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和佳醫療董事長郝鎮熙:深耕腫瘤治療領域 以「現金流」為核心...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王小康

8月19日,和佳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珠海和佳康泰醫療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稱「和佳康泰」)擬以1400萬元的自有資金受讓深圳拉爾文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稱「拉爾文」)35%的股權。

對此,和佳醫療董事長郝鎮熙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一直聚焦於腫瘤治療主業,此次受讓股權,是加快公司在優勢領域的業務布局,依託公司積累的醫療資源,進一步深化競爭力,實現公司在腫瘤治療耗材領域的業務拓展和產業價值鏈延伸。」

進軍腫瘤治療耗材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放射性藥物屬於高技術含量產品,對產品開發、材料配方、生產工藝和臨床應用推廣等均有較高的要求,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同時放射性同位素屬於國家特殊管理或管控的物質,企業生產和銷售核素藥物具有較高的資質認證壁壘。此次和佳康泰擬收購的標的拉爾文就屬於該領域。

根據相關公告,拉爾文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集放射性同位素應用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建立了碘[125I]密封籽源藥物的生產基地,取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放射性藥品生產許可證、放射性藥品經營許可證、藥品GMP證書、藥品註冊批件及國家環境保護局頒發的輻射安全許可證,目前主要生產和銷售放射性治療藥物碘[125I]密封籽源。

對於此次投資,郝鎮熙表示,可以幫助公司在短時間內進入壁壘高且發展前景廣闊的核素藥物領域,「我們將充分利用現有的渠道和資源優勢,發揮協同效應,推動核素藥物在腫瘤臨床治療的應用和發展,實現從腫瘤治療設備到腫瘤治療耗材的產業鏈延伸,進一步增強公司在腫瘤綜合治療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培育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據郝鎮熙介紹,和佳醫療成立於1996年,2011年於深交所上市。在腫瘤介入微創領域,和佳醫療一直走在前列。20多年深耕腫瘤治療技術,公司自主研發、生產了全套腫瘤微創綜合治療設備,涵蓋腫瘤微創介入治療、腫瘤康復輔助治療等臨床技術領域,其中腫瘤射頻消融、體腔熱灌注治療、腫瘤熱療等技術手段已被納入相關臨床應用指南或形成專家共識。

以「現金流」為核心穩健發展

實際上,除了腫瘤治療業務,近幾年和佳醫療也進軍了醫療PPP行業。通過定增、發債等,公司陸續完成了13個整體公立醫院項目。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醫療設備及醫用工程實現營收8.62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70.74%,毛利率為45.60%。截至去年底,公司累計已交付醫院整體建設項目7個,合計形成資產總額近19億元。目前公司已取得施甸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睢縣中醫院等項目相應的特許經營權。

而在發展醫療PPP項目的過程中,和佳醫療並不是一帆風順。由於醫院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項目交付周期又長,加上前幾年金融去槓桿影響,市場整體環境趨緊,和佳醫療2019年的業績出現大幅下降,財務狀況出現較大壓力,定增效益也不及預期。在此情況下,公司於今年6月擬募集10億元,用於償還有息負債和補充流動資金的定增預案也備受市場關注和質疑。

對此,郝鎮熙也向《證券日報》記者坦言,「此次定增的效益,一定比之前好,我們會正確、科學的使用相關資金,不會再融資、墊資做整體建設項目。而如果定增順利完成,也意味著和佳再次轉型,從PPP項目中脫離出來,繼續深耕腫瘤產線。」

尼採說過,「凡是不能打倒你的,終會使你強大」。過去的困難也讓郝鎮熙感悟頗深,「『不能盲目擴張』是我前幾年獲得的深刻的教育,對公司也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我們一定不會再犯同樣的失誤。」郝鎮熙對《證券日報》記者感慨到,「過去幾年,和佳做了很多有益社會的事情,但是可能不一定符合資本市場的政策或者標準。我們也在不斷調整,以更好的適應資本市場。目前公司就是在做以「現金流」為核心的戰略調整和組織架構的調整。」

據郝鎮熙介紹,基於「現金流為王」的戰略,對於未來的醫療PPP項目,和佳醫療將不再負責融資和土建,專注於以醫療專業能力與合理讓利,助力牽頭方或總包方做大規模、提高利潤,獲取專業配套建設及分包機會。

「這樣做的好處非常多,第一是專業人做專業事情;第二是小資金撬動大槓桿;第三能將我們從深度依賴融資的困境中解脫出來。避免再出現之前的被動局面。」對於這些年探索出的「和佳模式」,郝鎮熙十分自豪,「醫療PPP行業已經是比較好的了,因為還款主體是醫院,醫院交付之後,投入經營就能夠產生現金流,這是目前最適合我們發展的一條路子。」

(編輯 喬川川)

