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上河變美景 步道成「綠色通道」

2020-12-27 福州新聞網

浦上河沿河步道為學生們上學放學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 

  福州晚報記者 陳長森 張旭/文 陳建國/攝

  「謝謝叔叔!」昨天下午,倉山區馮宅中心小學孩子們一句句稚嫩的感謝聲,是對浦上河治理參與者的最佳褒獎。

  蛻變後的浦上河成了金山片區的特色景觀帶,沿河步道還為學生們上學放學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讓他們不再與汽車「為伍」。

  通水脈:

  開挖800米河道連通

  全長3.4公裡的浦上河,是金山片區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內河,一年多以前,這裡還是一幅垃圾遍地、臭氣燻天的景象。

  「為了徹底整治河道,除了將沿線的排汙口全部接入截汙系統外,施工方採用幹塘清淤工藝,對整條河道進行了清淤,清淤量超過2.7萬立方米。」市水務集團建設事業部浦上河河長李濤說,浦上河與其他斷頭河一樣,黑臭的一大「病症」在於河道不通。

  去年,在倉山區快速推進徵遷的基礎上,以謝宅路為起點,向北穿過鳳岡路和金洲南路,浦上河新開挖了約800米河道,成功讓它與洋洽河連通。李濤表示,施工方還在浦上河下遊建設了2座鋼壩閘,進行水位調控,保證浦上河水多水動的目標。

  修駁岸:

  生態景觀扮靚沿線

  記者看到,去年新開挖的約800米河道,如今已經成為生態駁岸樣板,形成綠色、自然的立體生態空間和公共活動空間。河岸兩側,紅的、黃的、紅黃雙色的美人蕉肆無忌憚地生長,旁邊還有鳶尾、翠蘆綠、水竹芋等植物,它們一起用色彩扮靚內河。

  記者發現,浦上河沿線未設置欄杆,而是設置隱形防護網,讓人感覺更加親近大自然。「全線依地勢建起緩坡入水生態駁岸,它的特點在於親水性。同時,通過隱形防護網和灌木的搭配保證市民的安全。」浦上河園林部門跟包單位負責人張敏說,通過培育水生植物,不僅可以形成淺根系、深根系植物的合理組合,還可以為水體增加供氧量,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

  記者了解到,浦上河旁將在本月下旬開挖一個湖泊。「人工湖位於金洲南路與浦上河交匯處,規劃面積約6000平方米,日常蓄水量約15000立方米。」李濤說,浦上河經過人工湖,然後沿浦上支河最終匯入流花溪金山公園段。該湖體除了景觀用途外,還將起到串聯水系,調節內河水位的作用。

  建公園:

  6.8公裡步道串聯

  「步道剛建成那會兒,學生們經過工人身邊都會很有禮貌地說『謝謝叔叔』,讓人頓時覺得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施工方宏潤建設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盧盛彪說,由於馮宅中心小學緊鄰洪灣路和楊周路,在此之前,學生們上學放學都要經過機動車道,身旁常常有小車或者卡車經過,浦上河步道建成後,給小朋友們提供了安全的「綠色通道」。

  記者了解到,此前浦上河沿線幾乎沒有步道相通,通過此次串珠公園建設,兩側6.8公裡的步道幾乎全線貫通。

  「與其他串珠公園不同,浦上河的『當家花旦』是洋紫荊。」盧盛彪說,除了洋紫荊外,浦上河串珠公園沿線還有柳樹、秋楓、美人樹、錦葉欖仁、番石榴等植物,達到有花有香有果的綠化效果。

  「由於步道緊鄰居民區,空間有限,在景觀設計上重點突出景深效果,綠道旁大樹的種植都與小區內的樹木錯開,從遠處看去錯落有致,不會顯得侷促。」在張敏的帶領下,記者看到浦上河串珠公園沿線相隔不遠就有一處休憩場所。

  張敏說:「除了這些小廣場,浦上河沿線共建設5個串珠公園,目前已建成3個,還有兩個要等兩處調蓄池建成後在上面建設,一處位於浦上河和流花溪交匯處,另一處位於阿彌陀佛大酒店附近的劉宅路沿線。」

  張敏告訴記者,目前,河道日常維保隊伍已成立,對河面和沿岸進行日常維護。未來,浦上河串珠公園內還將設置直飲水機、24小時圖書館、WIFI等公共設施。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

