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門羅作品曾被改編電影 女主獲封影后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核心提示

  她獲諾獎出乎意料

  北京時間昨日晚7時,瑞典文學院正式公布,加拿大作家艾麗絲·門羅獲得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她將得到由諾貝爾基金會提供的8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此前,最熱門的作家村上春樹再次落選。

  愛麗絲·門羅以短篇小說聞名全球,2009年憑藉《逃離》獲得布克國際獎。她的作品《逃離》已有中譯本。

  她,

  2013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艾麗絲·門羅自述

  我其實三十六七歲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書。而我二十歲時就開始寫作,那時我已結婚,有孩子,做家務。即便在沒有洗衣機之類的家電時,寫作也不成問題。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總能找到時間。

  但如果你是個女人,尤其是有家的女人,你就得顧全所有需要你的人,無論是需要你的幫助,還是需要你的陪伴。那時女人的生活,似乎是很無定型的,她們在家裡寫作,但空餘出的時間似乎又有很多非正式的社交活動,電話。沒人認為你具有自己獨特內在的東西。你還沒能證明給人看的東西,的確很難說是你所具有的。我那時從來不向人述說言論、思想。趁孩子們午睡時寫作是很難的,我不敢講這個大話,現在的女人恐怕也做不到。這是我年輕時最艱難的地方。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挺不錯,因為那時我並沒真正做好寫作的準備,只是「排練」而已。如果我二十五歲時就通過出版小說迅速證明了自己,那說不定是件糟糕的事情。(據《世界文學》)

  她是誰

  艾麗絲·門羅(AliceMunro),加拿大女作家,1931年生於安大略省溫格姆鎮,少女時代即開始寫小說,其代表作有《好蔭涼之舞》和《愛的進程》。2013年10月10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歷史上第13位女性獲獎者,頒獎詞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1

  她第一時間接受採訪:

  我有贏的希望,但從未想過得獎

  艾麗絲·門羅得獎也是眾望所歸,因為她也是曾經被外界預測極有機會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之一,她進入了博彩公司賠率榜單前5的位置。

  據了解,她是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獲此殊榮的第13位女性作家。昨日,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後,記者試圖聯繫作為評委之一的漢學家馬悅然,他的夫人陳文芬在微博轉發了艾麗絲·門羅獲獎的消息,發出一個鼓掌歡迎的表情表示祝賀。

  據美聯社報導,艾麗絲·門羅獲獎後,在接受一家加拿大媒體電話採訪時說:「我知道我有贏的希望,但從來沒想過會得獎。」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彼得·英格倫評價道,「她忠於短篇小說,門羅選擇了這種藝術形式,她將它很好地開墾,接近完美。」他還說,在公布諾貝爾文學獎前,他一直沒能聯繫到愛麗絲·門羅提前告訴她,只是在她的電話答錄機上留了言,告訴她,她得獎了。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稱,門羅的女兒告訴記者,她叫醒睡夢中的門羅,告訴門羅得獎的消息,得知自己已經獲得了諾貝爾,門羅的女兒描述,門羅是「驚訝」和「高興」的。

  2

  她82歲,已確認退休

  封筆是因心臟不好,身患癌症

  如今,82歲的艾麗絲·門羅終於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今年,她曾對《紐約時報》確認了退休消息。今年6月19日,門羅去年出版小說集《親愛的生活》獲得安大略省的延齡草圖書獎時,曾告訴《國民郵報》:「我也許不再寫了。」門羅為何會封筆,並且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昨日BBC報導,2009年,門羅透露,她已經接受癌症治療。因為心臟狀況不好,她還要接受心臟搭橋手術。門羅之所以長期居住在遠離鬧市的地方,因為她不願意露面。諾獎結果公布後,門羅接受採訪時表示「獲得諾獎不會改變這一決定」。門羅將在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參加頒獎儀式。

