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抗「疫」:中國科技Seize Opportunities in Crisis!

2021-01-10 天眼新聞

在2月25日於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中國-世衛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外方組長、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曾提到:all of them impressive and critical to making it work中國採取的防控措施令人印象深刻,且對於產生實際效果至關重要。艾爾沃德還強調:中國雖然使用了一些「基礎性的公共衛生管理工具」,(basic public health tools)但卻是以「嚴謹而創新」的方式,並以一種「歷史罕見的」規模使用這工具。

所謂的「基礎性」工具,是指在尚未有疫苗和有效治療藥物的情況下,採取的非藥物性的公共衛生管理措施,通過儘早發現病例(case finding)、追蹤密切接觸者(contact tracing)、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實行行動限制(movement restriction)等措施,來遏制疫情蔓延。雖然中國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採取的措施看起來old-fashioned但其實背後卻有技術、服務與社會治理方式的創新做支撐,是名副其實的數位化、科技化抗「疫」:美國科技雜誌Science Magazine網站發文《中國的積極舉措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但其他國家可能難以借鑑》

文中提到:近些年在中國普及的支付寶和微信,對於這些限制措施的實施非常有幫助。藉助這些APP,可以了解用戶的行動軌跡,甚至能幫助制止確診的病人外出旅行。

文中提到的「traffic light system」,正是支付寶、阿里雲加速研發的疫情防控健康碼系統,以紅黃綠三種顏色、依託數位化管理,讓每一個因為疫情足不出戶的人,不再是一座座信息孤島,城市運行管理就有了可靠、動態的數據支撐。此外,中國科技製造與服務企業在這場抗「疫」阻擊戰中的亮眼表現,同樣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眼球: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發文:《疫情期間,大批機器人在中國投入戰「疫」》

英國廣播公司(BBC):《疫情面前,中國科技應聲而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無人機、消毒機器人、超級計算機,疫情考驗中國科技產業》

文中指出,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始終致力於發展高科技產業,終於,在當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中,在對抗新冠病毒的一線,中國科技公司交出了亮眼答卷:為減少人際接觸(human-to-human contact)上百架無人機在防控重點區域內根據需求快速精準投送應急物資,甚至承擔巡視防控、宣傳喊話任務:

物流智能配送機器人將醫療和生活物資快速準確運往醫院與社區,確保了隔離期間運力不掉線:

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發表《疫情中,中國電商巨頭紛紛用機器人配送訂單》稱:中國食品外賣發展勢頭受到疫情影響,某外賣配送平臺的無接觸配送,切實解決了消費者擔心與外賣員接觸感染的關切。

對於在中國醫院內消毒殺菌的機器人,(sterilization robots)新加坡科技媒體Channel Asia這樣報導:自動消毒機器人能夠在隔離病區自由移動,在無人幹預的情況下進行消殺作業,從而幫助醫院降低隔離病區的感染率。

除了消毒,還有機器人為病人送餐、送藥,這些機器人減少了防護用品的消耗。有它們作白衣天使的戰友,也減輕了醫護人員工作負擔,使他們能專心於病人的救治。除了疫情期間火起來的科技產品和創新服務,中國企業還拿出更高大上的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碼:CNBC發文《阿里、騰訊等巨頭以技術支援抗「疫」》

報導了中國打車服務供應商滴滴出行將雲計算平臺向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研究機構、救援組織開放。通過這些計算平臺和資源可進行數據分析(data analysis)、對幹預措施進行模擬(intervention simulation)、為全國以及區域物流(national/regional logistics)提供數據支持。

CNBC還關注到,中國最大的搜尋引擎百度運營的一個線上醫生諮詢平臺(doctor consultation platform)正免費提供與新冠肺炎有關的問詢服務。(medical queries)

中國的這些科技企業甚至不滿足於僅僅提供援助和支持,正發揮技術優勢向醫療衛生領域進軍:阿里巴巴已開始用人工智慧算法分析CT掃描影像的技術。該技術可以在20秒之內區分出高度疑似、輕度疑似和非新冠肺炎病例,準確率高達96%。

阿里巴巴還向全球科研機構免費提供雲計算平臺幫助推進與新冠病毒有關的基因排序工作,這有助於科學家加速研製出疫苗:

也許,正是看到了中國科技企業的這種進取姿態, 全球領先的戰略諮詢公司美國貝恩資本3月4日發文 《新冠肺炎疫情將改變中國醫療健康行業》

指出:疫情為中國的數位化帶來新機遇,人工智慧技術和設備在抗「疫」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和檢驗。綜上所述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中國科技企業快速響應,紛紛亮劍,以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協助中國政府執行人類與傳染病抗爭史上最大膽(ambitious)、最靈活(agile)、最積極(aggressive)的防控措施,不僅讓這場人民戰爭打得更精準、更有秩序、更有底氣,同時也可以期待他們那經受了疫情檢驗的技術專長與服務能力,必將在疫情過後,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So, 小軍相信,抗「疫」這場仗,中國必能化危為機。Seize opportunities in the crisis!

