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皓源實驗中學校長董春生。
紅網時刻通訊員 楊麗芳 戴述明 王先成 羅彩霞 報導
教育者,使人如沐春風,生生不息。董春生的教育情懷恰如其名。
董春生起初做職業教育,又在房地產行業摸爬滾打。2011年,董春生從房地產行業華麗轉身,反哺基礎教育。他擎著教育的火把,開啟了衡陽市區民辦教育的新元年。十年間,董春生掌舵的皓宇之星教育集團,在衡陽以及懷化開辦了五所學校,其肩上擔起的社會責任,沉甸甸的。
回雁峰腳下,衡陽市區第一所民辦高中——皓源實驗中學,便是其中之一。
作為皓源實驗中學的校長,董春生定義了學校的育人目標——「三成」,即「成長,成人,成才」。「三成」中,成人排第一,並非「好成績」,儘管這所年僅四歲的學校「低進高出」的升學率可圈可點。
守初心,用教育反哺故鄉
董春生的角色定位,在教育工作者和民營企業家兩間者切換。他最認可教育工作者這一身份。他說,教育於他,是命中注定的本職,房地產「只是副業」。
他的少年時代在衡南鄉村度過,嘗過了農家人的苦。依靠讀書,他走上了教師崗位。這也讓他近距離觀察到了寒門學子的生存狀態。
在他看來,教育扶貧,是這個社會的責任。這四個字也一直貫穿於他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
1994年,他在廣東粵北技校幹行政工作,一幹就是四年。期間,他越發體會到寒門學子的不易。為貧困孩子量身打造一所學校的想法破土而出。
1998年,董春生回鄉,投身衡陽教育熱土。正值國家鼓勵興辦民辦教育,他先後創辦兩所職業學校——衡陽工業管理學校、湖南計算機專修學院,並超前地開啟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新路子,讓貧困農村學子可以半工半讀,畢業後工作無憂。當時,此創舉引起轟動。
後來,董春生意識到,徹底改變寒門學子命運,要從娃娃抓起。在職業教育方興未艾之時,他激流勇退,轉身基礎教育。
他的策略是,辦優質的教育的同時,給貧困學子更多的支撐。旗下學校越多,就可以扶助到更多的貧困學子。2011年起,他先後創辦了北鬥星小學、皓源實驗中學、常寧尚宇學校、卓煌高級中學和成章可津小學,教育版圖覆蓋基礎教育全階段。
期間,他在所有學校創造一切條件,助力貧困家庭孩子成才,並先後累計捐助上百萬的資金供寒門學子上學。
「這些年來,看到學生的成長,心中會湧現無數成就感」,他說要繼續將教育扶貧做精、做好、做成。
「房地產是奶牛,出的奶用來反哺教育」,董春生有幾分得意。教育扶貧是他做教育的源起。事實上,他已經走在了辦優質教育這條路上。
董春生和學生在一起。
尊差異,讓學生被看見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皓源的學生主要來自衡陽本土,也吸引了不少省外學生慕名而來。學生三千,自有百千性格。在皓源這塊沃土裡,學生都可自由生長。
「基於差異,個性化生長」,董春生提出的差異化教育,從一開始就成為皓源師生的教育自覺,並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教育不能千篇一律,一定得因材施教」,董春生如此說,也如此做。
在皓源,高一新生入學第一學期,會有分班測評。學校會根據學生的興趣與特長,私人訂製並配備師資力量。文化基礎不錯的,有培優班、補短班進行「點對點」指導;語言有天賦的,可在日語課程裡自由生長;藝體突出的,有經驗豐富的專業藝體老師打造個人成長路徑;思想開小差,生性調皮的,則有心理老師重點關注……在因材施教的差異化教學下,每一個學生都被看見,快速成長。
2019年,皓源首屆高三畢業生一本上線137人,二本上線451人,復讀部升學率連續三年位列第一,「逆風翻盤」。其中,畢業生謝斌特別讓董春生觸動。
「若沒有您的諄諄教誨,我還是在教室樂此不彼玩手機的鹹魚」,在寫給董春生的感謝信中,謝斌如此說。剛到皓源時,謝斌是中考成績700出頭的「失意人」,沉迷在遊戲和小說的世界。董春生撫慰了他的心,喚醒了他。高考時,謝斌蛻變成一匹「黑馬」,成功考入一本院校。
俯下身,工作做到學生心裡
對於教育,對於學生,董春生愛得深沉。他享受和學生在一起的時候,「參與、見證一段生命的蛻變,這是教育人的幸福,很美好」。
皓源的學生全部寄宿,於董春生而言,皓源應是學生的第二個家,他要「把工作做到學生心裡」。
董春生很忙。但再忙,他也會不定時轉轉食堂,檢查夥食;跑跑宿舍,查看有無安全隱患;在操場上散散步,給學生鼓鼓勁……這是董春生最享受的時間。
發現生活教師不足,董春生便花重金,每層配生活教師;夥食不豐富,他請專業廚師備辦專業食譜……點滴細節,浸潤學子。
「忘不了,敬愛的老師;忘不了,您那慈祥的目光;忘不了,您諄諄的教誨……」畢業的學生封蘢桂如此感謝董春生。
除學生的來信外,董春生經常收到家長的感謝簡訊。他總將這些簡訊收藏起來。這是他的儀式感,也是他「辦學的意義」。
幸福就是如此簡單,用一顆心浸潤另一顆心。正如董春生思索再三定下的「皓源」二字——心中皓光引領,能量源源不斷。
在董春生的帶領下,皓源成為衡陽民辦教育一塊閃亮的名片。2019年秋,董春生給皓源師生作了「赤腳走過荊棘,更能體味生活之甜」的講話,振奮人心。
如今,皓源這艘船已駛入更寬闊的水面,未來會如他所期許的那樣——皓月當空,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