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發燒是一件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由於嬰兒抵抗力低下,身體體溫控制系統尚未成熟,因此經常反覆發燒。而且嬰兒無法正常表達身體不適,經常是又哭又鬧,使得家長心疼之餘還有些煩躁。
那麼嬰兒為什麼會發燒呢?很多家長都知道感冒能夠引起發燒,其他原因就不知道了。那麼一起來看最有可能引起嬰兒發燒的11個原因。
1、感冒。感冒引起寶寶發燒幾乎所有家長們都知道,無論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都會如此,不過這兩者症狀不盡相同,如病毒性感冒多為鼻咽部位充血水腫,表現症狀有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
而細菌性感冒則以咽炎和扁桃體炎為主,表現為咽痛、高熱、畏寒等。根據不同症狀區分兩種感冒,正確用藥,才能緩解症狀。
2、腦炎、腦膜炎。由於嬰兒抵抗力較低,很容易受到病原體入侵,加上身體發育還不完整,使得腦炎和腦膜炎頻發,其症狀之一即為發燒,如只顧退燒會造成嬰兒腦部損傷,後果不容小覷。而該疾病還會伴隨出現精神倦怠、眼神呆滯甚至抽筋等。因此家長朋友們都注意這些異常,及時就醫治療。
3、尿路感染。日常中由於尿布不潔,或長時間不更換尿布等,容易造成嬰兒尿路感染,因此出現發燒症狀。因此日常中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及時更換寶寶尿布,尤其是女寶寶,此外清洗尿布要徹底,並置於陽光照射下殺菌,以此來預防寶寶尿路感染。
4、中耳炎。寶寶由於經常哭鬧,眼淚容易流入耳朵內部,同時日常洗澡也容易讓水進入耳朵內部,引發中耳炎,導致寶寶發燒症狀。所以家長朋友們平時應多注意寶寶耳內情況,適當用棉籤進行清理,同時在洗澡時給寶寶做好防護,以此來預防中耳炎及其所致的發燒。
5、水痘。水痘是高發於嬰兒以及青少年的疾病,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其症狀主要有發燒、全身起疹等,通過有效治療後,水痘並不會留下疤痕。
所以當嬰兒出現發燒和全身性紅疹時,要考慮水痘問題,儘快就醫採取治療,以防引發出血性水痘等。
6、腸胃炎。嬰兒期間多為母乳餵養,但母親倘若存在飲食不良等情況,就可能引發寶寶出現腸胃炎。腸胃炎的引發原因多為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免疫系統介入後,也會引發寶寶發燒症狀,此外還有腹痛、腹瀉等其他症狀。
因此哺乳期女性應健康飲食,以防引發寶寶腸胃炎,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7、敗血症。敗血症是指細菌侵入人體血液所致,通常是先天性免疫不良或近親結婚等引起,免疫細胞抵抗血液中細菌,引起嬰兒發燒症狀。敗血症是嚴重的血液疾病,對身體危害嚴重,所以當寶寶發燒時,應注意抽血檢驗,以防敗血症危害生命健康。
8、川崎症。該疾病對多數人來說很陌生,但是川崎症是引發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目前為止並沒有好的診療手段能夠確診川崎症,其引發原因也並不明確,主要症狀有發燒五天以上、結膜炎、口腔黏膜異常、皮膚紅疹、肢端脫皮以及頸部淋巴結腫大。
日常中家長朋友需注意,當嬰兒出現5天以上發燒,以及其他任意四種病症者,可判定為川崎症,儘快治療,防止危害心臟健康。
9、接種疫苗。通常嬰兒在接種疫苗後會出現發燒症狀,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是因為許多疫苗屬於抗原組織,進入嬰兒體內,會引發免疫系統反應,從而形成抗體。因此嬰兒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燒,家長朋友們不必擔心,不過如果出現長時間發燒以及高熱等,就應該就醫檢查。
10、出牙發熱。兒童出牙期間,由於不注意口腔衛生,會引發寶寶出現冠周炎,病情嚴重者就會出現發燒症狀,為防止冠周炎危害寶寶牙齒,家長朋友要及時幫助寶寶清潔口腔衛生,必要時還要對牙齒部位進行衝洗上藥。因此寶寶出牙期間,家長朋友們需要幫助寶寶做好口腔衛生,預防出現發燒症狀。
11、環境因素。日常生活中如室內通風不良,而且寶媽寶爸們通常害怕寶寶著涼,從而給孩子穿上好多衣服,使寶寶體溫無法及時散發,引起假髮燒症狀。此外有些寶寶在吃完熱飯等,也有可能出現體溫升高的現象。因此日常中寶媽寶爸應注意房間通風,不要給寶寶穿過多衣服,以防止體溫升高。
寶寶發燒時,家長們通常都會非常著急,害怕因為發燒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其實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只要體溫低於38.5℃,而且寶寶精神狀態良好,就不會引起大的傷害。以上11種引發發燒的病因,日常中家長們多注意一下,做好預防措施,以減少寶寶發燒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