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珍寶:歷演藝術風尚百年

2020-12-24 觀點地產網

  作為卓有遠見的藝術先驅,卡地亞自創始至今,一直密切關注社會風尚與文化思潮的更迭演化,並以其精巧靈思和創新工藝,在珠寶史上引領了一股股不可複製的藝術潮流。縱觀「卡地亞珍寶藝術展」的款款臻品,這些傳世之作生動再現了時代藝術風格的非凡變遷,儼然一部世界珠寶百年風尚的光輝史冊。

  對世界文化的兼收並蓄,對藝術潮流的超越互動,成就了「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在珠寶藝術領域無可撼動的先鋒地位……

  初創伊始與華貴的古典藝術風格


1900年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亞。

  1847年,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亞(Louis-Fran·oisCartier,1819-1904)從其師傅阿道夫·皮卡(AdolphePicard)手中接管位於巴黎聖厄斯塔什區(Saint-Eustache)蒙特吉爾街29號(29RueMontorgueuil)的珠寶店,卡地亞的經典故事就此展開。

  1860年由卡地亞打造的一套珠寶首飾,包括梳子、項鍊、耳環和胸針。閃爍著靈動光芒的橢圓形和梨形紫水晶在黃金的襯託下,盡顯雍容華貴的氣質。

  十九世紀的法國處於不斷的政權更迭和動蕩之中。50年代,拿破崙三世統治法國之後,巴黎經過長期的騷亂獲得了暫時的穩定,社會恢復了往日的浮華,慶典和舞會等社交活動頻繁在上流社會與皇宮貴族中舉行。義大利大道上身著蓬裙的淑女們來來往往,到處顯現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熙攘繁華的社會風貌從這些名媛的著裝中便可窺一斑,而在珠寶領域則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在古典風潮的影響下,19世紀末卡地亞創作了一款帶有濃厚文藝復興風格的吊墜,如同一場寶石的盛會,色彩豔麗,閃現璀璨光澤。

  1852年,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亞將珠寶店遷至小場街5號(5RueNeuve-des-Petits-Champs),位於時尚的皇宮區后街及富麗堂皇的奧爾良宮殿附近。這次重要的遷址,開啟了卡地亞與皇室貴族的深厚淵源。他的第一位貴賓即是拿破崙三世時期的一位重要藝術人物——烏韋克爾克伯爵夫人(ComtessedeNieuwerkerke)。伯爵夫人在卡地亞的第一份訂單,是一條復古式寶石浮雕項鍊,將當時的古典品味彰顯無遺。在伯爵夫人的引薦下,瑪蒂爾德公主(PrincessMathilde)、奧日妮皇后(EmpressEugénie)都紛紛成為卡地亞的客戶,卡地亞因其創新的設計和精湛的工藝開始在皇室貴族中風靡。

  七月王朝時期,寶石或貝殼浮雕風行一時。卡地亞於1860年創作的貝雕胸針,設計精美,工藝細膩。

  在古典風潮的影響下,1860年,卡地亞打造出一套黃金鑲紫水晶珠寶首飾,包括梳子、項鍊、耳環和胸針。閃爍著靈動光芒的橢圓形和梨形紫水晶在黃金的襯託下,盡顯古典風範和雍容華貴的氣質。這件作品也成為了卡地亞初期的代表之作。

  新興的富裕階層與花環風格的鼎盛


和平街13號卡地亞精品店

  19世紀末,皇室貴族依然是珠寶的主要消費者,他們的品味代表了珠寶工藝的時尚潮流。同時,一個新興的富裕階層也開始在社會中顯現出力量:隨著殖民地財富的大量湧入歐洲,工業巨子和銀行家以冒險精神和機緣巧合迅速積累了大量資產。儘管缺乏貴族血統,他們的財富卻足以將他們帶入最頂級的社交圈。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舉止均以皇室和貴族為楷模,甚至開始訂購比皇室珠寶更為璀璨的珠寶飾品。


愛德華七世國王授予卡地亞的皇室委任狀

  卡地亞敏銳地捕捉到社會需求的信號。1899年,卡地亞將店鋪遷至巴黎的高級商品中心和平街13號,也開啟了卡地亞全新的創作時代。在路易??卡地亞敏銳的藝術洞察之下,一種閃現絢爛光芒的花環風格新型鉑金珠寶悄然出現。


