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晚上,一邊躺在竹榻上納涼,一邊抬頭數天上的星星,這樣的場景存在於許多年紀稍長的人小時候的記憶裡。長大之後,城市裡建起了高樓大廈,每天夜裡燈火通明,天上的星光卻變得暗淡,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能夠再次抬頭仰望星空,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奢望。於8月13日凌晨即將到來的英仙座流星雨再次讓大家重拾小時候的記憶,無論你是不是天文愛好者,如此浪漫的事情都不該錯過。
用手機拍攝英仙座流星雨,還有些裝備千萬別忘
和觀測星體不同,觀看流星雨並不需要特別專業的設備。像英仙座流星雨、象限儀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等天頂流量極大的流星雨,天氣合適的時候北半球的人們用肉眼就可以觀賞。當然,畢竟流星雨不是每天都能看得到,如果能在觀賞的同時用照片記錄下來,那就最好不過了。
說起記錄流星雨,大家的第一反應往往都是「單反」、「專業器材」、「望遠鏡」等等,有時候恨不得拍一場流星雨器材花銷數萬元。不過在筆者看來,能用專業的器材拍攝流星雨根本沒有挑戰的樂趣,用手機拍攝成功才更好玩,當然還有些裝備一定要備齊。
看到上面的話相信有好多朋友已經開始嘲笑筆者在說大話了,到底是筆者在誇大其詞,還是大家把拍攝流星雨想的過於高大上了呢?下面就讓我們就拍攝器材先來進行分析。
用手機拍,視角夠廣光圈夠大嗎?
在正式拍攝前讓我們在頭腦中想像一下流星雨的觀測場景:廣闊的天空中,不時有一枚亮點拖著尾巴從天邊划過,每一次出現的位置都不盡相同。能想到這個場景就不難理解,拍攝流星雨需要器材具有廣角焦段才可以。
拍攝流星雨相機通常搭配廣角鏡頭使用
想在相機上實現廣角,那換一支具備廣角焦段的鏡頭就行了。而在手機上實現這點,甚至連換鏡頭的程序都可以省略。
手機同樣可以搭配廣角附加鏡進行拍攝(圖片來源於網絡)
使用廣角附加鏡的拍攝效果和上圖比較相似(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筆者了解,目前市場上智慧型手機所搭載的鏡頭,為了滿足越來越多人的拍攝需求,其等效焦距在20-40mm範圍內的機型有許多。像我們熟悉的iPhone 6,等效焦距29mm。當然,如果大家覺得29mm的焦距和廣角鏡頭相比還有差距,那麼買一個便宜方便的廣角附加鏡安裝在手機上也足夠了。
一款便宜的廣角附加鏡只需幾十元就能搞定
而光圈問題則更是不用擔心,一支大光圈鏡頭往往造價昂貴,但目前手機上主攝像頭的光圈許多都能達到F2.4甚至更大,所以這一點同樣不是問題。
用手機拍,快門速度對焦距離怎麼辦?
