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的10大原因

2020-12-20 騰訊大申網

[摘要]很多新生兒會被媽媽連同四肢包裹的密不通風,然後抱來醫院求診說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其實,穿太多是許多新手媽媽的通病,提醒媽媽們,給寶寶穿衣服的準則是,比大人少一件。

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6.5℃,小朋友的體溫通常會高出一些,但若超過37.5℃,我們就可以「懷疑」寶寶發燒了。

很多新生兒會被媽媽連同四肢包裹的密不通風,然後抱來醫院求診說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其實,穿太多是許多新手媽媽的通病,提醒媽媽們,給寶寶穿衣服的準則是,比大人少一件。

臨床上所指的體溫超過37.5℃就是「發燒」,通常是指「口溫」。因為可測量體溫的地方很多,所以分別定義如下:口溫37.5℃以上(含);耳溫37.5℃以上(含);腋溫37℃以上(含);背溫36.8℃以上(含);肛溫38℃以上(含)。

發燒原因

發燒是身體有潛在感染或發炎而引起的一種臨床症狀。原因可輕可重,如果沒有伴隨其他症狀,就可能只是體溫控制中樞失去平衡。但重者也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有發燒以外症狀出現,就可能是疾病的前因,不可忽視。

消化不良可導致發燒

人們常會把「感冒」和「發燒」聯繫在一起,而對孩子來說,引起發燒的原因,不少都是消化不良、積食鬧的。

專家說,中醫學認為,飲食不當引起積食後,會導致脾胃功能損傷,長久如此,產生的內熱不能及時排除,勢必會外發而導致發熱。

一般因積食發熱多為低熱狀態,同時還會伴有舌苔厚、腹脹腹痛、煩躁不安、睡眠不好等表現。

因積食引起的發燒多見於孩子,尤其是哺乳期的嬰幼兒。這是由於,一方面,嬰幼兒飲食量無法自我控制,家長稍不注意就會使孩子吃多;另一方面,乳製品不易消化,在胃裡結成塊狀容易生熱,再加上孩子消化系統本身就不夠健全,從而更容易導致積食。

發燒的10大可能原因

為了讓媽媽們不至於手忙腳亂,正確面對並處理寶寶發燒的問題,我們請楊健志醫師就新生兒科和一般兒科做門診統計,將寶寶發燒「最有可能的原因」做前10名排列,並標示其危險性。

1、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

但若照顧不當,並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就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危險指數:★★★★★(第5名)

2、耳鼻喉發炎

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

症狀多變,常見的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

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

該疾病容易並發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危險指數:★★★(第7名)

3、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歲前後的寶寶最容易得。

典型的症狀就是會莫名高燒(39℃以上),大約持續3~4天,然後起紅疹(此時燒會退去),紅疹通常會慢慢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疤痕,也沒有其他併發症,家長不必擔心。

危險指數:★★(第8名)

4、打預防針

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

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症狀混淆。

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家長要另外做判斷。

危險指數:★(第9名)

5、敗血症

它是一種細菌侵蝕到血液中的疾病。

通常是近親聯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的結果。

有敗血症的患者會有1/3機率合併腦膜炎,所以危險性排第二。

危險指數:★★★★★★★★(第2名)

6、尿道感染

1歲以下男女寶寶是好發年齡。女寶寶通常是大便、尿片汙染;男寶寶則是膀胱輸尿管回流所致。

除了容易發燒至38.5℃以上外,外觀不易察覺。

因屬細菌感染,所以就醫通常給予抗生素的藥物治療,大約需要2周才可痊癒。

可能的合併症是腎功能受損和腎化膿。

危險指數:★★★★(第6名)

7、腦炎、腦膜炎

6個月至3歲的寶寶是該病好發年齡。

最典型也最受威協的症狀就是容易高燒至39℃以上。而且伴隨精神倦怠、眼神呆滯、食慾欠佳,甚至有抽筋現象出現。

儘快就醫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檢查方法是抽脊髓。(由專業人士進行,是安全的醫療行為,家長不必擔心。)

腦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給予降腦壓以及抗病毒的藥物。腦膜炎住院的患者則需要以抗生素來治療,約需要2~3周才能痊癒。

因為會有侵害性的合併症,如聽力、視力變差;智能不足;神經功能障礙(腦麻痺),甚至死亡,所以危險性排第一。

危險指數:★★★★★★★★★★(第1名)

8、穿太多、發牙熱、夏季熱

這類原因所引起的發燒通常是短暫而無危險,但確是許多家長容易疏忽的。

只要寶寶活動力和精神狀況均佳,食慾也不錯,寶寶身體有發熱現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內溫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現況,通常就不會再有過熱的問題了。

危險指數:無(第10名)

9、腸胃炎合併脫水

分為細菌(沙門氏桿菌)感染和病毒(輪狀病毒)感染兩種。症狀有:嘔吐、拉肚子、尿步、食慾下降、精神不佳、發燒38.5℃以上(會合併脫水)。

此病一定要就醫住院,需給予注射添加電解質的點滴,其排洩物也需要特別隔離。

狀況輕微的3天可以痊癒,但通常7~14天才好。

危險指數:★★★★★★(第4名)

