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的「惠氏」可能是假的,六家公司冒用惠氏公司LOGO,被判侵權...

2021-01-09 瀟湘晨報

很多家庭都喝過或聽說過惠氏奶粉。在市面上還有著惠氏母嬰洗護等產品,他們有著相似的商標和英文拼寫,但卻並非同一家公司。近日,杭州中院宣判了惠氏公司與廣州惠氏寶貝母嬰用品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品牌糾紛案。這也是浙江首例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智慧財產權案件。

惠氏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惠氏公司)於1926年2月4日在美國成立,在研究、開發、製造和銷售嬰幼兒奶粉等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是「惠氏」、「Wyeth」等商標的商標權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使用惠氏(WYETH)商標的嬰兒配方奶粉產品就已進入中國市場進行銷售,並在國內許可惠氏(上海)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氏上海公司)等多個關聯公司使用「惠氏」、「Wyeth」商標。經過長期的推廣使用,「惠氏」、「Wyeth」商標在嬰幼兒奶粉等產品中取得了較高的知名度。2015年,惠氏公司旗下奶粉業務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

廣州惠氏寶貝母嬰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惠氏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來,長期、大規模地生產、銷售帶有「惠氏」、「Wyeth」、「惠氏小獅子」標識的母嬰洗護產品等商品,並通過搶註、從他人處受讓等方式在洗護用品等類別上註冊了「惠氏」、「Wyeth」等商標。廣州惠氏公司還在宣傳推廣中暗示與惠氏公司相關聯。此外,在廣州惠氏公司受讓取得的六個「惠氏」、「Wyeth」商標被宣告無效以及最高院判決認定廣州惠氏公司使用「惠氏」、「Wyeth」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後,其仍繼續使用「惠氏」、「Wyeth」、「惠氏小獅子」標識銷售相關母嬰洗護等商品。廣州正愛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愛公司)、杭州單恆母嬰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單恆公司)、青島惠氏寶貝母嬰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惠氏公司)經廣州惠氏公司授權,在網店上銷售廣州惠氏公司委託生產的商品。其中,僅單恆公司網店的銷售額就超過3000萬元。

陳澤英系廣州惠氏公司、正愛公司的股東,其個人帳戶用於收款;管曉坤系正愛公司、青島惠氏公司的股東,廣州惠氏公司的股東、董事;陳澤英與管曉坤曾系夫妻;廣州惠氏公司與單恆公司亦存在關聯關係。管曉坤還在香港成立惠氏中國有限公司,用於轉讓「惠氏」、「Wyeth」等商標。

從左自右分別是美國惠氏產品、廣州惠氏產品

惠氏公司、惠氏上海公司向杭州中院起訴,要求廣州惠氏公司等六被告停止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適用懲罰性賠償經濟損失3000萬元,以及合理費用55萬元。

杭州中院經審理後,認定六被告在其生產、銷售的被訴侵權產品、產品包裝及宣傳冊上使用「Wyeth」、「惠氏」、「惠氏小獅子」標識並在網站上進行宣傳的行為構成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惠氏公司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容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來源產生混淆,侵害了惠氏公司「Wyeth」、「惠氏」註冊商標專用權,並認定青島惠氏公司在企業名稱中使用「惠氏」構成不正當競爭。

在判賠金額方面,杭州中院考慮到原告的商標知名度高、被告惡意攀附惠氏公司商譽及字號的惡意侵權明顯、被告的侵權行為持續時間長、涉及地域廣、侵權規模大,情節嚴重,涉案產品關乎嬰幼兒健康安全等因素,對各被告的賠償金額採用懲罰性賠償的方式予以計算。經過計算,無論是基於網店、經銷商渠道還是廣州惠氏公司大區經理自認的銷售金額,所計算的被告獲利均超過了1000萬元。因此,杭州中院按照侵權獲利的三倍計算賠償金額後,全額支持了惠氏公司、惠氏上海公司賠償金額的訴請。

具體判決如下:

一、被告廣州惠氏寶貝母嬰用品有限公司、廣州正愛日用品有限公司、杭州單恆母嬰用品有限公司、青島惠氏寶貝母嬰用品有限公司、陳澤英、管曉坤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在其生產、銷售的嬰幼兒洗浴、護膚、餵哺、洗衣、尿褲,驅蚊溼巾商品以及成人用洗護和孕婦產品、商品包裝、廣告宣傳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使用「惠氏」及「Wyeth」商標;

二、被告青島惠氏寶貝母嬰用品有限公司立即在企業名稱中停止使用「惠氏」字樣,並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變更企業名稱,變更後的企業名稱不得包含「惠氏」字樣;

