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QQ群裡找家教被騙,承諾退費卻被拉黑,暑期求職要小心

2020-12-22 燕趙晚報

近日,來自省會某高校的女大學生小王通過一個QQ群找家教的兼職工作時「被套路」。試講失敗後,可退信息費的承諾成了空話。昨日,記者針對網絡兼職調查發現,小王的遭遇絕非偶然。

因此,部分網絡兼職不靠譜,其中暗藏較多「貓膩」,大學生在找兼職時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通過正規職介機構等進行尋找。民警提醒,如果被騙,要注意及時止損,並收集好相關證據維權。

1

QQ群裡找家教失敗 承諾退費卻成了空話

5月22日中午,在東崗路與建華大街交叉口附近上大三的小王致電本報新聞熱線稱,現在有很多大學生家教QQ群,有些群裡的管理員或工作人員會在群裡發布一些家教信息。想要做家教的大學生只有交了信息費,有關工作人員才會提供孩子家長的聯繫電話及地址等有效信息。試講如果不成功的話,承諾退信息費。「結果,不成功的話,往往就找不到他們的人了,根本沒辦法退信息費。包括我在內,周圍有五六位同學都這樣被騙了。」小王說。

因小王恰在中山東路附近的一家單位實習,平時較忙,記者於昨日下午利用其工作間隙,在其單位的一樓大廳內,對其進行了採訪,揭秘她被「套路」的全過程。

4月初,今年22歲的小王經舍友介紹加入一個大學生家教QQ群。「舍友試講成功後,已經上了一周的課了,所以我沒有多加懷疑。」小王說,一天後,她對該群發布的一條家長為其將要小升初的女兒找家教的信息很感興趣。綜合考慮上課時間及位置後,小王加上了經常往群裡發布信息的一名工作人員的QQ號並和他私聊。「交160元信息費後,即可給你位置及聯繫電話等信息。」該工作人員回復。隨後,小王不假思索地就將錢轉給了他。很快,該工作人員就將這位家長的具體家庭地址和聯繫電話發給了小王。小王因為較忙沒有及時聯繫該家長。兩天後,一名女性工作人員主動撥通了小王當時留下的聯繫電話,並向其介紹試講時的注意事項:「首先,不要說通過中介找的信息;其次,萬一你用微信聯繫時就說有兩個微信號;最後,不要總聯繫,只聯繫一次確定試講時間和地址即可。這樣,是為了提高你的試講成功率。」小王信以為真,一切照做。

在一個周末的下午,小王興衝衝地來到體育大街與東崗路交叉口附近,見到了給女兒找家教的劉女士。

「您是小升初專業的培訓老師嗎?我們想給孩子補語、數、外三門課。」

「不好意思,我是本科生,今年大三。」

「和我聯繫的手機號和微信號怎麼和最初的不一樣啊?」

「哦,我有兩個號。」小王按照事先工作人員向其交代的注意事項說道。

隨後,小王順利完成了試講。然而,兩天後,劉女士告知其不太適合,婉言拒絕了小王。小王趕緊通過QQ私聊之前的那名工作人員告知其試講結果,並想要按其事先承諾要回信息費。該工作人員沒有任何答覆。此後,小王通過QQ語音通話、文字和視頻通話等多種方式與該工作人員聯繫,均無回應。前幾日,工作人員還將她的QQ拉黑。當她想起翻出當時的通話記錄,撥打曾經聯繫過她的工作人員的電話時,發現該號竟成了空號。「後來我才知道,我們班近90人,竟有五六位同學有類似遭遇。」深感「被套路」的小王也曾多次通過舍友的QQ號聯繫工作人員,均無結果。

2

「被套路」「貓膩」多 部分網絡兼職不靠譜

通過小王的自述,記者同時發現了其「被套路」的諸多「貓膩」。在小王所加入的QQ群中,群成員呈全員禁言狀態。同時,還不定期地發布招收信息採集員的信息,也只能採取私聊群中工作人員的方式聯繫。而工作人員的聯繫電話不會輕易透露並且經常更換。開始時,家教信息每天7-8條,後來越來越少,只有2-3條,此外,該QQ群還經常換名稱。「有的同學信息費要交150元,有的交160元,還有的要交180元,根本不統一,這是後來我才知道的。」小王說。

