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書蟲媽媽
寒冷的12月,悅悅迎來了她的第一個寶寶,當聽到寶寶的第一聲啼哭時,悅悅心裡無比激動——我當媽媽了!看著寶寶一雙大眼睛左顧右盼,濃密的頭髮又黑又長,紅紅的小臉蛋,悅悅沉浸在當媽媽的無比幸福之中。
幸福感過後,悅悅很快陷入了無所適從的狀態。確實是,身為新手媽媽,無論你是否做足準備,滿心期待,還是毫無準備,嬰兒的到來都會徹底改變你的生活。「吃喝拉撒睡穿」這些你未關注過的小事,在你成為媽媽後立刻變成了生活的重中之重。
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最讓悅悅頭疼的問題是給寶寶穿衣方面,不知道該給寶寶穿多少,穿多怕寶寶受熱,穿少怕寶寶受涼。身為過來人,婆婆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她,一定要給寶寶多穿衣服,因為新生兒怕冷不怕熱。所以,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最好都給寶寶多穿衣服,不然可能身就很容易出現毛病。
這天,在醫院,悅悅又在和婆婆為給寶寶穿多少衣服進行爭論,悅悅認為室溫很高,沒有必要穿這麼多厚衣服,但婆婆認為,新生寶寶不同大人,是很怕冷的,必須穿得厚厚實實,再包個包被才行。
這時,剛好兒科醫生來巡房,聽到她們的爭論。醫生抱過寶寶,摸摸了寶寶的後背,發現寶寶的後背熱熱的並有汗水,告訴悅悅,寶寶穿多了,要脫件衣服。聽了醫生這麼說,悅悅馬上諮詢:「新生嬰兒是怕冷還是怕熱呢?」
兒科醫生笑著說:「兩者都不是,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還不健全,汗腺不發達,肌肉也不發達,不但怕冷,也同樣怕熱。所以新生寶寶要注意保持溫度適中,同時注意室內溫度,既不能過冷,也不能過熱。」
那麼,新手媽媽怎麼判斷寶寶是冷是熱?
對手新手媽媽來說,怎樣判斷是否給寶寶穿夠衣服了呢?其實也不難,可以這樣做:因為寶寶的身體發育不完全,即使很熱,但手腳可能摸起來都是冰涼的,如果是冬天,寶寶最好比大人穿多一件,如大人穿3件,那麼,寶寶最好穿4件。
同時,想判斷寶寶是否發冷,可以觸摸寶寶的背部,因為後背如果冷的話,就代表體內溫度比較低,可以給寶寶添衣來保暖。如果孩子的後背比較溫暖,沒有出汗等情況,說明寶寶的衣服厚度適中,不需要添衣了。摸寶寶後背感覺發熱且有汗的話,證明需要給孩子減衣了,減到比大人衣服件數少一件,或者穿得比大人衣服薄一些差不多就可以了。
新生兒寶寶的保暖護理
新生兒不能妥善地調節體溫,因為他們的體溫中樞尚未成熟,皮下脂肪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體溫會很容易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爸爸媽媽們,在護理新生兒寶寶時,一定要定期測體溫,每隔兩小時給寶寶測一次,做好記錄(每日體溫正常波動應在36℃~37℃)。
新生寶寶一出生便要立即採取保暖措施,可防止體溫下降,尤以冬季更為重要。新生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低於36℃說明保暖不夠。高於37℃說明保暖過度,體溫就會上升。因此,體溫過高過低、忽冷忽熱對新生兒都不利,應適時調節。
新生兒嬰兒需要恆定的溫溼度
兒科醫生提醒: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非常不穩定,環境溫度的變化對新生兒體溫影響比較大。如果環境溫度的變化,超過了新生兒自身調節的能力,或會造成寒冷損傷,或會造成發熱。所以,適宜、相對恆定的室內溫度,對新生兒來說非常重要。適宜的環境溫度是24°C - 26°C。
新生兒寶寶的房間,室內相對溼度適宜在50%左右,一般維持在45%就很好了。溼度過小,會加快新生兒水分蒸發,導致新生兒脫水。如果室內溫度高,溼度小,會發生新生兒脫水熱。因此,新生兒適宜的環境溫度冬季是22°C -24°C,夏季是26°C -28C,春秋兩季溫度適宜,不需要人為調整。
北方溼度小,維持在45%就很好了。南方溼度大,不需要特殊加溼,如果溼度大於70%,可使用吸溼器適當降低溼度。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照顧新生兒寶寶需要父母加倍細心,忽冷忽熱是寶寶生病的主因,一定要保證寶寶所處的環境溫度相對穩定,切莫一會兒冷,一會兒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