藝術教育事業,這一幹就是16年。

多年的從教生涯,讓她對於教育事業有著獨特的見解。「我覺得教學生,首先要上好每一堂課。這堂課,你最先要感動自己,然後以感動自己的方式,去感動學生,讓這種溫度在學生和自己當中流淌。於我而言,音樂是源於夢想而響起來的。」

帶著這種夢想,2015年9月,作為福建省第17批閩寧合作的支教老師,楊海燕舍家別子,跨越三千公裡,從福建到了寧夏,在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三營中學,開始了一年的志願支教生活。

那一年裡,楊海燕除了擔任初一年段16個班級的音樂教學和校藝術團指導工作,還承擔著指導青年教師的任務,努力為學校音樂教學帶去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

楊海燕告訴記者:「教師這個職業很普通,我們面對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每一位家長的期望,也是祖國的未來,所以我覺得,在面對孩子們時應該要存著一種敬畏感,努力把這份工作做好。」

2016年5月,臨近支教期滿,楊海燕果斷做了個決定,主動請纓繼續報名第18批的支教,申請再回到三營中學,並擔任第18批支教隊隊長。兩年的時間裡,楊海燕用她的所學所悟,讓這所落後的鄉村民族學校漸漸為人們所知。

楊海燕不僅為三營中學帶來了先進的教學理念,組建起一支享譽全市的鄉村中學合唱團,她還通過多種渠道,為學校圖書館募集圖書2846冊、各類物資價值20萬元,並爭取到50萬元財政撥款,極大改善了學校教學設施和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條件。她在寧夏固原市發起音樂教師培訓計劃,更是開創了支教「既教學生,又教老師」的先河。就這樣,兩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她帶著三營中學的藝術組和社團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輝煌。

支教期間,楊海燕還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燕往北飛」,用圖片和文字關愛支教同行,展示支教精彩,感染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志願者投身支教工作。在她支教的日子裡,孩子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愛笑了,愛唱了,也更加自信陽光。「當少言寡語的孩子站上講臺,面對全班同學大方歌唱,看著她們自信滿滿的樣子,我瞬間體會到支教的真正意義。」楊海燕說。

回鄉從業

將親身經歷融入日常教學

2016年,支教期滿的前半年,楊海燕在與家鄉長輩聊天的過程中得知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在招高級教師,憑藉著試一試的心態,楊海燕參加了全國調度考核,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回了家鄉。

「大家都說你跑那麼遠去支援寧夏,為什麼不回來平潭支援。聽完之後,我就去了解了平潭在音樂方面的教育現狀,剛好師大平潭附中正在招高級音樂老師,所以我就憑著蠻試一試的心態去參加了。」楊海燕說。

在師大附中平潭校區建設的初期,楊海燕放棄暑假,邊辦理調動手續邊在學校,幫忙整理校務、打掃塵土飛揚的校舍,一忙起來就到深夜。就是這樣一種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讓她身邊的同事和學生們也深受感染。

「她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亦師亦友,雖然和她合作的時間還不長,但每次跟她接觸,都覺得她是一個很正向陽光的人。她會非常認真負責地上好每一堂課,會把自己旅遊的所見所聞帶回來跟孩子們分享,給孩子們介紹某一個地區的音樂,或是那個地方的文化特色,地理環境等等。這些親身經歷的東西,也讓孩子們很感興趣。」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音樂老師蘇恩平說。

「楊老師是一個非常和藹可親,而且讓人感到舒服的一個人,她的音樂課總是能給我們關於很多音樂的啟迪,而且會把她在外的所見所聞帶給我們,讓我們更加了解音樂這門學科。」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學生林騰越說。

善教會思

以滿腔熱血再譜人生華章

回鄉一年有餘,在忙於投身家鄉的教育建設的同時,楊海燕依然不忘寧夏的教育事業,時常和寧夏的音樂教師進行視頻教研,不定期分享教育成果和理念。在她看來,不管身在何處,教師這個職業,就是做好本職,努力發光發熱。

「不管是教師還是別的職業,你如果想讓社會承認你,想讓周圍的人敬佩你,最重要的一點是,先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楊海燕說,「我覺得作為老師其實很平凡,就為了每節課上同學們的一句『老師好』。因為教師平凡的每一天,其實都有可能成就學生非凡的那一天,然後期待有一天學生能夠綻放,回來再問我們一聲『老師好』。」

正如楊海燕的學生丁詩怡在文章《動聽的音樂,動人的她》中寫道:「附中給我帶來的驚喜有許多,其中之一便是這兒的音樂課。在此之前,我從未知道音樂課可以有這樣的打開方式。我們的音樂課並不是練習唱歌,或是學習樂理,反而是從其他看似並不與音樂密切相關的事物中,去感受音樂的美。在楊海燕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發現了音樂其實藏在電影裡、穿在旅行中、躲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之中。除了一位優秀的音樂老師,楊海燕老師還是一位人生導師,每節音樂課她都會溫柔地給我們幾句深刻的告誡,有些話在我看來值得終身銘記。」

