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公益路,「習酒·我的大學」為行業樹立了怎樣的公益IP樣本?

2021-02-17 酒說

6月22日,2020「習酒·我的大學」逐夢獎學金全國啟動儀式在貴州廣播電視臺舉行。從2006年到2020年,走過14年公益助學路的習酒,捐款超億元,為行業留下了不一樣的公益品牌文化註腳,而這背後的公益智慧,同樣值得行業去學習和借鑑。

在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企業的公益踐行也變得彌足重要。一直在公益路上的習酒,為此做出了一系列的回應:疫情期間,捐資2000萬元助力貴州和湖北兩省抗擊新冠肺炎;開展「億元習酒敬愛心」活動;持續出資幫扶習水縣、道真縣脫貧攻堅;2020年「習酒·我的大學」捐贈1000萬元設立逐夢獎學金,習酒的公益故事正持續上演著……

14年助學路,舉善不止步

一個企業,做公益不難,難的是,堅持做公益,更難的是,數十年專注的做公益。就好比跑一場馬拉松,最關鍵的是堅持下去不跑偏。而在白酒行業,就有一家這樣的酒企,選擇與公益結緣,用14年的時間告訴了我們一個公益品牌IP如何煉成。

2006年,習酒聯合共青團貴州省委共同創辦了公益項目——「習酒·我的大學」,此後,習酒便把「我的大學」作為一個公益品牌進行持續打造,到今天為止,這個公益項目也從未在行業視線中消失過,而且日漸深入人心。

如果用數字來衡量這十四年來「習酒·我的大學」變化,或許更能清晰看到這背後堅持所帶來的價值效應。「習酒·我的大學」從2006年捐贈10萬元到2020年捐資1000萬元,捐款數額翻了百倍,項目捐資累計達1.03億元;「習酒·我的大學」公益足跡從貴州走向全國,遍布國內26個省份;在習酒的支持和幫助下,近2萬名學子實現了大學夢。至此,「習酒·我的大學」已經成為國內開展時間長、資金量大、資助人數多的公益品牌。

更重要的是,在習酒的這道算術題裡,其實已不需要核算投入產出比,因為數字已經有了「大愛」的含義,習酒把「我的大學」做成了自己的長線公益事業。它也沉澱成了習酒最有溫度、最具打動人心、最獨特性的那份品牌資產。

 

近年來,習酒不斷加強這個公益項目投入,一方面擴大「習酒·我的大學」公益活動實施規模,另一方面,先後開展了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項目、「習酒·我的大學」鄉村振興項目、大學生暑期專項社會實踐活動項目等,不斷擴展和延伸了「習酒·我的大學」的公益品牌內涵。就在不久前「希望工程30周年」慶典上,習酒因堅持對「習酒·我的大學」公益品牌不斷升級打造,榮獲「希望工程30周年傑出貢獻者」 稱號,還獲得了「全國優秀社會責任企業」等殊榮,而這些正是社會對習酒十四年來堅持助學行動所做出的認可回應。

放眼目前白酒行業,在公益路上能夠做出自身特色的酒企並不多見。因此,通過持續打造「習酒·我的大學」公益項目,習酒點亮學子夢想的同時,更為行業樹立了一個品牌公益的「標杆」榜樣。

踐行君品文化,來自習酒的公益「心經」

從十四年前,習酒便選擇與少年們一起逐夢,書寫了一個個關於「夢想」和「希望」的故事。而這段旅程,也讓習酒豐富了自身的品牌底蘊。如今,「習酒·我的大學」也遠遠超越了事件本身的意義,它彰顯的更是習酒積極的社會價值觀和正能量的時代精神。

正如茅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萬波在現場表示,習酒開展公益助學活動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今後要繼續做實做精做好。習酒堅持求質量、重信譽、講回報,著力做足酒文章、擴大酒天地,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為茅臺集團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而會上《2019年度習酒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也印證了去年習酒的高質量發展軌跡。2019年,習酒銷售額79.80億元,業績再創新高,拿下全國質量獎,推出君品習酒,優化升級產品結構,擴充產能規模,投資4.2億元致力於產業幫扶,2019「習酒·我的大學」幫助了1200餘名學子圓夢大學……習酒保證高質量發展節奏的同時,勇擔社會責任,頻頻引發行業關注。