隨後,記者經過調查發現,小王的遭遇絕非偶然。記者隨機採訪了位於省會紅旗大街與新石南路交叉口附近的兩所大學的15名學生,發現其中有5名同學有類似遭遇。

今年4月21日,大四的小張加入了一個所謂的家教兼職QQ群,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還通過支付寶交了260元的信息費,管理員承諾如果面試不成功,全額退還。後來,她試講沒有通過,錢也沒有全退,只退了70元,到最後就聯繫不上人了。

大一的小凡同學說,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他經別人介紹找到了一份兼職的工作,但是必須要交140元或240元中介費用於購買印有「VIP工作證」等字樣的卡片,以便登錄相關兼職網站尋找合適工作。可是,當他交了140元的中介費登錄該網站後發現,與之前工作人員說的可以介紹多種兼職截然不同,他們只給小凡介紹發傳單的工作。而且,該兼職網站上面的兼職信息,已經許久沒有更新過了。

另一所大學大一的小許稱,自己曾在一個名叫「兼職樂」的QQ群裡找到一份暑期工的工作,起初說不用交任何費用。後來卻改口讓交包括押金、介紹費、照相費等費用500餘元。等他被送到工作地天津後,三天的時間內竟沒有相關負責人前來接應,食宿全是自掏腰包。每天在流水線高強度工作11-12小時,連續40餘天后,相關負責人又以各種理由剋扣工資,最後到手僅僅1100元。小王苦笑:「掙的還沒花的多,說好的4人空調宿舍,結果是12人一起擠小屋,電扇都沒有。」

3

民警:

如果不慎被騙要注意及時止損,

並收集好證據維權

針對記者的深入調查情況,石家莊市公安局長安分局廣安派出所副所長朱來根提醒:找網上兼職,一定要注意個人信息安全,不要輕易洩露自己的支付帳號、銀行卡、身份證、手機號等相關信息,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

如果不慎被騙,要注意及時止損,並收集好證據,例如聊天記錄、交易流水、聯繫方式等信息。不要輕信QQ群、微信群、博客、論壇上看到的招聘信息,不要從事不合法的兼職工作,否則不僅容易上當受騙,而且可能還會承擔法律責任。不要輕信網上的所謂「客服」「卡單」「掉單」「付費激活訂單」等,這些絕大多數是欺詐專用術語。如果發現自己被騙,請及時報警。

4

高校教師:

可申請勤工助學崗位

或通過正規職介機構找兼職

與此同時,河北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書記李萌表示,一般在大學裡會有一些勤工助學崗位,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申請。如果沒有申請到,又有兼職意願的,可以通過學校可能設置的正規職介機構或校外的職介機構來尋找兼職,一旦在工資等方面出現問題,還可以根據情況有效維權。

