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早戀問題,一向讓家長們很頭疼,因為處理不得當,就會對孩子產生毀滅性的打擊。其實,早戀對孩子們來說,只是進入青春期之後,對異性產生的一種懵懂的好感。只要把這種好感利用得當,反而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和教育。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關於孩子早戀問題,兩位家長的不同處理方式,帶來的不同結果。
首先,我們來說第一位家長。故事的主人公是爸爸和女兒。正在讀高中的女兒,因為暗戀班級裡的一位男生,導致月考成績下滑。女兒的這一變化,被細心的爸爸發現。剛開始,爸爸很著急,也想跟女兒直接挑明,利用自己的威嚴,逼迫女兒斷了心思。但是轉念一想,女兒已經在讀高中了,是一位自尊心很強的女孩。如果這樣去溝通,孩子應該會很反感,也不會任有父母擺布。於是這個爸爸,在一個晴朗的天氣裡,約女兒到咖啡廳喝咖啡。這位爸爸並沒有直奔主題,而是旁敲側擊的去問女兒,在學校裡的生活狀況,最後才問到女兒的學習情況。當說到這兒的時候,女兒對爸爸的戒備心,已經放下了一半兒,聊著聊著就把自己暗戀男生的事情和盤突出。
爸爸見女兒,已經對自己敞開了心扉。接著乘勝追擊,繼續追問是什麼原因,導致女兒成績下滑?原來女兒一直都是一廂情願,那個男生並沒有對女兒產生好感,這讓一直很自信的女兒有些受挫。爸爸知道了原因之後,就開始為女兒分析原因。爸爸告訴女兒,要想引起男生的注意,首先要從自己的外貌改變。因為女兒經常吃一些膨化食品,身體已經發胖。而在聽到爸爸的這個建議之後,女兒表示要減肥。爸爸鼓勵女兒減肥,並且幫助她一起達成了減肥目標。
第一階段的任務完成之後,爸爸又說要從成績上跟男生相匹配才可以。女兒聽從了爸爸的建議,開始認真學習,從班級倒數,一步一步提升到班級前幾名。女兒的這個改變,也引起了這個男生注意,女兒很開心,當然最感激的也是老爸啦。不過,這時的女兒,心思已經逐漸回歸到學習上。她對於這個男生的情感或許只是一種,被忽視的挫敗感。這個爸爸,非常巧妙地幫助女兒挽回了自信心,也幫助女兒逐漸的回歸學習上,而且通過這段時間幫助女兒「追男朋友」,也增加了倆人感情。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位家長。故事的主人公是媽媽和女兒。女兒正在讀初三,因為長得很漂亮,被媽媽看得很緊。媽媽給女兒規定了回家的時間,也規定女兒在學校的交往對象,這讓女兒非常的窒息,也讓母女倆之間的感情變得很糟糕。有一次,媽媽偷看女兒的手機,發現她跟一位男生的對話比較頻繁,就認定她早戀,當天就跟女兒發生很大的爭吵,並且沒收了女兒的手機。女兒一氣之下,奪門而出,一夜未歸。這讓媽媽非常的氣憤,也很著急,第二天就跑到學校的教務處,跟女兒的老師說,女兒一夜未歸,並且讓老師嚴加管教自己的女兒。這一下子,媽媽讓女兒成了學校裡的焦點人物。
老師把女兒當成了學校早戀的反面教材,她也成了同學們眼裡的不正當人物。女兒只是去網吧呆了一夜,而去學校上學的時候,卻發現全校的異樣目光。最後才知道是自己的媽媽,把自己一夜未歸的事情,傳播到學校。女兒忍受不了同學們的指指點點,只有輟學回家。媽媽無可奈何,幫女兒轉學。但是轉到新學校之後,這個媽媽依然不讓女兒跟男生接觸,還會經常翻看女兒手機,規定女兒回家時間。最後這個女兒實在受不了,在網上結識了社會小青年,並且兩人戀愛了。這個女兒為了跟社會小青年在一起,主動輟學,並且懷孕。媽媽再也拿女兒沒有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她,走上一條沒有未來的路。
這兩位家長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相信女兒,並且幫助女兒,渡過人生的一次很重要的考驗。另一個不相信女兒,甚至無端猜忌,最後導致女兒走上一條不歸路。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導致了截然不同的後果。早戀是每個孩子對情感最早的認知,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家長應該給予理解,並且給孩子正確的引導。這樣孩子,才能在人生最關鍵的階段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