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銜接:初中與小學的區別在哪裡

2020-12-13 中國教育在線

  佳怡在小學的時候,她成績優異,年年評為三好生,深得老師的喜愛。可到了初一以後,她覺得初中老師講課太快了,而且也不如小學老師講得那麼生動形象,對她的關心也少。一學期下來,她的學習成績退步很大。加上爸爸媽媽工作較忙,無暇關注太多。整個初一年級佳怡的成績還能在班級排到中等。初二時候,由於又增加了物理課程,佳怡的成績和小學相比已經是一落千丈,已經排到班級靠後位置。現在爸爸媽媽意識到,很困惑:孩子在小學時我們也沒有管多少啊,怎麼現在變成這個樣子啊。

  實際上,初中與小學相比,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教學方式、學習方式都起了很大變化,這就對孩子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

  初中小學不同在哪裡?

  1、課程設置和要求不同

  在課程設置方面,除了小學開設的課程以外,初中還增加了政治、生物、歷史、地理、信息技術等課程,初二、初三還增加了物理、化學,而且每門學科的內容都趨向專門化和系統化,如數學,小學是學算術,初中開始學習代數和幾何,另外,學科新舊知識聯繫密切,概念性強,提高了對空間想像力的要求,對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題目的難度與小學相比也加大了許多。由於初中課程增多,難度加大,故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初中階段的學習是系統的學習,需要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初中老師講課的速度比小學老師要快得多,如果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造成知識上的缺漏。由於知識連貫性強,少上一課,將影響一個環節。因此,家長必須督促孩子認真做好課前的預習,以降低小升初銜接上的坡度。

  2、課時安排上不同

  初中課堂教學中,用於複習鞏固的時間比小學少,課內作業練習時間少,鞏固知識的方法與小學也不盡相同,初中教學更多需要學生課後不斷思考總結與提高。

  小學生每天回家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作業,因為作業完成了,今天的任務也就完成了。而初中的作業是多樣的,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只是當天課程的鞏固或者是第二天的預習,而中學知識的綜合性,要求初中生必須做更多的課外作業才能跟得上老師的步伐。有部分學生會說,我每天作業都完成了,為什麼我的成績得不到進步呢?當孩子產生這樣的困惑時,家長需要指導孩子學會自己整理知識,學會對知識進行歸類和綜合;告訴他,課聽懂、作業會做僅是初級階段,還要追求融會貫通和熟練運用。培養孩子學習上的獨立性、自覺性和主動性,教會孩子適應初中學習的方法,幫助孩子提高自學能力。

  3、老師教學方式不同

  小學老師講課形象生動、活潑,他們比較重視使用教具、掛圖、標本等直觀教學手段,教學過程的設計注重變換形式、創設情境、學娛結合,這些都與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相適應。

  可升入初中後,根據孩子思維發展的特點,老師往往注重引導孩子由原先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初中的課程中規律性的知識越來越多,由於學習內容的變化,初中老師上課的時候更注重講清概念,課堂上分析演示較多,不再像小學時那麼形式多樣。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帶著問題學,開動腦筋聽。教師在課堂上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

  4、學生學習方式不同

  初中則更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老師不可能再天天盯著孩子,而是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自覺性、主動性是初中生必須過關的。對此,家長在孩子剛入初中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預習功課,在預習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教會孩子如何找重點和難點。

  除此以外,家長還要告訴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關鍵取決於課堂45分鐘的效率,所以一定要保持注意力,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改變學習方式,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逐步做到「三會」:會預習。能夠在預習的時候畫出重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疑問。會聽課。能夠集中注意力,並根據老師所講的內容做必要的筆記。會複習。課後要能把當天所學的內容做個小結,整理筆記,理解並掌握所學內容,然後進行練習和錯題矯正。

  5、學校作息制度不同

  初中生課外作業的難度比小學生的大,時間比小學長,為了讓孩子有效利用時間,家長要指導孩子制訂一套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快速適應初中生活,促進其健康成長。作息時間要科學合理,執行時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覺性,讓孩子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堅持下去。家長還要經常檢查、督促孩子嚴格按照作息時間和計劃進行各項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做到「三個不罷休」即:當天功課未完成不罷休、當周目標未實現不罷休、當月成績未提高不罷休。必要的時候,家長與孩子一起每天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核查。一般說來,制訂作息時間和計劃應注意四點:一是根據用腦規律,科學安排時間。比如說,背誦英語和語文最好在起床後半小時或臨睡前半小時進行。二是要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三是安排一定的家務勞動時間,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四是保證孩子有足夠的運動和睡眠時間。

  6、學習成績不同,打滿分或高分的次數由多變少。

  理性看待成績,注重過程。小學學生容易得高分甚至滿分,初中後則不容易,甚至出現不及格的現象。家長要有心理準備,孩子學習過程認真努力就可以了。

  7、孩子生活習慣不同,從自由到自律。

  約法三章,獎懲分明。不少家長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過於簡單,不是打罵,就是重獎,時間長了,這些都會沒有效果,因此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做到"約法三章"。

  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證明,最優秀的孩子往往不是最聰明的孩子,而是學習習慣最好的孩子。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學習過渡,早早做準備,輕輕鬆鬆上初中!

