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上興趣班了」有遠見的家長都有點狠心

2020-09-15 她的課

興趣,是點燃學習的火種。


但要使之成為讓自己快樂的愛好或一技之長,需要一定的堅持,才能將這份激情延續下去。


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興趣班,幾乎人人必報。有的孩子還報了好幾個,這也催生出了不少問題,讓孩子和家長自己都困惑。


最典型的就是孩子報班多,但堅持的不多。



上興趣班到了瓶頸期,孩子一說不喜歡了,到底該不該放棄,家長也不知道怎麼權衡。


當很多家長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可能都特別渴望有一個聲音能直接告訴他們一個答案,省得左右為難。所以,今天小U老師就來跟大家探討一下「興趣班」這個話題。


01


首先,讓我們回到問題的根源,從如何選擇興趣班說起。


選擇什麼樣的興趣班,選擇幾個興趣班,這些問題也都困擾著很多家長,小U老師在這幫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第一點:明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給孩子報興趣班前,要先了解孩子的興趣和他內心的喜好。孩子內心的喜歡和他自身的天賦息息相關,每一個生命都具有靈性和與生俱來的稟賦,關鍵在於怎樣去訓練和開發。


►第二點:要考慮孩子的個性特點,揚長避短。


如安靜內向的孩子坐得住、善於觀察和發現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可以考慮圍棋、科學實驗等興趣;外向活潑、話多的孩子,可以考慮語言、禮儀、表演等興趣班。


►第三點:寧缺毋濫,勿報多個興趣班。


興趣班報的越多,孩子的壓力就越大,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專注很關鍵,建議給孩子精選1-2個並堅持即可。



02

如果已經選擇了興趣班,但是孩子上了沒多久就不肯去了,建議家長從以下2個方面去跟孩子溝通後,再進一步決定,到底該不該停掉孩子的興趣班。


►辨認「不喜歡」背後真正的原因


孩子有時候他們說的不願意,不喜歡,不是真的不喜歡。 他們很可能是不喜歡這個老師的說話方式,或是不喜歡在這個集體裡沒有被重視,或者可能只是暫時累了,想偶爾偷個懶等等。


但只要他們不願意,就都習慣用「不喜歡」這個萬能的擋箭牌。 家長要做的,是仔細確認孩子「不喜歡」背後真正的原因。 可以跟孩子好好聊聊,深挖一下孩子不喜歡的原因。


陪著孩子多上幾次課,觀察一下孩子在課上的狀態,跟任教老師聊一聊,再去衡量,孩子是不是真的不喜歡了。



►引導孩子堅持,而不是「逼」 孩子


如果只是暫時性的倦怠,或是因為環境、老師、同學等其它原因而對興趣班有所排斥,這樣的情況是可以通過引導和幫助孩子度過倦怠期來解決的。


但一定要注意,要引導,而不是硬逼。


很多家長可能會說,關鍵時候,還是要逼孩子一把,當年郎朗不就是因為他爸逼他,他才成為享譽世界的鋼琴家嗎?


事實上,當年的朗爸不是粗暴的逼迫,而是想盡一切辦法激發郎朗學琴的熱情。


郎朗1多歲時,郎爸發現他的音樂天賦帶他學琴,讓他從特長上建立自信;

郎朗在音樂方面的吸收能力很強,一位老師無法滿足他的學習需求,朗爸就扮成清潔工到別的班上偷師,滿足他的求知慾;

一些權威的老師否認朗朗的能力,朗爸卻不斷肯定他,自費參加國際賽並獲一等獎,讓他得到世界認可。

當郎朗遇到倦怠期,叛逆幾個月不碰琴時,朗爸沒有逼他,而是讓他審視對鋼琴是否真愛。




最終,郎朗自己手癢,瞞著爸爸偷偷彈琴,再次燃起了對鋼琴的熱愛。


  • 引導,可以把孩子帶到不同的角度,重新去看自己曾經熱愛的這項興趣。
  • 逼迫,當下是能繼續,但始終無法形成發自內心的熱愛,和持之以恆的動力。


當孩子遇到倦怠期、瓶頸期,給孩子一點時間,讓孩子請一兩次假,放飛一下自己。留出空白想清楚這個興趣是不是自己的真愛,是否應該堅持。


還可以帶孩子也看看與這項興趣有關的演出、比賽、作品、被應用到的領域。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到這項興趣的魅力,讓孩子感受到更多,或許可以重新喚起孩子的激情。




堅持一個興趣,不僅僅只是學習一個技能,其中需要孩子付出的努力、堅持,與他人的協作、配合,也是在鍛鍊孩子的逆商、情商,是在幫助我們塑造一個心理更加堅韌、陽光的孩子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堅持不懈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找到孩子熱愛的那個興趣,鼓勵他們堅持下去吧。為的不僅僅是讓他們能有一技之長,一個長大後可以稱道的樂趣,這還是一段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豐滿、堅韌的路途。


