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30年】沅江高新區:三大特色產業打造經濟發展核心增長極

2020-12-20 湖南頻道

沅江高新區一角。

  紅網時刻記者 單仕平 實習記者 盧鵬翔 通訊員 廖文 益陽報導

  洞庭腹地,水蘊沅江,自古以來,沅江地靈人傑,物產豐饒,盛產柑橘,謂之「橘城」。

  曾經一度,沅江因盛產蘆葦,造紙業撐起了沅江經濟的半壁江山。近年來,為保護生態環境,造紙企業相繼關閉,沅江經濟如何轉型?沅江高新區應時而建立,著力招商引資,奏響了園區經濟發展的強音。

  1月15日,寒風呼嘯,冷雨飄飛,在新馬製衣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趕進度,一派繁忙的景象。沅江高新區工委書記王文波自豪地告訴記者,這只是高新區工業的一個縮影。

  2006年,沅江市整合農業科技園與工業科技園,成立湖南沅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6年快速發展,2012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沅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設立,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園區地處八百裡洞庭腹地,資源豐富,交通便捷。

  王文波說,依據省委政府對園區發展的要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園。沅江市委政府依據自然資源、歷史條件對園區規劃做出整體設計,將紡織、食品、機械製造作為重點推進產業,6年下來,園區沿著這條航道乘風破浪,一路向前。

  2013年,湖南沅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被評為湘商十大最具投資價值經濟園區;2017年上半年該區規模工業增速居全省第一。2018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50億元,上繳稅收2.2億元。園區現有規模以上企業94家,大部分屬於服裝、食品、機械這三大行業。

新馬製衣車間一派繁忙景象。

  紡織服裝業蒸蒸日上

  「沅江是聞名全國的薴麻集中產地,素有'薴麻之鄉'之稱。紡織產業有很好的基礎。」王文波說。

  2014年以來,沅江市抓住沿海服裝紡織產業梯度轉移的契機,啟動服裝產業城項目建設,引進服裝企業59家,建成佔地500畝,集紡織、印染、成衣製造、電商營銷於一體的中國童裝第一大生產基地及網際網路+服裝生產基地和全省一流的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基地。

  2009年,湖南新馬製衣落戶園區,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歐美、日本、韓國等地,2018年實現年產值8.9億元,上繳稅收3200萬元,為沅江的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公司提供了上千個就業崗位,為助力脫貧攻堅,他們把車間開到了村裡。湖南新馬製衣有限公司新安分廠就坐落在沅江市草尾鎮新安村。貧困戶丁海燕剛來報名時驚嘆,「沒想到家門口也有這麼好的企業,再也不用到遠方打工了。」在工廠上班後,她既能賺錢,又能照顧家裡,月工資近3000元。

  沅江高新技術園還特別注重引導產業升級,去年10月19日,泉奇童裝平臺項目在沅江高新區服裝產業園召開啟動儀式。公司執行董事劉夢麗出生於沅江,在廣東、浙江等地做了15年服裝,在沅江政府的感召下,回鄉創業。

  這名80後給服裝行業帶來了一套全新的理念並目前最先進的3D試衣技術和全息展示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為兒童量身打造最時尚的服裝。同時擁有VR遊藝產品和AR全息互動空間為孩子們打開未來的空間想像之門,達到「科技時尚、寓教於樂」的目的。

  王文波說,泉奇的入駐將為園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園快速發展,為沅江躋身益陽縣域經濟發展前列增添新動能。

湖南帝豪舾裝生產車間正在進行技術裝配。

  食品加工業美名遠揚

  提起沅江食品,王文波如數家珍:辣妹子、天下洞庭、洞庭漁郎、億昌麻香糕......為推進食品產業集群發展,沅江規劃建設了1.1平方公裡湖鮮食品工業園,形成湖鮮食品加工集群。

  「充分發揮資源豐富的優勢,食品加工業才能做大做強!」王文波說,園區精準發力的一個方向就是深入對接「131千億級產業」工程,打造「湖鮮食品」特色品牌。

  坐落在園區的沅江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地食品行業裡的龍頭企業,也是中國食品加工業的領先企業之一。目前,辣妹子銷售網絡遍布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遠銷美國、印度、馬來西亞、韓國等國際市場。今年年產值達11.54億,上繳稅收6000萬元。

  為園區企業做好配套服務工作的同時,沅江市出臺相關政策,對入駐湖鮮食品工業園的企業,在用地、規費收取、廠房租賃等方面給予扶持。企業的登記註冊手續及各種行政審批手續均實行一站式審批,由園區全程代辦、協辦。

  沅江蘆筍,有「洞庭蟲草」之美譽,2016年中國食品餐飲博覽會上,「沅江蘆筍」被評為十大消費者喜愛的品牌,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併入選2016湖南十大農業品牌(公用品牌)。