  3

  她的作品被改編成電影

  《柳暗花明》女主角獲得金球影后

  艾麗絲·門羅的小說也被搬上過銀幕,2006年,加拿大上映的一部影片《柳暗花明》改編自艾麗絲·門羅的短篇故事《熊從山那邊來》,講述了一對共同走過了將近50年的夫妻,因為遺忘了記憶中的美麗,婚姻也開始遭受侵腐。這是一個非常規的愛情故事,是加拿大女演員薩拉波莉編劇兼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長片。她稱自從第一次看了小說就被感動得一塌糊塗。她全身心投入到了劇本的創作中,「艾麗絲·門羅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她總能撥開層層迷霧,幫你看清事物的本質。」

  此外,《柳暗花明》女主角英國女星朱莉·克裡斯蒂憑藉該片獲得2008年的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劇情類),被封為金球影后。同年,又憑藉該片獲得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編劇薩拉波莉憑藉該片得到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4

  她獲諾獎

  引世界各國媒體熱議

  路透社:「當代短篇小說大師」獲諾貝爾文學獎 路透社報導稱,加拿大女作家艾麗絲·門羅獲得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她的頒獎詞是「當代短篇小說大師」。門羅的短篇小說經常被稱作是「微型小說」,但她本人一直反對這個稱謂。在7月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中,門羅直言,她在寫作之初也曾希望能寫出長篇小說,「當時我認為只有寫出長篇小說,你才會被當成作家來看待。但現在我認為短篇小說更被重視。」

  美聯社:門羅被視作「現代契訶夫」 美聯社則指出,門羅被視作是「現代契訶夫」,她有很強洞察力、憐憫以及廣泛抓住人物特點的能力,而對筆下的人物又不會帶有個人評價。

  法新社:低調門羅謙稱成功因沒有其他天賦 法新社指,門羅對自己的成功非常謙虛,「我想或許我在文學方面成功是因為我沒有其他的天賦。」門羅在一次接受視頻網站採訪時這樣描述自己,「我並不是真正的知識分子,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沒有什麼其他的東西可以吸引我,所以我沒有像很多人那樣被太多東西幹擾。」

  根據門羅名著《熊從山那邊來》改編而成的電影《柳暗花明》獲得了2008年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影片講述了一對共同走過了將近50年的夫妻,因為遺忘了記憶中的美麗,婚姻也開始遭受侵腐

  ……

  艾麗絲·門羅曾到訪中國

  《逃離》2009年中國出版

  上世紀80年代,艾麗絲·門羅曾訪問過中國。她的作品《逃離》又於2009年在中國出版,是門羅最為中國讀者熟知的作品,該書一舉獲得2009年布克國際獎。《逃離》是艾麗絲·門羅2004年的作品,全書由8個短篇小說組成,其中的3篇互有關聯。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繫到該書的版權方新經典文化公司。新經典外國文學部總編輯黎遙稱,他們也感到很意外,此前沒有做任何準備,但得知其獲獎,第一時間已經開始加班加點地加印,門羅作品預計加印十萬冊。

  隨後,記者又從譯林出版社了解到,他們也已經於今年確定籤下門羅七部作品的版權協議。「七部重要的短篇小說集———《快樂影子舞》《恨、友誼、追求、愛、婚姻》《太多的歡樂》《少女和女人的生活》《公開的秘密》《一個善良女子的愛》《愛的進程》將由我們獨家出版簡體中文版。」(成都商報記者 陳謀 綜合報導)

  她的目光

  流連平凡女性生活

  艾麗絲·門羅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在世短篇小說女作家,2009年時77歲的門羅獲得了價值6萬英鎊(約合人民幣67.1萬元)的布克國際獎。評委之一、美國女作家、普立茲獎得主簡·斯邁利大讚,門羅的作品「既精妙又準確,幾近完美」。

  加拿大短篇女王的確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始終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文學,努力去寫偉大的小說。她寫30頁短篇所用的心力,如斯邁利女士所言,足可抵得上某些作家寫出整本長篇。

  她在文壇的地位,好比「當代契訶夫」。在文學生涯中,門羅女士始終執著地寫作短篇小說,錘鍊技藝,並以此屢獲大獎。每年秋天的諾貝爾文學獎猜謎大賽中,她的大名必在候選人之列(成都商報曾報導)。