耐心堅毅之樹,終將結出黃金之果。

相關焦點

  • 有遠見的媽媽,都帶點「狠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有出息,就需要媽媽「狠心」。媽媽"狠心",黎明的曙光才會越來越近。父母之愛子,則為計之深遠。做父母的寧願讓孩子委屈一時,也不要讓孩子辛苦一世。有遠見的媽媽,都帶點「狠心」!
  • 戳破教育真相:有遠見的父母,都有點狠心
    戳破教育真相:有遠見的父母,都有點狠心 說個切身體驗,有一次我陪妹妹在陽臺上看星星。 故意給她出了個難題:「你有什麼辦法可以數完天上的星星?」 我發現,妹妹在解決數星星這個問題的時候,思路非常清晰。 瞬間,我還挺為她驕傲的,讓她接觸編程啟蒙教育並且報C/C+過級班,太正確了。
  • 別指望孩子自己懂事,有遠見的家長,對孩子這幾方面要狠心
    前言: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懂事乖巧,但你卻忘了孩子從降生開始,他的所有的理念觀念都是由家長灌輸的和外在學習來的,所以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自己懂事,有遠見的家長往往在這幾方面更加的狠心,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要知道教育不是一下子就成的,教育是一個長遠的道路,當你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非常優秀的時候,可能人家在背後的付出比你多,你在羨慕別人家孩子的同時,別人家孩子也在羨慕別人家的父母
  •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送孩子上興趣班有感
    剛剛把閨女送去舞蹈班,想起早上上課前跟我的討價還價以及最近一段時間越來越難堅持的練琴時間,突然想說點什麼。 閨女的第一個特長班是舞蹈班,是同學的媽媽約著一起去的,試學兩節課後說想學就報名了。雖然是跟風報的名,但我覺得藝術應該不僅僅是門興趣課而應該是門必修課,我認為在同等的硬體條件下擁有獨特審美力的孩子應該是更勝一籌的,而藝術教育應該是培養孩子審美能力的最直接的方式。
  • 做有遠見的父母,在這3件事上狠心對待孩子,孩子才更容易成功
    重要的事情,往往並不複雜,家庭教育也是一樣,對每個家庭和孩子都至關重要,做有遠見的父母,在這3件事上狠心對待孩子,孩子才更容易成功!學習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像我們大人認為的那樣,我們大人想讓孩子好好學習,往往是因為經歷了很多辛酸和悔恨,不想讓孩子再像我們一樣,人生留有遺憾。孩子的人生閱歷太少,一時很難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學習是為自己負責,不是為了別人學習。家長在學習上逼孩子一把,是幫孩子在未來少走彎路。
  • 暑期家長糾結 低年級小朋友有無必要上數學興趣班?
    這幾天和兒子班裡的幾位家長碰頭,一聊嚇了一跳,很多孩子在暑假都要上兩三個興趣班,其中數學是必選項目,有的孩子學數學,數學興趣班就報了兩個。  「還有家長說,杭州有的培訓機構暑期數學班非常火,幾百名家長排隊報名,孩子想參加培訓還需測試選拔,競爭激烈。聽到這些信息,我也開始焦慮,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有沒有必要上數學興趣班,不學會不會跟不上?」
  • 孩子上興趣班半途而廢,家長應該怎麼辦?
    近來送孩子去上繪畫班,有一個平常總一起等孩子下課的家長跟童童媽說,上完這最後幾節,不準備再讓孩子繼續學了她家的孩子現在特別抗拒來上課,別說興趣了,連家裡的畫紙都撕了,死活就說不喜歡了。孩子媽媽最後很無奈的跟我說:「你說我這是圖點啥?這麼多年花錢培養孩子,結果這可好人財兩空,但她自己死活不想學,我也沒法強迫她吧。」
  • 深圳8歲男孩暑假興趣班太多,「媽媽我好累」是他生前最後一句話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則案例,深圳某地8歲小男孩,因為被父母安排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本來暑假期間是孩子遊玩的最佳時候,看到這個情形,孩子變得抑鬱不樂,最終無可奈何的接受家長的要求,但是最後卻因為壓力過大,導致體內腎臟器官衰竭,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依然無力回天,年齡永遠被定格在8歲。
  • 避免入坑,給孩子報興趣班,家長有哪些誤區
    最近,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現在的焦慮:要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都報什麼樣的?朋友家孩子今年4歲,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焦慮,是因為看到孩子同學媽媽發的朋友圈。那個孩子非常厲害,媽媽經常發他說英語、彈鋼琴、打拳、跳街舞、唱歌等視頻。