三、被告廣州惠氏寶貝母嬰用品有限公司、陳澤英、管曉坤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連帶賠償原告惠氏有限責任公司、惠氏(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3000萬元,及為制止侵權所支出的合理費用人民幣55萬元,共計人民幣3055萬元,被告杭州單恆母嬰用品有限公司就其中的人民幣1500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被告廣州正愛日用品有限公司就其中的人民幣10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被告青島惠氏寶貝母嬰用品有限公司就其中的人民幣60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四、駁回原告惠氏有限責任公司、惠氏(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瀟湘晨報綜合杭州中院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美國惠氏公司訴商標被侵權 獲懲罰性賠償3055萬元
    杭州中院 供圖中新網杭州1月7日電(記者 郭其鈺)記者7日從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宣判美國惠氏公司、惠氏上海公司訴廣州惠氏公司等六被告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一案,法院全額支持惠氏公司、惠氏上海公司賠償金額的訴請,被告適用懲罰性賠償經濟損失3000萬元及合理費用55萬元。惠氏公司1926年在美國成立,是「惠氏」「Wyeth」等商標的商標權人。
  • 美國惠氏公司訴商標被侵權 獲懲罰性賠償損失3055萬元
    記者7日從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宣判美國惠氏公司、惠氏上海公司訴廣州惠氏公司等六被告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一案,法院全額支持惠氏公司、惠氏上海公司賠償金額的訴請,被告適用懲罰性賠償經濟損失3000萬元及合理費用55萬元。惠氏公司1926年在美國成立,是「惠氏」「Wyeth」等商標的商標權人。
  • 「廣州惠氏」敗訴,被判更名並賠償美國惠氏3000萬元
    惠氏公司、惠氏上海公司向杭州中院起訴,要求廣州惠氏公司等六被告停止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適用懲罰性賠償經濟損失3000萬元,以及合理費用55萬元。杭州中院經審理後,認定六被告在其生產、銷售的被訴侵權產品、產品包裝及宣傳冊上使用「Wyeth」、「惠氏」、「惠氏小獅子」標識並在網站上進行宣傳的行為構成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惠氏公司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容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來源產生混淆,侵害了惠氏公司「Wyeth」、「惠氏」註冊商標專用權,並認定青島惠氏公司在企業名稱中使用「惠氏」構成不正當競爭。
  • 15樓財經 適用懲罰性賠償 傍「惠氏」名牌一廣州企業被判賠3055萬
    1月7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杭州中院官方公眾號了解到,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宣判美國惠氏公司、惠氏上海公司訴廣州惠氏公司等六被告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一案。法院判決被告適用懲罰性賠償經濟損失3000萬元及合理費用55萬元。
  • 美國惠氏起訴「廣州惠氏」獲3倍賠償!
    提到惠氏,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惠氏相關的母嬰用品,比如惠氏奶粉。但吃瓜群眾可能不知道惠氏其實還分美國和中國的惠氏:一方為深耕中國嬰幼兒營養品市場30餘年的全球500強企業,一方為中國嬰幼兒用品領域成立僅數年的後起之秀。
  • 浙江首例適用懲罰性賠償知產案宣判 美國惠氏獲賠3055萬
    法院認定6被告在其生產、銷售的被訴侵權產品、產品包裝及宣傳冊上使用「Wyeth」、「惠氏」、「惠氏小獅子」標識並在網站上進行宣傳的行為構成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惠氏公司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侵害了惠氏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判決廣州惠氏寶貝母嬰用品有限公司、陳某、管某連帶賠償3000萬元。
  • 配合反壟斷,惠氏奶粉降價11%
    昨日,貝因美發布補充公告稱,本次降價是該公司配合國家九部委有關奶粉行業整冶,包括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近期對奶粉行業的反壟斷調查,「公司也在積極配合調查中。」貝因美的這一最新公告表明,乳企反壟斷調查對象並不局限於外資乳企。
