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30年丨千年窯火「淬鍊」 名望之城新添高新引擎

2020-12-24 園區頻道

編者按: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實施火炬計劃和國家高新區建設30周年。30年來,高新區已經成為湖南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創新高地,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載體,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核心引擎。為此,紅網與湖南省科技廳共同推出【大潮頌·高新區30年】系列報導,追尋、記錄30年來湖南各大高新區的改革實踐和發展軌跡,敬請關注。

望城高新區航拍圖。

隨著長沙港銅官港區一期碼頭正式開港運行,望城水運物流通道就此打通,望城「臨港經濟區」雛形初現。

紅網時刻記者 龔蓉 通訊員 李銀鴿 長沙報導

長沙以北,湘江之東,千年窯火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千年前,這裡是出口陶瓷的世界工廠;千年後,「火炬計劃」在此點燃,一座年輕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崛起,成為瞭望城區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區域經濟的增長極。

站在改革開放40年與高新區30年交織的重要節點,轉型升級、跨越趕超的「創新」之火正在望城高新區熊熊燃燒。

創新雙翼助力平臺升級

湘江幹流,距離長沙綜合樞紐下遊約10公裡處的碼頭,貨車正忙碌穿梭,高聳的起重機將貨櫃碼放整齊……臨近年尾,位於望城高新區的長沙港銅官港區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滿載貨物的輪船將從這裡遠航。

隨著長沙港銅官港區一期碼頭正式開港運行,望城水運物流通道就此打通,望城「臨港經濟區」雛形初現。

遙想10年前,這裡還是面積僅有4.5平方公裡的「長沙化工產業基地」。

2008年3月,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園成立,園區進入轉型升級「快車道」。2009年1月經湖南省發改委批准同意立項,是湘江新區的銅丁工業集中發展片區、長沙市納入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中的唯一產業基地。

園區發展並未就此止步。

2017年12月31日,湘江東岸再傳喜訊:湖南省政府批覆同意,長沙在望城經開區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基地的基礎上,籌建望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現行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策。

從長沙化工產業基地、望城經開區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園再到順利躋身省級工業園區,創新與變革為園區騰飛插上了強力的翅膀。

2017年,望城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全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06.24億元,同比增長2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4.42億元,同比增長105%;實現稅收3.72億元,同比增長69%。

中國五礦國家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生產車間。

湘江關西躋身國家級「綠色工廠」行列。

園區一期範圍已實現水、電、路、氣(汽)全覆蓋。

極致服務託起高新產業

機器轟鳴、黃泥破土。2017年10月31日,湖南鋰電產業再添「新勢能」,總投資110億元的中國五礦國家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一期)正式開工建設。一個國內技術水平最先進、產能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在望城高新區啟航。

作為全省「五個100」重大產業建設項目,該項目於2017年5月落戶望城高新區,同年10月底啟動建設,今年12月底完成調試出合格產品,成為繼湘江關西塗料項目之後又一個實現「當年籤約、當年交地、當年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

「一旦我們遇到難題,望城區聯點領導就會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及時研究解決方案。」中國五礦國家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副總指揮長何敏介紹,建設過程中涉及的各種審批事項很多,但只要資料報過去,園區在兩天之內必有答覆。

「發揮『店小二』精神,我們將服務做到極致。」望城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鄭以仁表示,為加快項目進度,園區專門成立了重點產業項目建設突破領導小組,協同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一路大開綠燈,對待企業,園區保證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

好服務伴隨而來的是項目建設的「熱火朝天」。今年園區共有24個產業項目列入區級重點項目,其中17個為市級重大項目,五礦新能源、託陽製藥為全省「五個100」重大產業建設項目。

新材料產業中的五礦新能源、恆旺新材等6個項目新投產,湘江關西二期、新宇科技2個項目新啟動建設;生物醫藥產業中的託陽製藥實現新投產,方盛製藥、松源醫藥、吳贛製藥等5個項目新啟動建設……一個以新材料、生物醫藥為主,現代物流業為輔的新產業格局正加速形成。

