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們對心理諮詢的誤解你有嗎?

2020-10-03 泊恩心理

「我最近感覺情緒起伏很大,經常凌晨時分才能入睡,雖然吃了安眠藥,可是覺得對藥物的長期依賴也不太好,我要怎麼辦呢?」

「那你有沒有嘗試去做一做心理諮詢或去精神科呢?」朋友問道。

「可是如果我去做心理諮詢,大家會不會把我看成精神有問題的人啊?而且感覺他們能把我看穿,我可不想把自己的缺點暴露給別人。」

說到心理諮詢,一方面大多數人會覺得它很神秘,而且離生活很遠,就像是穿越未來的時光機一樣,對它浮想聯翩;另一方面有的人認為它就像是算命大師,覺得他怎麼能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會發生什麼樣的事,這根本就是胡扯吧。

其實,心理健康問題就像是我們每天回家都會碰見的廣告牌,只要它不阻礙回家的路,那我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注意到它的。

但如果有一天,經過風吹雨打的它倒下去,阻礙了回家的路,那我們就需要正視它,把它抬起來,修復好,這樣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九月中旬,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鼓勵社會心理服務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並重視起心理諮詢行業的發展。

可大眾對心理問題的重視依然不高,原因之一大概是對心理諮詢的不了解,甚至是有很深的誤會。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去揭開大眾對心理諮詢誤解的面罩吧。

這些年,我們對心理諮詢的誤解你有嗎?

01

誤區一:看心理醫生的都是有病的

「看心理醫生,做心理諮詢的人腦袋不正常吧」這是大眾對做心理諮詢的人最常見的誤解。

其實並不是,心理諮詢的對象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正常人,即你、我、他。在當今極為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生活、學習、工作、婚戀、個人成長等等諸多方面的壓力如同泰山似的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一開始也許並沒有那麼不堪重負,我們也會初步採取簡單的措施來緩解這方面的壓力,如痛哭一場,叫罵一頓;

而當我們選擇忽視它,並任由它惡意發展時,長時間的累計就會在導火線被點燃的瞬間噴發而出,一發不可收拾。

每個人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困惑和難題時,如果自己不能很好的調整心態、緩解情緒,並長時間不能從中走出來時,我們就可以嘗試選擇心理諮詢,得到專業人士的幫助。

再者,有關研究指出,心理諮詢其實是正常人緩解壓力與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做心理諮詢並不代表自己「不正常」、「腦袋有問題」。現在很多走在前沿,思想開放的人都可以毫無顧忌地走進心理諮詢室,一訴心中的疑惑。

心理諮詢能夠在我們因壓力或無法解決的困難感到迷茫、痛苦、無助時,它能夠準確的為我們提供相對安全的空間來促進我們自身對自我的察覺與反思,並幫助我們發掘自己潛在的積極力量,改善我們的負情緒,獲得應對困境的能力。

這些年,我們對心理諮詢的誤解你有嗎?

02

誤區二:心理諮詢師可以看穿我

「你是不是一眼就能看穿我?」

相信這是幾乎每個心理諮詢師或學心理學的人都會被問道的問題,其實不然,心理諮詢師並非「讀心神探」,但由於他們接受了系統科學的培訓,又在長期諮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因此,他們會比平常人多了一把放大鏡,在優秀的觀察力和精確的邏輯分析能力的加持下,熟悉人的情緒和語言透露出來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活動規律就會比平常人要容易些。

當然,心理諮詢師對來訪者的心理解讀都是基於客觀且全面的材料而做出判斷,因此,在諮詢前期,個人信息的獲取是十分重要的。

這些年,我們對心理諮詢的誤解你有嗎?

03

誤區三:心理諮詢就是聊聊天

「心理諮詢不就是需要有個傾訴的對象嗎?找朋友不就可以了嗎?何必去做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大多選擇面對面會談的形式是因為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會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及社會學、醫學等方面的知識,通過談話的形式,運用嚴格科學的理論體系和操作規程來循循善誘的幫助來訪者發現問題的根源,並進行自我認知的探索。

從而達到解決心理問題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讓來訪者得到成長,變得更加強大,對自我的認知更加明確,促進自身人格的發展。

而要做到這一點,心理諮詢師們就需要接受專門的「會談技能訓練」,從而得以在會談中更加準確深入地挖掘影響來訪者心理的因素與原因。普通的聊天則很難做到這一點。

更重要的是,心理諮詢的會談過程是保密的,心理諮詢師是法定的守秘人(特定情形除外)。對需要保守秘密的人來說,這本身就使心理諮詢變得更加有價值。

這些年,我們對心理諮詢的誤解你有嗎?

