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高新區一角。
紅網時刻記者 單仕平 實習記者 盧鵬翔 通訊員 廖文 益陽報導
洞庭腹地,水蘊沅江,自古以來,沅江地靈人傑,物產豐饒,盛產柑橘,謂之「橘城」。
曾經一度,沅江因盛產蘆葦,造紙業撐起了沅江經濟的半壁江山。近年來,為保護生態環境,造紙企業相繼關閉,沅江經濟如何轉型?沅江高新區應時而建立,著力招商引資,奏響了園區經濟發展的強音。
1月15日,寒風呼嘯,冷雨飄飛,在新馬製衣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趕進度,一派繁忙的景象。沅江高新區工委書記王文波自豪地告訴記者,這只是高新區工業的一個縮影。
2006年,沅江市整合農業科技園與工業科技園,成立湖南沅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6年快速發展,2012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沅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設立,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園區地處八百裡洞庭腹地,資源豐富,交通便捷。
王文波說,依據省委政府對園區發展的要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園。沅江市委政府依據自然資源、歷史條件對園區規劃做出整體設計,將紡織、食品、機械製造作為重點推進產業,6年下來,園區沿著這條航道乘風破浪,一路向前。
2013年,湖南沅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被評為湘商十大最具投資價值經濟園區;2017年上半年該區規模工業增速居全省第一。2018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50億元,上繳稅收2.2億元。園區現有規模以上企業94家,大部分屬於服裝、食品、機械這三大行業。
新馬製衣車間一派繁忙景象。
紡織服裝業蒸蒸日上
「沅江是聞名全國的薴麻集中產地,素有'薴麻之鄉'之稱。紡織產業有很好的基礎。」王文波說。
2014年以來,沅江市抓住沿海服裝紡織產業梯度轉移的契機,啟動服裝產業城項目建設,引進服裝企業59家,建成佔地500畝,集紡織、印染、成衣製造、電商營銷於一體的中國童裝第一大生產基地及網際網路+服裝生產基地和全省一流的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基地。
2009年,湖南新馬製衣落戶園區,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歐美、日本、韓國等地,2018年實現年產值8.9億元,上繳稅收3200萬元,為沅江的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公司提供了上千個就業崗位,為助力脫貧攻堅,他們把車間開到了村裡。湖南新馬製衣有限公司新安分廠就坐落在沅江市草尾鎮新安村。貧困戶丁海燕剛來報名時驚嘆,「沒想到家門口也有這麼好的企業,再也不用到遠方打工了。」在工廠上班後,她既能賺錢,又能照顧家裡,月工資近3000元。
沅江高新技術園還特別注重引導產業升級,去年10月19日,泉奇童裝平臺項目在沅江高新區服裝產業園召開啟動儀式。公司執行董事劉夢麗出生於沅江,在廣東、浙江等地做了15年服裝,在沅江政府的感召下,回鄉創業。
這名80後給服裝行業帶來了一套全新的理念並目前最先進的3D試衣技術和全息展示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為兒童量身打造最時尚的服裝。同時擁有VR遊藝產品和AR全息互動空間為孩子們打開未來的空間想像之門,達到「科技時尚、寓教於樂」的目的。
王文波說,泉奇的入駐將為園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園快速發展,為沅江躋身益陽縣域經濟發展前列增添新動能。
湖南帝豪舾裝生產車間正在進行技術裝配。
食品加工業美名遠揚
提起沅江食品,王文波如數家珍:辣妹子、天下洞庭、洞庭漁郎、億昌麻香糕......為推進食品產業集群發展,沅江規劃建設了1.1平方公裡湖鮮食品工業園,形成湖鮮食品加工集群。
「充分發揮資源豐富的優勢,食品加工業才能做大做強!」王文波說,園區精準發力的一個方向就是深入對接「131千億級產業」工程,打造「湖鮮食品」特色品牌。
坐落在園區的沅江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地食品行業裡的龍頭企業,也是中國食品加工業的領先企業之一。目前,辣妹子銷售網絡遍布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遠銷美國、印度、馬來西亞、韓國等國際市場。今年年產值達11.54億,上繳稅收6000萬元。
為園區企業做好配套服務工作的同時,沅江市出臺相關政策,對入駐湖鮮食品工業園的企業,在用地、規費收取、廠房租賃等方面給予扶持。企業的登記註冊手續及各種行政審批手續均實行一站式審批,由園區全程代辦、協辦。
沅江蘆筍,有「洞庭蟲草」之美譽,2016年中國食品餐飲博覽會上,「沅江蘆筍」被評為十大消費者喜愛的品牌,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併入選2016湖南十大農業品牌(公用品牌)。
2015年8月湖南博大天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入駐沅江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公司註冊資本6000萬元,主要以「沅江蘆筍」為主要原料,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和中山大學專家的指導下,開發了「蘆筍富硒麵條系列產品、蘆筍膳食纖維麵條、蘆筍膳食纖維粉固體飲料系列產品、蘆筍富硒壓片糖果系列產品等;其中「蘆筍膳食纖維麵條」連續2屆榮獲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農產品「金獎」。
王文波說:「將來,我們要把沅江蘆筍品牌打得更響!推動產業做得更強!」
華興玻璃二期正式投產。
機械製造業風帆正勁
「和紡織行業一樣,在機械製造業裡,我們既有成熟的產業工人,也有行業中的領軍人物。」王文波說,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就出生於沅江,沅江市委政府數次邀請他給當地的機械製造公司做出指導和支持。
2018年,湖南中濤起重科技有限公司就和三一重工有過接洽。「園區搭橋牽線,希望能夠合作。」中濤公司負責人許夢林介紹,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濤公司完成了工具機設備到專用汽車的產業升級。
「機械製造行業基本形成了以中聯重科為龍頭,其它公司並舉的發展勢頭。」王文波說,園區現有規模機械製造企業21家,去年全年生產總值48.55億元。其中,飛濤汽車、中濤機械等其它隨車吊生產企業產值同比增幅將近30%。
2018年8月,中聯重科沅江智能製造工業園建設項目啟動,這個被稱為4.0智能製造工業園,總投資5億元,具備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攪拌車智能化、自動化、柔性化綠色環保型生產線,項目建成之後產值突破50億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王文波說,目前三大主導產業對園區經濟起到了強勁的支撐作用,湖南沅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已成為沅江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益陽園區大會戰的主戰場。今後,園區招商力度會更強,對龍頭企業扶持力度會更大,沅江高新區黨委一班人為推動沅江經濟發展將會更加努力。
中聯重科沅江分公司生產車間。
來源:紅網
作者:單仕平 盧鵬翔 廖文
編輯:張俊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1/16/507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