從筆者之前觀測雙子座流星雨的經驗來看,單顆流星在天空停留時間往往都很短,如果發現流星之後再按下快門一般就來不及了。所以,拍攝流星需要使用相機的B門模式進行長時間曝光,這一點入門級相機來說都很容易實現。
數位相機上的B門功能可以進行長時間曝光
目前許多手機都具有的專業拍照模式可以自定快門速度
說到快門速度,手機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感謝「專業拍照模式」了。原來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機一般快門速度都沒有辦法自定,不過如今許多相機自帶的拍照功能或者通過安裝拍攝軟體就可以輕鬆實現。
數位相機鏡頭可以選擇無窮遠處進行對焦
手機的專業拍照模式同樣可以選擇無窮遠處進行對焦
同樣,對焦距離也可以很簡單地解決。拍攝流星需要把對焦距離設置在無窮遠處,我們既可以通過長按屏幕鎖定對焦的方式達到目的,也可以在專業拍照模式中選擇無窮遠處進行對焦。
好了,解決了上面的「主要矛盾」之後,用手機拍流星雨的器材問題就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如穩定性的問題,我們可以選擇一款手機便攜支架,或者買個帶有標準腳架接孔的手機夾安裝在我們相機的腳架上也可以使用。
便攜的相機支架可以讓拍攝流星雨長時間曝光保持穩定
通過具有線控功能的耳機就可以遙控手機拍照
相機可以使用快門線防止按動快門導致機身抖動,手機的話就使用帶有線控的耳機線吧,按動帶線控耳機的音量鍵可以拍攝,和相機的快門線能起到差不多的效果。
藍牙自拍器是更高大上的選擇
除了帶線控的耳機,一款配色鮮豔、造型時尚的藍牙自拍器也能起到快門線的作用,使用藍牙自拍器還無須受限於耳機線的長度問題。即使離手機幾米遠的距離,也可以進行遙控拍照。這樣一來,穩定的問題我們也解決了,下面就正式出發去拍攝啦。
拍攝流星雨的天時地利
英仙座流星雨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每年在7月20日至80月20日前後出現。據專家介紹,今年各地最佳觀測英仙座流星雨的時間有兩次:第一次在8月13日凌晨2時至天亮前;第二次在8月13日22時至天亮前。
條件理想的情況下,每小時可觀看到十幾顆至幾十顆流星划過。筆者剛剛查過了,8月13日恰逢農曆的二十九,月亮幾乎完全乾擾不到觀測、拍攝流星雨。而北京今天夜裡到凌晨天氣一路晴朗,來拍攝流星雨真是再好不過了。
北京8月12日——13日凌晨全部都是晴天
再來說說適合拍攝流星雨的地點。如果是住在北京的朋友,那麼市裡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燈火通明的大街,車來車往的馬路不僅拍攝效果不好,而且還容易發生危險。筆者在網上查閱了一下,發現北京周邊有幾個不錯的地點可供選擇,大家趕緊拿小本本記好。
北京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都有適合拍攝流星雨的地點
住在北京北部的朋友,昌平的郊區、延慶各條長城附近是不錯的地點。這裡不僅光汙染小,而且拍攝流星雨還能有烽火臺作為前景。住在南邊的朋友,大興、房山南部的郊區也很不錯,要是你此時正在十渡附近那就更好了。如果你住在東邊,那麼燕郊附近選擇一塊空曠的場地也還能湊合,如果住在西邊的話,潭柘寺是個絕佳的觀賞點。
選擇空曠的場地拍攝,構圖時給天空留下更多的位置(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為流星雨覆蓋面積大,所以並沒有最佳的拍攝城市,如果你在遠離大城市的鄉村那就更好了,完全不用考慮會受到光汙染的影響,天黑之後在室外找個安靜舒適的地方抬頭就好了。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帶好手機、支架、耳機線等物品似乎就已經完事具備了,不過要筆者來說,還有兩樣東西那也是萬萬不能少的。是什麼呢?第一,就是移動電源。用手機拍攝流星雨比相機有優勢的一點就是,可以一邊插著移動電源充電,一邊不間斷拍攝。有了移動電源,撐過整個晚上完全不成問題。
長時間拍攝,一款大容量移動電源必不可少
這第二嘛,就是重中之重的Six God了!沒錯,這麼洋氣的名字就是我們夏天最熟悉的「六神」了。夏季的夜晚不光有浪漫的流星雨,自然也少不了不請自來湊熱鬧的蚊子。在室外用蚊香、蒼蠅拍都不太靠譜,所以一瓶「家中常備」的六神花露水是你的不二選擇。
出門有六神,一瓶不夠,我給你七瓶(圖片來源於網絡)
手機、支架、耳機、移動電源、六神,所以這些裝備全部算上,幾乎沒花一分錢,整個準備時間二十分鐘還有富餘。如此看來,拍攝流星雨還是想像中那樣高大上嗎?