10、川崎症

1歲~1歲半的寶寶是該病的危險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詳。

症狀頗多,例如持續多日高燒39℃~40℃以上;眼紅;口唇有草莓舌、唇裂、手腳四肢腫;頸部淋巴腫;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會紅腫等。

一定要住院治療,醫師會先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檢查冠狀動脈有無擴大),然後給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療,通常需要10~14天才有可能痊癒。

愈後,四肢和肛門口周圍會有脫皮的現象產生。

危險指數:★★★★★★★(第3名)

小叮嚀

每個寶寶都是獨立個體,發燒的原因多種多樣,了解前10種可能只是了解了一部分,您的寶寶發燒也有可能是排名在第11、第12……的原因,所以就醫是惟一安全的方法。

更多育兒資訊》》》大申母嬰

更多母嬰資訊》》》大申母嬰

【試讀報告攻略】如何讓小編對你一眼傾心,四步教你擺脫流水帳試讀報告!

【親子互動】2016年上海私校學費大全!>

【新手媽咪】寶寶的十個可愛小秘密

【孕前準備】5種情況下需謹慎懷孕

歡迎關註上海親子俱樂部(sh_ibaby)或掃描左側二維碼

回復「一級幼兒園」上海市一級幼兒園

回復「學區房」上海市最全的學區房價格一覽表

回復「幼升小」《虎媽貓爸哦》告訴你幼升小該怎麼做

回復「育兒手冊」查看實用育兒信息

相關焦點

  • 寶寶高燒不退 寶寶發燒10大可能原因
    小寶寶發燒是很常見的,家長們最怕的就是寶寶高燒不退,或者持續多日。其實「發燒」是「症」不是「病」,只要通過了解原因,小心面對、正確處理,並建立屬於自己的就醫步驟,就可以了!
  • 引起孩子發燒的10大原因排行榜
    細數發燒10大原因發燒是身體有潛在感染或發炎而引起的一種臨床症狀。原因可輕可重,如果沒有伴隨其他症狀,就可能只是體溫控制中樞失去平衡。但重者也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有發燒以外症狀出現,就可能是疾病的前因,不可忽視。
  • 寶寶反覆發燒的原因及表現
    寶寶反覆發燒是怎麼回事呢?寶寶發燒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可能由於寶寶的抵抗力較差,容易出現感染的情況。發燒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那麼寶寶為什麼會反覆發燒呢?寶寶反覆發燒有哪些表現呢??來聽聽專家的介紹。
  • 寶寶發燒不吃藥可行嗎 發燒原因有哪些
    最近網絡上興起一個育兒派,這些人四處宣傳「自愈」的理念,聲稱寶寶生病應該「順其自然」,用藥治療反而會帶來危害。在論壇、QQ群和微信中引發了不少家長的關注和討論。他們在文章、帖子和討論群中聲稱,發燒是寶寶在「適應環境」,發燒「幫人獲得抗體」且「沒有不良後果」,因此不需要治療。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下面一起來看下。
  • 寶寶突然發燒是什麼原因
    如果寶寶沒有其它不適症狀,只是單純的發熱,進食及精神狀態尚可,家長持續觀察,必要時可以使用退燒藥。目前全世界公認較安全有效且適用於兒童的退熱藥有兩種,分別為布洛芬(如:美林)和乙醯氨基酚(如:泰諾林)。
  • 寶寶反覆發燒4大原因 盤點居家退燒方法
    小孩反覆發燒怎麼辦?寶寶發燒怎麼辦?這兩個難題一定是很多家長想要知道的,今天小編就來為你解答。小孩反覆發燒的原因1、非感染性發熱:非各種傳染病引起的,無菌性物質或各種炎症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
  • 寶寶反覆發燒4大原因 盤點居家退燒法
    小孩反覆發燒的原因1、非感染性發熱:非各種傳染病引起的,無菌性物質或各種炎症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2、不明原因發熱:廣義不明原因發熱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發熱者。但在臨床上還採用發熱的狹義概念, 即不明原因發熱。發熱持續3周以上,體溫在38.5℃以上,經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仍不能明確診斷者。3、中樞性發熱:是指因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異常所產生的發熱。對其診斷之前應嚴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發熱, 並除外其它發熱病因。
  • 導致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哪些?六招應對寶寶發燒
    由於種種原因,當致熱原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或體溫調節中樞本身功能紊亂時,產熱大於散熱,則體溫超出正常範圍,稱為發燒。根據發燒的程度分低熱(體溫<38 )、中等度發燒(38 ~39 之間)、高熱(39 ~41 之間)和超高熱(體溫>41 )。導致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即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 有些寶寶卻是頻繁發燒感冒這是什麼原因呢?
    感冒發燒是寶寶常見的疾病之一,可有些寶寶卻是頻繁發燒感冒,這是什麼原因呢?寶寶容易發燒,除了與體溫控制中樞不夠完善有關,一個非常重要原因是與他自身的免疫狀態有關。出生前,媽媽通過胎盤為寶寶提供了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因子,出生時寶寶的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因子體內濃度是最高的。但由於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沒完善起來,媽媽給的免疫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會在其0-6個月的階段逐漸耗盡。由於寶寶自身的免疫功能發育完善一般要到6歲以後,所以在6個月-6歲這個區間,寶寶的表面免疫因子比較低,非常容易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疾病引發感冒發燒。
