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主辦的「如何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及數字政府創新性地抗擊新冠肺炎——非洲的應對方案」會議7月1日在線上舉辦。騰訊在會上分享了科技抗疫的「中國方案」,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劉勝義表示,從疫情突發時期的疾病救治、全民防控,再到疫情常態下的經濟復甦,「以『新基建』為支撐,數字科技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更能抵禦風險的彈性社會未來」。
騰訊聯合國在線會議上分享科技抗疫的「中國方案」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曾表示:「我們全力以赴投入時間和資源,為中國乃至全球齊心抗疫作出貢獻。」劉勝義介紹說,在疫情突發階段,醫療資源是治療快速激增病例時的最大瓶頸。AI、5G、雲計算等技術構成的新型基礎設施,能夠釋放醫療的能力。在湖北,多家醫院使用了搭載騰訊AI技術的CT裝備,原來醫生肉眼閱片需要5到15分鐘,而AI技術最快在2秒內完成AI模式識別,1分鐘可以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參考。
在助力研究機構加速新藥篩查和疫苗研發上,騰訊雲目前已向中山大學藥學院羅海彬教授團隊提供了批量GPU雲伺服器免費使用權,幫助該團隊推進病毒藥物的篩選工作;向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的黃牛教授實驗室提供了大量標準的CPU算力以及對象儲存能力,幫助他們進行基於結構的藥物分子設計的離線計算任務。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劉勝義
此外,數字科技和平臺更通過為政府及公眾提供支持,使得整個社會面對危機時刻可以敏捷應對和協作。截至6月中旬,騰訊已經支持21個省級行政區、超過400多個市縣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上線100多款疫情服務相關小程序。疫情期間,數百萬老師通過騰訊課堂、企業微信等產品快速開課,目前,騰訊教育已服務全國1000多個省市教育主管部門,落地10多萬所智慧校園標杆校。
劉勝義認為:「在整個中國戰疫過程中,一個全新的,由政府、企業、公眾多元主體共同打造的公共衛生治理生態逐漸成型。這其中,政府致力於建構合作生態,企業作為生態助手,公眾則成為行動主體。」
在疫情的壓力下,基於AI、大數據、雲計算、5G等新基建,一個更基於數字科技、更具韌性的經濟發展模式快速成熟:各產業的數位化轉型加速;遠程辦公等新商業文化興起;與此同時,直播電商、社交零售等新商業模式迅速發展。
「一個能夠最大程度抵禦風險的彈性社會,是其中每一個角色都能夠發揮行動力的社會。基於新基建的數字能力,正是這個理想社會的底座和催化劑。」劉勝義表示 更重要的是,這個強韌的底座是無分國界、由全人類共享的。在非洲爆發疫情時,騰訊已迅速向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衣索比亞等非洲國家和地區捐贈了紅外線溫度計等醫療物資;同時積極地開放基於新基建的數字力量,助力非洲乃至全球共同抗疫。
除了疫情科普、疫情自查、疫情圖跟蹤、問診等全方位的英文信息服務,「騰訊健康」新冠疫情模塊國際版、「新冠肺炎AI自查助手」已經向世界開源,供全球開發者使用。劉勝義表示,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抗戰,而科技是我們的共有武器。
【來源:深圳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