準備就緒,正式開拍啦!
光說不練假把式,雖然前面給大家各種科普手機也可以拍攝流星雨,不過有不少朋友還是帶著質疑的目光看著我。所以,下面筆者就要來真格的了,手把手把你們每個人都教會!
首先,我們要到達選好的地點。如此重要的日子,好的觀測點附近一定早就聚集了一群天文愛好者和慕名而來的小情侶們,為了找到最佳的地點架設器材,大家還是趕早不趕晚的好。
找到合適地點,調整好手機角度
雖然流星雨具體出現的方位未定,但是據推測,英仙座大約在13日零時前後從東北方向地平線處升起,角度位於東北方地平線,高度約37度。為了更準確地定位其位置,建議在手機或者Pad裡先下載好星象軟體(筆者常用的是一款名為「星圖」的免費軟體,可以進行定位),到時候輸入英仙座搜索一下就行了。
使用星圖軟體搜索到的英仙座,開啟定位後可以查看實時位置
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可以先試拍幾次確保器材能夠正常使用,接下來就是耐心的等待了。等待的時間中,有備而來的朋友可以搭好帳篷,在防潮墊上席地而坐,如果是帶著女朋友來的小夥,這個時候就可以指著天空講一講浪漫神話故事,接下來……嘿嘿,你懂得。
聽來自星星的你講述遙遠的故事(圖片截取自《來自星星的你》)在戶外拍攝,一頂帳篷既能休息,又能遮風擋雨
時間差不多了,當流星雨開始出現前我們應該把相機參數設置好,移動電源也連接好。筆者此前觀測雙子座流星雨的經驗是,流星不是排列好規則的出現,而是不同的間隔時間這邊滑過一顆、那邊滑過一顆,比較沒規律。所以,要設置好快門速度為十幾秒到幾十秒最合適,如果拍了幾張發現畫面一團漆黑,那麼可以適當地提高ISO感光度的數值到800及以上,畢竟能拍到是前提,噪點什麼的可以後期處理。
感光度調高,快門速度調到十幾秒至幾十秒,對焦距離移到無限遠
當然,純粹的拍攝天空未免過於單調,如果拍攝了一會之後,你並沒有想要回家睡覺的意思,那麼就可以順便玩一玩創意拍攝,各種搞怪的光繪也能給這次流星雨拍攝活動增添不少光彩。筆者在這裡期待大家可以把拍攝的流星雨作品發到論壇上和我們分享啊。
進階玩法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上面的方法完全能夠拍攝出流星雨,但效果卻不見得完美。因為無論是相機哈就是手機,拍攝移動的星星的時候,固定位置的長時間曝光都會記錄下星星的軌跡,照片中每顆星星最後都變成了一條兩線很影響效果。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追求效果的玩家往往選擇使用赤道儀連接單眼相機來拍攝,而使用手機拍攝流星雨時也可以藉助赤道儀的幫助。
看起來十分威武的赤道儀(圖片來源於網絡)
使用赤道儀拍攝星空原理和操作比較複雜,在這裡我們就不過多贅述了。使用赤道儀連接手機我們還需要一個如下圖所示的、帶有標準腳架接口的手機夾,連接在赤道儀的鳩尾板上就可以了。
帶有標準腳架接口的手機夾
說在最後:使用手機拍攝流星雨,與其說是一項挑戰,更多的是我們使用手中現有的器材進行的一次娛樂活動。所以呢,開心才是我們最主要的目的!即便今晚的天氣沒能如你所願,或者手機不夠給力沒有拍攝下來,大家也不要難過。這樣的夜晚,我們做過這樣的嘗試,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難忘的事情啊!
最後附一張手機拍攝流星雨的照片,至於是哪款手機,在這裡就不公布出來了,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