如今,回望數十年的公益之旅,不僅能看到習酒身上不一樣的品牌閃光點,更還有隱藏在背後的精神文化內核。無論從堅持14年的「習酒·我的大學」助學活動、還是助力脫貧攻堅,亦或是今年為疫情捐助所做出的努力,這些公益活動無不深刻詮釋著習酒的君品文化品格。

 

習酒公司黨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汪地強看來,大品牌就要有大擔當,「習酒·我的大學」始終秉承「君子博愛、兼濟天下」的公益理念,足跡遍布全國,圓了近2萬名學子的大學夢。它已經成為一個享譽全國的公益品牌,這是習酒「君品文化」的生動實踐,是七千習酒人「興我習酒,奉獻社會」精神追求的最好體現。

 

因此,「習酒·我的大學」作為習酒的一張公益名片,不僅代表了習酒「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君子精神,作為貴州希望工程代表項目,也更擦亮了全國「希望工程」的公益品牌。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啟動大會上,習酒還出資了120萬元用於鄉村振興公益項目,體現了習酒響應國家脫貧攻堅號召的赤誠之心,踏上公益之旅的習酒,已經把這條路走得越來越寬。

公益之光,隱現習酒大智慧

事實上,在白酒行業,並不缺有溫度的公益活動,但讓人能深刻記住的不過寥寥。曾經有人表示,企業做公益,分三重境界。第一重,獨善其身不違法,第二重,悲天憫人勤捐贈,第三重,授人以漁成自助。

而從習酒給出的公益答案看,習酒為少年學子圓夢,讓那些有著夢想的少年能進入大學校園、步入社會,他們最後不僅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還承擔起了社會發展的責任與使命。習酒的這種公益境界顯然已經達到第三重。而能夠一如既往堅守14年,這也絕非一時品牌「作秀」,習酒的「公益之心」已經為品牌發展注入了靈魂。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目前行業分化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酒企之間比拼的不再只是硬實力,更還是軟實力之間的較量。一直以來,習酒始終倡導君品文化,通過一次次實際行動向行業真實地展現出了這種君子文化姿態,而在公益事業上的傾心投入,更突顯了習酒的兼濟仁愛之心,引發了公眾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可以這樣說,習酒充分發揮了公益的驅動價值,獲得了消費者內心認可,為品牌發展賦能加碼。

而2020年,對習酒而言,是一個特殊的節點。在百億大考當前,在疫情施壓之下,習酒還在恪守公益之心,這一點其實很難得。在酒說看來,正是因為這種「難得」,才讓行業更易銘記住習酒的公益印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今,習酒的涓涓細流,已匯聚成助力前行的滾滾浪濤,推動著習酒在百億的道路上走得更堅實,在白酒行業中走得更長遠。

