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燒並不簡單,可能是5種疾病導致!家長別掉以輕心

2020-12-22 騰訊網

導致兒童發燒的原因有很多,並非每次發燒都是因為著涼引起的。兒童的體質比較弱,並且生病的時候也難以準確的表達,因此需要家長準確判斷導致孩子發燒的原因是什麼。幼兒發燒的常見原因多種多樣,除了著涼的因素外,還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發熱。

兒童發燒可能是這5種疾病導致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童發燒的最常見原因之一,包括了鼻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原因而發燒的兒童,一般還會伴有其他症狀,如頭痛、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喉嚨痛、輕微咳嗽等,同時也可能出現疲勞、食欲不振等症狀,有些嬰幼兒因突然高燒也可能出現驚厥。

2、下呼吸道感染

發燒兒童往往會出現氣管炎症狀,兒童出現咳嗽和氣短的情況下不及時治療有可能發展為肺炎。

3、消化道疾病

包括急性腸胃炎,急性細菌性痢疾等。除了發燒外,兒童的生活習慣可能會發生變化,如不願進食,嘔吐,腹瀉或蛋狀湯樣大便和綠色粘液,有時伴有膿臭。在嚴重的情況下,由於過度嘔吐和腹瀉,孩子的體液可能過量流失導致身體脫水。

4、急性傳染病

常見的兒童發燒伴有急性麻疹、風疹、水痘。除了發燒,患上此類皮膚病還會伴隨著獨特的皮疹。此外,當患上流感、腮腺炎、腦炎、傷寒、肝炎、百日咳等疾病時,發燒也是重要的症狀。

5、神經系統疾病

當兒童發燒伴有昏迷、嗜睡、嘔吐、易怒、頸部僵硬等症狀時,這是提示中樞神經系統可能感染,如腦膜炎、腦炎等。

非疾病因素導致的兒童發熱

由於新生兒大腦丘腦功能發育不全,再加上嬰兒的身體體積小,相對體表面積大,而汗腺發育不發達,散熱機制差,有一些非疾病因素也是容易導致兒童發熱的。

1、環境因素。室內通風不好,穿衣太多,被子太厚等很容易導致寶寶體溫過高,造成「假髮熱「現象;寶寶剛吃完熱食或牛奶,也因為血液循環快,體溫升高;寶寶剛剛淋浴後,因為水會吸收熱量,體溫會略低一些。

2、劇烈運動。當孩子情緒激動,哭泣,進行劇烈運動時,暫時的體溫升高也會發生。正常兒童,大多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後活動停止,體溫即可恢復正常。

總而言之,小兒發燒應該引起重視,平時要多關注寶寶的身體變化,如果出現高燒不退現象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不要耽誤寶寶的最佳治療時機。