  2015年8月湖南博大天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入駐沅江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公司註冊資本6000萬元,主要以「沅江蘆筍」為主要原料,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和中山大學專家的指導下,開發了「蘆筍富硒麵條系列產品、蘆筍膳食纖維麵條、蘆筍膳食纖維粉固體飲料系列產品、蘆筍富硒壓片糖果系列產品等;其中「蘆筍膳食纖維麵條」連續2屆榮獲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農產品「金獎」。

  王文波說:「將來,我們要把沅江蘆筍品牌打得更響!推動產業做得更強!」

華興玻璃二期正式投產。

  機械製造業風帆正勁

  「和紡織行業一樣,在機械製造業裡,我們既有成熟的產業工人,也有行業中的領軍人物。」王文波說,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就出生於沅江,沅江市委政府數次邀請他給當地的機械製造公司做出指導和支持。

  2018年,湖南中濤起重科技有限公司就和三一重工有過接洽。「園區搭橋牽線,希望能夠合作。」中濤公司負責人許夢林介紹,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濤公司完成了工具機設備到專用汽車的產業升級。

  「機械製造行業基本形成了以中聯重科為龍頭,其它公司並舉的發展勢頭。」王文波說,園區現有規模機械製造企業21家,去年全年生產總值48.55億元。其中,飛濤汽車、中濤機械等其它隨車吊生產企業產值同比增幅將近30%。

  2018年8月,中聯重科沅江智能製造工業園建設項目啟動,這個被稱為4.0智能製造工業園,總投資5億元,具備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攪拌車智能化、自動化、柔性化綠色環保型生產線,項目建成之後產值突破50億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王文波說,目前三大主導產業對園區經濟起到了強勁的支撐作用,湖南沅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已成為沅江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益陽園區大會戰的主戰場。今後,園區招商力度會更強,對龍頭企業扶持力度會更大,沅江高新區黨委一班人為推動沅江經濟發展將會更加努力。