比利時皇后伊莉莎白(QueenElizabeth)佩戴著卡地亞1910年定製的由鉑金鑲嵌著鑽石的花環風格冠冕

  卡地亞革命性地以璀璨閃亮的鉑金絲取代沉重的金銀基座,為珠寶賦予了一種自然流暢的褶皺造型。其超乎尋常的強度和柔韌性,更使各種大膽的設計化為可能:運用鉑金材質打造的珠寶作品與當時所流行的低胸線形成絕佳的搭配,完美帖伏於身體的每一個動作。


瑪麗??波拿巴(MarieBonaparte),嫁給希臘國王喬治一世次子。圖為其佩戴著由希臘喬治王子委託卡地亞為她製作的花環風格鉑金鑽石橄欖葉冠冕

  除此以外,鉑金的使用還推動了寶石鑲嵌工藝的變革:應運而生的「珠齒式」鑲嵌法將鑽石精緻地鑲嵌於鉑金基座之中,呈現出形似小珠的規則鋸齒,為珠寶賦予了極致柔美的觸感。1906年的百合花三角胸針就是一件最精美華麗的代表作。

  在當時社會,擁有一件卡地亞珠寶,即意味著進入了一個特殊的社交領域。而從皇室新娘紛紛從卡地亞訂製的「結婚禮物」中,便可窺見上流社會對花環風格的一致喜好。從瑪麗??波拿巴(MarieBonaparte)奢華鋪張的婚禮花籃,各大工坊為新娘所製作的花環風格妝奩,到呂西安??波拿巴傳承拿破崙家族精神的胸飾、肩飾和橄欖葉冠飾,都明顯看到同樣的品味。「花環風格」為卡地亞贏得了絡繹不絕的皇室委任狀以及「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之美譽,更為卡地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帶來了其發展所需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

  工業革命與裝飾藝術風格的盛行

  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中期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對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遠影響,整個歐洲社會都展現出資本主義社會機制的全新風貌。在藝術界,受工業文化所興起的機械美學的影響,裝飾藝術風格開始在建築、美術、應用藝術等領域悄然盛行。裝飾藝術風格的顯著特色是以對稱簡潔的幾何構圖來進行創作,並用明亮且對比的色彩來進行描繪,顯露出嚴謹、穩重、充滿現代感的風貌,一掃之前繁複富麗的風格。


卡地亞創作於1906年的胸針。在鉑金與鑽石的單色世界中,引入了繽紛的藍寶石作為裝飾

  儘管「裝飾藝術風格」一詞源於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裝飾藝術和工業設計國際博覽會」,但早在1904年卡地亞和平街設計師的草圖中,就已經出現了頗具現代感和抽象性的裝飾藝術風格設計。從那時起,卡地亞工作室開始創作幾何線條(方形、圓形、菱形)的胸針,並在鉑金和鑽石的單色世界中,引入了繽紛的紅寶石和藍寶石作為裝飾。


在卡地亞1914年創作的這頂冠冕中,卡地亞採用了黑鋼,與鉑金、紅寶石和鑽石相搭配,賦予珠寶前所未有的現代質感

  1909年,藝術界經歷了顛覆性的變革:由舞蹈明星瓦斯拉夫??尼任斯基(VaslavNijinsky)和塔瑪拉??卡莎維娜(TamaraKarsavina)擔綱主演的《戲夢芭蕾》(BalletsRusses)在夏特萊劇院(Theatreduchatelet)大獲成功。舞臺布景中所使用的絢爛色彩令路易??卡地亞及其設計師查爾斯??雅克(CharlesJacqueau)深深為之震撼。橙色與黃色,綠色與藍色,藍色與天藍色,紅色、粉色和紫色——如此明麗的色彩組合,印證了卡地亞將祖母綠與藍寶石、紫水晶與紅寶石組合在一起,甚至嘗試其他更為大膽的色彩搭配的可能性。


Patiala的邦主YadavindraSingh佩戴著卡地亞1928年為其父親BhupindraSingh爵士製作的項鍊。一枚重達234.69克拉的DeBeers鑽石鑲嵌在項鍊墜的中心位置

  於是,卡地亞在開創珠寶裝飾藝術風格的同時,更大膽打破了傳統色彩搭配的思想禁錮。黑瑪瑙、珊瑚、彩色寶石成為了卡地亞最為青睞的素材,現代主義的清新氣息無處不在。在1914年創作的一頂冠冕中,卡地亞甚至採用了黑鋼,與鉑金、紅寶石和鑽石相搭配,賦予珠寶前所未有的現代質感。