文/圖 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劉琛敏

相關焦點

  • 多名學生QQ群裡遭家教騙局 交中介費後被對方拉黑
    6月28日,來自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理工大學、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的多名學生反映,遭遇了「蘭老師」的家教騙局。記者初步了解,目前長沙有20多名大學生被騙。被騙的學生們聚在一個QQ群裡議論、尋找「蘭老師」的馬甲號,被騙的經歷令他們警惕性大增,就連記者加Q群了解情況,也被誤認為是設局者。
  • 想做家教兼職卻被騙中介費,大學生找工作小心招聘陷阱
    寒假將近,很多大學生選擇在假期找份工作順便長點經驗,為以後就業打下基礎。但是大學生在求職期間要小心招聘陷阱。昨日,就有一名大學生小李向潯陽晚報記者報料,他在找家教工作的過程中被黑心中介騙走了100元中介費。
  • 多名學生暑期求職被騙 銀行卡名下莫名多證券帳戶
    後來我聯繫孩子應聘的公司,但一直聯繫不上,覺得孩子肯定是被騙了。」  7月31日,市民陳先生也向媒體投訴,稱孩子暑期想找個兼職,去太白南路華奧大廈C座一公司應聘,應聘時對方讓孩子辦銀行卡,同時還要開通理財、微信等功能。  「我孩子覺得找個工作要開通這麼多項目,懷疑有問題,就回家了。」陳先生說。
  • 為什麼大學生找暑期工很容易被騙?
    伴隨著暑期來臨,找暑期工成為校園裡不少大學生的熱議話題,本身暑期找份兼職或者實習是好事兒,可是近些年不少大學生暑期兼職被騙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不少人疑惑,為什麼大學生會成為騙子的首選人群,為什麼那麼多媒體將各種騙術已經分析的非常痛徹,還是會有那麼多大學生被騙?
  • 提醒大學生!求職+兼職的騙局套路,這樣破
    中新網8月14日電 暑期不僅僅是在校大學生尋找假期兼職的高峰期,此時也有不少學子開始進入「秋招模式」,加入找工作的行列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同時又求職心切的心理進行詐騙。教育部網站今日刊文,提醒求職、兼職的小夥伴們,一定要警惕騙局,保護自身信息和財產安全。  以下為教育部網站刊發的《提醒大學生!
  • 警惕暑期以介紹「兼職家教」為名實施的詐騙陷阱
    一、典型案例1、2018年6月25日,受害人楊同學看見犯罪嫌疑人在網上發布的虛假招聘信息,轉給對方介紹家教工作中介費480元,隨後被對方拉黑,楊同學發覺被騙後報警。2、2018年7月1日,張同學通過某群聯繫「家教劉老師」尋找兼職,並通過支付寶轉帳給對方500元介紹費。
  • 教育部網站刊文提醒大學生:求職+兼職的騙局套路,這樣破
    暑期不僅僅是在校大學生尋找假期兼職的高峰期,此時也有不少學子開始進入「秋招模式」,加入找工作的行列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同時又求職心切的心理進行詐騙。小編提醒求職、兼職的小夥伴們,一定要警惕騙局,保護自身信息和財產安全。
  • 西安多名學生暑期求職被騙 有人被開通證券帳戶
    「面試後交了押金、服裝費後,用人單位就再沒音訊……」在踏入社會之前,不少學生都想利用假期找工作鍛鍊自己,為正式步入職場積累經驗。進入暑期以來,華商報24小時新聞熱線029-88880000接到在求職應聘過程中遭遇騙局的投訴也隨之增加。
  • 網招兼職打字員 高考生被騙 交了報名費後被拉黑
    高考生被騙交了報名費後被拉黑 網絡詐騙「兼職」最多高考結束後想利用空餘時間找一份兼職工作,為家裡減輕一些負擔。沒想到在網上得到一份打字「工作」後,錢沒掙到,反而被騙去226元。6月21日,住在銅仁松桃的高考生小陳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這場「求職」經歷。她說,與她有類似經歷的還有20多人。
  • 找工作先交400元押金?貴州多名學生找暑期工被騙...
    找工作先交400元押金?貴州多名學生找暑期工被騙......找工作還要先交400元押金?貴州已經有多名學生找暑期工被騙了!近日,市民小張撥打多彩貴州網熱線(0851-84759005),讀高二的她想趁暑假找份兼職,在某求職平臺向一家公司投簡歷後,該公司面試時向其收取了400元押金並保證3天未能上崗就退還。3天過去了,小張並未上崗,11天後該公司卻「消失」了。