相關焦點

  • 「習酒·我的大學」公益助學活動濱州起航
    習酒是一個敢於擔當、勇於擔當的企業,習酒自創始之日起就一直將履行社會責任、開展公益活動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基本要義,幾十年來一直服務於地方經濟發展,積極為百姓帶來福祉。無論是面對自然災害還是面對弱勢群體,習酒公司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支援、去幫助。
  • 厚德載物是一種品格——習酒公益路上的底色與堅持
    近年來,習酒積極探索公益新模式,不遺餘力幫扶村民從根本上找到脫貧出路。2018年春季,習酒出資4萬餘元幫助文家壩村同古元組栽種蜂糖李,發展生態採摘園項目,種植面積達120餘畝;並將投入12萬餘元修建產業路,完善果園基地的基礎設施;出資2.3萬元為16個臨街商鋪統一製作門頭,助力打造美麗鄉村。
  • 以書相伴 追光逐夢 ——2020習酒·我的大學逐夢書單公益活動青春...
    這句話和大多數的逐夢名言一樣,旨在激勵年輕人樹立夢想,努力朝著夢想拼搏奮鬥!但它卻摒棄俗套、另闢蹊徑,將「沒有夢想的人」比作「鹹魚」,反而在年輕一代中產生了巨大共鳴,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沒有誰願意承認自己是一隻「鹹魚」。不願做「鹹魚」那就朝著夢想努力吧!
  • 以書相伴 追光逐夢——2020習酒·我的大學逐夢書單公益活動青春啟航
    這句話和大多數的逐夢名言一樣,旨在激勵年輕人樹立夢想,努力朝著夢想拼搏奮鬥!但它卻摒棄俗套、另闢蹊徑,將「沒有夢想的人」比作「鹹魚」,反而在年輕一代中產生了巨大共鳴,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沒有誰願意承認自己是一隻「鹹魚」。不願做「鹹魚」那就朝著夢想努力吧!
  • 濱州十五名大學新生獲習酒·我的大學逐夢獎學金
    近日,由共青團濱州市委、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2020習酒·我的大學逐夢獎學金發放儀式在青少年文化宮舉行。據了解,來自我市各個縣區的15名學子分別獲得了5000元助學金和助學禮品,此次活動共發放助學金7.5萬元。
  • 我市十五名大學新生獲習酒·我的大學逐夢獎學金
    近日,由共青團濱州市委、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2020習酒·我的大學逐夢獎學金發放儀式在青少年文化宮舉行。據了解,來自我市各個縣區的15名學子分別獲得了5000元助學金和助學禮品,此次活動共發放助學金7.5萬元。
  • @普安學子 2020年「習酒·我的大學」逐夢獎學金開始申請啦!!!
    「習酒·我的大學」築夢獎學金是由共青團貴州省委、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省青基會)聯合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習酒公司)於2006年共同創立的公益品牌,旨在幫助家庭經濟困難且成績優秀的學子「圓夢大學」。今年我們將繼續採取「變助為獎」的方式開展2020年「習酒·我的大學」希望工程助力脫貧攻堅行動。
  • 【楓葉公益】讓愛融化孤獨 FOD公益路跑
    FOD簡介: FOD (F: Future O: Orientation D: Dream) 全國性的純學生運營的公益學習性組織,涉及公益/商業/遊學三大板塊(以公益版塊為主),旨在讓學生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 悅會君品 揮桿致遠——貴州習酒海南區2020「君品習酒道農杯」中國...
    此次貴州習酒與中國企業家高爾夫球隊聯合舉辦的「君品習酒·道農杯」中國企業家高爾夫球隊邀請賽,為商界領袖搭建了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深化了習酒與各行各業的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賦予此次邀請賽不一樣的意義。初冬時節的貴州,景色尤為迷人。「道農杯」從椰風海韻走進多彩貴州,與君品習酒攜手,以酒為媒、以球會友。
  • 怎樣的公益傳播更有力量?
    【核心提示】近日,由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會發起並主辦的2020級公益慈善管理班和2020級福建省公益傳播班在福州開班。該項目以培養有公益價值觀、組織管理能力的公益慈善事業中堅力量和公益傳播人才為目標,採取線下集中授課以及實踐、遊學、參訪等形式,項目執行7年來,共培養了300多名學員。
  • 24年的堅持!大學老師免費為孩子們上公益體育課
