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網絡上熱傳一個段子,《今年春節計劃》:初一一動不動;初二按兵不動;初三紋絲不動;初四巋然不動;初五依然不動;初六原地不動;初七繼續不動;幾時能動?鍾南山說動才動!
然而有一群人,責任使然,擔當使然,始終在行動。他們沒有戰鬥在國人注目地醫院中,沒有戰鬥在生產防護物資的車間裡,也沒有戰鬥在科研攻關的實驗室,他們在集貿市場,排查活禽銷售隱患;在商場超市,守護節慶商品質量安全。他們用實際行動扛起「為人民群眾築起疫情防控安全線」的使命擔當,黃龍縣市場監管局城關工商所所長、共產黨員劉玉成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他是一位兩個孩子的父親,小的才1歲零4個月,上有80多歲的老父親和因病雙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親。然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邊是繁重的工作任務,一邊是需要照顧年邁父母親及年幼的小孩,但是職責所在,使命所在,他把家裡所有的重擔甩給了愛人,舍小家為大家,白天起早摸黑跑轄區內的農貿市場、商場超市,晚上還要加班匯總當日工作情況。
自臘月二十八開始在市場上檢查活禽宰殺,到疫情防控開始,劉所一直帶領全所人員奮戰在一線,對保障群眾生活必需品的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城區所有經營戶進行逐戶摸排調查走訪,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期間對商戶的檢查工作。他對自己轄區一千多商戶的經營情況如數家珍,開業幾戶、停業幾戶、離黃幾戶、農資幾戶、五金建材幾戶等等,就連集貿市場日清垃圾多少公斤,他都了如指掌。
疫情防控以來,他的工作場所全部在戶外,微信運動的步數始終保持在兩萬步以上,大家戲稱他每天都可以在朋友圈好友中佔領封面,但是有幾個人知道每天邁出這兩萬多步的雙腿上貼滿了治療疼痛的膏藥......這一步步走出的是責任、是擔當、更是使命!
特殊時期的監管工作要嚴格規範,要維持群眾的基本生活用品市場穩定,引導經營單位規範經營,嚴格做好經營場所的消殺工作,每天不少於2次消殺;要求市場內環境清潔有序,垃圾日產日清無堆放;要求對銷售的商品明碼標價、保質保量,杜絕哄抬物價、假冒偽劣、囤積居奇、牟取暴利的行為,這些工作都需要劉所他們一家一家去落實,一戶一戶去叮囑。對於不積極配合的商戶,他通過外圍走訪、細心講解政策、耐心分析疫情,為商戶解除疑慮、消除恐慌心理,真正做到了排查無死角、人員全覆蓋、信息無遺漏,通過他和全所工作人員的努力,疫情期間城區市場未出現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等突發事件,市場經營秩序持續良好。
隨著春耕生產及企業復工復產的需要,劉所又帶領工作人員,深入轄區農資、五金、建材等經營戶,上門指導經營戶恢復經營,協助他們組織貨源的進入,做到統計銷售,對用戶需求落實專車和固定人員配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相關制度,強化經營場所、車輛、人員消毒和自身的安全防護工作。
疫情防控以來,劉所帶領的城關工商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78人次,檢查市場(商場)超市96餘次,各類經營戶1139戶(次)。通過積極宣傳引導,轄區內商戶恢復營業385戶。
疫情防控依然嚴峻,劉所他們的市場監管工作還在繼續......
劉玉成,一個沒有豪言壯語的基層一線市場監管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用低調務實的作風和堅毅執著的信念,默默在崗位上履職盡責、負重前行,把初心體現在行動中,把使命落實在工作上,展現了當代共產黨人、市場監管人的責任與擔當。(彭虎 陳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