卡地亞1930年為印度土邦主BhupindarSingh專門定製的紅寶石項鍊

  然而,當時最受青睞的色彩組合無疑是藍色和綠色。1923年,卡地亞創作了一件名貴華麗的項墜,以一顆重達121克拉的凸圓藍寶石搭配雕花祖母綠。這組藍色與綠色的組合,色彩輕快和諧,在拋光與雕花表面呈現出微妙的肌理變化。

  這一時期卡地亞還廣泛汲取世界多元文化的精髓,用創新的設計使異域的文化印記得到了永恆的新生。古埃及的神明與植物圖案、波斯中世紀的細密畫以及印度傳統的寶石雕琢工藝,都賦予了卡地亞延綿不絕的靈感源泉。一件件洋溢著異域色彩的珍品,表達著卡地亞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詮釋。

  自然主義思潮的湧現與卡地亞動植物系列


1944年,巴黎解放之後,卡地亞創作的「自由鳥」胸針,表達法國人民對自由和獨立的讚頌

  二十世紀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激烈而殘酷的戰爭震撼了整個社會,給人們帶來流離失所和喪失至親的悲痛。人們無力改變生靈塗炭的現實,只能尋求精神世界的慰藉。一股自然主義思潮應運而生:將大自然視為逃離人類自相殘殺的終極避難所,動物和植物的世界超然一切,顯映於藝術領域的方方面面。


溫莎公爵夫婦在巴黎麗都,公爵夫人佩帶著製作於1952年的豹形手鐲

  時值富有傳奇色彩的貞??杜桑(JeanneToussaint)女士擔任卡地亞高級珠寶部門總監,她擁有非凡的品味、豐富的想像力和智慧,對社會風潮有著敏銳的觸覺。在她的細緻關注下,卡地亞所有的設計都呈現出一種親近自然的全新感覺,與ArtDeco裝飾風格相去甚遠。動物和植物成為了卡地亞奇妙幻想世界的重要部分。


鉑金和鑽石製成的「BirdofParadise」胸針

  卡地亞的動物圖譜在二戰期間大放異彩。在法國被德軍佔領的黑暗環境下,卡地亞仍不失勇氣,在和平街的櫥窗內展示出了一隻名為「籠中鳥」的小胸針,以藍色、白色和紅色製成,象徵被剝奪了自由的法國人民。1944年,在巴黎解放之後,卡地亞又創作了一枚新的胸針,這一次鳥的翅膀完全舒展開來,在敞開的鳥籠內快樂地歌唱,表達法國人民對自由和獨立的讚頌。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佩戴著鑲嵌23.6克拉威廉姆森粉鑽的卡地亞花束胸針

  在二戰結束後的歲月中,卡地亞的動物王國更進一步壯大。戰爭後的女性嚮往著更廣闊的自由,立志尋求表現女性氣質的全新形式。這些女性呈現出了一種野性生物的氣息,卡地亞用獵豹的魅惑與鱷魚的不羈完美地詮釋了這一切。在獨創的仿生式鉸接鑲嵌手法下,卡地亞為這些立體動物造型賦予了無可比擬的活力與動感。

  在植物方面,卡地亞設計了大量精緻的鑲鑽花卉,其中兩枚成為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及其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殿下的最愛。1953年,女王將一顆重23.6克拉的威廉姆森粉鑽鑲嵌在一枚卡地亞倫敦創作的花束胸針中,並佩戴這枚胸針出席了包括長子查爾斯王儲婚禮在內的眾多人生重要時刻。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則非常珍愛另一款由卡地亞倫敦工作室創作的白色鑲鑽玫瑰胸針。

  在藝術之路的不斷求索中,卡地亞延續了其創始者的開拓精神,用靈魂去體悟時代,用作品去詮釋變遷,成就了令人驚嘆的藝術軌跡。9月,北京故宮,盛大的「卡地亞珍寶藝術展」上,346件見證東方與西方、歷史與文化變遷的古董珍品,必將帶給人們一場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