中聯重科沅江分公司生產車間。

來源:紅網

作者:單仕平 盧鵬翔 廖文

編輯:張俊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1/16/5071424.html

相關焦點

  • 麒麟軟體總部落戶天津高新區打造三大產品帶動萬億產業遨天計劃津...
    近日,麒麟軟體總部正式落戶天津高新區海洋科技園,同時發布「遨天」計劃。據悉,未來十年,麒麟軟體將實現百億級資金投入,立足人工智慧、移動計算、雲端互聯等未來技術發展趨勢,以「內生安全、融入移動、注重體驗、支撐體系」為特色,塑造一支規模逾萬人的自主作業系統精英團隊,打造桌面與伺服器作業系統、雲作業系統、嵌入式作業系統三大產品。
  • 濰坊高新區打造「2+9+N」夜間經濟發展格局
    以餐飲為基礎、以文化為靈魂、以購物為支撐、以亮化為輔助、以政策為保障,高新區培育夜間經濟發展載體,完善夜間經濟保障體系,挖掘夜間消費新動能,鼓勵消費業態多元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夜間經濟對全市消費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 解碼成都高新區五年區域經濟發展史
    2019年,成都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2285.6億元,較「十二五」期末增長59.7%,年均增長12.4%(前四年),成為四川省第一個經濟規模邁上兩千億元臺階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同時,經濟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變,2019年成都高新區人均GDP、地均GDP分別達到21.8萬元,3.7億元/平方公裡,邁入高收入經濟體水平行列。
  • 煙臺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森——打造煙臺高質量發展的東部...
    煙臺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森——打造煙臺高質量發展的東部增長極 2020-12-22 14:26:01
  • 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蓬勃發展
    同時,中關村示範區已形成以亦莊、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為核心的南部高端產業基地和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為核心的北部研發創新中心「一南一北、各具特色」的產業分布格局,集聚了雙鶴、同仁堂、樂普醫療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培育百濟神州、天智航、諾誠健華等一批技術原創型企業,吸引默克、拜耳、諾和諾德等一批知名跨國公司總部和研發中心。
  • 昆明高新區:加快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發展模式
    今年,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昆明高新區」)聚焦園區主責主業,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同時,為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昆明高新區堅持東西區協同定位、兩區聯動發展,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 培育產業新生態 延伸發展新空間 聊城高新區:產業集群提升核心競爭力
    本報訊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源 通訊員 楚詩韜)後疫情時代,如何提振經濟信心,實現新形勢、新常態下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成為當下擺在各級政府部門面前的一道必考題。作為市委、市政府著力打造的魯西地區創新發展的樣板區、對外開放的新高地、高新產業的集聚區,高新區始終保持蓬勃的發展狀態,紮實開展體制改革,通過實行「管委會+產業園區+公司」的發展模式,圍繞優勢產業,打造產業集群,為項目招引、產業發展、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專員式、保姆式服務,為幹事創業、成就事業的朋友提供暖心保障,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是高新區重點打造的四大產業之一。
  • 蘇州高新區打造長三角產業資本集聚高地
    新華網南京7月18日電(記者劉巍巍)獲4家銀行新增授信近800億元、發起總規模100億元的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專項母基金、金融科技項目紛至沓來……蘇州高新區18日召開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範區發展大會,加速構建科技金融生態體系,打造長三角地區產業資本集聚發展高地。
  • 蝴蝶裡立項高新區政務核心,定鼎城市價值高地
    十年前,重慶向北,被認為是重慶城市拓展的選擇;十年後,重慶向西,序啟重慶城市發展的新章。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年度首次中央財經工作會議「提名」,成渝地區在全國區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不斷上升,又一新的國家戰略已然呼之欲出。
  • 高新區:打造國際醫療美容目的地
    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的追求,我市提出建設「醫美之都」,出臺了醫美產業規劃,吸引了產業界、投資界、學術界、求美者進一步聚焦成都。對於成都高新區而言,在打造「醫美之都」中,又將有哪些新作為?  根據產業發展規劃,成都高新區將打造成為國際醫療美容目的地,成都醫美之都的制高點和高品質生活城市的靚麗名片。
  • 系統化支撐 多維度發力 西安高新區打造全球知名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11月3日,在2020年陝西省「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啟動儀式上,西安高新區領導向與會嘉賓介紹了高新區醫藥產業規劃和發展情況,描繪出一幅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發展藍圖。進入2020年,高新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前三季度生產總值達到1769.81億元,同比增長13.8%,全市佔比25%,對區域發展的支撐拉動作用更加凸顯。
  • 高新區30年丨千年窯火「淬鍊」 名望之城新添高新引擎
    30年來,高新區已經成為湖南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創新高地,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載體,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核心引擎。為此,紅網與湖南省科技廳共同推出【大潮頌·高新區30年】系列報導,追尋、記錄30年來湖南各大高新區的改革實踐和發展軌跡,敬請關注。
  • 高新區打造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
    現代中藥產業撮合對接專題會上舉行了銀企、產業合作、產業孵化等10個撮合對接活動籤約儀式,有效串聯補鏈強鏈,提升現代中藥產業市場開拓能力、創新轉化力和整體競爭力,助推我市現代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8月26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濱海高新區共同組織召開我市現代中藥產業撮合對接專題會。
  • 3年吸引投資超800億元!成都高新區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
    產業功能區是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形成產業比較競爭力、促進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空間組織形式和先進要素聚集平臺。2017年,成都提出統籌布局建設66個主導產業明確、專業分工合理、差異發展鮮明的產業功能區,其中之一就是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  作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主要承載地,經過三年時間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得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 成都高新區打造科技型企業棲息地
    ●深入貫徹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成都高新區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聚力科技創新,不斷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形成新格局。 ●科技創新支撐穩增長抗壓韌性成效進一步體現: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逆勢增長8%。
  • 鹽城高新區:打造全市領先的創新創業中心
    近日,在鹽城高新區創新中心,中科院計算所高通量計算機研究中心主任、鹽城高通量計算研究院院長範東睿一邊演示一邊介紹。據了解,智能網聯車是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領域,是高通量計算技術在新興產業運用上的最新成果,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當前,鹽城高新區正搶抓「新基建」發展機遇,圍繞智能終端、高端裝備、新能源三大主導產業,同步規劃、同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2019年高新區綜合排名位居國家級高新區前30名
    株洲傳媒網1月14日訊(新聞綜合頻道記者杜柳穎 何璐)記者從高新區、天元區了解到,2019年,高新區在全國169個國家級高新區中綜合排名重回前30名,營業收入、技工貿總收入雙雙突破2400億元。天元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達12%以上,總量突破450億元。
  • 山東經濟發達是有理由的,有12個國家高新區,數量在全國算多的
    中國高 新技術產業開 發區是中國在一些知識與技術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建立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產業開 發區。山東有12個這樣的高新區,分別位於區內的12個城市,經濟引領作用明顯。山東城市景色一瞥山東是中國的經 濟第三大省、人口第 二大省、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 產總 值穩居全國第三名,是最具綜合競爭力省區之一。下面是山東12個城市的高新區:1、威海火炬高新區是全國三個火 炬高新區之一,總面積111.9平方公裡,海岸線長30.5公裡。常住人口15萬。
  • 聊城高新區加快培育開放型經濟增長新動能
    11月22日,阿法龍科技總部在高新區舉行開業儀式。「希望阿法龍科技釋放品牌引領效應,充分發揮在人工智慧產業創新領域的經驗與優勢,與高新區企業深化在人工智慧產業創新服務、人工智慧產業基地、人工智慧產業創新人才、人工智慧產業實驗室等方面的合作,助推高新區人工智慧產業生態建設。」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培國在開業儀式上說。
  • 蘇州高新區:中日產業合作氣象萬千
    而這其中,位於蘇州古城西部太湖之濱的蘇州高新區更是一馬當先,中日產業合作歷經近30年發展枝繁葉茂,氣象萬千。 (小標題)重壓不彎 華燈初上,位於蘇州高新區核心地帶的淮海街,霓虹閃爍,人流如梭,日本風情的豎立式燈箱招牌錯落有致,各國遊客不時穿街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