相關焦點

  • 為啥小升初後孩子成績一落千丈?小學學習和初中階段區別在哪裡?
    小升初開學軍訓告別了六年的小學生活,這個秋天又有很多孩子共同邁進了初中的學校大門。為什麼很多孩子上了初中之後,學習成績一下子就迅速下滑了呢?小學學習和初中階段比較,究竟有哪些區別呢?這裡,我們總結了全國一線中小學骨幹老師給出的答案。一、學習科目數量的變化大小學學習科目只有語、數、英和綜合(科學和道德與法治),副科真的是副科,即使學生沒有學好,考前只要背會幾套綜合卷子,幾乎能考滿分。
  • 做好「小升初」的有效銜接,幫助孩子順利進入初中學習
    張歡老師感覺自己有點應接不暇,學生們馬上就要畢業了,到底應該怎樣有效地引導學生和家長們理性地面對小升初呢?二、案例分析與理論解析(一)什麼是「小升初銜接」?我們先來看一看到底什麼叫做小升初的銜接?小升初我們都能理解,就是小學升入初中的意思,而小升初銜接是指為了讓小學六年級的孩子能夠更好的從生理和行為層面適應初中的生活,有小學或者初中的相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初中的環境,感受初中學習,體驗初中生活的銜接課程或者指導活動。學生從六年級到七年級的過渡,並不只是簡單的升級,而是學習生活的一次跨越, 也是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歷程。
  • 小升初銜接班:小學初中老師意見大不同
    長沙奧數網小編認為:小升初銜接班之所以如此「火爆」,主要與眼下的升學壓力有關。小學升入中學,學習科目增多,老師的教學方式也變了,必然促使學生要儘快調整學習方法,以適應中學的學習方式。   針對「小升初究竟需不需要上銜接班呢?」這一問題,小學和初中老師的看法卻不盡相同。
  • 怎麼避免一進初中就墊底?如何做到小升初無縫銜接?
    怎麼避免一進初中就墊底?如何做到小升初無縫銜接?怎麼避免一進初中就墊底?如何做到小升初無縫銜接?小升初沒怎麼操心,兒子直接對口上了本區的重點初中。分班考試後,看到班級名單上出現了孩子小學成績最差(全校聞名)的孩子的時候,我知道,兒子被分到了一個差班。
  • 小初銜接的重要性及小升初銜接的7個誤區
    關於小升初,我有幾點想說: 1、小初銜接的重要性 對於新升入初中的孩子們,因沒有重視小升初的銜接從而產生不適應的例子比比皆是,主要的類型有: 第一,對初中新環境的不適應,尤其是到一個新的學校、接觸新的老師、同學,難免會出現排斥的現象;
  • 小升初數學銜接指南,讓孩子成績名列前茅
    關於小升初初中銜接,有一句俗語總結的很到位:「小學考一百,初中不及格」,其實這種情況是真是存在的。  很多孩子小學成績優異,AS學的也不錯,擇校的成績也不差,但進入初中後,成績反而下降,學習效果始終不理想。
  • 北京小升初銜接:初中三年你該怎麼學數學
    2015年北京小升初已經過去,即將迎來初中學習的同學們準備好了嗎?初中數學對於以後的物理化學學習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下面為大家說一說初一、初二、初三的數學學學都應該注重哪些方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小升初提前學初中數學知識?銜接基礎最重要,優先複習鞏固
    小升初預示著一個新的學習階段的開始,新的校園,新的小夥伴,還有新的課程。小升初政策調整,改變不了應試背景下競爭的格局。暑假最重要的複習鞏固,特別是銜接比較緊密的版塊知識,比如計算,幾何,列方程解應用題等,數學學科比較特殊,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和連續性,初中數學可以說是小學數學基礎上的拓展和深入學習。
  • 小升初銜接課有必要上嗎?
    暑期即將來臨,這個假期對於小學畢業生來說是黃金時間,極其重要且關鍵。抓住這段時間來補缺補漏、銜接初中的知識點,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初中生活。小升初銜接有多重要?小學和初中的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小升初沒有做好銜接,學生很可能跟不上初中的課程,即使是小學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上了初中後成績也會出現下降的情況。那麼小學和初中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 做好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
    初中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是銜接學生小學和高中的關鍵階段,學生初中英語學不好勢必英語將來的中考成績以及對高中學校的選擇,對高考的衝刺階段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家長們都非常重視學生的小升初英語的學習。作為少兒英語教師如何做好小升初英語教學的銜接呢?從現狀來看,無論是中考還是實際應用都特別重視英語的聽力與口語能力,因此,少兒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要在教學方法上加強對學生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與鍛鍊。
  • 小學和初中的區別!銜接需要家長孩子怎麼轉變?
