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炒飯,每家都會做,但每家的味道都不一樣。小魚的中學和大學時光都是在上海度過的。作為北方人,在那裡啥都吃不慣,唯獨醬油炒飯是他的心頭好,回到銀川這麼多年,時不時還會想起來。
路邊攤的宵夜最對胃口
「以前上學那幾年,天一黑,一些小街巷就有人推著車出來賣小吃,炒麵、炒年糕、炒飯……啥都有。」小魚說,和上海精緻的本幫菜相比,這種路邊小攤最對他的胃口,有時候下午打完球特別累,早早到常去的街口等著,小吃都出攤後,趕緊讓老闆給炒一份。
剛出鍋的炒飯,每一粒米都裹著醬油汁,亮晶晶的,還冒著熱氣。幾分鐘一碗飯吃了個精光,肚子填飽了,擦擦嘴感覺還是意猶未盡。
「吃醬油炒飯,就挑那個人最多的攤。因為做得好,吃的人多。」小魚說,大學畢業回到銀川後,他再沒吃過那樣的醬油炒飯。
自製料汁,還原喜歡的味道
如今小魚已經結了婚,變成了老魚,偶爾帶著老婆回上海,總說要一起吃醬油炒飯,但以前常吃的攤位早就不知道搬哪了。
看小魚嘴裡經常念叨,不免讓人好奇,醬油炒飯是個什麼神仙美味,於是小魚的老婆根據他的描述,試著做了幾次。「我在上海吃的炒飯,裡面的醬油和咱們平時吃的不一樣,是當地的辣醬油,味道酸甜微辣,特別開胃。」小魚說,用上海帶回來的辣醬油做炒飯,還是挺成功的,不過辣醬油吃完後,老婆又自己琢磨出一種料汁代替辣醬油,味道相似,也很美味。
「她是用胡椒、肉桂、肉豆蔻、花椒、茴香好幾種香料,加上梨汁、番茄、魚露熬的,料汁特別香,燉肉也好吃。」小魚說,香料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但是胡椒絕對不能少,因為料汁裡不放辣椒,大部分辣味就來源於胡椒。而且最好用黑胡椒搭配少量白胡椒,還得是現磨的,辣味比胡椒粉重,也更好吃。
另外,料汁的酸甜來源於梨汁和番茄。這料汁也是百搭,也適用於烹飪其它食物。多加些番茄,料汁就會比較濃,可以當做烤肉的蘸料;梨汁多放一天,味道則偏清甜,拌沙拉最適合不過了。「我們每次會多熬一點,有時候晚上餓了,剩飯裡拌一點直接炒,特別好吃。」小魚說,現在他還是習慣一碗炒飯,就著冰鎮飲料,一頓吃完特別滿足。
醬油炒飯
食材:米飯、雞蛋、生抽、洋蔥、油菜、肉絲、胡椒、肉桂、肉豆蔻、花椒、茴香、梨汁、番茄、魚露
做法:
1.番茄切碎,梨榨汁,洋蔥切丁,油菜洗淨掰成片,雞蛋打散;
2.鍋中加少量油,放入胡椒、肉桂、肉豆蔻、花椒、茴香炒熱,加水煮沸後,放入切碎的番茄、梨汁、魚露,關小火再煮10分鐘,盛出備用;
3.鍋裡加適量油,至七成熱時倒入洋蔥炒香;
4.倒入油菜炒幾下,放入熬好的料汁,再倒入米飯,翻炒變松,加入一些生抽使其變色繼續翻炒(生抽顏色不夠,可以少加點老抽);
5.加入打散的雞蛋,翻炒到雞蛋變熟即可。
記者 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