相關焦點

  • [年報]和佳股份:2016年年度報告
    公司主營業務為提供智慧醫療整體解決方案,主要包括醫院整體建設、醫療服務、醫療信息、醫療設備生產和銷售等業務板塊。醫療設備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腫瘤微創治療、介入超聲、醫用制氧設備及醫用工程、醫學影像、康復及常規診療設備等。
  • 和佳醫療:未來公司將持續關注自產腫瘤設備在「5G」技術下的臨床運用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9日訊,有投資者向和佳醫療(300273)提問, 近期工信部衛健委聯合發布5g+醫療健康試點項目申報,公司有相關項目申報嗎?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資者,感謝您對和佳醫療的關注。2019年5月24日,國內5G遠程指導手術首次實現從點對點到一對多場景的跨越。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藉助5G網絡,一對多同時遠程指導珠海市人民醫院、高州市人民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開展腫瘤放射性粒子植入、射頻消融、微波消融等手術,珠海、高州兩家醫院在手術中使用的是我公司自主研發製造的冷極射頻腫瘤治療機。
  • 智慧醫療領軍企業有哪些_智慧醫療上市公司匯總
    公司本著「以一流的技術,規範的管理,踏實的態度,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的企業精神和「精誠智和,務實創新」核心價值觀致力於移動通信領域的軟硬體研發、網絡優化、技術支持、網絡維護和工程建設等服務。公司依託十多年來對移動通信技術的理解和經驗積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已擁有二十餘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軟硬體產品。
  • 和佳股份(300273.SZ):4月3日起證券簡稱變更為「和佳醫療」
    格隆匯4月2日丨和佳股份(300273,股吧)(300273.SZ)公布,公司於2020年4月2日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證券簡稱的議案》,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證券簡稱由「和佳股份」變更為「和佳醫療」,公司的中英文全稱、英文簡稱和證券代碼均保持不變。
  • 連鎖腫瘤治療機構海吉亞醫療在港招股 去年醫院業務營收佔比近九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海吉亞醫療業務以腫瘤科為核心,其中放療業務是其比較突出的部分。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收入來自自有醫院業務,2019年該部分收入佔總收入比重為87%。此外,招股書顯示,2019年5月6日,藥明康德方面投資2000萬美元認購海吉亞醫療部分股權。
  • 專訪:香港投資+內地技術 研發肝癌疫苗
    由港資參與的內地企業立康生命科技成功研發全球首個針對肝癌新生抗原樹突狀細胞疫苗(Neo-VAC),將癌症治療引入個性化免疫治療時代。其創始人陳立博士表示,科技突圍須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獲得話語權,腫瘤個性化治療領域中國已處國際第一梯隊,有望實現生物醫藥自主研發的「中國模式」。
  • 盈康生命深耕伽瑪刀領域 唱響中國「智」造
    盈康生命全資子公司瑪西普深耕放療設備領域(伽瑪刀)20餘年,是國內領先的大型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設備供應商,是全球範圍內最主要、且具備競爭力的伽瑪刀產品供應商之一。在放射治療設備領域,伽瑪刀是國內少有的大型醫療設備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產品。
  • 中信醫療牽手法國MEDIAN 欲進軍腫瘤影像學檢查領域
    點擊查看 2015年11月3日,中信醫療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醫療)和法國MEDIAN Technologies 公司籤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腫瘤影像學檢查領域展開一系列合作。
  • 祈福集團副董事長孟麗紅:大灣區醫療服務融合大有可為
    全國政協委員、祈福集團副董事長孟麗紅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提出了「關於完善醫療物資儲備制度,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提案」、「關於深化粵港澳醫療服務對接的提案」這兩份健康醫療相關提案。關注醫療議題,推動大灣區醫療服務對接與融合,正是祈福集團多年來努力的方向。「發展醫療產業,需要各企業沉住心,要以公益的心態做醫院。
  • 美國UC戴維斯醫學中心正式籤署A45腫瘤治療技術
    癌症治療技術也從最初的以瘤體為單位治療,進展到以細胞和基因為單位進行治療的階段。    越來越多的生物醫學設備和技術被應用於腫瘤領域,越來越多的國際醫療機構正以此為依託尋找更好更高效的方法來預防、診斷和治療腫瘤,美國UC戴維斯綜合癌症中心正是其中的倡導者。
  • 【媒體專訪】腫瘤微創介入治療,未來會替代手術嗎?
    ……帶著這些疑問,世界醫療網專訪了我院腫瘤二科主任陳挺松。正文罹患癌症有多痛苦?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治療惡性腫瘤的手段不斷出現,手術治療、放療、化療、介入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任何一種比過去先進的診斷手段,都能帶來對疾病更仔細的診斷,但沒有一種診斷手段完美的。所以,醫生和病人應該有這樣一個共識:醫療技術發展確實突飛猛進,但是離治癒癌症還差得很遠。在不斷探索治癒癌症的過程中,減少病人痛苦是首要的。