追「高」逐「新」加速跨越趕超

目前,湖南正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望城高新區也以嶄新的姿態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中,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相比往昔,這裡的區位環境愈發優越。三縱四橫的主幹路網格局,無縫對接京港澳高速複線、芙蓉北大道、湘江北大道,長沙電廠鐵路專用線、銅官港區市場化服務輻射園區企業,公鐵水聯運交通格局逐漸成形……

園區一期範圍已實現水、電、路、氣(汽)全覆蓋。日供水1.8萬噸的自來水廠及給水管網、日處理1.5萬噸的汙水處理系統、110KV寶雍變電站及輸電線路、日供蒸汽1200噸的集中供熱系統等基礎設施也已全面建成投運,園區產業承載功能明顯提升。目前,落戶園區上市公司15家,世界500強企業6家,央企8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

企業發展同樣喜人:湘江關西躋身國家級「綠色工廠」行列,三環顏料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授予「能效領跑者標杆企業」稱號,金馳能源「工信部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高性能鋰電正極化工材料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分別獲批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及項目……

2018年,望城高新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高新技術為導向,以產業項目為引擎,以引才聚才為支撐,以產業鏈建設為抓手,加快主特產業高端發展,構建「臨港經濟」開放格局,打造高質量發展產業園區,預計全年完成稅收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2億元,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25億元,同比增長76.55%,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9.32億元,同比增長163.05%;企業研發資金投入5億元,同比增長138%。

「望城高新區要以省級高新區建設為新起點,加快推進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全力打造望城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望城區委書記孔玉成如是說。