  門羅女士娘家姓萊德勞(Laidlaw),1931年生於安大略省溫格姆鎮,少女時代即開始寫小說,同時上大學,課餘做女招待、菸葉採摘工和圖書館員。年僅20歲時,她便以大二女生之身,嫁與詹姆斯·門羅,為此退學,此後連生四女,但二女兒出生後不到一天,便不幸夭折。

  門羅太太忙裡偷閒,趁孩子睡了,菜也燒完,趕緊寫上一句半句。這樣的創作環境,料也難以出產長篇。她克服了年輕媽媽的抑鬱,頑強地拓展紙上空間。1968年,37歲的她終於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說集《好蔭涼之舞》。晚熟的果子格外香甜,這本遲到的處女作為她一舉贏下加拿大最高文學獎———總督獎。此後一帆風順,三年後再出《女孩與女人們的生活》,由於所收篇目內容連貫,因此一度作為「長篇小說」發行。

  1972年,門羅夫婦離婚。四年後,艾麗絲再嫁傑拉德·弗雷林,他以她收到的第一封書迷來信展開追求之旅,並同意新妻保留前夫的姓氏。1978年和1986年,門羅女士先後以《你以為你是誰?》和《愛的進程》,獲得了她第二及第三個總督獎。

  她本來無意專營短篇,但寫了幾年後,終於痛感長篇過於鬆弛,缺乏她面對短篇時所感受到的那種張力,索性就此放棄。她總是將目光流連於平凡女性的生活,從自己和母親身上尋找靈感,精確地記錄她們從少女到人妻與人母,再度過中年與老年的歷程,尤擅貼近女性之性心理的波折與隱情,以及由此而來的身心重負,細緻入微,又複雜難解,看似脆弱,卻又堅忍頑強。

  中國文壇高度崇拜長篇,門羅女士因此長期被忽略在外,其小說集幾乎從未得到翻譯和出版。(據《東方早報》)

  諾貝爾獎給她的頒獎詞

  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隆德當天中午在瑞典文學院會議廳先後用瑞典語和英語宣布了獲獎者姓名,並將門羅稱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頒獎詞稱:門羅的作品以情節細膩見長,文風透徹,帶有心理現實主義特色,有「加拿大契訶夫」的美譽。她的小說多以小鎮為背景,描述主人公為了贏得社會承認而努力,卻往往陷入緊張的關係與道德衝突之中。

  她的代表作《逃離》解讀

  仿佛老祖母

  講家長裡短的事

  加拿大的女作家艾麗絲·門羅,是今年掠過我們文學上空的一隻大雁。她年紀很大,也寫了很多年,只不過咱們中國人見識得晚。

  門羅的小說裡有一種自然的屬性,既親切、溫暖但又讓人如臨深淵,給了人最有力的啟迪。門羅就是這樣一個講故事的高手,在她那東拉西扯,充滿著樸素觀感和觸感,淡淡交代的當口,閃爍著明淨的智慧。她用一種類似剪紙的方式講故事,似乎寫的都是下腳料,瑣屑的事,不成個形狀,然而完整讀下來,卻有著驚人的美麗,而且邏輯上如此嚴密完整。

  短篇小說最重大的特點是陡峭,門羅是平淡至極歸於絢爛,這種小說才難寫呢,也考驗讀者的眼力。看似家常,回過味兒來卻幾乎沒有廢筆。

  門羅的小說裡充斥著各種奇蹟,在《匆匆》裡,牧師唐恩來看望朱麗葉病重的母親,朱麗葉在大學裡主修古希臘羅馬神話,和一個有婦之夫(他妻子相當於植物人)同居,並生養孩子。唐恩給朱麗葉的第一印象像個推銷員,因為朱麗葉不上教堂不給孩子洗禮,兩人發生爭執。

  朱麗葉說,我不相信有神的恩典,我們不想讓孩子在謊言中長大。

  唐恩說,世界上千百萬人都相信了,你稱之為謊言,你不是太狂妄了嗎?

