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寶寶出生的時候都會伴隨著急速的哭聲來表示孩子是健康的,如果孩子不哭,醫生也會象徵生的打一下孩子的屁股,讓孩子感受到疼痛,從而放聲大哭來確認孩子是健康的。就是利用外界的刺激來促使孩子哭。
我們最多見的都是醫生打哭孩子,那麼你見過孩子自己把自己掐哭的嗎?
這是一個新生兒的視頻。
孩子從出生到結婚起,他一直都沒有哭,旁邊的醫生剛剛準備拍打孩子的屁股,從而自己孩子哭的時候,卻發現孩子伸出了自己的一隻小手,照著自己的小臉蛋狠狠掐了一下,另一隻手還在使勁抓著自己的頭髮。在這樣的刺激下,寶寶自己就哭了起來。醫生也是嘗試了很久才將寶寶的手從頭髮和臉上移開。
從照片可以看出來,寶寶已經把自己的臉都掐白了。這一幕被旁邊的護士給拍了下來。
一個正常人看到這一幕,都會覺得是有人欺負孩子,給孩子掐成這,絕對想不到是孩子自己把自己掐成這樣了。
網友們看到這樣的寶寶也是很驚訝:
「寶寶:不用你上手,我自己來!」
「多懂事的孩子,怕麻煩醫生,自己動手了,哈哈!」
「狠起來自己都掐」
「寶寶:看見沒我可兇了,別惹我熬!」
小編我也是頭一次見到這樣的孩子。記得當初自己生寶寶的時候,孩子就很自然地哭了出來,沒有用醫生打。後來醫生也跟我說,這個寶寶生的很健康,也很順利。
很多媽媽都不理解為什麼孩子出生一定要哭才算健康?其實是這樣的:
胎兒在沒有出生以前,可以說是一個真空娃娃,全靠臍帶進行代謝,當嬰兒出生後,臍帶要剪短,這樣嬰兒就沒有了從母體那得到氧氣的供給,就要開始自主呼吸了。正常情況下,胎兒在出生後20秒鐘內,會發出第一聲啼哭。如果孩子不哭,就代表肺泡沒有打開,時間一長就會造成缺氧。初生嬰兒如果一直不哭是很危險的,可能造成腦部缺氧而引起意外。
所以只有哭出來,醫生才可以第一時間判斷孩子是否健康,才能讓產婦也安心。
1、本能反應
有的時候寶寶在床上躺著的時候,就會不自主的去抓自己,這其實是寶寶的一種本能反應,叫做「抓握反射」。做這種動作的時候,寶寶完全處於無意識的狀態。
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狀態,因為寶寶從媽媽的身體裡出來,還不能完全適應外面陌生的世界,總會想抓一些東西來給自己一些安全感,有的時候就會不小心將自己抓傷。
這種情況一般在一到三個月的新生兒的孩子中最常出現,他們會盡力抓住眼前和手裡的任何一樣東西。再回想一下,是不是將我們一根手指給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抓得特別用力,特別牢,有的時候都能給一個大人抓疼。
2、身體不舒服
有的時候孩子也會用力的抓自己的頭髮。這種情況一般都出於家長不會總給寶寶洗頭,尤其是在天氣炎熱的時候,但是寶寶的頭髮也會像我們大人一樣出油出汗,從而變得瘙癢。而寶寶沒有辦法去用撓解決這種問題,所以只能用薅的方式來解決。
新生的寶寶並不能很好地掌握這種力度,所以有的時候一用力就容易把自己傷害到,或者是薅著自己的頭髮不鬆手。絕大部分寶寶身上都會有這樣的情況,當父母發現孩子的指甲長的時候,一定要定期給孩子剪指甲,避免由於孩子指甲太長,過於鋒利,把孩子的皮膚撓壞。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及時給寶寶做好清潔,否則孩子依舊會用力的抓撓。這樣對孩子這樣對寶寶的頭皮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害。
寶寶除了抓握反射,寶寶還有很多的原始反射,我們來了解一下:
1、摩羅反射
2、覓食反射
3、吸吮反射
4、踏步反射
5、手心反射
6、擁抱反射
7、遊泳反射
8、軀幹內曲反射
9、胃腸反射
各位家長也不要擔心,這些情況都會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而一點點的控制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