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孩子發燒不退,家長要小心,可能是這種疾病在作怪

2020-12-19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人生中最煎熬的就是孩子生病。沒辦法,眼睜睜地看著孩子被病痛折磨,當父母的卻無能為力,那種滋味太難受。

朋友說,每次只要孩子發燒,她和老公整夜都不敢閉眼。這不,自從入夏以來,她家孩子的體溫經常都是在38℃—40℃波動,去醫院檢查卻沒有任何異常。但總不能任由孩子發燒呀,退熱貼、吃藥、打點滴,各種辦法都用盡了,孩子還是持續不規則發熱。無奈之下,只得帶著孩子去省兒童醫院看病。一番檢查之後,醫生告訴她孩子是患上暑熱症了,不建議使用退燒藥物。

好吧,我家熊娃子估計是體質比較強悍,大熱天連痱子都沒出過。不過這裡還是要提醒一下,炎炎夏日,一定要警惕暑熱症。

通常情況下,患暑熱症的孩子大多會長時間持續不規則發燒,具體表現是:孩子的體溫隨著室內外溫度的變化而升高或者降低。此外,一向不喜歡喝水的孩子,突然喝水很多,每天小便的次數比較頻繁。同時還伴有打噴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狀。由於一般檢查不出異常,所以很容易被當成感冒、發燒來治療。

但只要是疾病,肯定都是有病因。之所以小孩子在夏天會患上暑熱症,主要是因為孩子的中樞神經體統尚未發育完善,汗腺的功能還不是很健全。但由於小傢伙活動量比較大,體內的新陳代謝又很旺盛。這樣的矛盾就導致大熱天,體溫調節功能很差,孩子體內的熱量無法散出。

如果孩子不慎患上暑熱症,也別太著急,不妨試著採取以下這幾個小措施:

降低室內溫度

當發現孩子持續發熱的時候,家長就不要再給他穿太厚的衣服以及蓋厚被子,這樣不僅不利於散熱,反而會加劇病情。此外,可以適當降低室內溫度,保持空氣流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空調溫度不宜調得過低,儘量避免吹風口對著孩子的身體。同時,一定要及時讓孩子多喝水,避免出現脫水現象。

溫水洗澡或擦浴

在家裡可以經常用溫水給孩子洗澡,或者溫水擦浴。這樣對降溫散熱也是很有幫助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水溫最好要略低於孩子的體溫,一般32-36度的溫水就可以。

除了這些,平時還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要清淡且容易消化。同時,攝入一定量的維生素B和C。儘量別讓孩子在一天最熱的時候出門。