  • 河北多名大學生網上找家教工作被騙中介費
    網上發招聘信息 收錢後「玩消失」河北多名大學生網上找家教工作被騙中介費8月15日下午,河北師範大學匯華學院大二學生張曉萌(化名)再次致電石家莊市公安局裕華分局東苑派出所,詢問自己通過網絡找兼職被騙的案子有無結果。
  • 畢業生兼職刷單 網上求職陷阱多警惕招聘陷阱
    防騙提醒  網上找「高薪兼職」被騙8000元,高三畢業生兼職刷單,上大學的生活費被騙,不敢告訴父母……近期有市民反映多起疑似求職詐騙案件,給求職者帶來經濟損失,廣州市迅速組織專項整治,加大打擊力度。
  • 女大學生尋找暑期工作頻頻碰壁 網上找兼職被騙
    「在讀研究生,擅長數理化教學」、「重慶大學建築工程專業,有兩年家教經歷……」7月28日,重慶書城。當天酷暑難耐,但仍然有不少學生舉著尋求當家教的牌子,頂著烈日密密匝匝地站在這裡。  來自合川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的胡琳讀大二,數學專業,20歲。她來這裡找家教已經快一周了。
  • 暑假找「兼職」多人被騙 警方提醒學生假期提防兼職詐騙
    廈門網訊 (記者 沈偉彬 通訊員 洪恆亮)今年19歲小王是廈門一大一學生,經歷了「六一八」的「血拼」後,眼見信用卡還款時間日益臨近,手頭越發吃緊的小王在一些招工APP中留下了自己求職的需求信息。
  • 「無條件退費退班」 小心是空口說白話
    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昨天發布選報暑期培訓班的消費警示,並曝光典型案例,建議消費者通過書面合同約定具體培訓效果。 案例1  8萬請家教成績沒提高無條件退費不容易 趙先生聘請家教輔導女兒學習,雙方達成口頭培訓協議後,趙先生支付了8萬元的課時費。但經過一學期的輔導,女兒成績未見提高,於是趙先生以該名家教無教師證、亂收學費且未達培訓效果為由,要求退還全部課時費用。
  • 「餡餅」變陷阱 青州女子網上求職被騙2000元
    青州王女士為成功入職落入騙局,警方提醒找工作時警惕先交錢再入職2020年12月31日,家住青州市區的王女士從網上找工作,沒想到沒一會兒工夫就被騙走了2000元,王女士發現被騙後立即報警。
  • 黑中介冒充新華書店發招聘 學生交錢被騙
    儘管媒體多次揭露類似的暑期工陷阱,但每年依然有大批學生被騙。   「黑中介」到底是如何騙取求職者錢財的?求職者為何容易輕信?對「黑中介」的打擊為何收效甚差?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陷阱   學生交了錢 工作沒下文   7月7日,讀大二的小孝報料稱,他打算找一份暑期工鍛鍊自己。   7月2日,他在58同城找了一份網管的工作,當時撥打上面的電話,最後約在天河區崗頂百腦匯面試,誰料去了才發現是一家中介公司。
  • 暑期兼職 當心被坑
    尤其在暑期兼職時,被收取的中介費比較高,「家教工資較高,所以會被收取100元到300元中介費。」小李還介紹,大學生們一般會通過各種兼職群尋找工作機會。多數兼職群的群主,每天會更新不同的兼職信息,而她所在的兼職群中,主要發布家教信息且明碼標價,中介費一般120元到300元。「其實我也不想交這筆中介費,但是家長找家教的信息都被這些中介機構掌握了,我自己去找家教簡直是難上加難還浪費時間。」
  • 碩士研究生等高學歷"保姆式家教"暑期走俏
    無獨有偶,家住浦東的陸女士前段時間也在物色人選,給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找「大朋友」。結果30多個人來應聘,其中五六個人是在讀碩士研究生,還有一個在讀博士研究生。經過挑選和面試,陸女士選擇了一位東華大學研一的女生。「總體上感覺研究生更加沉穩老練些吧。家務都是簡單的,孩子在家到處亂攤,理理乾淨就行,冰箱裡有半成品,給孩子做頓午飯。」
  • 160名大學生求職被騙「押金」 未央區檢察官揭秘招聘騙局
    正當他要放棄時,一商務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給他打了電話,邀他參加面試,小王滿心歡喜地帶著簡歷去了。通過簡單的面試,公司說需要交數百元「押金」,等工作滿一個月後就退還,然後讓小王回去等消息。  小王等了好久,還是沒收到上班的消息,疑惑的他去了單位後,發現那家公司早以關門了,才意識到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