來源 中國軍網微信

編輯 駱航念

編審 李劼

相關焦點

  • 數位化抗「疫」:中國科技Seize Opportunities in Crisis
    &nbsp&nbsp&nbsp&nbsp雙語Bilingual|數位化抗「疫」:中國科技Seize Opportunities in Crisis !&nbsp&nbsp&nbsp&nbsp在2月25日於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nbsp&nbsp&nbsp&nbsp中國-世衛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nbsp&nbsp&nbsp&nbsp外方組長、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nbsp&
  • 「科技抗『疫』」微博聯動,話題度持續增長
    來源標題:「科技抗『疫』」微博聯動,話題度持續增長 ——90+微博號加入,872萬+閱讀量,8674萬+粉絲覆蓋量由「@工業網際網路標識智庫」、「@新浪科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 圖書館參觀天津市科技工作者抗疫風採展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學清)為深入學習領會抗疫精神,貫徹南開大學疫情防控「四個一行動方案」,激發黨員和職工攻堅克難、奮力前行的勇氣和力量。8月28日,南開大學圖書館組織黨員職工來到市科技館,參觀「不忘初心擔使命、津門戰疫當先鋒——天津市科技工作者抗疫風採展」。  圖書館一行跟隨講解員依次參觀了「科學防控」「患者救治」「科研攻關」「全域防疫科普」「復工復產」「科技志願服務」六個篇章。
  • 貢獻中國力量|安健科技一批DR設備火速馳援柬埔寨抗疫前線
    柬埔寨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在國家防控疫情策略上,中國援柬埔寨抗疫醫療專家組在當地走訪研究後,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舉措建議;在醫療設備採購上,柬埔寨鎖定了中國醫學影像設備企業的代表——安健科技。在接到柬埔寨的緊急設備採購需求後,安健科技第一時間響應,並快速組織了一隊供應鏈「戰鬥小組」,專線負責,日夜不停,在極短時間內出色完成了首批20臺移動DR設備的供貨、出貨。
  • Seize opportunity to reform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While acknowledging the damage wrought by the crisis, Strauss-Kahn said the crisis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make progress on seemingly intractable issues," as it has revealed flaws in key dimensions
  • 中國數字經驗助力全球抗疫 阿里巴巴為海外創業者提供「工具箱」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不少國家也像兩個月前的中國一樣採取全民隔離等抗疫措施,中國的數字抗疫經驗也開始在海外發揮作用。東非小國盧安達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第一個封鎖邊境、全民隔離的國家,但繁榮發展的數字經濟卻讓這裡充滿生機。
  • 英美劇經典一句|Better to consider opportunities now.
    今天我會跟大家聊一聊《歌舞青春》中的經典臺詞:Better to consider opportunities now, than in ten years when life may limit your choices.
  • 順利應對疫情「大考」 多益網絡被評為2020抗「疫」最佳僱主
    2020-12-22 15:43:29 來源: 中國網物聯中國 舉報
  • 數字科技讓社會有「韌性」有「彈性」騰訊在聯合國分享中國科技抗...
    騰訊在會上分享了科技抗疫的「中國方案」,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劉勝義表示,從疫情突發時期的疾病救治、全民防控,再到疫情常態下的經濟復甦,「以『新基建』為支撐,數字科技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更能抵禦風險的彈性社會未來」。
  • 中國生物科技服務(8037.HK)榮獲2020年度抗疫傑出貢獻獎,隆耀生物...
    在「大中華區最佳上市公司頒獎晚會」上發布了2020年上市公司相關獎項,中國生物科技服務(8037.HK)榮獲2020年度抗疫傑出貢獻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面對這次影響面極廣的公共事件,中國生物科技服務(8037.HK)勇於承擔社會責任,響應國家號召,積極籌備抗疫,有序安排復工事宜,與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 2021中國美妝數字創新峰會將於上海召開