相關焦點

  • 孩子高燒不退、退了又燒怎麼辦?家長不要過度恐慌!
    每個家長一定都經歷過孩子發燒的狀況,發燒好幾天沒退或者退了又燒,都會非常擔心,甚至不知所措。其實發燒了又退了是合理的,這是身體的免疫系統打仗的過程;最令家長、醫生擔心的是「高燒不退」,發燒超過5天以上要小心川崎病。
  • 寶寶高燒不退 寶寶發燒10大可能原因
    小寶寶發燒是很常見的,家長們最怕的就是寶寶高燒不退,或者持續多日。其實「發燒」是「症」不是「病」,只要通過了解原因,小心面對、正確處理,並建立屬於自己的就醫步驟,就可以了!
  • 寶寶腺病毒感染是什麼 孩子高燒不退?原來是腺病毒作怪
    寶寶腺病毒感染是什麼 孩子高燒不退?原來是腺病毒作怪 腺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秋老虎發威,仍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泳池戲水,開心玩樂之餘,病毒因此跟著上身,接著出現連續高燒、喉嚨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讓爸媽誤以為只是小感冒,但經醫師診斷發現原來是腺病毒作祟,爸媽們可不容小覷腺病毒的威力
  • 孩子高燒不退、退了又燒怎麼辦?家長不要過度恐慌,這些要知道
    「孩子」是每個家長滔滔不絕的話題,說起育兒,每個家長都有著不同的經驗。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而家長也是不停地與這些事情周旋,尤其是對於孩子生病,家長更是頭痛不已。如果孩子出現高燒不退、退了又燒怎麼辦?家長不要過度恐慌!
  • 小孩持續發燒不退?別總以為是感冒,可能是這種原因
    而小孩子出現健康問題,感冒發燒拉肚子是最常見的。有時小孩發燒,到醫院又是打針又是吃藥的,但是小孩發燒的情況卻得不到改善,也就是所謂的持續發燒不退。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別再認為是感冒發燒了,或許是這種原因,具體請聽我家小孩的一次經歷,大家就明白了!
  • 寶寶反覆發燒,當心這種高危病
    而發燒,往往可能預示著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腦膜炎、急疹和各種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如果發燒反覆不退,麻麻要小心近來逐年多發的「川崎病」,被稱為寶寶心臟第一殺手。容易被誤診的「川崎病」估計大多數麻麻看到「川崎病」都覺得不熟,早前它還屬於一種少見的低發病,但是近年來發病率越來越高。
  • 孩子夏季易發燒 家長如何應對
    夏季天氣多變,孩子抵抗能力較弱,容易出現發燒的情況。爸爸媽媽們著急著不知道如何為孩子退燒。那現在就趕緊和小編一起了解夏季孩子發燒怎麼辦的問題吧?  夏季孩子發燒的情況很多,要是孩子的體溫在38度以下,我們建議進行家庭護理。由於打針容易損傷孩子的元氣,醫院裡病原體又比較多,帶著孩子跑醫院容易受到感染。
  • 兒童發燒並不簡單,可能是5種疾病導致!家長別掉以輕心
    導致兒童發燒的原因有很多,並非每次發燒都是因為著涼引起的。兒童的體質比較弱,並且生病的時候也難以準確的表達,因此需要家長準確判斷導致孩子發燒的原因是什麼。幼兒發燒的常見原因多種多樣,除了著涼的因素外,還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發熱。
  • 孩子發燒咽喉出現皰疹,吃藥沒好轉,可能是這種疾病惹的禍
    孩子突然出現頭疼、咽喉痛、腹瀉等症狀?很多家長這時會很緊張,因為這些症狀和手足口病的病症非常相似,而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兒童疾病,嚴重情況下會導致兒童出現腦炎!屬於嚴重疾病,威脅孩子生命。但其實如果只是咽喉部位出現皰疹,家長不必太擔心,這或是皰疹性咽頰炎的明顯症狀,家長一定要區分清楚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的區別,不要盲目的治療。皰疹性咽頰炎是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病毒導致的咽炎,可能發病於感冒、咽炎、急性鼻炎之後。
  • 孩子發燒不退,可能是因為這個
    孩子發燒不退,可能是因為這個關於"急疹"其最顯著的特點是:起病急,寶寶突然發熱到38℃~40℃;可能會有輕微流涕、咳嗽、食慾較差、噁心、嘔吐、輕瀉或便秘等症狀;體溫持續發熱3天~5天後驟退;同時身上出現大小不一的淡紅色
  • 孩子不明原因高燒不退?小心是關節炎!
    原標題:孩子不明原因高燒不退?篩查一下關節炎   sJIA易誤診漏診 需作排他性判定   檀衛平教授說, sJIA嚴重影響患兒生活和生存,但它卻很容易被家長忽視,醫生的誤診率也相當高。
  • 孩子發燒不簡單,這5種疾病,都可能是「罪魁禍首」
    發燒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症狀,一般在出現某些身體疾病後,此時患者比較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燒了。如果出現了身體體溫持續升高的情況,需要通過合理的治療進行改善,這樣才能避免發熱症狀加重。那麼,孩子發燒可能和哪些疾病影響有關呢?
  • 孩子有一種發燒無需治療,很多家長不知道
    如果孩子得了幼兒急疹,很多年輕的父母通常會受到3次驚嚇:  1.首先是因為寶寶突發高熱而受到驚嚇;  2.因高熱持續兩三天仍退不下來而感到害怕,很多家長在這個階段就因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和恐慌,而帶孩子去醫院掛點滴了;  3.在兩三天裡,孩子的燒退了,又熱起來,如此反覆,家長可能已經迫不及待換了幾個醫生給孩子看病
  • 孩子反覆發燒怎回事?慎防是這3大疾病上身
    小孩反覆發燒總讓父母的心也跟著七上八下,其實一般2-3天燒燒退退都是正常的病程。只是有些疾病也會出現反覆發燒現象,卻被一般人輕視導致嚴重後果,該如何靠症狀判斷呢?小孩發燒不全是壞事,如何判斷嚴重性?小孩發燒很常見,但總是搞得大人緊張兮兮,其實發燒是身體發炎或感染時,自然抵禦的反應,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功效,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而說起發燒原因簡單可分為感染類和非感染類。兒科門診病患中最常見的是呼吸道或腸胃道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發燒,例如腸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等,這種病毒引起的發燒較為良性,大部分靠抵抗力就可恢復。
  • 寶寶高燒不退,罪魁禍首有可能是它!
    可愛的寶寶是上天給整個家庭的禮物,全家人都會像寶一樣供著,可是,最近小李阿姨的寶寶卻因為半夜的高燒不退而打亂了這幸福的平靜,按說寶寶會發燒也屬於生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但是她家的孩子總是不退燒,急得全家上下都炸了鍋。
  • 大S女兒高燒不退 盤點常見寶寶發燒原因
    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孩子的一切都是媽媽所看重的,而如果寶寶生病了,相信在鎮定的媽媽也是坐不住的了。大S的女兒小玥兒近幾日高燒不退,後又猛拉肚子,這可急壞了大S,在確診了女兒是因為患有玫瑰疹而出現的高燒,大S竟大哭一場。
  • 發燒不退小心川崎病
    當前位置:首頁 >> е 2011.10.06 星期四 發燒不退小心川崎病 嚴重患兒可致心肌梗死   2歲的小朋友李穎反覆發熱
  • 孩子反覆發燒,警惕「川崎病」在作怪!
    如果家裡的小孩子莫名出現高燒不退,而且還伴有眼紅、嘴唇發紅、皮疹等症狀,寶爸寶媽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查看是不是 「川崎病」? 中山一院心血管兒科主任覃有振教授提醒廣大家長,當小兒發生發燒的情況時,要積極帶孩子到醫院診治。
  • 張文宏:一旦發燒新冠可能性低,而是這種傳染病!孩子要接種疫苗
    從專業上來看一般流感發燒會比較高一般都超過39度,孩子的不舒服症狀會更強一些(全身無力,想睡覺,不想吃飯),而一些的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一般發燒就是38度這樣,而孩子可能就是流鼻涕有點咳嗽,但是精神狀態一般還會比較好。
  • 寶寶夏季發燒的原因和退燒方法
    夏天氣溫高,空調使用不當引起的通風差、室內外溫差過大等都可能成為致病的原因;一些過敏性疾病,比如「塵蟎」在夏季變得活躍,也會增加嬰幼兒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的發熱比較難退,家長應該配合醫生的診治,給孩子服用退熱藥,同時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多喝水,或者吃西瓜都可以,此外還應注意營養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