  朱麗葉說,那千百萬人不是相信,只是上教堂罷了。而且還有千百萬的人相信旁的東西,比如佛。

  唐恩說,基督是活的,佛卻不是。

  朱麗葉讓他拿出證據證明哪個是活的,哪個不是。

  唐恩說,你知道亨利·福特二世嗎,世人想要的一切他都有了,然而他每天晚上跪下來向上帝禱告。

  ———亨利·福特是汽車大亨,這時候,話題已經變得很俗氣了,想想,一個鄉村牧師和一個大學高材生,本來就是不對等的關係嘛。情急之中,唐恩的糖尿病發作了,話說不出來,直打抖,朱麗葉給他倒了一杯葡萄汽水喝,這才緩過來。朱麗葉明白了,這是「散兵坑理論」,在散兵坑裡沒有無神論者,唐恩的病需要信仰支持。

  然而,朱麗葉的悲劇沒有停步。門羅採用三聯劇的方式來寫這個知性女孩的命運:《機緣》《匆匆》《沉寂》。三個短篇像三個戲劇片段,《機緣》寫朱麗葉有些生冷的羅曼史;《匆匆》的時鐘往後撥了兩三年,這時她剛生了孩子,母親卻快死了;《沉寂》則往後推了十幾年,朱麗葉的孩子長大成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離家出走,徹底拋棄母親。朱麗葉成了女性的李爾王,年老體衰之年,卻遭遇女兒的背叛。這個故事儘管門羅用波瀾不驚的話語描述著一切,不作高聲,但非常高明。

