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到底是拍冷還是拍熱?這個問題也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特別是跟奶奶一起帶孩子的時候,就不知道到底怎麼給寶寶穿衣服對了。在奶奶的眼中,孩子永遠都是怕冷的,所以流傳一句話「有種冷,是奶奶覺得你冷。」那麼對於新生兒到底是怕冷還是怕熱,應該怎麼穿衣服呢?家長別犯糊塗,這些護理要懂。
如何判斷寶寶是冷了還是熱了?
對於寶寶來說,既怕冷又怕熱。寶寶們不是怕冷和怕熱的問題,而是家長要正確地給寶寶穿衣,不能穿得過多,捂著寶寶;也不能穿得過少,凍著寶寶。有很多長輩覺得那捂著寶寶總比凍著寶寶好,避免感冒生病難受。其實捂著寶寶也很難受,只是正常是沒有表現出來,等到」捂熱綜合症」時就後悔都晚了。
通常家長可通過下面的幾種方式來判斷寶寶是否需要添減衣物。
1、摸寶寶的後頸和後背。
這是最常用的方式。通常摸後頸後後背如果有些粘嗒噠的,那就說明寶寶出汗了,穿的有些多;如果後背有些涼,那就是寶寶有些冷了。但如果家長不能明顯感覺到後背的溫度可以嘗試下面的方式。
2、摸寶寶的手。
如果寶寶的手部溫度剛剛好,不涼也不熱,那就說明衣服穿得剛剛好。
3、觀察寶寶的皮膚。
如果寶寶的皮膚有些泛紅,有些寶寶可能會出現疹子的情況,那肯定是寶寶有些熱了,在皮膚上直接表現出來了。
4、寶寶的睡眠情況。
通常如果寶寶的衣服穿得剛剛好,寶寶是會熟睡的。但是如果寶寶睡覺一直動來動去,那就可能是寶寶冷了或者是熱了。按照大家正常的思維來判斷,最大的可能就是穿多了。
不管是什麼季節,是冷還是熱,這幾個部位家長一定要額外注意,要保暖最重要。
1、囟門。
囟門位置在頭部,因此,頭部一定要注意保暖。 新生兒的抵抗力相對比較弱,身體的大部分的熱量都是由頭部散發的,因此,頭部是最容易寒氣侵襲的地方,如果寶寶頭部著涼,身體的熱量散發的很快,就容易著涼感冒。
2、肚子。
肚子部位對於每個人來說都特別的重要,因為人體的臟腑器官幾乎都在這個部位。而新生兒的腸胃基本每時每刻都在蠕動,如果受涼,腸蠕動會加快,內臟肌肉呈陣發性強烈收縮,會發生陣發性的腹痛。同時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發育。
3、腳部。
有句古話「腳底受寒百病侵」。新生兒的抵抗力本身就弱,身體器官處於不斷發育成熟階段,因為一定要做好腳底的保暖工作,避免因為腳底受寒而引發生病等情況。
平時,在哺乳的時候,如果寶寶經常性吃的一頭汗,那麼媽媽們在餵寶寶的時候,可以先幫寶寶衣服解開一點,吃完奶後,過幾分鐘,再扣好,避免寶寶熱。其實新生兒比大人更怕冷,比大人更怕熱。因此,冬天的時候,要比大人多穿一件,可以保暖,春秋時跟大人穿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到了夏天,儘量給寶寶少穿一點,跟大人差不多或者是比大人衣服薄一點都可以。但是具體的要看寶寶的身體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