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區紅十字會和虹口區少兒住院互助基金一直關心、關注著你的成長和生活,希望通過我們的一份力,呵護你健康成長。」今年六一兒童節,虹口一位因患有白血病在北京治療的小朋友歡歡(化名)收到了來自區紅十字會的慰問信,此外,他還收到了區紅十字會送來的1000元慰問金。
更讓歡歡一家欣喜的是,在區紅十字會幫助下申領的一筆5萬元的補助款項也到帳了。
主動跨前,送去暖心服務
說起這筆5萬元的補助款,歡歡的外婆不住地感謝區紅十字會。她說:「孩子爸媽一直在北京和上海之間奔波,我們根本不知道可以申領,全靠紅十字會告訴我們,還幫我們一起準備材料。」
原來,區紅十字會在查看區內少兒住院互助基金大病少兒登記的數據時發現,歡歡的情況符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小天使基金」項目。
「小天使基金」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倡導建立的我國第一個救助白血病兒童的專項基金,0至14周歲患有白血病且家庭經濟貧困的兒童少年,其本人或家長(或法定監護人)均可作為申請人向「小天使基金」申請資助。不過,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坦言,「小天使基金」的社會知曉度不高,「很多患兒家庭根本不知道該項目,更別提申請資助了。」
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憑藉所熟悉的業務,將歡歡的情況與之快速「匹配」,更因其心系患兒家庭,主動告知他們這一情況。「要準備的材料,哪些得是原件,哪些可以是複印件,具體要怎麼申請,虹口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都列好了明細清單交給我們。我們搞不清楚打電話問他們時,也都很耐心。」讓歡歡外婆感動的還不止於此,提交申請後,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主動跟進申請進度,也是在區紅十字會的告知下,他們得知歡歡已經進入公示名單。等待了一段時間後,「小天使基金」的補助款到帳了。
歡歡一家很感激,為此,外婆作為家庭代表特意向市紅十字打去電話,表達一家人對區紅十字會的感謝,「希望市裡可以表揚虹口區紅十字會。」老人家說道。
立足行業,拓展學習內容
面對虹口居民的感謝,區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同時表示,這是推進「四史」學習教育取得的成果。
自「四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區紅十字會黨組對標「四史」學習教育「八個結合」的要求,始終突出一個「實」字,把解決問題和推動紅十字事業作為衡量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特別注重找準虹口區紅十字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區紅十字會黨組在「四史」學習教育中融入紅十字運動發展史和其在中國的誕生及歷史沿革等內容,引導黨員、幹部以史鑑今,從中汲取精神力量。
通過將「四史」學習教育與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相結合,今年,區紅十字會建立了走訪基層制度,要求全體機關事業幹部每年走訪街道紅十字會、居民區紅十字服務站以及其他工作對象、服務對象,深入一線傾聽基層紅十字幹部和群眾的需求和意見建議,加強對基層紅十字工作的指導服務。
推出多項貼心舉措,服務虹口居民
在基層走訪中聽取到的居民需求,區紅十字會快速地給予了回應。針對有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護理需求,近日,區紅十字會走進虹口區市民驛站四川北路街道第三分站,送去了一堂「社區居家老年介護理論與實操培訓」課程,邀請專家為社區居民開課傳授相關知識。區紅十字會還開通了線上直播,讓無法到現場上課的居民在家就能觀看學習。
此外,區紅十字會還走進了商務樓宇。把「心跳驟停應急救護」線上直播急救培訓課的課堂搬到了白玉蘭黨群服務站。直播時,在線觀看學習人數達5000餘人次。
據悉,區紅十字會以「救在身邊線上學(隨身看)」為主題先後開展了多場直播培訓,內容涉及群眾需求最為集中的心肺復甦、AED自動體外除顫儀使用、氣道異物梗阻、社區居家老年介護等實用技能,有效普及了急救理念和知識,受益人數逾萬人。
隨著「四史」學習教育的推進和深入,區紅十字會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推出了一系列造福虹口居民的切實舉措:啟動「虹口區大病患兒關愛」項目,在春節和兒童節期間,為患有五大疾病的患兒送上慰問金;與區教育局聯合開展「彩虹計劃」困境學生關愛項目等,受益人數達275人;同時在「」一網通辦」設立「5.8」世界紅十字日宣傳活動、造血幹細胞入庫志願者招募、重度困難失能失智老人關懷項目、造血幹細胞捐獻實現者關懷項目、應急救護培訓等7個特色項目。
區紅十字會介紹
接下來將繼續以「四史」學習教育為引領,以開展「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為突破口,努力提高幹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進一步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實際成效。
記者:張燕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