  • 質子放療十大設備商「圍城」 首都醫療集團進軍腫瘤治療(圖)
    2015年9月25日,「第一期中國粒子線醫療沙龍」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內外的7家質子、重離子設備生產商向中國的潛在客戶竭力推銷自己的產品。  質子治療屬於放射治療的一種方式,它通過一臺上百噸的設備,打出時速約為2/3倍光速的高能粒子,用以消滅腫瘤細胞,並極少傷及正常人體組織,可用於多種癌症的治療。該項技術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用於患者,並在70年代晚期得以完善。
  • 無創腫瘤治療新方式出現,石墨烯熱療擔當重要角色!
    ,如無創治療、靶向藥物輸送、細胞和基因療法、個性化藥物和藥理學等,是腫瘤治療領域的科技權威論壇。對於烯旺科技在腫瘤領域的重大突破,河北省名中醫、原保定市第一中醫院主任中醫師任慧雅教授評價道:「石墨烯柔性電子器件的創新研究及應用,為腫瘤患者開創性提供新的聯合治療手段,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為腫瘤患者帶來福音。」石墨烯醫療的價值不容小覷,而這並不是烯旺科技石墨烯發熱膜第一次展現出醫療功效。
  • 和佳醫療:公司章程
    和佳醫療:公司章程 時間:2020年12月11日 20:51:19&nbsp中財網 原標題:和佳醫療:公司章程第四條 公司註冊名稱:珠海和佳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英文全稱:Zhuhai Hokai Medical Instruments Co.,Ltd. 第五條 公司住所:珠海市香洲區寶盛路5號,郵編:519030。第六條 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792,354,216元。第七條 公司為永久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
  • 發力腫瘤微創冷凍治療,「海傑亞醫療」獲建興醫療基金、琨瀛資本...
    成立於2010年,「海傑亞醫療」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微創+低溫」醫學健康領域的腫瘤治療設備研發商。通過生物醫學工程和醫療電子設備的相結合,「海傑亞醫療」已研發出大型腫瘤微創高低溫複式消融治療系統,為各大醫療機構提供一系列腫瘤微創介入治療解決方案。 2017年,「海傑亞醫療」的主自主創新產品康博刀經「創新醫療器械」特別通道獲批上市。
  • 專訪海普洛斯創始人、董事長&CEO許明炎:專注腫瘤基因檢測賽道 大...
    近日,海普洛斯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許明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介紹,做腫瘤基因檢測可能一天處理幾十個幾百個樣本,但是做核酸檢測,一天可能要處理幾萬個幾十萬個樣本。《南方財經》:按區域發展情況來看,華東的生物醫藥基礎強於華南,深圳在生物醫藥、醫療資源這一塊也並非強項,但是海普洛斯還是選擇了在深圳發展,公司實際落地之後,是否感受到區域發展的後勁?許明炎:目前深圳在生物醫藥領域確實不是全國最強的,但這個問題要兩面看。深圳不是最強,但他又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和國家戰略的需求。
  • 石墨烯應用新突破 有望實現高效低副作用的無創腫瘤治療
    近日,在江蘇省石墨烯創新中心名譽主任、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譽院長、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冠平先生建議下,南京醫科大學聯合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研發出將石墨烯柔性電子器件用作腫瘤治療的新型遠紅外發生器,實驗證明,其可有效抑制腫瘤生長並延長荷瘤小鼠存活時間,未來有望應用於無創治療腫瘤的聯合策略。
  • 康基醫療以核心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力
    上榜「省生物醫藥行業畝均效益20強」康基醫療以核心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力日前,浙江省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公布了2019年分領域分行業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杭州康基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入選,位列「省生物醫藥行業畝均效益20強」。
  • 海傑亞醫療完成近兩億元B輪融資,持續發力腫瘤微創冷凍治療
    海傑亞醫療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注於「腫瘤·微創·低溫」醫學健康領域的高新技術創新醫療產品的開發,運用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和智能化儀器裝備製造工藝,研發生產複合式腫瘤微創超低溫冷凍治療系統,提供系列腫瘤微創介入治療解決方案。
  • 西門子醫療的前世今生,百年深耕醫學影像領域,從壟斷到格局再造
    2019年第二季度,西門子醫療當季營收為35.05億歐元(39.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32.26億歐元。其中,影像業務營收21.37億歐元,診斷業務營收10.18億歐元,先進治療業務營收3.91億歐元。當季淨利潤3.81億歐元,上年同期為3.08億歐元。  西門子醫療於1986年成立,已走過120多個年頭。成為百年企業是所有企業的共同夢想,只是這條夢想的道路往往充滿荊棘,難以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