    初中與小學相比,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教學方式、學習方式都起了很大變化,這就對孩子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   初中小學不同在哪裡?需要家長和孩子做出哪些改變呢   1、課程設置和要求不同   在課程設置方面,除了小學開設的課程以外,初中還增加了政治、生物、歷史、地理、信息技術等課程,初二、初三還增加了物理、化學,而且每門學科的內容都趨向專門化和系統化,如數學,小學是學算術,初中開始學習代數和幾何,另外,學科新舊知識聯繫密切,概念性強,提高了對空間想像力的要求
  • 數學老師直言:這份小升初數學銜接,拿下吃透,孩子初中3年遙遙領先
    數學老師直言:這份小升初數學銜接,拿下吃透,孩子初中3年遙遙領先眾所周知,數學作為我們學習的三大主科之一,一直以來也都是我們學習的重點,不管是在小升初中,還是說在初高考中,數學始終都佔有一個重要分值,因此,對於孩子們來講,學好數學十分重要,特別是小學升初中這個階段
  • 小升初數學銜接(最完整版),讓孩子拿下吃透,初中3年數學都不愁
    小升初數學銜接(最完整版),讓孩子拿下吃透,初中3年數學都不愁數學作為我們必須要掌握好的一門學科,對於孩子們來講,在這門學科上取得一個好的分數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初中階段以後,數學學習成績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我們的一個中考總成績,因此,從小學階段就打好數學基礎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 「小升初銜接秘籍」你所不知道的初中
    初中學習與小學學習的不同初中作為小學向高中過渡的時期,在學習上與小學存在巨大差異,學生的身心發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過渡,他們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最佳時期,又是為以後發展創造條件的重要時期。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會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 公辦民辦全派位,今年小升初增加了銜接初中和擇班的必要性
    今年長沙小升初公辦民辦同招、取消特長生的消息官宣後,引起了家長們的密切關注,許多家長也開始為孩子升學的事情發愁。那麼這個政策對於長沙民辦初中和特長生將會帶來什麼影響呢?今天,咱就來好好聊一聊。公民同招,民辦超員全派位今年按照新政要求,對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初中實行100%派位。
  • 擺脫小升初英語銜接困擾的小妙招
    為什麼孩子在小學時英語成績出類拔萃,進入中學以後英語就成了「瘸腿」學科?對於小升初英語學習銜接的問題,資深教學專家在此對孩子英語學科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進行簡要的分析,並提出一些解決措施,希望能夠改善孩子的英語學習現狀。
  • 把握三關順利過渡小升初銜接
    小升初可以說是學生漫漫求學路上的第一個關卡,家長們都很重視,那麼小升初應該如何度過這個銜接關呢?從小學到初中,是一個飛躍,不僅是因為課業上難度增加,更是因為初中三年是學生人格培養、學習規範養成的重要時期。教學方法和形式上也有區別,比如初中逐漸增加了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學科種類也大大增加,因此學生要在思想上有所重視:學習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需要努力和自律。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中,是學生進入一個快速成長的階段,面對進入青春期的他們,家長有必要告訴孩子,你有承擔責任的義務,要學會自我管理和控制。
  • 小升初數學變化極大,暑假別閒著,做好課程銜接,開學你就是學霸
    中考結束已經一段時間了,對於即將升入初中的同學們來說,這個暑假千萬被閒著,做好課程銜接非常重要!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進入初中之後,不僅意味著我們會去到新的校園,有新的老師和同學,多學幾門新的課程,除了這些之外,面對新的知識,它的難度和學習方法,都和小學階段是非常不同的,想要在初中階段能夠快速的適應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思路,那我們在這個暑假期間,就一定要做更好課程的銜接工作,熟悉熟悉課程,把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轉變過來。
  • 小升初英語名師暑期銜接指導,承上啟下,搶先提升,成就學霸
    同時每個銜接階段都有自己的特點。小升初六年級是小學到初中的過渡環節,很多小學時成績很好的孩子在經過六年級後馬上成績下降,其原因在於孩子和家長都未意識到初中與小學的差別不只是知識的難度和知識量大小的區別。最重要的差別是習慣上的變化以及對知識的要求方面。
  • 小升初數學名師暑期銜接指導,承上啟下,搶先提升,成就學霸
    同時每個銜接階段都有自己的特點。小升初六年級是小學到初中的過渡環節,很多小學時成績很好的孩子在經過六年級後馬上成績下降,其原因在於孩子和家長都未意識到初中與小學的差別不只是知識的難度和知識量大小的區別。最重要的差別是習慣上的變化以及對知識的要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