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寶寶順利出生的時候,會伴隨著急促的哭聲,但是並不是所有寶寶出生時自己就能哭出來,更多的時候是醫生給寶寶「打」哭得,雖然父母們都很心疼,不過這卻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但是你見過在醫生動手之前,寶寶就先動手把自己掐哭的嗎?
在網上有一個寶寶就因為出生後自己先比醫生動手火了,原來這個寶寶順利從媽媽的肚子裡出生後,醫生正在按流程給寶寶剪臍帶,因為寶寶沒有哭,醫生正準備給拍打寶寶的屁股讓孩子哭出來的時候,這個寶寶突然伸出一隻手狠狠得掐自己的臉蛋,另一隻手還緊緊的薅著自己的頭髮,這樣寶寶就自己就先哭了出來,醫生見狀想幫寶寶把手扒開,但是無奈孩子掐的很緊,好久才給寶寶的手給掰開。
這樣有趣的一幕被在一旁的護士給拍了下來,通過照片確實能夠看出,這個寶寶正在用力的掐自己的臉蛋,還把自己的臉蛋給掐出了白色的痕跡。如果沒有照片為證,估計寶寶的家人都以為醫生合起夥來欺負寶寶呢。之後這個照片便在網絡上火了起來,因為像剛出生的寶寶就能對自己下手這麼狠,還是第一次見到,網友們也都在照片下發表著自己的評論。
幸福的寶貝:寶寶知道醫生要掐自己,所以才自己先下手了
天涯人生:寶寶有這反應,還是孟婆湯喝少了。
欣欣媽咪:我家寶寶也經常薅自己的頭髮,弄哭自己都不鬆手
人生路途奇遇:看來有前世記憶是真的!
寶寶出生沒哭,醫生為什麼要給寶寶拍哭呢?
胎兒在沒有出生以前,可以說是一個真空娃娃,全靠臍帶進行代謝,當嬰兒出生後,臍帶要剪短,這樣嬰兒就沒有了從母體那得到氧氣的供給,就要開始自主呼吸了。正常情況下,胎兒在出生後20秒鐘內,會發出第一聲啼哭。如果孩子不哭,就代表肺泡沒有打開,時間一長就會造成缺氧。初生嬰兒如果一直不哭是很危險的,可能造成腦部缺氧而引起意外。
這時醫生就會打一下寶寶的屁股,這樣寶寶就會受到來自外界的刺激,而急促哭泣,寶寶哭出來時肺部就進入了大量的空氣,這樣有利於肺部的擴張和膨大,寶寶出生後大哭,也標誌著寶寶的呼吸系統是正常的。
平常照顧寶寶的家長如果仔細觀察寶寶,應該都能發現,小孩子經常會自己傷害自己,掐自己的臉蛋、薅頭髮、給自己的皮膚撓出血等等。我家孩子小時候就總是這樣,有時一不注意孩子就把自己臉蛋給撓出血了,作為媽媽的我很是自責。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所以,孩子的指甲有一點長,我就會給她剪掉,但是還是阻止不了寶寶自己掐自己薅頭髮的現象。
家長為了把寶寶照顧好,都會寸步不離的看著寶寶,就怕寶寶會磕到碰到,但是孩子卻總是自己弄傷自己,所以很多父母都會感到疑惑,難道孩子不知道疼嗎?明明自己都哭了依舊不撒手,寶寶為什麼這麼跟自己過不去,非要做傷害自己的事情呢?
1. 寶寶抓握反射的一種表現
其實寶寶掐自己、薅頭髮是因為寶寶的「抓握反射」,這是寶寶在無意識下就做出的舉動,因為新生兒剛從媽媽肚裡出生,還不能適應外面的環境,寶寶有這種反應也可以理解為是寶寶自身保護的一種生存反射。
我們經常能看到1~3月齡的新生兒,會抓住眼前看到的或者是手能夠碰到的東西。例如在寶寶面前放著一個玩具,寶寶就會抓得特別用力,雖然不符合寶寶的年齡,但是真因為這種無條件的反射,才會讓寶寶出奇的用力。
2.寶寶頭皮瘙癢
寶寶的頭皮是非常敏感的,因為寶寶太小,一般家長不會總給新生的寶寶洗頭髮,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寶寶的頭髮也會像我們一樣愛出油、出汗,由於父母不勤給寶寶洗,寶寶也會出現頭皮瘙癢的症狀。但是小寶寶還不會撓,就只能用薅的方式來解癢,因為不能掌握好力度和抓握能力,所以寶寶才會用力薅自己的頭髮不鬆手。
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有過這樣的情況,那麼為了避免寶寶抓傷自己,父母可以定期給寶寶剪指甲,以免指甲太長過於鋒利,把寶寶的皮膚撓壞。其次家長要注意寶寶的衛生清潔,像洗頭髮和洗澡,最好是兩三天就給寶寶洗一回,這樣寶寶頭皮不癢,也就不愛薅頭髮了。你家寶寶愛薅自己頭髮,經常撓自己或掐自己嗎?可以在評論區一起留言分享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