04

誤區四:心理諮詢就是催眠

「心理諮詢就是要催眠我吧」

催眠是眾多心理諮詢技術中的一種,它主要是通過誘導,如放鬆、單調刺激、集中注意力、想像等來使催眠對象處於似睡非睡,意識恍惚的精神狀態。這種方式可以幫助被催眠者改變行為習慣、解決心理問題。

恰當地使用催眠可以起到消除緊張心理、緩解焦慮情緒,建立積極心態的作用。

當然,並非所有的心理諮詢師在心理諮詢過程中都會使用催眠,就算使用催眠,也會先觀察來訪者是屬於哪方面的心理問題,受心理暗示的強度如何。再者,心理諮詢師都會事先詢問來訪者的意願,並不會擅自使用這種方式。

05

誤區五:心理諮詢做一次就足夠了

當第一次踏入心理諮詢的大門時,就意味著我們將要與一位專業且最熟悉的陌生人開始一段關於自我成長與自我探索的旅途。

這個旅途有可能是短途的,又或是長途的,這都要取決於個人心理不同程度的問題。但值得肯定的是,多數心理問題並不能在一次諮詢中就可以得到解決。

有關研究表明,根據心理問題的不同,心理諮詢的療程一般為兩個月至半年不等,甚至有可能長達幾年或十幾年。

在自我成長與自我探索的過程中,諮詢者需要相信的是,一個人的想法與行為習慣的轉變是需要與時間進行長時間賽跑的,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是緩慢顯效的。

許多諮詢者在治療期間,會有這樣的想法:我看了這麼久的心理諮詢,感覺好很多了/沒有什麼效果,不用再去了吧。這是心理障礙為我們設下的迷障,千萬不能寄希望於「畢其功於一役」。

參考文獻

[1].心理諮詢的誤區[J].社會心理科學,2013,28(03):130.

[2]盧謝峰,韓立敏.人性觀對心理諮詢與諮詢師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5(11):68-69.

[3]琳達·塞利格曼,勞裡·瑞森伯格,2016,如何選擇有效的心理療法.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351 – 352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或困擾,可以私聊我或者在下面評論哦~

