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外面參加黨建活動,有男友發來一條突發新聞,剛滿月的孩子,就這樣沒了!痛心疾首!關於不要給孩子戴著脖套遊泳的文章,我在男姐有話說,男友會,母乳餵養促進會上,加起來至少發了十次,卻不能阻止這樣的悲劇!真的痛心疾首!
這個新聞最後一句話是錯的!風險並不是在家導致,即便在所謂的醫院和嬰兒遊泳館,這樣的風險都不會避免。
聽聽專家怎麼說?
1、小寶寶脖子很軟,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
2、脖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的;
3、脖圈容易壓迫氣管;
4、最最危險的是,人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可發生壓力感受性反射,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休克!脖圈就有這個危險!!
在人體的頸部外測中點,頸動脈搏動最明顯的地方有略微膨大的部分,稱為頸動脈竇,頸動脈竇內有許多特殊的感覺神經末梢,如果頸動脈竇受壓即刻引起血壓快速下降、心率減慢甚至心臟停搏,導致腦部缺血,引起人的昏厥。
這是十分危險的事。
而這種頸部氣圈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容易因為使用不正確而壓迫頸動脈竇引發孩子的危險發生。
孩子遊泳是依靠頸部的氣圈漂在水面上產生的浮力來克服地球對人的吸引力而進行的,這對於發育稚嫩的頸椎負擔是很重的,因此很容易造成頸椎關節的損害,這種損害往往後果是十分嚴重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傷害。
更何況這種遊泳設備是不是做了有關安全性能的科學驗證。
醫學專家是不是首肯了這種驗證。
對孩子的頸椎是不是有損害需要做遠期的跟蹤。
目前暫未看到這種遊泳設備的安全性能科學驗證,不建議給嬰兒使用。
使用頸圈會將身體重量都壓在頸椎上,而且嬰兒在運動過程中,也有機會令頸椎造成損害。
廣州醫學院附屬廣東省婦女兒童醫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教授趙少飛也承認,他在2001年發明脖套並申請了專利,截至目前,國外並沒有類似的發明及專利。
當時宣稱「國際上都在使用」是宣傳團隊的說法,並不是國外真的有這樣的方式,也沒有做過系統的大數據研究。
因為安全隱患突出,
國內部分醫院已經停止了這樣的遊泳方式。
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很少見到脖圈,一般是腋圈、浮力衣等,關於國外的嬰兒遊泳實況,我們看看一些來自生活在國外的媽媽的分享:
我從懷孕生產和育嬰都是在美國度過,所以受到美國醫生的指導比較多。
我記得我兒子龍龍滿月時候,龍爸爸就出差回中國,我剛好在網上看到國內很多醫院都給寶寶用脖套遊泳圈遊泳,而找遍美國都沒賣的,於是託老公從中國出差帶回來。
結果老公先給我們的家庭醫生和兒子的兒科醫生打了電話諮詢,遭到強烈反對;
我自己也諮詢了各種膚色種族的兒科醫生一共6人,其中只有一名來華人醫生說可以, 但是其他的醫生各種程度的表示反對和擔憂,
原因如下:
1,嬰兒全身骨骼都沒有發育成熟,更何況很脆弱的脖子。
試想想,把你這個成人脖子卡住放水裡會怎麼樣?嬰兒卻要靠它支撐全身的重量,還要水裡蹦達,哪怕水裡會輕一點!也很大可能傷及脊椎神經系統。或者給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留下健康隱患。
2,脖套遊泳圈很難得完全剛好適合寶寶,非大即小,隱藏很多安全隱患;
3,脖套遊泳圈在美國之所以沒有賣的。
那是因為美國的憲法把嬰幼兒的撫育和監護放在一個極端重視的位置,一切有可能損傷孩童的器具食品等,全部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和試驗。
而全美沒有任何一家生產和銷售這樣的商品,卻在中國有這麼大的市場,只能說明一定有人想做這樣的產品,可是通不過這些審查,隱藏對孩童的危機沒有徹底消除。
4,一個白人女醫生很誇張,認為這樣對孩子而言是很不可思議的。
她說她從沒有聽說過,而且完全不可想像中國醫院都流行這樣收費要嬰兒「鍛鍊身體」。
她說:若干年後有完善的安全報告出來,告訴中國這些獨生子女受到什麼樣的危害,醫院怎麼賠償?有任何類似於「若干萬人次若干年安全調查追蹤報告」 嗎?
外國的醫生鼓勵我們帶寶寶遊泳,但不是戴脖圈的那種。
從出生開始,國外的醫生就鼓勵帶寶寶去遊泳,不過不在自家的浴缸裡遊,這裡的遊泳館都有兩個池子,大人池水溫26度,小孩池水溫34度,只給0-5歲的小朋友遊。
其總小時候有段時間也去遊泳,是不戴遊泳圈的親子遊泳,穿個遊泳尿布,就用手託著她的腋下,在水裡玩個20分鐘,然後洗個熱水澡,餵奶、回家。
附米其親子遊泳圖:
趴圈是可以的,但是也要嚴密監控,嚴防翻圈,無論哪種方式父母都要確保視線緊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