  門羅的另一大特色是本色。時下流行的小說不是意識形態化,就是形式主義,要不就是集各種學說或學科之大成,小說成了跨界的多媒體,所謂多元化。而門羅成功地擺脫了這一切,有點讓小說素麵朝天的意思。她完全靠細節、筆觸去感知和把握人物。她使故事隱藏在敘事之中,仿佛老祖母在講一些家長裡短的事兒,語氣平淡,然而選擇的都是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節點,相逢,相愛,生育,死去,錯過……她這本《逃離》全部以女性為主角,清一色的女性視角,一篇一萬字的東西常常涵蓋了一個女孩悲情的一生。 最重要的,門羅使「女性」由性別而發展成為某種世界觀,她們的忍耐、忠貞以及任性和神奇,使世界變得更加豐饒和成熟。(據《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門羅作品中國僅一部譯本 凸顯翻譯界尷尬
    這個「短篇女王」獲得諾獎前,其作品僅有《逃離》一部在國內公開出版。不過現在,一切都在發生改變,她的作品在全球各地的圖書市場火熱升溫,國內多家出版社也對門羅作品的中文版權展開激烈爭奪。網際網路讓世界變小了,可我們的文學視野竟然更小了。倘若不是諾貝爾文學獎,我們能知道愛麗絲·門羅是誰?而得了諾獎之後,門羅在中國的命運已經今非昔比。
  • 愛麗絲·門羅:從家庭主婦到諾獎得主
    門羅的父親羅伯特飼養狐狸和家禽,愛讀英國作家H·G·威爾斯的科幻小說,最擔心有人來訪打斷這難得的清靜。他甚至出版了一本描寫拓荒者的長篇小說,日後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兒愛麗絲·門羅誇讚說,「好書。」門羅1931年7月10日出生在安大略省的溫格姆,這個小鎮後來成了她眾多短篇小說的故事發生地。她是家中三個孩子中的老大,似乎延續了家族的寫作基因。不過,門羅總是悄悄地自編自說。
  • 愛麗絲門羅小說日本熱賣 譯者是村上春樹
    但有趣的是,10月1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獲悉,村上還曾翻譯過芒羅的作品,為將其作品介紹到日本做「嫁衣裳」。今年9月10日公布的村上春樹翻譯的海外短篇小說選集,其中就包括201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斯·門羅的作品  芒羅小說日本熱賣  譯者竟是村上春樹  旅日華人作家毛丹青昨日在微博中透露,「路過大阪梅田的紀伊國屋書店,看見今年諾獎得主門羅的小說正在熱賣,而最大的廣告是村上春樹翻譯了她的一篇小說,顯得喜感十足。」
  • 《別讓我走》新晉諾獎得主作品改編電影讓我毛骨悚然
    近日,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來自英國的日裔作家石黑一雄成功爆冷,以超低賠率逆轉今年大眾對諾獎花落誰家的預測盤。知道他,始於電影而非文本,七年前那部改編自石黑一雄的同名小說的電影《別讓我走》曾在歐美電影圈掀起風暴,除了主角本身自帶的話題度外,更重要的是,石黑一雄的小說本身在歐美文學圈早就擁有極高的口碑,再加上小說所探討的有關複製人的倫理問題一直支配著人類的驕傲與恐懼,讓這部電影一誕生就受到萬眾矚目。
  • 臺北電影獎再公開10位女神!11日頒獎陣容超豪華
    吳念真攜楊貴媚揭百萬首獎,張榕容、鳳小嶽宣布本屆影后得主。(臺北電影節提供)其中,本屆臺北電影獎決選評審團主席吳念真,將攜手在開幕片《無聲》貢獻精彩演出的金馬影后楊貴媚,共同揭曉臺北電影獎最大獎「百萬首獎」,百萬首獎為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動畫片四類別最佳影片中,由評審團選出得獎作品,獲得臺灣電影創作者的最高榮譽。曾兩度獲得臺北電影獎影后的張榕容,將和鳳小嶽一起公布今年影后獎落誰家。
  • 諾獎得主約翰·納什車禍遇難 以研究博弈論聞名
    諾獎得主約翰·納什車禍遇難 以研究博弈論聞名 2015-05-25 07:48: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倩
  • 諾獎得主基普·索恩拍電影上癮 第二部電影正在製作
    諾獎得主基普·索恩拍電影上癮 第二部電影正在製作 2018-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潘力維   中新網8月10日電(羅琨)相比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這一身份
  • 門羅作品拒絕趕工 翻譯時間短質量難保
    [導讀]止庵建議,「對待諾獎作品,反倒更應謹慎、認真、力爭完善地翻譯出版,以維護一個作家的聲譽。我作為愛好外國文學的讀者,則寧願多等一段時間,讀到更好的譯本。」諾獎新貴門羅的中文版作品將在本月內接連推出七種,此消息一傳出就被網友質疑「半個月翻譯出版一本書,質量恐難保證」。讀者更擔心的是被譽為門羅「最好作品」的封筆之作《親愛的生活》也匆忙趕製。為此,記者採訪了《親愛的生活》版權擁有方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及該書譯者姚媛。記者從出版方了解到,《親愛的生活》在翻譯過程將力求精益求精,不急著趕工出版,上市還沒有具體日程表。
  • 諾獎作品能否成為中國書業搖錢樹
    自2002年始,該社又出版「20世紀世界詩歌譯叢」,包括3位諾獎詩人詩集,如《葉芝詩集》、《聶魯達詩集》、《切?米沃什詩選》。1999年,君特?格拉斯獲獎消息傳出,灕江出版社在第一時間組織出版《鐵皮鼓》。2001年,譯林出版社將奈保爾的《大河灣》、《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重新整理出版。三聯書店去年推出2001年得主奈保爾的作品,今年再出版《米沃什詞典》。