相關焦點

  • 關於心理諮詢的十大誤解
    經常會聽到一些聲音:「他去找過心理諮詢師,他肯定有問題」,「心理諮詢師一定很健康吧,不健康怎麼能做心理諮詢師呢」,「心理諮詢師有心理問題不是可以給自己治病嗎?」「心理諮詢師怎麼可以有這樣的反應,怎麼可以生氣?」
  • 外行人對心理諮詢都有哪些誤解?
    儘管,心理諮詢在目前已被大眾有所認識和接受,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還是有許多人對心理諮詢有不同程度的誤解。 2 心理諮詢就是耍嘴皮子,不解決實際問題這跟(1)的誤解有類似,但區別在:彼是完全對心理諮詢無知,此是對心理諮詢的不信任。心理諮詢一個重要前提:接受心理諮詢者有意願的同時,需有對心理諮詢的一定信任度。
  • 心理諮詢丨10種常見誤解
    如果你對心理諮詢到底如何起作用十分好奇,請一定不要錯過這篇文章。如果經濟情況比較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一些發展類的心理諮詢,這些幫助會讓個人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心理治療當然也有宣洩、開導、安慰的作用,但是上面這種觀點忽視或未意識到心理問題是需要專門治療的,否定了諮詢的專業性。心理治療行業中有著眾多的學科流派,這些都是有學理基礎的,決非簡單的聊天或者宣洩。
  • 【心理健康】關於心理諮詢的10種常見誤解
    如果你對心理諮詢到底如何起作用十分好奇,請一定不要錯過這篇文章。如果經濟情況比較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一些發展類的心理諮詢,這些幫助會讓個人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舉個極端點的例子,在街上諮詢師看到自己的受諮詢者,是絕不會主動上前打招呼的。所以,專業的諮詢師是可以給諮詢者完完全全的安全感,你想傾訴他就接住,並不會讓來訪者有被迫講述的感覺。誤解4:「我要找專家,越老越好!」
  • 心理健康 | 關於心理諮詢的10種常見誤解
    如果你對心理諮詢到底如何起作用十分好奇,請一定不要錯過這篇文章。如果經濟情況比較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一些發展類的心理諮詢,這些幫助會讓個人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所以,專業的諮詢師是可以給諮詢者完完全全的安全感,你想傾訴他就接住,並不會讓來訪者有被迫講述的感覺。
  • 關於心理諮詢的10種常見誤解
    如果你對心理諮詢到底如何起作用十分好奇,請一定不要錯過這篇文章。如果經濟情況比較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一些發展類的心理諮詢,這些幫助會讓個人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所以,專業的諮詢師是可以給諮詢者完完全全的安全感,你想傾訴他就接住,並不會讓來訪者有被迫講述的感覺。誤解4「我要找專家,越老越好!」
  • 學生說做心理諮詢,就是和你聊聊天,心理諮詢是「聊天」嗎?
    ︱心理諮詢不就是聊聊天嗎有一天下午三點多鐘,琪琪在她的同學陪同下來我們學校心理諮中心找我。我請琪琪進了心理諮詢室,讓陪她來的同學回宿舍,告訴她你的任務完成了。我對琪琪說,你的情況輔導員都給我說了。我聽說你對心理諮詢有些誤解,說心理諮詢就是和人聊聊天,是這樣嗎?琪琪說我對心理諮詢的印象就是廣播中晚上的夜話節目,聽眾把自己的心事說給主持人,然後主持人給聽眾支支招,告訴聽眾怎麼做,怎麼改,不就是你和我聊聊天,兩個人說說話嗎?與聊天有什麼區別呢?看來你對我們心理諮詢還是不了解,對心理諮詢有誤解啊。
  • 關於心理諮詢,你還存在這樣的誤解?那你就錯了
    如果你對心理諮詢到底如何起作用十分好奇,請一定不要錯過這篇文章。如果經濟情況比較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一些發展類的心理諮詢,這些幫助會讓個人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所以,專業的諮詢師是可以給諮詢者完完全全的安全感,你想傾訴他就接住,並不會讓來訪者有被迫講述的感覺。
  • 「心理健康」關於心理諮詢的10種常見誤解
    如果你對心理諮詢到底如何起作用十分好奇,請一定不要錯過這篇文章。誤解1: 「我自己抗抗就過去了,我很堅強的!」如果經濟情況比較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一些發展類的心理諮詢,這些幫助會讓個人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誤解3:「我不想講隱私,去心理諮詢感覺不安全,也不好意思。」
  • 在心理諮詢方面對焦慮的誤解
    在心理諮詢方面對焦慮的誤解在心理諮詢中,心理諮詢師平時遇到最多的個案是神經症或接近神經症的來訪者,神經症包括焦慮症,強迫症,疑病症,恐怖症等幾種,基本都是以焦慮為核心情緒體驗的,所以能不能高效的調整焦慮是衡量心理諮詢是不是高效或有效或低效的主要依據。
  • 對心理諮詢的這10個誤解您也有吧?
    ​如果你對心理諮詢到底如何起作用十分好奇,請一定不要錯過這篇文章。如果經濟情況比較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一些發展類的心理諮詢,這些幫助會讓個人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所以,專業的諮詢師是可以給諮詢者完完全全的安全感,你想傾訴他就接住,並不會讓來訪者有被迫講述的感覺。