相關焦點

  • 福州浦上河大變身!5個串珠公園,下個月全部投用!
    經過整治,浦上河全線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全線還配有5個串珠公園,各具特色。記者昨日探訪發現,目前最後一個串珠公園正在加速掃尾,下個月便可投用。浦上河最後一個串珠公園進入收尾階段過去的浦上河河道上遊是斷頭河道,起點處的下道村及謝宅路排口汙水成為河道水源,河道沿線存在多處雨汙混接排口及居民排水口,整條河黑臭不堪。
  • 浦上河與飛鳳河、流花溪、洋洽河「聯網」
    倉山金山奧體片區水系中重要的一條河道——浦上河終於不再斷頭,與飛鳳河、流花溪、洋洽河3條河道連通。記者昨日從市建委獲悉,目前全長2916米的浦上河已全線貫通,沿線汙水也統一收集處理,實現基本消除黑臭的目標。
  • 福州金山浦上河開放迎客 下月將新建人工湖
    記者16日獲悉,金山片區浦上河綜合治理已順利完成,沿線濱河步道已建成開放。下月,一座6000平方米的人工湖將動建,串起浦上河及浦上支河。明年,浦上河沿線還將新建一座二級調度中心,對金山片區12條內河水質、水位等「收歸統管」,打造智慧水務新生活。
  • 嘉定96條高顏值健身步道、綠道 你最常去哪條
    環城河步道(內圈)總長度6500米,去年6月底完成貫通並對市民開放。步道沿河岸邊鋪設2.5米寬步道,新架橋梁、鋪設橋下通道及新建水上棧道,串聯起嘉定古城牆遺址、南城牆遺址公園、嘉定紫藤園等嘉定著名景點;步道集歷史遺蹟、親水綠植、休閒健身於一體,現已成為生態優美、環境宜居的環嘉定老城文化新地標。  北水灣體育公園步道
  • 浦上河最後一處串珠公園下月「揭幕」
    浦上河最後一處串珠公園下月「揭幕」 全線添綠約5萬平方米 2019-08-29 23:34:22  來源:福州新聞網
  • 鎮海遊步道 休閒新風景
    被評為「寧波十大文化旅遊古道」的九龍湖遊步道, 以三界亭為中心,按照「多出入口、多迴路、成網狀」的要求,因地制宜造路開道,連接九龍湖、九龍源、橫溪村、汶溪村等,形成了全長約56公裡的山林徒步健身圈。下午6點半,健走大部隊開始行動,遊步道上人數一下子增多了。昏黃的的燈光投射在孩童嬉戲的身影上,好一個涼風夜。&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澥浦大河沿岸遊步道。
  • 臺中市大坑步道相思樹觀景平臺360度賞美景
    臺中市府在大坑10號登山步道打造復層式觀景及休憩平臺,一、二樓均可觀景,視野廣達360度。(盧金足翻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中市大坑10號步道景色優美,生態景觀豐富,為提供更好的登山質量,臺中市風景區管理所於步道旁興建一座相思樹雙層觀景平臺,27日正式開放,可360度眺望臺中山景、城市美景,成為大坑步道新亮點。
  • 臺灣七大步道賞夢幻美景
    隨著時序漸漸入秋,旅人們能開始規劃秋日微旅行了,以下北臺灣七大步道,周末就帶著爸媽上山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欣賞夢幻美景吧! 坪林 - 金瓜寮魚蕨步道 位在坪林金瓜寮的魚蕨步道是坪林著名的一條綠色休閒路線,遊客可以沿著金瓜寮溪欣賞溪流景觀及蕨類生態
  • 世界上最驚豔的玻璃通道
    照明顏色和圖案可以在不同的節日電腦控制調整,比如7月4日國慶節時,通常是紅,白,藍三色方案;聖誕節時則是紅色和綠色的聖誕禮物和其他各種圖案。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雙子塔(也稱KLCC)高452米,是阿根廷的建築師塞薩爾·佩裡和Djay Cerico設計,雙子塔在1998年完成了七年構建之後,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直到被臺北101超越,不過仍是世界上最高的雙子樓。
  • 寧波東錢湖:百多公裡綠色步道串珠成鏈
    原標題:走上雲端看湖山東錢湖:百多公裡綠色步道串珠成鏈登古道,行步道,是一項健身、時尚的運動方式。近兩年來,東錢湖管委會投入近千萬元,將散布的古道、步道相串聯,形成一條環繞東錢湖、連接鄞州區的運動步道帶,並計劃申報國家級步道。目前,多條環線已貫通,標識系統正在安裝。