相關焦點

  • 走進卡地亞生活藝術
    向自己、母親或初生寶貝,傳遞激勵之情,感謝生活中的陪伴與支持,紀念特別時刻,送上驚喜,表達愛意……從音樂盒到書寫紙,這些簡單且迷人的器物是卡地亞悠久傳統的組成部分。自1880年起,卡地亞便對製作日常生活器物產生濃厚興趣。從最早的香水瓶到粉餅盒,從墨水瓶到文具,都曾展出於卡地亞紐約舉辦的專題展覽。卡地亞在裝飾、書寫和旅行三大領域,不斷探索日常生活與世界各地文化。
  • 「有界之外」亮相故宮,呈現中西方珍寶薈萃與文化融合
    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中國形象再次成為歐洲造型藝術的流行素材和靈感來源。卡地亞設計師將中國文化內涵、結構和功能融入到珠寶設計當中……5月31日,「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開幕。
  • 「有界之外」特展:一場跨越百年的中西對話
    當「皇帝的珠寶商」卡地亞來到紫禁城,當西方珍寶遇到故宮博物院這樣的「寶匣」,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展開怎樣的一場中西對話?自2019年5月31日開始,「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已經在故宮博物院午門開展了一月有餘,在吸引無數參觀者慕名前來之餘,更引起熱點話題不斷。人們在為展出的珍寶發出驚嘆之外,更訝異於中西文化源遠流長的交融。
  • 去故宮,看卡地亞為赫頓設計的2.14億翡翠珠鏈!
    這是一次低調的展覽,繼2009年「卡地亞珍寶藝術展」成功舉辦十年後,故宮博物院與卡地亞再度攜手。餘件藝術作品,最早的展品可追溯至明代。這些展品分別來自卡地亞、故宮博物院、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卡達博物館、瑞士拉夏德芳國際鐘錶博物館等。
  • 卡地亞成就永恆經典 世界十大珠寶品牌
    而隨著工業技術的提升,現在那些精美絕倫的珠寶首飾也可以被批量生產出來了,這一切都要依靠於卡地亞、寶格麗、梵克雅寶這些品牌不懈的努力,讓這些精美絕倫的設計能夠來到我們身邊,世界十大珠寶品牌都是珠寶藝術的推動者。10:施華洛世奇施華洛世奇人造水晶的閃耀光芒之所以聞名於世,完全是由於他們的純淨、獨特切割以及刻面的編排和數目。
  • 卡地亞大日曆年曆腕錶介紹
    雖然年曆操作簡便,無須重置即可調校,但此前從未出現在卡地亞腕錶系列中。為滿足腕錶愛好者的期望,卡地亞機芯研發團隊將該功能融入Rotonde de Cartier腕錶,在錶盤上顯示完整、準確的全年日曆信息。  日曆功能的起源  簡單日曆功能,即通過窗口或指針顯示日期的機制,在每個30天的月底(即偶數日期的月份)必須手動調整,以確保腕錶與日曆同步。
  • 卡地亞經典產品
    玫瑰K金手鐲    1970年,卡地亞為情侶們設計了一款互相表示愛意的手鐲。帶有獨特「螺絲」設計的手鐲只能由情侶用特製的螺絲刀才能打開,象徵愛情的忠貞與承諾。    BallonBleudeCartier藍氣球系列腕錶    藍氣球系列腕錶是卡地亞經典與創新的集大成者,她汲取了卡地亞深厚的制表精髓,擺脫了傳統手錶設計的局限。
  • 卡地亞以漫畫演繹Ballon Blanc 腕錶
    導語: 伴隨遙遠星辰的陣陣迴響,閃爍白色鑽石的耀眼光芒,夜空中那條完美懸垂的絲帶,令人目眩神迷……滿月之夜,Ballon Blanc de Cartier腕錶猶如一顆彗星,跌落卡地亞工作坊。
  • 故宮攜手卡地亞,值得一看的「有界之外」
    原文來源:故宮文化官方旗艦店,原文發布於2019年6月10日原文標題:故宮攜手卡地亞,值得一看的「有界之外」~位於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已開幕一旬,你去看了沒這次繼2009年「卡地亞珍寶藝術展」成功舉辦十年後,故宮博物院與卡地亞的再度攜手的展覽,真的讓招財大開眼界。悄悄告訴你,真的值得一看。展覽分為靈感中國、風範見證、時間技藝三個單元,以「精湛技藝」為主軸,沿著時間和主題兩條主線,進行多元視角的解讀。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陌生風景」與卡地亞的相遇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這些天正在舉行。此次展覽展出近100件/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收藏的標誌性藝術作品,以及眾多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森山大道、雷蒙·德巴東的攝影,羅恩·穆克、薩拉·施的雕塑和裝置,謝裡·桑巴的繪畫,墨比斯的動畫……展覽呈現了不同門類、不同地域的藝術創作。