楊海燕告訴記者,目前,校園藝術團、課本劇、啦啦操等一系列校本課程都在穩步推進,下一步將計劃成立工作室,做一些公益活動,帶領其他年輕教師一起把平潭的教育事業做得更好。

18年的從教經歷,讓楊海燕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得到不斷提升。2013年至2015年,她主持的課題《流行音樂在傳統課堂上的應用》,榮獲教育部國家教師科研成果一等獎;先後在《福建教育學院學報》、《教育策劃與管理》、《泉州市中小學繼續教育論文彙編》、《中學課程輔導》、《福建教育》、《課程教育研究》等專業刊物上發表教研論文數篇;榮獲寧夏回族自治區「優秀支教教師」,國務院扶貧攻堅奉獻獎提名,固原市2016年度社會扶貧工作先進個人,福建省首屆「最美教師」提名獎,2009-2011年晉江市「中小學藝術教育先進工作者」、2015-2017晉江市「優秀教師」,平潭綜合實驗區「優秀教師」等十多項各類榮譽,並榮登教育部「當代教師風採展」、中國教育新聞網「新時代教師風採展」、福建省「那些不平凡的園丁展」等。

在異地他鄉16年的教育經歷以及兩年的支教生活,對楊海燕來說只是一份平凡崗位的付出,而對於教育事業來說卻是一項項不平凡的殊榮。用雙手彈唱出動人的樂章,用雙腳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她憑著一顆赤忱的心將動人的音符播撒在每個孩子心間。如今她又帶著一身芳華和滿腔熱情,回到家鄉繼續投身美育建設,再譜人生華章。

