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上河沿河步道為學生們上學放學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
福州晚報記者 陳長森 張旭/文 陳建國/攝
「謝謝叔叔!」昨天下午,倉山區馮宅中心小學孩子們一句句稚嫩的感謝聲,是對浦上河治理參與者的最佳褒獎。
蛻變後的浦上河成了金山片區的特色景觀帶,沿河步道還為學生們上學放學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讓他們不再與汽車「為伍」。
通水脈:
開挖800米河道連通
全長3.4公裡的浦上河,是金山片區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內河,一年多以前,這裡還是一幅垃圾遍地、臭氣燻天的景象。
「為了徹底整治河道,除了將沿線的排汙口全部接入截汙系統外,施工方採用幹塘清淤工藝,對整條河道進行了清淤,清淤量超過2.7萬立方米。」市水務集團建設事業部浦上河河長李濤說,浦上河與其他斷頭河一樣,黑臭的一大「病症」在於河道不通。
去年,在倉山區快速推進徵遷的基礎上,以謝宅路為起點,向北穿過鳳岡路和金洲南路,浦上河新開挖了約800米河道,成功讓它與洋洽河連通。李濤表示,施工方還在浦上河下遊建設了2座鋼壩閘,進行水位調控,保證浦上河水多水動的目標。
修駁岸:
生態景觀扮靚沿線
記者看到,去年新開挖的約800米河道,如今已經成為生態駁岸樣板,形成綠色、自然的立體生態空間和公共活動空間。河岸兩側,紅的、黃的、紅黃雙色的美人蕉肆無忌憚地生長,旁邊還有鳶尾、翠蘆綠、水竹芋等植物,它們一起用色彩扮靚內河。
記者發現,浦上河沿線未設置欄杆,而是設置隱形防護網,讓人感覺更加親近大自然。「全線依地勢建起緩坡入水生態駁岸,它的特點在於親水性。同時,通過隱形防護網和灌木的搭配保證市民的安全。」浦上河園林部門跟包單位負責人張敏說,通過培育水生植物,不僅可以形成淺根系、深根系植物的合理組合,還可以為水體增加供氧量,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
記者了解到,浦上河旁將在本月下旬開挖一個湖泊。「人工湖位於金洲南路與浦上河交匯處,規劃面積約6000平方米,日常蓄水量約15000立方米。」李濤說,浦上河經過人工湖,然後沿浦上支河最終匯入流花溪金山公園段。該湖體除了景觀用途外,還將起到串聯水系,調節內河水位的作用。
建公園:
6.8公裡步道串聯
「步道剛建成那會兒,學生們經過工人身邊都會很有禮貌地說『謝謝叔叔』,讓人頓時覺得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施工方宏潤建設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盧盛彪說,由於馮宅中心小學緊鄰洪灣路和楊周路,在此之前,學生們上學放學都要經過機動車道,身旁常常有小車或者卡車經過,浦上河步道建成後,給小朋友們提供了安全的「綠色通道」。
記者了解到,此前浦上河沿線幾乎沒有步道相通,通過此次串珠公園建設,兩側6.8公裡的步道幾乎全線貫通。
「與其他串珠公園不同,浦上河的『當家花旦』是洋紫荊。」盧盛彪說,除了洋紫荊外,浦上河串珠公園沿線還有柳樹、秋楓、美人樹、錦葉欖仁、番石榴等植物,達到有花有香有果的綠化效果。
「由於步道緊鄰居民區,空間有限,在景觀設計上重點突出景深效果,綠道旁大樹的種植都與小區內的樹木錯開,從遠處看去錯落有致,不會顯得侷促。」在張敏的帶領下,記者看到浦上河串珠公園沿線相隔不遠就有一處休憩場所。
張敏說:「除了這些小廣場,浦上河沿線共建設5個串珠公園,目前已建成3個,還有兩個要等兩處調蓄池建成後在上面建設,一處位於浦上河和流花溪交匯處,另一處位於阿彌陀佛大酒店附近的劉宅路沿線。」
張敏告訴記者,目前,河道日常維保隊伍已成立,對河面和沿岸進行日常維護。未來,浦上河串珠公園內還將設置直飲水機、24小時圖書館、WIFI等公共設施。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