  • 寶寶發燒就要立刻退燒嗎?首先你要知道寶寶發燒的原因是什麼?
    寶寶發燒是很常見的,家長們最怕的就是寶寶高燒不退,或者持續多日。其實「發燒」是「症」不是「病」。在多數情況下,發熱是身體對抗入侵病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人體正在發動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一個過程。體溫的異常升高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那麼寶寶發燒就要立刻退燒嗎?
  • 寶寶發燒:醫生給你詳細羅列11種原因,家長可收藏
    嬰兒發燒是一件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由於嬰兒抵抗力低下,身體體溫控制系統尚未成熟,因此經常反覆發燒。而且嬰兒無法正常表達身體不適,經常是又哭又鬧,使得家長心疼之餘還有些煩躁。那麼嬰兒為什麼會發燒呢?很多家長都知道感冒能夠引起發燒,其他原因就不知道了。那麼一起來看最有可能引起嬰兒發燒的11個原因。
  • 大S女兒高燒不退 盤點常見寶寶發燒原因
    發燒是小孩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症狀,而發燒又只是一種症狀,想要對疾病進行治療,還需要找到發燒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下面一起了解下導致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哪些?  1、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 嬰兒無原因發燒 嬰兒無原因發燒是怎麼回事
    嬰兒無原因發燒大家都知道,寶寶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善,抵抗力比較低,很容易生病,像感冒發燒都是常事。但對於爸媽來說,寶寶發燒了就是很嚴重的事情,因為發燒嚴重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對於寶寶發燒,爸媽們都會很擔心。那麼,寶寶無緣無故發燒怎麼回事?小編為大家解讀。
  • 為什麼寶寶會發燒?詳細羅列這10種原因,家長們快學起來
    幾乎所有的小寶寶都經歷過發燒,一般一年發燒1~2次,這是正常現象,因為他們的體溫調節還沒有完全成熟。寶寶一發燒,家長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家長要了解引起小寶寶發燒的原因,然後針對性護理。
  • 反覆發燒是什麼原因 反覆發燒的五大原因
    我們都知道孩子發燒是容易反反覆覆的,其實承認也會的,反反覆覆發燒對身體的危害還是蠻大的,那您知道導致成人反覆發燒是什麼原因嗎?您知道反覆發燒怎麼辦呢?治療反覆發燒一定不能著急的,因為降溫的不是一次就可以降下來的,所以一定要知道治療反覆發燒要注意什麼。
  • 寶寶多少度算發燒?寶寶發燒如何護理
    嬰兒發燒的原因 引起嬰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種,如果平時看到孩子沒有往常那麼活潑,或者大哭大鬧等不正常的表現的話那麼引起嬰兒發燒的原因有哪些呢? 1、感冒: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感冒的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2、耳鼻喉發炎: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 常見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症狀。
  • 寶寶總愛晚上發燒原因何在,如何護理?
    寶寶白天好好的,一切正常,該吃吃該玩玩,但是到晚上卻發起燒來,這種情況也並不是一次兩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家長對此也是想不明白。那麼,寶寶總愛晚上發燒的原因有哪些呢,出現這種情況要如何解決和處理呢?
  • 寶寶發燒:最有可能引起發燒的11個原因,你知道幾個?
    寶寶發燒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正常體溫是36.5,寶寶的體溫可能會高一些,但是如果超過37.5一般就會說孩子發燒了。但是如果孩子發燒,體溫不超過38.5的話,就建議物理降溫,觀察,而不是急著去醫院吃退燒藥。為什麼發燒如此常見呢?引起發燒的原因一般有這麼11個,家長們了解一下哦。
  • 3歲寶寶經常不明原因發燒,這個原因很重要,家長不能忽視!
    在孩子的常見病中,孩子發燒是最讓家長坐立不安的。這不,3歲的朵朵動不動就發燒,爸爸媽媽總以為天氣原因,格外小心,可還是防不勝防。其實孩子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兩個:一是外感,即我們常說的感冒,二是積食。
  • 反覆發燒不退?打完疫苗發燒?10大發燒誤區一個也別碰!
    寶寶灌腸退燒到底行不行?寶寶發燒家長怎麼做才不會幫倒忙?發燒護理還有哪些誤區易忽視?科大大今天必須跟你好好講講!(啥?,但寶寶各個部位的發熱體溫有不同: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如果耳溫、肛溫≥38℃,就認為寶寶發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