來源:平潭時報

文字:餘小燕 馮榮 林彤欣

圖片:念望舒 江信恆

相關焦點

  • 學生:選擇福建師大平潭附中,來對了地方!
    今年,他當選福建師大平潭附中學生會主席,負責協調「五四嘉年華暨校首屆十佳歌手賽」「愛心義賣」等活動,知識素養水平、組織策劃能力不斷提升。談及新校,他直言:「選擇福建師大平潭附中,來對了地方。」福建師大平潭附中校園一景 張哲昊攝福建師大平潭附中是平潭引進的一項民生工程,於去年9月正式開學,凸顯「多元化、智慧化、人性化」理念和「高位嫁接一流學校」「高素質教師隊伍」「高標準硬體設施」「高定位發展目標」特色。「學校依據自身定位和發展需求進行設計,旨在建設一所功能性健全、競爭性完備、融合嵐島文化特色的現代化個性化校園。」
  • 福建師大平潭附中高一教師基本確定 含11個高級教師
    福建師大平潭附中(以下簡稱平潭附中)歷經兩年時間,招收了一大批高學歷、有經驗的優秀教師,其中,福建師大附中選派至平潭附中任教的教師共有9位,包括7位高級教師及1位福建師大客座教授。  此次福建師大附中所派教師均在高一年段任教,這些教師具備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學校管理經驗、畢業班帶班經驗、學生競賽指導經驗以及高考評卷經驗。
  • 三年櫛風沐雨 一朝金榜題名——記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
    「一直以來,學校堅持『高位』嫁接福建師大和福建師大附中的優質教育資源、先進辦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全面發展,在強調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的同時,又強調辦學特色。」黃明亮表示,不管從課程體系、教學項目和校本課程等方面,福建師大平潭附中都扎紮實實抓好基礎教育,按照新高考改革、新課改的具體要求,腳踏實地地做好教育改革的每個細節。
  • 福建師大平潭附中綠植達上百種 綠化面積大幅提升
    福建師大平潭附中自建校之初,就在校園環境的營造上圍繞「綠」字做足文章。如今,行走在校園裡,上百種花木鬱鬱蔥蔥,爭奇鬥豔……近日,記者走進福建師大平潭附中,只見一片鬱鬱蔥蔥的景觀花木映入眼帘,各式喬木、灌木枝繁葉茂,朵朵鮮花點綴其中,校園裡生機勃勃。
  • 平潭一中612,福建師大平潭附中600.5,福州中招普高錄取開始
    市區普高第二條投檔線、六縣(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第一條投檔線投檔方式:按志願順序從第一志願到第三志願一次性輪轉投檔錄取,先投統招生,再投第一志願1A的定向生。未招滿的定向生剩餘指標調整為統招生指標,進行統招生二次錄取(定轉統)。第一批普高投檔要求以及錄取辦法詳見《2020年福州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工作實施細則》(榕中招〔2020〕5號)。
  • 平潭一中統招565.5分!平潭附中554.5分! 附:福州六區六縣一實驗區線
    需要加平潭金井灣、嵐城新區、高鐵新城、老城區等小區的可以加上面小編微信平潭和福清各大業主群,歡迎加入,如果加不上請加小編
  • 2019年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招聘教師方案(二)擬聘用人選公示
    2019年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招聘教師方案(二)擬聘用人選公示 2019-07-11 10:30:58| 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
  • 平潭首個智慧體育公園今年開建
    福建師大平潭附中 福建師大平潭附中定位為福建省一級達標示範學校,為平潭帶來省級優秀教育資源,凸顯「多元化、智慧化、人性化」理念和「高位嫁接一流學校」「高素質教師隊伍」「高標準硬體設施」「高定位發展目標
  • 福建師大附小與平潭嶼頭鄉中心小學結對共成長
    籤約結對儀式現場 通訊員宋巧文攝東南網9月17日訊(本網記者張立慶 通訊員宋巧文) 為了全面貫徹福建省教育廳幫扶結對精神,響應支援幫扶海島學校的號召,17日,福建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與平潭座談會上,兩校領導就各自學校基本概況、發展歷程及辦學理念、辦學現狀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嶼頭鄉中心小學校長李雲焱從師資隊伍、學校建設等多方面介紹具體情況,並列舉了學校深入發展存在的困惑及問題。雙方還商談了今後開展校際交流、結對幫扶等具體工作的方向,細化幫扶重點。兩校校長達成幫扶結對協議並籤署了合作協議書,正式開啟了兩校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 走近高分考生 聆聽平潭「學霸」故事
    8月26日下午,郵政快遞員如約來到平潭兩位準大學生家中,「恭喜你,這是你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請出示你的身份證件。」在核實完個人信息後,期待已久的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被送到學生丁詩怡和陳澤同手中。在2020年福建高考中,丁詩怡以653分位列全省文科第19名;陳澤同以687分位列全省理科第102名,兩人均被北京大學錄取。「學霸」的世界你想了解嗎?不妨跟隨記者一同向他們「取經」。
  • 福建新聞聯播《八閩學習》丨平潭:殷切囑託記心頭,融合發展探新路
    當前,福建全省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各行各業中興起「大學習」新熱潮,把學習宣傳貫徹新思想不斷引向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我省落地生根。「福建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推出新媒體專欄「八閩學習」。
  • 2021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公開招聘教師及工作人員21人公告...
    中公福建教師招聘網為各位考生提供近期福建省教師招聘信息,更多福建教師招聘資訊關注福建教師招聘網。福建師範大學平潭附屬中學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國際旅遊島--平潭,學校創建於2014年,是一所由福建師範大學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合作創辦的公立完全中學,是福建師範大學所屬事業單位。
  • 福建平潭2所學校上榜國家級名單
    平潭澳前中心小學體育組負責人周孫玲:籃球教師也會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學生開展差異化教育,對低年段的以籃球知識普及為主,三四年段的著重基本動作訓練,而到了五六年段就會強化專項性訓練、比賽性訓練、戰術訓練,形成良性的梯度教育。有天賦的孩子還會被選入校隊,強化體育技能。
  • 事關福州一中、福建師大附中招生
    福州一中、 福建師大附中面向福州以外地區招收高中新生!(二)福建師大附中空飛班。招生範圍為各設區市(含平潭)。(三)根據《福建省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閩教基〔2018〕66號)有關精神,以上招生範圍需經生源地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後實施,不同意的暫停招生。
  • 平潭高校 | 賽爾雙語學校管理團隊介紹
    ,福建師大碩士研究生導師。曾擔任平潭嵐華中學、武夷山實驗中學董事長兼校長。具有30多年基礎教育教學實踐與管理經驗。—▼—擁有與美國高中、大學多年的合作經驗,具有豐富的國際教育領域課程研發、實踐和管理經驗,已培養數百名學生進入目標大學。—▼—
  • 平潭:殷切囑託記心頭,融合發展探新路
    兩岸要應通盡通,首先基礎設施聯通要先行。不論是臺灣的水果還是冰鮮,都能最快速度通關進入交易市場,在這做生意還能獲得政府獎補,真正享受政策的紅利。 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在平潭這片先行先試的區域顯得更加突出。
  • 福建師大附中「空飛班」開始報名
    2018年福建師大附中空軍飛行學員早期培訓基地高一預備班(以下簡稱「空飛班」)報名已經開始,考生可登錄該校官網報名,時間截至本月27日。記者16日從省教育廳獲悉,與往年不同,該校今年「空飛班」的招生計劃減半,其中福州地區以外壓縮到25人,在福州地區的招生計劃也減至20人。
  • 福建平潭至臺灣高雄海上客運新航線開通
    福建平潭至臺灣高雄海上客運新航線開通 2019-07-11 17:45: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 八閩學習丨平潭:殷切囑託記心頭,融合發展探新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兩岸要應通盡通,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平潭綜合實驗區幹部群眾表示,將認真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精耕試驗田、當好擺渡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說起與習近平總書記的淵源,平潭臺商薛清德至今難忘。
  • 臺灣80後青年林智遠在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的創業路
    臺灣80後青年林智遠在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的創業路——  用文創點亮漁村新生命  福建自貿試驗區: 用開放促融和 讓兩岸「一家親」  海南日報記者 郭嘉軒  一位臺灣嘉義的80後青年,常面朝60海裡外的大陸,編織自己的文創產業夢;  一個日漸凋敝的海邊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