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慧媽媽談育兒
孩子在上了幼兒園後,就要開始了集體生活,作為父母心裡有太多的不舍與擔憂,擔心孩子會吃不好,睡不好,更擔心孩子無法適應集體生活,不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如果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沒有朋友,就更加擔心孩子的溝通能力。
好朋友妮妮最近很憂愁,因為總是不捨得孩子,所以女兒4歲了才上幼兒園,但是剛上幼兒園一個月左右,接孩子放學,就發現一直悶悶不樂,開始還一起是不適應,畢竟4歲之前都是家人在陪伴,到了陌生的環境,還有那麼多小朋友,也正常。
可是最近孩子回家經常無緣無故的哭,妮妮覺得這件事似乎沒有自己想像的簡單,決定第二天請假,到幼兒園問問老師,最近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孩子又不敢和自己說,到了幼兒園找到了老師,將自己心裡的疑問提出來了。
老師說:「自從在上個月,發生那件事後,其他小孩子就已經不和你家女兒玩了,我們老師也試了很多辦法,但也沒有任何效果,本來還想著最近幾天找您聊一聊呢,您來得正好。」在上個月到底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妮妮回想起來了那件事,在上個月的一天中午,吃午飯的時候,妮妮的女兒和另外一個小孩子,在同一張桌上吃飯,結果那個孩子不小心將湯弄灑了,弄到了女兒的裙子上,孩子被爸爸接回家後,才發現女兒的裙子特別髒,一大片的油漬。
這條裙子可是妮妮出差的時候,花了1000多元,是純羊毛的裙子,女兒這才穿了第二次,於是妮妮就向那個孩子的父母索賠,那個孩子的父母一聽說要賠償1000多元,心裡也是不高興,但是畢竟是自己孩子有錯在先,經過老師從中協商後,賠償給了妮妮800元。
這件事情很快就在家長群中傳遍了,因為這件事,很多家長也發現妮妮的女兒,經常穿名牌衣服,文具一類的也很貴,所以就告誡自己家的孩子,要離妮妮的女兒遠一些,省的弄髒人家衣服或者弄壞玩具,咱們賠不起。
妮妮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自己家有這條件,願意給孩子穿,但是幼兒園老師也勸妮妮,幼兒園自然是沒權利要求孩子的穿著,但是也沒有權利要求孩子們必須和誰玩,所以為了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要麼孩子換一家幼兒園,要麼穿著低調一些,最後妮妮也只好換了一家幼兒園。
1. 衣著不要太昂貴,也不要奇怪
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父母都想給孩子用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於是從孩子小時候,就給孩子穿各種名貴的衣服,少則幾百,多則幾千,父母覺得這才不會對孩子有什麼虧欠,而且家裡有這經濟基礎。
其實孩子在上幼兒園階段,是啟蒙的重要階段,孩子對金錢的意識還是模糊階段,如果給孩子穿這樣的衣服,要麼就會影響別的孩子攀比或者自卑,要麼就會像妮妮的女兒一樣,被冷落,其實也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幼兒園,儘量讓孩子處於同等水平的環境中。
2. 儘量不戴首飾
有些地方的習俗,會給孩子戴一些金首飾,像金鎖、金手鐲等,寓意雖然是好,但是小孩子們經常在一起玩耍,很容易出現危險事情,還會有損失的風險,畢竟孩子小,對這些首飾的價值高低不懂,而且防範意識又低。
除了這些,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還要注意衣服的整潔乾淨,即使孩子好動,經常弄髒衣服,也要讓孩子穿著整潔一些,不僅對孩子的個人衛生好,還能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今日話題: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