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浙江省喬司監獄深入貫徹落實司法部傅政華部長關於「堅持以人為本,攻心治本,向社會回送守法公民」指示精神,按照省廳局關於持續深入開展修心教育相關工作部署,將修心教育與傳統教育改造相結合,認真實施各類觸及心靈的改造工作,努力把罪犯改造成為人格健康、適應社會的守法公民。2018年以來,全監萬名罪犯寫下了對被害人的懺悔書;萬名罪犯給家裡寄了感恩親情的家書;「平安360」「預測、預警、預防」三預系統內共收到罪犯認罪悔罪、感恩家人、感謝政府和民警的信息8000餘條,同期違規違紀率較去年下降21%。
一、以法治正心——開展法制教育,破除犯罪人格。將政治法制教育貫穿於罪犯改造全過程,把政治法制教育作為破除其犯罪人格的「利劍」。在入監教育期間,著重樹立罪犯的法律敬畏意識和認罪悔罪意識,開展認罪靜心思過、反省犯罪危害、入監懺悔宣誓、行為養成教育和嚴管罪犯的現身說法教育等。在中期教育期間,主要抓好愛國主義教育和法制教育,採用政策形勢解讀、以案釋法、法律援助、法律情景劇等方式,課堂化、常態化開展法律法規、監規紀律的學習考核。強化罪犯政治教育,組織罪犯觀看「十九大」直播和新聞,組織「十九大」知識競賽,每天收看《新聞聯播》,了解國內外時事,教育引導罪犯真心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深入開展憲法主題教育活動,在監內電視臺和《喬司新報》開設憲法主題教育專欄,組織12名取得律師執業資格證的民警成立「普法講師團」、選拔88名優秀民警教師成立「名師工程講師團」,在各個關押點的教學樓和監舍大廳對罪犯開展面對面、常態化、走心式憲法主題教育,確保「罪犯每天學習時間不少於1小時、憲法學習總課時不少於24課時」的要求。在監獄教育專網和獄務公開查詢系統中引入「中國法律服務網」大牆版,罪犯通過自助式諮詢法律問題、互動式學習法律知識,提升法制教育的效果。在出監教育期間,組織罪犯向家屬寄改造匯報信,向被害人寄懺悔信。努力將法治意識深入其骨髓,促進他們把對社會的尊重、對國家的熱愛、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為內心的自覺。
二、以道德潤心——開展道德教育,破除自私人格。通過道德教育引導罪犯抑惡揚善、改過自新,把道德教育作為破除自私人格的「良藥」。一是言傳身教。開辦「名人名講」活動,已先後邀請奧運冠軍教練馬曙光、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教授董平、「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吳菊萍、全國道德模範孔勝東等13位社會知名人士進監開展訪談活動,激勵罪犯棄惡從善、改過自新。開展「新生典型」進監宣講、「改造達人」評比等活動,通過一個個真實的例子,發揮榜樣的燈塔指引作用,引導罪犯積極改造。二是藝術矯治。利用罪犯空餘時間組織學唱傳統改造歌曲,並由監獄藝術團創作10首原創改造歌曲,其中《夢飛翔》獲司法部原創改造歌曲比賽一等獎,以學唱改造歌曲為抓手,樹立道德修養意識。三是文化育人。組織民警教師開展「政治教育50講」「國學教育20講」,舉辦「誦國學經典,做文明改造人」「國學經典教育大講堂」等主題活動,突出「孝道、誠信、教養」等中華傳統文化氛圍的營造,引導罪犯在品讀中,明是非、辨真善、知美醜,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走好新生路。開展「閱讀修心年」活動,監獄與出版社合作建立「修心閱讀文化基地」,引進積極向上的圖書共計12000冊,建設「書香監區」,通過有益書籍洗滌罪犯心靈。
三、以矯治塑心——開展心理教育,破除偏執人格。通過開展心理教育對罪犯不良心理、心態、心性進行針對性矯正,把心理教育作為破除偏執人格的「明燈」。一是健康篩查信息化。聯合社會專業機構引進「睡眠365」科技成果,研發了罪犯心理健康預警系統,對新入監罪犯及定期對在押罪犯心理健康進行全面篩查、分析預警、對症幹預。二是評估矯治個別化。開展「綠蘿計劃」,1至6月份,監獄專職心理諮詢師針對頑危犯等重點罪犯科學制定矯治方案,開展針對性矯治,累計成功矯治12人。設立「正舟心理矯治工作室」,聯合社會心理學專家開展項目化矯治,對暴力型罪犯進行人格因素分析,提高預測和矯治針對性,降低暴力類罪犯違紀違規的發生。三是心理幹預普及化。邀請社會專家定期開展心理巡診,去年以來累計邀請130餘人次社會專家進監開展個別諮詢150餘人次,團體輔導320餘次,參加心理健康教育8000餘人次。四是反思自省常態化。首創《修心日記》,開闢「修心微事務」「修心找差距」等專欄,搭建罪犯敞開心扉、抒發感悟的途徑,罪犯每日記錄「修心感悟」、民警批閱評語,通過每天查找反省自己在改造中的得失,促使罪犯「每天反思一次,每天進步一點」。
四、以情感暖心——開展情感教育,破除監禁人格。通過情感幹預和情感培養樹立罪犯的健康心態和改造信心,把情感教育作為破除監禁人格的「鑰匙」。一是傾注民警關心。打造個別教育「開鎖工程」,確立以「走進罪犯小組、貼近罪犯思想、跟蹤教育效果」為主要內容的「走貼跟」個別教育模式,拉近彼此心與心的距離,並成立了8個教育改造專家工作室,專門為特殊罪犯制定針對性教育方案。二是促進家庭關愛。每年均利用傳統節假日開展大型主題親情幫教活動,2017年進監幫教的社會各界人士及罪犯家屬500餘人,受到幫教罪犯2500餘人,並對28名罪犯開展離監探親,對5名罪犯開展特許探親,與浙江省內8家司法所開通遠程視頻會見系統,充分發揮親情的激勵和感召作用。三是爭取社會關懷。積極構建社會支持系統,採取與阿里巴巴集團淘寶大學開展電子商務教學等開放式辦學模式,組織罪犯開展技能培訓,為回歸社會的再就業打下良好基礎,《人民日報》對此予以報導。近年來,還與「中國獅子聯合會」、浙江省「陽光教育」基金會等社會公益組織合作,為600餘名家庭困難的罪犯子女捐款50餘萬元,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果。
責任編輯: 楊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