    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利用數位化創新技術加速企業增長,平臺電商流量見頂,如何獲取公域流量持續經營、國潮文化風靡的當下如何從0到1孵化產業新品將是企業需要共同攻克的難題。 本次峰會將採用 「線下私享+線上直播」的方式圍繞 「新時代消費者行為洞察」、「數字增長」、「內容營銷」、「從0到1的品牌孵化」、「電商直播」、「KOL種草」、等熱點話題,與國內外平臺商、諮詢公司、品牌商、零售商、技術服務商等共同探討中國美妝品牌數字營銷與電商發展最佳實踐案例,助力在企業不確定環境中乘風破浪。
  • 兄弟中國捐贈印表機設備 馳援抗疫一線
    近日,兄弟中國馳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向西安、瀋陽等地醫院捐贈印表機、多功能印表機、標籤印表機等設備。兄弟中國 同心抗疫目前我們暫時得到這些關於兄弟中國捐贈的消息,稍後有更多信息將陸續更新更多細節。四海之內皆兄弟!兄弟中國馳援抗疫一線,支持醫護人員工作。
  • 全民抗疫,中國科技企業亮出的十大黑科技
    摘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炫酷的科技產品,為這場2020年的防疫戰增添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底色。 天下網商記者 貢曉麗科技與疫情賽跑,抗疫成了關乎全民的技術戰。
  • 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中新社東京2月13日電 題: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不好意思,明天再聯繫可以嗎?在中國見證抗「疫」三浦在中國一待就是20多年,中國成為了他的第二個家。當前,中國正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三浦這段時間也在中國,見證了中國抗「疫」的整個過程。
  • 勇擔社會責任 多益網絡堅守初心 登榜抗疫最佳僱主
    然而,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加快壯大的業務體量、不斷革新的商業模式,或許會對企業內部管理體系造成衝擊,加之全球化趨勢與數位化時代的到來,也會對企業調整戰略方向及人員管理造成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當面對來自「黑天鵝」事件的外部衝擊,企業又該如何正確應對?這一點,多益網絡在疫情之下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 中國記「疫」:直面難題,中國戰「疫」如何科技「賦能」?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電 題:中國記「疫」:直面難題,中國戰「疫」如何科技「賦能」?中新社記者 張素 孫自法「陳院士跟我說,我體內也有抗體產生了。」35歲的退伍戰士任超說。包括他在內,參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腺病毒載體疫苗I期臨床試驗的108名志願者,接種疫苗後全部有了顯著的細胞免疫反應。相關研究刊發於醫學期刊《柳葉刀》,評論稱其為「重要的裡程碑」。疫苗研發是中國科技戰「疫」的一個縮影。從全盤部署,到協同攻關,再到承諾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中國堅持講科學、求團結,科研攜手踐行命運與共。
  • 中國政府赴菲律賓抗疫醫療專家組抵達馬尼拉
    當地時間4月5日,中國政府赴菲律賓抗疫醫療專家組包機抵達馬尼拉尼諾伊·阿基諾國際機場。專家組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建,福建省衛健委選派,共12人,專業領域涵蓋呼吸與危重症、中醫、傳染性疾病控制、微生物檢驗、護理等,多數成員有援鄂抗疫經歷。  隨同包機抵達的還有一批當地急需、由福建省捐贈的醫療物資,包括醫用外科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
  • 中國專家抗疫 柬埔寨人唱劉三姐《多謝了》
    新華社金邊3月27日電(記者毛鵬飛)從醫院、實驗室到社區,從柬埔寨衛生部到世界衛生組織駐柬機構,中國援柬抗疫醫療專家組自3月23日抵達金邊後就馬不停蹄投入工作。 中國專家與中國援助物資的到來,受到柬埔寨民眾熱烈歡迎。在專家們連日奔忙之際,柬埔寨民眾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謝意。請看新華社記者的報導。
  • 中國訪英學者抗疫日記:群英「燴」
    【中國訪英學者抗疫日記:群英「燴」】英國疫情暴發以來,面對日趨嚴峻的形勢,有人緊張不安,有人憂慮恐懼,也有人積極面對。一個由中國在英訪問學者自發組建的美食分享群,在疫情期間人數由兩位數激增到200餘人,群成員遍布英倫各地,成為在英訪問學者們抱團互助的虛擬家園,大家經常分享一些美食和生活經驗,掃去疫情帶來的陰霾和不安。
  • 金秋科技文化藝術節丨聆聽抗疫故事 弘揚西農精神
    抗疫感言抗疫勇擔責任,青春不負韶華。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在嚴峻的疫情面前我們更要肩負起責任,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他沒有感人的抗疫活動,但他和家人忍耐住了異鄉的寂寞和靜待佳音的無聲抗疫,為抗疫盡了一份自己的微薄力量。抗疫感言皓月當空,數九寒冬,戰疫情為民請纓!守關口,把要塞,被甲枕戈,誓死捍衛黨旗紅!大難當前,匹夫有責,壯志丹心在我胸!人無眠,警燈明,共克時艱,眾志成城家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