    暑假期間,培訓班一直是各大商業機構爭搶的香餑餑,但在西北政法大學,卻有一位體育老師20多年堅持在假期為孩子們免費上公益體育課,是什麼讓他有了這份執著和堅守?7月29日上午,王梁超老師在西北政法大學的操場邊,為我們講述了他的公益體育路。
  • F立方空間開幕 打造時尚和公益跨界空間創新樣本
    10月19日,淮海中路上一家城市空間更新店——F立方公益時尚活動中心(簡稱F立方空間)正式開幕。中共上海市黃浦區統戰部部長王慶洲、上海市委統戰部社會工作處蘇君、上海市長寧區商委副主任趙睛、海燕博客理事長章娟、上海市徐匯區湖南路街道招商部主任張羽、民進上海市委組織部的戚意理等嘉賓共同見證了這個時刻。
  • 西北政法大學老師24年免費為孩子們上公益體育課
    暑假期間,培訓班一直是各大商業機構爭搶的香餑餑,但在西北政法大學,卻有一位體育老師20多年堅持在假期為孩子們免費上公益體育課,是什麼讓他有了這份執著和堅守?7月29日上午,王梁超老師在西北政法大學的操場邊,為我們講述了他的公益體育路。
  • 我國廣播公益廣告的符號學分析——以央廣2013年度公益廣告類獲獎...
    摘要:本文選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3年度優秀節目評選」中公益廣告獲獎作品,對樣本的人物符號、音響符號和敘事模式進行分析,旨在從符號學角度出發,分析廣播公益廣告如何實現意義符號化,突破目前我國廣播公益廣告研究方法單一的瓶頸,為廣播公益廣告的符號創新提供有益參考。
  • 聊城20名貧困大學新生獲習酒·我的大學逐夢獎學金
    魯網9月8日訊(記者 閆雲倩)9月8日上午,2020習酒·我的大學逐夢獎學金聊城地區學生見面會舉行,聊城20名貧困大學新生每人獲得5000元的獎學金。、總經理助理司志宏為學子們發放助學禮品。2012年以來,全市共爭取圓夢行動資金648.677萬元,資助大學新生1940人;爭取希望小學捐建資金400餘萬元,改擴建希望小學10所。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領導關懷,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愛與信任,離不開每一位愛心人士的積極參與,希望小學的後續發展更加需要像習酒公司這樣的愛心企業的關心與幫助。希望各位同學能夠珍惜青春年華,樹立遠大理想,以優異成績回報家鄉,回報社會。
  • 未來十年,中國公益將是怎樣的格局?
    寫在前面21世紀20年代已經開啟,面向未來十年,我們試圖發問:中國公益將發展到怎樣的層次?中國轉型將步入怎樣的階段?中國與全球的激蕩將是怎樣的格局?更加複雜的不確定性需要我們有比以往更加堅定的信念與清晰的目標,繼續摸索社區公益的有效路徑,搭建平臺,連接社區發展的資源與需求,與更多夥伴一起,從我做起,從我的社區做起,堅信我們的每一小步都有意義!我們生活的社區是大社會的小細胞,是我們最貼近的小空間,它的好與壞,全在於我們每一個人。
  • 1年1億,持續9年!「中國茅臺·國之棟梁」 打造溫暖IP
    年,每年向中國青基會捐款 1 億元人民幣,資助當年參加高考並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錄取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且品學兼優的大學新生,解決其從家門到校門的交通與生活費,資助標準為一次性5000元/人。▲從2012年起,茅臺集團與中國青基會共同發起每年舉辦「中國茅臺·國之棟梁」脫貧攻堅助學活動,連續9年累計捐贈9.14億元資助18.28萬名貧困大學新生邁入校園
  • 百度公益郭力:一起做大網際網路公益的餅 行業才有出路
    「公益行業想要追趕和適應最新的形勢,需要更多更好的理解和利用網際網路行業的總體趨勢。」郭力同時表示,一起把網際網路公益這個領域的餅做大,行業才有出路。 最終,公益行業是要跟餐飲業、旅遊業、娛樂業等行業拉平了、攤開了來競爭,因為每個網際網路用戶的精力、財力、注意力都有限,看多了直播就少玩網遊,各個行業都在衝擊著原本不相干的行業,公益想佔穩一席之地越來越難。移動網際網路的激進,一邊賦權、賦能給公益,一邊也不排除會起到稀釋和擠壓的作用。
  • 「節氣變化與感冒趨勢研究院」正式成立,快克藥業樹立藥品行業公益...
    多年來,快克藥業一直在踐行「供給好藥,服務社會」的理念,積極投身公益事業:連續7年開展「小快克親子公益酷跑活動」,旨在提倡4-12歲的小朋友放下手機,跑到戶外,積極鍛鍊,增強身體抵抗力,減少秋冬季感冒,累積影響4000多個家庭,用心傳遞公益。
  • 做公益讓我「失去」了狹隘、悲觀……
    我有三個姐姐,父母對我從小有一些偏愛。我因此養成了壞脾氣,做事情非常專橫霸道,遇上事情只會指責和埋怨別人。做了這麼多年的志願者,真的讓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理解,更學會了換位思考。十多年的公益路,讓我接觸了非常多需要幫助的人,以及一些特殊的家庭,我懂得了感恩,更學會了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