  • 惠氏自認壟斷 最高降價兩成
    N新京報 21世紀經濟報導第一財經日報 中新 發改委近日透露,目前正在對合生元、多美滋、美贊臣、惠氏、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等奶粉進行反壟斷調查(相關報導請見本報7月3日A16版)。據知情人士透露,捲入調查的企業不止這六家,被調查的企業有數十家,包括國內不少大品牌企業。 對於發改委掀起奶企反壟斷調查風暴,已經有奶企作出降價反應。
  • 惠氏奶粉 21名患兒長期喝惠氏奶粉
    《每日經濟新聞》昨日從重慶患兒家長李雪鋒處獲悉,截至昨天,他共已搜集到了21名長期喝惠氏奶粉並確診結石的患兒,其中已有部分家長接到了惠氏公司的電話,並向該公司提供了所購產品的批次。惠氏方面表示,如果這些批次的產品此前沒有做過檢測的話,公司會將樣品送往質監局指定的檢測機構,給消費者一個說法。
  • 惠氏奶粉過敏傳聞愈演愈烈 惠氏回應緩慢遭質疑
    網友近日爆料,有孩子喝了惠氏奶粉後,身上出現紅斑和脫皮現象,並發了孩子食用惠氏奶粉後的照片。消息一經微博發出,便引起了上萬網友的轉發。雖然,有皮膚專家表示,奶粉可能不是引發小孩病情的主因;但是,事件已經給廣大消費者產生了不小的恐慌。而作為事件當事者的惠氏公司,面對傳聞回應緩慢,遭到網友質疑。
  • 惠氏奶粉早是「問題兒童」?
    http://business.sohu.com/   杜衛東 劉建平  據《南方周末》6月3日報導,今年5月28日,江蘇的王女士只身前往上海,按上海惠氏營養品公司事先的承諾,與該公司「面對面」商談惠氏學兒樂奶粉的配方問題
  • 惠氏澄清「西安女嬰吃惠氏奶粉患腎結石」報導
    10月17日陝西《華商報》報導了一篇題為「女嬰患腎結石前一直吃惠氏奶粉 廠商稱無證據證明」的文章。文章中描述西安當地一個4個月大的女嬰查出左腎小結晶。此前該女嬰父母曾在7月份購買過6聽進口的惠氏金裝愛兒樂嬰兒配方奶粉,故懷疑是由於惠氏奶粉含三聚氰胺所導致。
  • 惠氏奶粉風波
    據悉,北京檢驗檢疫局檢疫人員是在北京朝陽區王四營鄉官莊村的某公司倉庫內查到這批奶粉的,總計1200罐,共480公斤,價值3萬多港元。  惠氏奶粉致癌?日前,來自北京的一則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其影響迅速蔓延擴散到南方,消費者紛紛致電本報。1200罐奶粉已回收  為此,美國惠氏藥廠中國有限公司日前主動給本報發來一份傳真———「致媒體的信」。
  • 惠氏頻現質量醜聞 洋奶粉再掀信任危機
    「惠氏奶粉裡竟然喝出只蟲子,」家住昌平區的張女士抱怨道,8月中下旬,她買了6罐惠氏啟賦奶粉。在給孩子衝奶粉的時候,在奶粉罐子裡面發現了一個小蟲子。而公司的回應則是「出現了這樣的事情,我們會派人來處理,等我們把產品拿回總公司進行檢查以後,我們會根據檢測的結果,給顧客一個答覆」。
  • 惠氏「啟賦」奶粉被指出現異物
    9月8日,本報介入此事後,範女士同意惠氏總公司提出的返廠鑑定方案。惠氏總公司表示,如果鑑定是廠家原因造成奶粉中出現異物,將按照《食品安全法》賠償。  反映:奶粉中出現異物  範女士告訴記者,8月13日,她在八一大道附近的馨概念母嬰用品店,花3600元購買了12罐惠氏「啟賦」奶粉。
  • 惠氏正在「重塑運營」
    今天,惠氏中國在回復小食代的問詢表示,「不斷的組織優化和架構調整是業務發展中的正常舉措,也是惠氏在過去數年中一直都在進行的一項工作。這也是確保惠氏愛爾蘭工廠的生產運營取得了持續成功的因素之一」。據小食代了解,該公司明天還將正式發布一項涉及中國市場的最新動作。
  • 「惠氏奶粉召迴風波」是「偶然性事件」?
    「應該說在這種分區停產檢修的狀況之下,可能是衛生隔離措施控制得還不夠嚴格,管理上的某些疏漏造成了生產環節的汙染,」對此李正達很坦率,我們公司的調查表明,這是一次性的獨立事件,並不反映惠氏在企業管理上存在什麼問題,之後我們也總結並制定了一系列的防範措施。  作為一家以研發為主的企業,可以很有信心地說,我們的產品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產品。」
  • 惠氏奶粉最新事件 惠氏金裝幼兒樂一段奶衝不開
    於是,韋先生開始懷疑是不是奶粉出了問題,於是,他自己就用兒子的奶瓶吸一吸嘗嘗奶粉啥味,誰知道結果讓韋先生非常震驚,韋先生說:「嘗一下,喝一下,沒喝動,正吃著,奶嘴被堵住了;使勁喝一下,一喝,感覺到沙子那味道,還可澀,喉嚨和舌頭都澀。」  難道是奶粉衝不開,是衝這奶粉的水溫出了問題。
  • 惠氏濟南降價賣 消費者不買帳
    在一家超市的奶粉櫃檯,一位正在選購奶粉的市民趙女士告訴記者,她前一天已經從網絡上看到了關 於嬰兒喝惠氏奶粉患結石的報導,這讓她對進口奶粉的質量非常失望,因此儘管惠氏大幅降價,她也不會購買 。  各方聲音  南方日報  多美滋可能致結石的恐慌還沒有消散,惠氏成為下一個被懷疑的對象。
  • 針對北京嬰兒喝惠氏拉血便報導 惠氏發表聲明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7日訊(記者林秀敏)7月16日,本網刊登了題為《北京嬰兒喝惠氏奶粉拉血便 三個小時吐四次》的新聞,報導了北京嬰兒心心飲用了230毫升由惠氏公司郵寄來的奶粉贈品後噴吐,而後拉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