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寶寶沒有其它不適症狀,只是單純的發熱,進食及精神狀態尚可,家長持續觀察,必要時可以使用退燒藥。
目前全世界公認較安全有效且適用於兒童的退熱藥有兩種,分別為布洛芬(如:美林)和乙醯氨基酚(如:泰諾林)。布洛芬可用於6個月以上寶寶,每隔6~8小時服用一次,一天不超過 4 次;對乙醯氨基酚可用於3個月以上寶寶,每隔4小時服用一次,一天不超過4次。3個月以上的孩子出現發燒症狀,爸媽可以先在家中做好基礎護理,多補充水分,多餵母乳,在保證母乳量充足的基礎上,根據寶寶的情況可少量餵水;保持室內的勤通風;每2-4小時測量體溫,密切關注寶寶的精神狀態。
家長要知道發燒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用退燒藥主要目的不在於降體溫,而是讓孩子感覺舒服。身體的許多免疫反應只有通過發燒才會被啟動,這對嬰兒以後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很多家長在寶寶第一次發燒的時候就特別緊張,其實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寶寶開始第一次啟動免疫系統了。發燒是身體對抗疾病,也是奠定健康基礎的高效反應。最常見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而言,抗生素並沒有用。需要注意的是:發燒也不會燒壞腦,這是一種誤解,燒壞腦子的真正原因是腦炎,發燒僅僅只是腦炎的一個症狀。理論上38.5以上建議用退燒藥,其實發燒時候只要寶寶吃好睡好精神好,沒有其它疾病症狀,也沒有不舒服,就不需要管,發燒原因很多,有些小朋友打完疫苗會發燒、長牙的時候會發燒、穿太多捂熱了也會發燒,這些發燒都不需要擔心。真正需要擔心的是下面幾種情況,需要立即就醫:1. 發熱持續超過5天;2.發熱體溫>40°;3.兒童精神狀況明顯惡化,嘔吐或腹瀉、沒有食慾不愛玩耍沒有精神有尿不溼少於三塊或者 8-12小時沒有大便有脫水症狀;4. 注射疫苗後體溫>39°且持續超過24小時;
家庭護理注意事項:1、發燒時別「捂」孩子,這樣會阻止身體散熱,並可導致體溫上升。確保孩子的臥室溫度適中。2、禁止使用酒精或冰袋/冷水澡(會導致冷戰,反而讓體溫上升),其實最新指南也不再推薦使用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確有助於體溫下降,但會增大孩子的不適感,會讓其他身體部位感到不暢。比方說給孩子枕冰枕、貼冰毛巾,不僅不能降溫,甚至會引起孩子寒戰,所以物理降溫已經被逐漸淘汰了。3、提供大量的液體以免脫水,因為發燒讓小朋友比平時容易丟失液體。白開水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孩子有嘔吐或腹瀉,請諮詢醫生是否需要補充兒童專用的電解質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