  • 心理諮詢有效嗎?11年從業經驗的心理師,告訴你如何選擇才靠譜
    在我的從業經歷中,被問得最多的就是:心理諮詢能解決我的問題嗎?而見過最多的人,是那些徘徊在諮詢門口,心裡想著:我這點事需要諮詢嗎?想走進來,又猶豫不決的人。這或許,也代表了不少人對心理諮詢的疑問。在我與周圍人的接觸中,時常會徵求大家對心理諮詢的看法,發現有些觀念上的偏差,根深蒂固地影響了不少人,比如下面幾個:誤解1:做心理諮詢的都是"病人"病人這個詞,在心理學上是有貶低意義的,所以我們不這樣稱呼來訪者,甚至很少用"問題"這個詞,而是用"困惑"或者"
  • 心理諮詢,你需要嗎?
    「奢侈品」,是屬於小眾的需求誠然,行業存在「亂象「,在一種混亂中肆意地「百花齊放」,而一些真正有需求的群體可能由於信息不對稱,又或是對心理諮詢的一些「誤解」,總是不停的在這一條尋求心理救贖的路上繞彎道,或者產生對某些諮詢師or整個行業的憤怒與敵意01—到底什麼樣的人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
  • 你真的了解心理諮詢嗎?
    當然沒有這麼簡單,心理諮詢要發揮療效,中間起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同時,隨著信任的建立,來訪者願意相信諮詢師真的能夠幫到自己,這種信念會讓來訪者願意去與諮詢師協同工作,這也是諮詢能夠起到效果的重要因素。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研究,針對那些做過長程治療的來訪者進行調查,發現在諮詢結束很多年後,諮詢師說了什麼他們已經不記得了,但諮詢師當時的眼神、動作、能量卻一直縈繞在他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
  • 從業者解密:心理諮詢真的有用嗎?
    有網友在心理諮詢公眾平臺上私信問:「心理諮詢真的有用麼?」可是,自從我的哥哥去年去**心理諮詢中心進行心理諮詢開始,這種矛盾在不斷的加深,家裡每天都在不斷的爭吵。後期,心理諮詢師甚至說我們全家心理都有毛病,逼著全家陪他去進行諮詢。我陪著他做了五六次的諮詢,可是除了每次幾百塊錢的支出之外,我壓根看不到我們關係改變的地方,家人之間也變得冷漠。去年年底,他甚至逼得我媽離家出走,在外面住了一個月,期間沒有任何悔過的心態。
  • 關於心理諮詢的10種常見誤解,天恩輔仁來幫你解答!
    ,卻用自己的第一印象給它貼上了「標籤」,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人們關於心理諮詢最常見的10種誤解吧 如果經濟情況比較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一些發展類的心理諮詢,這些幫助會讓個人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我不想講隱私,去心理治療感覺不安全,也不好意思。 這是一種常見的誤解。
  • 一定要有病才能看心理諮詢嗎?
    嚇得我趕緊拉了一個朋友:33,一位心理諮詢師,同時也是一位b站科普視頻up主聊聊心理諮詢這件小事,看看我們對心理諮詢這件事的誤解,到底有多深,也抓著33,問了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個問題。Yeye: 在你看來就不靠譜的諮詢師又是怎麼樣子的呢?33: 首先是倫理上出現問題。最近的一個時事,是青島那邊有一個醫生,對來訪者性騷擾。在我們心理諮詢的圈內引發了一波熱議,我在這裡跟大家明確的說,諮詢師在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下,主動對你進行一個肢體接觸,非常不妥的,我們諮詢的時候,每一步都需要問你「可不可以進行這樣的一個練習?」
  • 進入心理諮詢行業時,你必須知道的心理諮詢師職業危害有哪些?
    從事心理諮詢是一件艱巨而又吃力的活兒,弗洛伊德將其描述為&34;工作。心理自己師所從事的職業,既是腦力勞動,也是體力勞動,既費神,又費力。所以,如果你要進入心理諮詢行業,請切記心理諮詢師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位幫助來訪者的心理諮詢師,你有七情六慾,你和來訪者一樣,所不同的你是心理學工作者。
  • 心理諮詢是讀心術嗎?
    總結起來就是心理諮詢師在外人看來是會「讀心術」的特異功能怪物。這種刻板的定向思維影響著大量接觸心理諮詢師的人群,導致的結果就是直接影響了因為心理困擾而向心理諮詢師求助的來訪者的判斷,會下意識的緊守心理防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誤解?主要原因還是我國心理諮詢行業起步較晚,真正的從業人員較少,導致大家對這個行業認知片面。
  • 心理諮詢=算命?
    當周圍的人知道我是心理諮詢師,第一反應太真實了。心理諮詢師幹什麼的,是不是天橋擺攤算卦的?你是心理諮詢師,那你猜猜我心裡想的是啥?,能問出這些問題的,都是對心理學和心理諮詢了解的比較少。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和行為的科學。心理學注重理論也注重實踐,基礎心理學作為理論基礎來解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