  • 當面對上一代水鬼14060M和新款卡歷博潛水錶時,我們應該作何選擇?
    卡地亞卡歷博潛水錶,是卡地亞的新型專業級潛水錶,配置很高,並且很漂亮。雖然我很清楚在腕錶之家,卡地亞並不沒有很高的呼聲。但是在國內二級市場中,情況則恰恰相反。卡地亞卡歷博,包括最近一段時間裡頻頻出現的卡歷博潛水錶,以及後鑽的卡歷博,都買的「熱火朝天」。卡地亞卡歷博潛水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新」。這是一隻全新型號的新型潛水錶。從手錶的表圈、表殼、機芯,各項配置都代表了目前潛水錶領域的主流配置。卡歷博潛水錶是少有的沒有使用陶瓷表圈而是使用了ADLC碳鍍層表圈的新型潛水錶。
  • 64件藝術珍寶 讓人醍醐灌頂
    參觀者在上海博物館觀賞「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藝術珍寶展」。這是日本醍醐寺收藏的雕刻和繪畫等藝術珍寶首次來華;這是醍醐寺文物除赴德國以外,第二次走出日本向世界展示……正在上海博物館展出的「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藝術珍寶展」,展出醍醐寺文物64件,其中6件日本國寶,24件日本重要文化遺產。這是一次怎樣的展覽?都展出了哪些文物?珍貴的文物背後都有怎樣的藝術和文化價值,跟中國的淵源又在哪裡?展覽為何歷時5年漫長的籌備?
  • 卡地亞「綠野仙蹤」雨林奇境——高級珠寶與自然之源的親密接觸
    現場邀請了眾多明星來參觀展覽、享受晚宴,在卡地亞的自然奇境中,一起感受源於生命力與想像力的天工妙藝。卡地亞全新[SUR]NATUREL高級珠寶展晚宴– 1862時尚藝術中心晚宴現場將劇院改造成了大型「緑野仙蹤」式的熱帶雨林秘密花園。
  • 一顆珍珠賣上億,卡地亞怎麼做到的?
    上周五,在位於上海復星藝術中心的卡地亞全新RSONANCES DE CARTIER高級珠寶展,範主有幸見到了這枚珍貴的皇室珍珠。這條ROYAL項鍊中的重達8.3克的主珍珠,尺寸足有21.82 毫米 x 17.6毫米x 16.4毫米,大得有些驚人。當然它的價格也是驚人的,高達1億+。
  • 備受期待的卡地亞這次卻...
    為致敬在潛水腕錶領域的歷史傳承,充分彰顯百年鳴響腕錶精湛技藝,積家大工坊今年新推出了北宸系列潛水腕錶,為優雅運動風格的積家北宸系列新添兩款高性能時計。在這處富含創想與巧思的展覽空間內,沛納海共帶來四款全新力作,分別來自Luminor廬米諾及Submersible潛行兩大系列。
  • 20萬全新卡地亞拍賣只需3萬 卡地亞的地獄
    導語:被認為是歐洲皇室貴族品牌的卡地亞手錶收藏價值幾何?事實證明,拍賣行是卡地亞迷的天堂,卻是卡地亞的地獄。一款卡地亞 Panthere系列,專賣店售價207000元,拍賣成交價僅34500元。卡地亞迷李雅琪發誓說,「再也不去門店買表了」。
  • 斯洛維尼亞珍寶在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展出
    三秦都市報-三期網訊 近日,為期六個月的《歐洲十字路口的印記————斯洛維尼亞珍寶展》在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開展。據悉,這是斯洛維尼亞珍寶第一次來到中國展出。
  • 卡地亞第五大道精品店重裝開幕
    紐約市的建築圖景在過去百年間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卡地亞第五大道精品店的魅力卻不曾改變,始終被視為一處宏偉的地標。    這棟私人宅邸由建築師羅伯特·W·吉布森(Robert W.    精品店內不少房間的裝飾主題,其靈感來自於卡地亞歷史上的重要人物。    「貞·杜桑(Jeanne Toussaint)夾層」,一個以卡地亞傳奇藝術總監名字命名的私密空間,專為訂製高級珠寶作品的顧客而設計。
  • 葛洛麗亞·斯旺森:耀眼的好萊塢與裝飾藝術風格珠寶
    葛洛麗亞·斯旺森:耀眼的好萊塢與裝飾藝術風格珠寶 默片時代最偉大的美國女星葛洛麗亞·斯旺森可謂是「咆哮二零」風尚的另一代表女性。並非來自上流社會的她,沒有豐厚的家產為其提供充裕的裝扮資本,但其銀幕上的一顰一笑仍引得萬千影迷為之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