相關焦點

  • 《長沙印象》一艘船 一窯火 一座城
    這種精神在千年前已經燃起了一團窯火,紅及二十九個國家和地區;千年後,我們仍需燃起這團火,讓長沙製造再次紅及世界。一窯火 02綿延千年從製造到智造的淬鍊//製造之火千年前的一把窯火,燒出了眾多世界第一。//創造之火點亮千年窯火,亮出長沙文創最耀眼的那盞燈。走進銅官,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座小鎮、這片土地以及散落在山腳江邊的那些陶瓷碎片。十裡陶城,山水洲城盡存,文化遺存遍地。銅官,已具備成為中國最具魄力的文創高地的所有條件。這裡風景秀美。
  • 千年窯火無限生機,文旅小鎮再添雙翼,中國鈞都——神垕
    神垕是中國鈞瓷之都,如今美麗的文旅小鎮更是讓這千年古鎮迎來無限生機。一:神垕簡介神垕位於禹州市西南20多公裡的群山環抱之中,這裡是八百裡伏牛山的淺山區。神垕東面是鳳翅山、西面是鳳陽山、南面是大劉山、北面是乾鳴山。當地有著「西山煤,東山釉,南山瓷土處處有」的說法。
  • 永和傳承千年窯火打造陶藝特色小鎮紀實
    是一座有著輝煌歷史的千年文明古鎮。該鎮,有著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民窯」之一,距今1200多年歷史的吉州窯。據《東昌志》記載:永和鎮至五代時,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到宋時,瓷業興旺,闢坊巷街三市、錦繡鋪有幾千戶,百尺層樓萬餘家,連殿峻字,呈現出「民物繁庶,舟車輻輳」的繁榮景象,永和鎮也成為「天下三鎮」之一。
  • 【長假遊蘄春】在三角山之巔感受長江邊千年窯火的氣息
    市五運會「復興之輝」聖火傳遞 很多人記憶猶新 復興之輝聖火 帶有千年龍窯的圖騰 一直傳遞到三角山之巔 復興之輝 千年窯火 生生不息~
  • "窯"望千年,浴火重生——陶瓷名窯的"變"與"不變"
    千年前,一群聰明的人巧妙地發現了火與土的奇妙反應,在他們手中,普通的泥土變身為生活中離不開的瓷碗陶罐,絲路上也走出一件件與國同名的精美名片。千年時代變遷,窯火漸次熄滅。當工業化機械化產品衝擊著傳統工藝,在全球化和市場經濟大浪淘沙的背景下,老祖宗留下來的獨門手藝該如何傳承發展?新時代的工匠們同樣發揮著各自智慧,古法新創,尋出一條條特色之路,古窯之火重放異彩。
  • 匠心工藝,窯火不熄——千年柴窯最後的堅守
    柴窯是五代後周顯德初年所燒,自宋以後開始改稱為柴窯。柴窯之貴,世不一見。相傳為後周皇帝命人燒製成品「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多足粗黃土」還有記載柴窯富有「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的特點,自古以來被稱為諸窯之冠。
  • 五彩瓷藝:傳承千年窯火 凝鑄中國文化符號
    傳承千年窯火 他們用五彩瓷藝凝鑄中國文化符號醴陵,一座聞名世界的陶瓷藝術之城。千年不息的窯火,3層煅燒,128道工藝,凝鑄成五彩繽紛的中國文化符號。20世紀初,醴陵制瓷業從粗瓷向細瓷發展,釉下五彩瓷由此誕生。
  • 彭學軍《黑指》:在古老窯火中淬鍊新生
    「沒人料到,在百年老窯的廢墟上,還會有窯火重新燃起。」也沒有人料到,彭學軍會寫這樣一本書。這不是彭學軍的慣常敘事,童年在鳳凰苗寨中度過的時間賦予了她一支湘西的、少女的、氤氳著異域的奇詭風情的筆。但《黑指》無關這些。
  • 「活著的」神垕古鎮:守望千年窯火延續鈞瓷傳奇
    神垕,這個深藏在伏牛山餘脈的古老小鎮,正向世人展示著千年窯火的文化自信。千年古鎮 生生不息垕,讀「hou(4聲)」,寓意「皇天后土」。神垕古鎮,字裡行間盡顯尊貴。尋著歷史的腳步,徜徉在小鎮的文明裡。古老的騶虞河穿鎮而過,連接五座寨門,條條胡同通往座座明清風格的宅院,每座宅院裡都有古窯爐,人們在這裡從事著生產和經營.
  • 深度觀察丨當千年嶽麓遇見開源新時代
    這是繼九月初「數字新經濟 雲開看未來」2020網際網路嶽麓峰會之後,在長沙舉辦的中國網際網路業界又一饕餮盛筵。當綿延千年的湖湘文化,遇見最硬核的高科技與最具活力的開源新時代,究竟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麓山論劍論道開源新世界深秋麓山,漫山紅遍,層林盡染。
  • 熾烈窯火千年不滅!《中國態度》王子異漫步景德古鎮感受虔誠匠心
    這座巍峨大山以雄渾之姿守候著一片熱土,在這片熱土之上有這樣一個「以一鎮動天下」的城市,這裡的溫度經千年而依舊熾烈。10月31日,《中國態度》第一季將播出第六集——景德鎮篇。我們將跟隨青年歌手、演員王子異,走進古鎮體驗陶瓷學徒的日常生活:和陶瓷大師一起制胚燒窯,製作一盞屬於自己的瓷器。炊煙嫋嫋,在充滿煙火氣的「陶源之地」品最純樸的生活,流水潺潺,在曲徑通幽處感受現代生活被沉澱的難得。