  • 霍建華林心如林依晨頒獎的臺北電影獎,今年下了個「影后雙黃蛋」
    最佳配樂獎 頒獎人:施名帥、曾珮瑜施名帥近一年影劇全面「爆發」,《狂徒》、《我們與惡的距離》、《灼人秘密》都能見到他。而曾珮瑜則是2009年臺北電影節最佳新演員得主(《停車》),去年的《角頭2:王者再起》中,她也有演出。這次奧斯卡得主坂本龍一拿到最佳配樂,《你的臉》演員李康生幫帶領,恭喜教授!
  • 2019年金天鵝頒獎,yaya獲影后,weir獲影帝,彪悍的人生不解釋
    三月一開始,各種活動就開始了,三臺臺慶圓滿成功,泰國電影類最高獎項金天鵝獎也正式揭曉,看著影帝影后的出爐,只想感嘆一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影后——yaya白天yaya在臺慶上和nadech秀恩愛,網友已經很滿足了!但是到晚上,更大的驚喜來了,yaya憑藉《把哥哥退貨可以嗎》第28屆泰國金天鵝獎最佳女主(影后)。
  • 諾獎為何與中國作家距離更近?
    早在十多年前,著名作家、文學批評家邱華棟還曾寫過一篇《誰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種子選手》文章,從文學等多個角度分析他認為誰有可能獲諾獎。在他提到的30多位作家名單上,已經有12位獲獎。其中彼得·漢德克就是邱華棟最看好的作家之一。
  • 美漢學家:莫言獲諾獎3月內書好賣 後來就……
    導語:昨天,美國著名的漢學家,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譯者葛浩文在京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採訪。他用西方的眼光對中國作家進行了一番他的解讀。  昨天,美國著名的漢學家,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譯者葛浩文在京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採訪。
  • 北青報:門羅很熱,中國翻譯界很尷尬
    原標題:門羅很熱,中國翻譯界很尷尬   愛麗絲·門羅,這個名字對國內讀者來說無疑是陌生的。這個「短篇女王」獲得諾獎前,其作品僅有《逃離》一部在國內公開出版。不過現在,一切都在發生改變,她的作品在全球各地的圖書市場火熱升溫,國內多家出版社也對門羅作品的中文版權展開激烈爭奪。
  •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太小眾 無錫書店零庫存忙著進貨
    10月8日晚,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世紀文景曾出版過格麗克的詩歌合集《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昨從本地書店方面了解到,獲獎作家的作品太小眾,其作品在本地是零庫存。
  • 他們從1000餘部諾獎作品中,做出了一套孩子都愛看的繪本
    提起諾獎作品,留給人們的常是晦澀,艱深的印象。畢竟泰戈爾、海明威等文學大師的作品,無不歷經了時間的檢驗,蘊含著許多的人生智慧和生命哲理,是人類社會最珍貴的精神財富之一。願這套經典、精彩、精緻的諾獎繪本,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希望通過這套被寄予厚望的諾獎繪本,能讓孩子輕鬆、自然地開始接觸文學經典,在快樂、思考中建立和經典的聯繫。
  • 村上春樹再次失意諾獎 被認為是日本的"安妮寶貝"
    2013年諾獎文學獎的結局,一如既往的讓人感到「意料中的意外」。在眾多大熱人選中,現年82歲、被諾獎稱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的女作家艾麗斯·門羅(Alice Munro)最終獲獎。北京時間昨日19時,瑞典學院宣布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頒發給以短篇小說出名的加拿大女作家艾麗斯·門羅(Alice Munro),她將獨享800萬瑞典克朗(約8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 引入「諾獎」得主,不能只看「帽子」
    而這場報告會之所以如此受學生歡迎,原因僅僅是報告者是一位諾貝爾獎得主。近年來,隨著高校和政府對於諾獎得主引進的重視,像這樣由他們帶來的學術報告已屢見不鮮,諾獎得主在高校承擔教學任務、帶領科研團隊或實驗室的現象更是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在「雙一流」戰略實施之後,國內高校的「諾獎熱」更是愈演愈烈。
  • 諾獎得主獲永久居留身份證 揭秘你不知道的中國綠卡
    諾獎得主獲永久居留身份證 揭秘你不知道的中國綠卡 2018年05月04日 10:55:00來源:新華網   諾獎得主獲永久居留身份證!揭秘你不知道的「中國綠卡」  5月2日,諾獎得主伯納德·費林加等7名外籍人士在上海正式領取到永久居留身份證——也就是民間俗稱的「中國綠卡」。此前,獲得「中國綠卡」的知名外國人士還包括CBA球星馬布裡、小說《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孫女、核物理專家Joan Hinton(中文名為寒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