相關焦點

  • 4種疾病可能來臨,別掉以輕心
    在身體保健健康時,並不會莫名的感覺到後背疼痛,但是很多人不良的坐姿或者是過度疲勞,都有可能會導致後背經常疼痛。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坐姿一直非常好,而且並沒有做重活,後背卻總是隱隱作痛,這很可能是與身體疾病有關係,希望你能夠正確對待。後背總有疼痛感?多半是在暗示你:這4個疾病在來的路上。
  • 兒童總眨眼並不簡單 可能是這幾種疾病導致
    原標題:兒童總眨眼並不簡單 可能是這幾種疾病導致的!   當我們眨眼睛的時候,能夠刺激淚液的分泌來滋潤眼睛。但不少家長會發現,家中孩子頻繁眨眼睛,這是怎麼回事呢?當發現孩子總眨眼睛,家長要多加留意了,因為這可能是一種不良習慣,或者患上了某些疾病所導致的。
  • 原因可能是這幾個,別掉以輕心
    文|文兒寶寶年齡小,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父母的心。最近就有不少父母反映,家裡寶寶已經連續咳嗽了很多天。不過,奇怪的是寶寶早上咳嗽,晚上就不咳了。所以,現在不知道要不要讓孩子喝止咳藥。至於為什麼寶寶早上咳嗽晚上就不咳了,原因就有可能是這幾個,做父母的別掉以輕心。夜裡睡覺屋子裡溫度高、溼度低,寶寶嗓子幹,早上會咳嗽幾聲很多父母擔心寶寶夜裡睡覺滿床打滾會受涼,就會儘量保持室內的溫度不要過低。這就有可能造成,寶寶夜裡睡覺,屋子裡的溫度高、溼度不夠,經過一夜的睡眠,嗓子發乾。
  • 全智嘉丨寶寶說話晚,可別掉以輕心哦,家長注意事項?
    寶寶說話晚,可別掉以輕心哦,家長注意事項?您好家長,寶寶的聽力沒有問題,智力發育也很正常,你說的話他都懂,可他寧肯打手勢也不願開口說。分析:一般情況下,孩子在10-15個月之間就會開始說話,到2歲多應該會說含有主語和動詞的簡單句子了。如果寶寶沒有生理原因,語言發展仍然緩慢,父母就該考慮是不是自己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
  • 舌頭可能會「控訴」,4個症狀,別掉以輕心
    但是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由於日常飲食和作息的不規律,導致脾胃受損,這樣的話,也會導致身體健康受到一定的損傷,舌頭部位也會發生異常場明顯的變化,希望你別視而不見。脾胃虛弱?舌頭可能會「控訴」,4個症狀,別掉以輕心舌苔發白且厚膩。
  • 孩子發燒不簡單,這5種疾病,都可能是「罪魁禍首」
    發燒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症狀,一般在出現某些身體疾病後,此時患者比較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燒了。如果出現了身體體溫持續升高的情況,需要通過合理的治療進行改善,這樣才能避免發熱症狀加重。那麼,孩子發燒可能和哪些疾病影響有關呢?
  • 健康|這些兒童常見病早期症狀都是發燒,也可能是嚴重疾病,家長別輕視
    健康|這些兒童常見病早期症狀都是發燒,也可能是嚴重疾病,家長別輕視 2019-08-30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疫情期間,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寶媽們別掉以輕心
    寶寶的免疫力較差,因此感冒、發燒是常事,尤其是冬春季,但是如今疫情緊張,家長們也不敢輕易帶孩子去醫院。但是如果寶寶不舒服的話,家長在旁邊看著也難受,這種情況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寶寶體溫多少度認為是發燒?首先,我們當然不能夠用手感知寶寶的體溫覺得是發燒了就帶來醫院,要明確寶寶是否真的發燒。通常來講,若通過體溫計檢測寶寶腋下的體溫高於37.5℃以上,便可懷疑寶寶是發燒了 。當然我們說不能單純以一次的溫度來去界定的,比如寶寶玩得太高興或者剛吃完飯的時候去量寶寶的體溫,可能會超過37.5℃,甚至37.8℃。
  • 醫學專家:浴室做好防滑,洗澡如廁都別掉以輕心
    據媒體報導,警方初判可能是準備洗澡時在走道滑倒後發病,等人發現後已不治。網友為黃鴻升惋惜,卻也有些後怕。        其實,衛生間是家中最容易跌倒的地方之一,輕則軟組織挫傷,重則骨折甚至有生命危險!專家指出,目前根據有限信息,尚無法判斷黃鴻升死亡的確切原因,但從臨床經驗來看,浴室滑倒的確可能致命。因此,哪怕是如廁洗澡這些稀鬆平常之事,都不能掉以輕心。
  • 事關寶寶無小事,這3種胎記就存在健康隱患,媽媽們別掉以輕心
    事關寶寶無小事,這3種胎記就存在健康隱患,媽媽們別掉以輕心!紅色胎記紅色胎記分為兩種,一種被稱作「鶴吻痕」,意思是就像是寶寶被仙鶴咬了一口一樣,出現紅色的斑痕,尤其在寶寶大哭是,鶴吻痕會更加明顯,它的出現多因毛細血管堆積導致,寶寶長大後會慢慢消失,所以這種胎記是安全的,這裡主要說的是另一種跟鶴吻痕相似症狀但卻相對不那麼安全的存在,也就是血管瘤。
  • 蔡少芬女兒發燒3天後不治自愈,自限性疾病家長
    4月23日凌晨,蔡少芬在微博中寫道:「發燒了三天!剛剛爸爸告訴我36.7度了。。。包子好厲害哦,不食藥,就退燒了!感恩啊!」可以看出蔡少芬並不在家裡,應該是在外面工作了,但整個心都在牽掛著發燒的女兒,好在女兒健康了。
