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律,就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一位哲學家說:「你的自律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想到這句話,老王就想到一位奔五的基金公司合伙人朋友,不管有多忙,他每天都風雨無阻、堅持步行1萬;
想到這句話,老王就想到一位中專畢業的職業經理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獲得北京某名校管理學博士學位;
……
職場上,不是高度自律的人,自卑到遇事首先考慮的是事情無法完成的困難,再找理由證明自己為什麼完不成,堂而皇之地給自己一個完成不成的理由,最後混混沌沌度過職場的黃金年齡,最後突然頓悟,發現大好時光已經過去了,沒機會了。
職場上,如果不是高度自律的,一般走到中層管理者的時候,發現自己職業上升的通道全部被堵上,最後進入迷茫和焦慮,並一直持續下去,無法突破。
你可能會問,職場上,那些高度自律的人,獲得了怎樣的成就呢?今天,老王不談成就,只談那些高度自律的企業高管是如何做到高度自律。根據老王對100位企業高管的線上訪談,老王總結了一個規律:
1、找到內心最嚮往的目標。根據老王近10多年的獵頭經驗,再加上本次採訪100位企業高管,老王發現一個「真理」,凡是做到高層的管理者,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內心最想做的事情,並堅持下去,最後達到自己的期望值。
凡是找老王做諮詢的人,都應該有一個感受,老王都會要求其騰出時間,強迫自己多思考,想清楚自己的職業目標。老王說的思考,不是胡思亂想,而是結合自己會什麼、做過什麼、擅長什麼等多維度進行思考,以及多聽聽自己內心世界,想想自己進入這個行當的初心等等,這樣,你才會發現自己內心所有追求的目標是什麼。
就像一位諮詢者對老王說,他內心嚮往和追求的是跳舞,是不是往跳舞方向轉移?這樣顯示沒有理解老王在說什麼。所謂跳舞只是自己一個興趣,絕不是你內心最想做的職業,更不是你的最高職業目標。
對於老王採訪的這100位企業高管,他們能做到現在的位置,是因為這些事情都是他們內心真正想做的,沒有一個人說不喜歡現在的工作。
或許,為了生計,你會選擇其他,但老王想說,你不是為了生計選擇其他,而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思考,或許根本就不會深度分析,而是做事情浮於表面,最後你會發現,你的職業走得一塌糊塗。真正優秀的企業高管,做事情,都是尋求心之所向。
2、做好時間管理,量化目標,做到及時反饋和獎勵自己。說到時間管理,你會發現每天睡覺的時候,感覺今天的時間又被浪費了。
老王和一位高管聊天,他說,每天真的太忙了,但他每天都必須抽出一個小時去鍛鍊身體,然後強迫自己每月必須讀一本書,並深度思考,每個周末兩天中,必須抽出一天的時間,是陪家人和孩子。
還有一位高管,雖然是單身,但她說,自己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對目標進行量化,凡是不能量化的目標,一般都不做或少做。
還有一位遊戲公司的高管,對老王說,你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玩遊戲嗎?因為遊戲裡面有目標,並及時反饋的機制,通過給你一個裝備的獎勵,讓你獲得幸福感,一旦這種幸福感成為了習慣時,你不想玩遊戲都難。
其實,老王想說,職場自律也是如此,你一旦有了目標,做好時間管理,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給自己及時的反饋和獎勵,你會發現你有成就感,還特別幸福,最後不自覺的把這種幸福當作了習慣堅持下去,這樣你的自律性就形成了。
3、拒絕無效社交,拒絕和不自律的人交往。說到社交,不管是職場,還是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但一旦社交泛濫,你會發現你的時間全部浪費了。
說到社交,讓老王想到自己剛剛創業的時候,為了籤下合同,經常陪一些甲方人士喝酒、吃飯,結果呢?不但生意沒有增加,反而讓自己沒有精力做其他的事情了。老王到北京後,發現身邊的很多朋友,沒有人在外吃飯留宿,無一例外的都是約定時間談事情,高效地完成工作。
為此,老王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凡是超過3個人以上的聚餐,都不參加;但商務、公司聚餐和陪伴家人除外。這樣,老王每天都會騰出大量的時間去學習、思考等等。
老王在採訪這100位高管中,他們都提到朋友圈要精、不能泛,拒絕無效社交,把時間多留給自己學習和思考,留給家人,陪伴孩子。
老王在採訪中,也提到人脈。他們幾乎都有相同的觀點,認為如果你自己不夠優秀,你認識誰都沒用;人脈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價值交換得來的。
一位網際網路公司的運營總監說,再好的人脈,如果不能發生關係,不能進行利益互換,都很難讓這種人脈持續下去,或許很快就會忘記,至少淡薄很多。
還有北京一位投資人說,「用彼此之間的利益,來維護彼此之間的友誼,通過利益來加深友誼,並讓友誼更長久。」這也是美國一直提倡的,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凡是高端自律的人,都會拒絕無效的社交、拒絕和不自律的人交往。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寫在最後
自律,對一些人來說,是非常難的事情,但對另外一些人來說,是習以為常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把自律當作一種幸福,並把這種幸福當作一種習慣,一旦幸福養成了習慣,你不想自律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