  • 孩子的興趣班or家長的興趣班?興趣班對孩子真的有用嗎?
    昨天跟朋友聊天,說他家的孩子又報了一個興趣班:擊劍。然後問我朋友多少錢一年。朋友開心地說:5000塊一年。言下之意就是非常便宜。什麼?什麼時候5000一年的興趣班在家長眼裡都算便宜了。後來一想也就釋然了,跟其他的一年2、3萬的興趣班一比,5000一年的可不就是便宜了嗎!
  • 孩子上興趣班,家長的位置很重要
    家長沒法理解孩子隔了一個冬天重新下水的恐懼,結果家長越逼,孩子越害怕,越不想往下學。在孩子興趣班學習這件事上,家長對問題的理解和態度很重要,不然就可能一片好心變成壞事,反倒成為孩子學習路上最大的阻礙。比如前面那個被逼著下水的孩子,他一方面對水感到恐懼,另一方面又要面臨家長的逼迫和壓力,想要在這樣的狀態下學會遊泳,也真是夠難的。
  • 寫給家長:教育是讓孩子離開自己,那就做個有遠見「狠心」的家長
    當然不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應該感謝祖先,使他們的辛勤的勞動留下的智慧的結晶,讓我們大多數人過上現在衣食無憂,規避病痛、自然災害等等風險的生活。不僅僅學課本知識才是學習,學廚師、學開車、學電焊等等,都是一種學習,人類分工越來越細,未來可能還有你想像不到的工種。
  • 孩子有沒有必要上興趣班?附孩子上各種興趣班適宜年齡
    對於上興趣班的這件事情,有孩子的人和沒孩子人的真的是兩種態度。記得當初沒孩子的時候,貓爸信誓旦旦的說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讓孩子被各種興趣班壓得喘不過氣來。結果等孩子上幼兒園後,我真的是啪啪打自己臉了。
  • 媽媽,我不想學了。家長別崩潰,學學這些方法,孩子繼續快樂學習
    有些孩子對某些事好奇心不足,家長要學會引導激發,如何引導孩子對某件事的興趣?舉個例子,講講我是怎麼引導我家孩子學認字的。我女兒三歲多了,很喜歡聽爸爸媽媽講繪本。因為她處在圖形敏感期(漢字是圖形一樣的文字),所以前幾天我想著手教她認字,這樣可以逐步過渡到她自己看書閱讀。但開始時她很抗拒,每次我一教她,她就生氣地說:「我不想認字!
  • 從小被「逼迫」上興趣班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家長們都該看看
    很多家長其實都不僅僅是重視孩子的學業,對培養孩子的特長方面,家長們也也越來越重視了。那麼也有一些家長會狠下心,讓孩子堅持上興趣班,在家裡的時候也會拿出看著孩子寫作業的勁頭去看孩子練習舞蹈、鋼琴……其實,報興趣班不會對孩子的學習增長有什麼益處,那麼這類從小被「逼迫」上興趣班,堅持培養愛好的孩子後來走怎麼樣了呢?
  • 致家長: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
    教育需要嚴格且堅定的力量,古往今來都一樣。有遠見的老師都知道,只有狠心地管教,孩子將來才能真正成器。相對於家長而言,老師則顯得更有威嚴。尤其是當老師手中有「戒尺」的時候,更是有威懾力。而拿上了「戒尺」則意味著老師扛起了這個重任,更要時時刻刻監督孩子。
  • 「媽媽,我不想學習了!」這位媽媽的回答,讓無數父母羞愧
    然而,面對記者的採訪,男孩媽媽一臉苦笑,無奈地說道:「孩子今天突然對我說:『媽媽,我不想學習了,學習太累了,隨便做點什麼都行,要不我幫你下麵條吧。』這位媽媽用親身事實證明:現實的鐵拳比一萬句教導都有用。媽媽看似的狠心,實則透漏著為孩子深謀遠慮的決心。
  • 我問了50個高知媽媽,終於知道怎麼給孩子報興趣班了!
    給寶寶報興趣班一直都是家長們關注和熱議的事情。很多寶寶還沒有上幼兒園,就已經上了好幾個興趣班。我一直希望他能在運動項目上多發展一點,所以經常帶他去幼兒體能館裡觀摩,做一些簡單的項目,還打算等他上幼兒園後報個跆拳道班。沒想到根兒特別感興趣的是幫我做飯、做點心,這太讓我驚訝了。知名育兒專家羅靜認為:任何一樣寶寶喜歡的事情,都是他的興趣所在。
  • 「媽媽,我不想學習了!」這位媽媽的回答,讓無數父母震驚羞愧
    然而,面對記者的採訪,男孩媽媽一臉苦笑,無奈地說道:「孩子今天突然對我說:『媽媽,我不想學習了,學習太累了,隨便做點什麼都行,要不我幫你下麵條吧。』這位媽媽用親身事實證明:現實的鐵拳比一萬句教導都有用。媽媽看似的狠心,實則透漏著為孩子深謀遠慮的決心。02讓孩子吃點生活的苦,孩子才能懂學習的甜。
  • 【親子課堂】孩子上「興趣班」應遵守三原則
    現如今,興趣班、學習班越來越多,五花八門。輪滑、手工、美術、足球、跆拳道、書法、舞蹈、鋼琴等課程應有盡有。許多媽媽很想送孩子學本領,表現得趨之若鶩,可到底選哪些興趣班?參加幾個最為合適?平時參加了,雙休日還要參加嗎?種種問題讓媽媽們困惑、頭疼。根據以往經驗,送孩子上興趣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其中有三個要素,幾乎所有的父母應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