  • 九龍坡區九龍灘:13條綠色通道直達江灘 讓市民親近長江
    當天下午,重慶日報記者在位於九龍坡區九濱路的九龍灘項目看到,平整開闊的升偉商業外街,不少市民在此散步休閒:或沿著紅色步道一邊鍛鍊一邊賞景,或帶著孩子放起風箏,或坐在臨江的咖啡館裡,悠閒地喝著下午茶……「今年政府重新打造九龍灘這片,給我們老百姓生活品質帶來了不小提升。」市民王女士住在九濱路附近,她告訴記者,以前這裡規劃凌亂,設施陳舊。
  • 西固馬耳山健身步道 「顏值」提升 美景怡人
    西固馬耳山健身步道 「顏值」提升 美景怡人 20-05-30 09:14
  • 懷柔科學城雁棲河城市生態廊道將新增千米健身步道
    近日,懷柔區體育局發布消息,將在雁棲河生態廊道、華欣灣公園、雁棲精神文明主題公園3個公園新增5700米健身步道,預計11月底完工。其中,雁棲河生態廊道內將新增千米健身步道。項目將打造「一廊潤多林」的景觀結構,由濱河綠帶與雁棲河河道共同形成的藍綠生態廊道,將雁棲河周邊的多個零散地塊串聯起來,呈現不同主題的園林景觀。項目啟動區內共兩處塊狀綠地,一塊位於京加路南側、雁棲河東岸,面積約為8.6公頃,將打造「藝之林」主題公園。公園圍繞生態雨水收集、生態科普展示、綠色戶外健身等內容,用造型新穎的景觀形式、多樣的植物色彩,打造以綠色科普為主題的叢林生態藝術空間。
  • 陽泉獅腦山上修了條健身步道
    近日,家住陽煤集團二礦小南坑小區的退休職工王師傅,沿著新修好的登山健身步道上了獅腦山:「路平了,還有休息椅和涼亭,這下可方便多了!」  這幾天,春日裡的陽泉暖陽高照,微風拂面,山上桃花綻放,各種植被抽出綠色的嫩芽,春的氣息越來越濃。在這條建成不久的陽泉礦區蔡西路一公裡長的健身步道上,來來往往都是鍛鍊的人。沿平整寬闊的步道拾級而上,舉目便可縱覽美景,別提多愜意了。  走了十多分鐘,王師傅來到一旁的亭子裡小憩。
  • 醉在鵝湖的玫瑰步道和秋香步道,佳境不遠尋,門前即美景
    【鵝湖最美步道,你去過還是錯過?】新晉美景,速來打卡!芒種已過,夏至已至,時光漸漸步入盛夏,氣溫也日益上升。在難耐的暑熱中,尋找納涼休閒的好去處成了大家都格外留心的事情。其實,佳境無需遠尋,門前即是良景。
  • 鄭州將建158.5公裡的沿黃生態廊道 採摘園、國家步道、騎行通道都有
    ,感受黃河帶來的自然美景、田園風光、文化魅力,實現人、河、城相依相存、和諧統一。  開封黃河大堤示範段,突出「生態美景、文化傳承」,投資4億元,自黑崗口控導工程起,沿黃河大堤,至龍亭區陶莊村,面積約150萬平方米,建設以文化為依託的複合型生態廊道。
  • 逛山城步道 看立體山城 品巴渝文化
    上遊新聞記者 張錦旗 攝 綠蔭環抱、風景秀麗,沿石階而上,可以賞山城美景、兩江美景。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以打造綠色出行便民道、山水遊憩休閒道、鄉愁記憶人文道、城市體驗風景道為目標,加快推進17條353公裡重點特色「山城步道」建設。
  • 臺灣6大健行步道 讓你親近自然樂享美景
    有時美景並非唾手可得,必須要付出一些體力才得以親近。臺灣達人為您精選6條健行步道,既能運動又可走訪美麗景致、親近自然。
  • 同安區通山連海步道初具規模 綠色珍珠鏈串起居民慢生活
    它將如綠色「珍珠鏈」一般,串連起沿線生態圖景、水系和風景名勝區,進一步增強居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荒地變公園開門即風景  「省道206線同安大道至蓮花水庫段慢行步道,長約1.2公裡,綠化面積近4.7萬平方米。」同安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工程二部副經理黃偉介紹說。
  • 廈門同安區通山連海步道初具規模 綠色「珍珠鏈」串起居民慢生活
    步道如同一條綠色「珍珠鏈」,串連起沿線生態圖景、水系和風景名勝區,進一步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一路溪水潺潺,近處,芳草萋萋,蝴蝶翩躚;遠望,林田錯落,屋舍儼然……這是記者昨日漫步於省道206線同安大道至蓮花水庫段慢行步道時看到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