  • 關注丨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圈再添主力軍!
    關注丨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圈再添主力軍! 近日,成都北科四川省綜合細胞庫和細胞區域製備中心在成都高新區前沿醫學中心啟動
  • 泥火淬「精靈」 一窯知千年
    進入堯頭窯遺址中最讓人震撼的區域——甕窯燒造區,一個窯與瓷遺存的世界清晰可見。峁梁阡陌間,無數甕罐堆疊在叢生的荒草中,綿延不斷;荒蕪廢舊的窯洞布滿山坡,參差錯落。穿過草叢,記者佝僂著身子鑽進一孔牆壁斑駁的窯洞,昔日窯火的溫熱早已消失,只剩下幾片蒙上了厚厚塵土的碎瓷片散在角落。 古窯洞歲月,舊瓷知繁華。
  • 600年窯火不熄,看古龍窯開窯盛況
    古龍窯前墅古龍窯建於明代,600年來窯火不熄,是宜興現存的唯一還在使用的古龍窯,也是全國唯一還在使用的三座古龍窯之一將大壺、小壺和其他紫砂器皿按照大小逐一從低到高排列,窯填得越滿越好,然後將一個個陶罐搬入窯中疊放起來。
  • 到景德鎮御窯博物館看千年瓷都「蛻變」
    9月19日,「蛻變——中央美院當代四大家作品聯展暨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開幕展」在江西省景德鎮御窯博物館正式開幕。此次展覽由景德鎮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景德鎮陶文旅集團主辦,朱鉳建築事務所承辦。展覽以「蛻變」為題,首先是向中國陶瓷的「千年藝術之都」景德鎮致敬。舉辦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中央美院當代藝術四大家徐冰、隋建國、劉小東、朱鉳進行作品聯展,濃縮體現了中國當代藝術進入新世紀以來的思想觀念和藝術方法論的嬗變與更新。
  • 逛盛世瓷都,賞千年窯火,「四個關於」帶你玩轉景德鎮
    青花瓷製廣告牌「千年窯火」青花瓷製廣告牌「盛世瓷都」趁端午小長假,攜侶「窮」遊,與景德鎮來一個美麗的邂逅,根據所聞所感記錄一二,僅供小夥伴參考。店鋪裡賣的純手工小飾品,有很多是出自陶院學生之手。成套的手繪青花,可惜囊中羞澀。熱鬧的夜集,當天還趕上了音樂會。總之,到訪景德鎮,夜遊陶溪川是個不錯的想法。
  • 雷鋒故裡 名望之城――望城區旅遊地圖
    湘軍小鎮——靖港靖港扼湘江逆上長沙之要衝,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國家4A級旅遊景區。湖南雷鋒紀念館湖南雷鋒紀念館自1968年開館迄今,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和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朋友1150多萬人次,為宣傳、弘揚雷鋒精神發揮了重大作用。新近提質升級的雷鋒生平事跡陳列館以更加生動形象的高科技展出方式為遊客帶來新的參觀體驗。
  • 千年窯火獻禮百年 「建黨百年磚」嘉善制
    8月3日,新時代「重走一大路」建黨百年磚南湖取土儀式在嘉興南湖湖心島舉行。工作人員通過挖掘機深入湖心提取湖泥。沈家窯位於有「千窯之鎮」美譽的幹窯鎮。沈家窯是鎮上僅存的幾座尚有窯火的古窯,該窯是雙體複合式窯墩,所以又稱「和合窯」,曾發現過刻有「道光二十二年」字樣和刻有「明富京磚」字樣的城磚。沈家窯將傳統京磚製作技藝完好地傳承了下來。近年來更是多次燒制出了「巨無霸」級「京磚王」,再現了傳統京磚的風採。
  • 文脈頌中華丨傳承千年窯火 他們用五彩瓷藝凝鑄中國文化符號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湖南省委網信辦、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承辦的「文脈頌中華」湖南非遺新媒體傳播主題活動,將以圖文、短視頻、創意海報等形式,全面展示非遺的傳承與創新之美,以及非遺傳承人的新風尚。
  • 淄博陶瓷:千年不息窯火 照亮陶瓷之鄉
    1957年淄川雙溝鄉南鋪村出土的綠色釉陶壺和1976年在淄川寨裡鎮漢墓中出土的綠色、褐綠色盆、罐、缽等器物均具有較高水平, 反映出陶器製作已開始向瓷進化。到北朝時期(公元386~581年)淄川寨裡窯開始燒造青釉瓷。《中國陶瓷史》1982年本稱: 「山東省淄博寨裡窯,這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的產地之一。它位於淄博市淄川區城東約十餘〔市〕裡,年代為北齊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