  • 兒童發燒如何科學護理 這些真相你可能不知道
    因為孩子身體是有病毒或炎症感染之後才會發燒,實際上,退燒藥對孩子本身疾病沒有任何幫助,目的在於讓孩子感覺舒服一些,同時也讓家長們放心。  那麼孩子會不會由發燒轉成「肺炎」呢?貢海蓉說:「一般感染引起的發燒都不會超過42℃,由感染導致的肺炎也並不是發燒。」
  • 歐茜:0-6歲兒童疾病的家庭護理(發燒篇)
    註:本課程出處為頭條親子公開課課程本次微課的音頻如下:本次講座的講稿如下:今天我們講的內容是零到六歲兒童疾病的家庭護理。在這裡,我特別想問在座的家長,當孩子生病的時候,哪些情況,最讓你擔心呢?我是一名兒科醫生,那在我的工作中,我接觸過千千萬萬個孩子的家長,那麼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家長最擔心的幾種情況,無外乎發燒咳嗽和拉肚子,這三個症狀是孩子生病過程中,家長最容易糾結,最容易擔心的症狀,那麼今天我們就將兒童常見的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一個是發燒,一個是咳嗽。來給大家講一講發燒和咳嗽的家庭護理。
  • 孕期經常放屁,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孕媽別掉以輕心
    那導致孕婦放屁的原因是什麼但如果太頻繁,味道很大,採取措施後也得不到改善,就要重視起來,這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不排除是腸胃炎,要及時去檢查,別掉以輕心。>總之,不要忽略身體的一些特徵,這很有可能是發出的求救信號
  • 孩子發燒咽喉出現皰疹,吃藥沒好轉,可能是這種疾病惹的禍
    很多家長這時會很緊張,因為這些症狀和手足口病的病症非常相似,而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兒童疾病,嚴重情況下會導致兒童出現腦炎!屬於嚴重疾病,威脅孩子生命。但其實如果只是咽喉部位出現皰疹,家長不必太擔心,這或是皰疹性咽頰炎的明顯症狀,家長一定要區分清楚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的區別,不要盲目的治療。
  • 可能並不是生理現象這麼簡單,家長別掉以輕心
    對於以上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們大可不必憂心,只要給寶寶做好護理,防止寶寶因口水過多而生病,就可以讓寶寶安然度過這一時期。但是,家長的一些錯誤行為也會導致寶寶口水增多,家長們要警惕。二、家長的這些行為也是導致寶寶流口水的直接原因1、經常親捏寶寶的臉蛋文中小雪的寶寶就是因為被經常親捏臉蛋,導致了孩子口水突然增多。
  • 家長注意!這種疾病進入高發期,成人也可能是病毒攜帶者
    防控措施到位,我市手足口病發病率相對較低家長注意!這種疾病進入高發期,成人也可能是病毒攜帶者幼兒園對開學回園的兒童做好衛生防控工作。讓家長們頭疼的手足口病又要來了。對此,市疾控中心提醒,家長、學校、託幼機構仍需做好兒童個人的衛生防控工作。發病率較去年同期下降90%手足口病,通俗一點講就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活接觸等途徑傳播,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 寶寶發燒:醫生給你詳細羅列11種原因,家長可收藏
    寶寶由於經常哭鬧,眼淚容易流入耳朵內部,同時日常洗澡也容易讓水進入耳朵內部,引發中耳炎,導致寶寶發燒症狀。所以家長朋友們平時應多注意寶寶耳內情況,適當用棉籤進行清理,同時在洗澡時給寶寶做好防護,以此來預防中耳炎及其所致的發燒。5、水痘。
  • 你知道兒童為什麼會無緣無故的發燒嗎?很有可能和這些疾病有關!
    兒童感冒發燒是小兒內科常見疾病,多數感冒患者沒有高熱及全身症狀,只有發低燒、頭疼、不舒服等感覺。兒童感冒發燒對人體有利也有害,發燒時人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這有利於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癒。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當寶寶發燒時,家長要懂得護理。
  • 寶寶發燒 家長更應該關注精神狀態
    家長常以為發燒是一種疾病。實際上,發燒並不是疾病,而只是一種症狀。感染是引起寶寶發燒的常見原因,比如感冒、流感、急性喉炎、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胃腸炎、泌尿道感染等。少數情況下,發燒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比如中暑、使用某些藥物、創傷以及腫瘤等。有的寶寶接種疫苗以後,也會出現發燒。事實上,發燒還是身體對抗感染的一種積極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