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什麼同樣種花生,有的打1000斤,有的打500斤?難道種地這麼難?
文/田俊超白
這與農民種其它莊稼一樣,有的農民打的多,有的農民打的少。這是常有的事情,並沒有什麼新奇之處。
產量少的並不一定是管理不行,產量高的也不一定是技術高超。在種地裡面,有許多問題不是人力就可改變的。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以下5種原因:
1 品種
花生的品種不同,產量也不一樣。與轉基因接近的高產,與非轉基因接近的低產。不要驚異它們差的如此之多。
在玉米上,紅芯玉米每晌地19000斤是極限了。同樣的土地,種上粉芯的26000斤,都是種地管理不太好的。
產量上差了,價格自然有差別。紅芯玉米每斤9毛,收糧的瘋狂收購。粉芯玉米7毛一斤,收糧的需要小心謹慎,挑挑揀揀,怕一不小心就賠錢了。
賣玉米的順序也是,紅芯先賣,粉芯後賣,留到最後的都是粉芯。這花生也是如此,品種不同,產量不同。
2 地利
土地的土質不同,花生的產量也不同。這與管理者沒有關係,完完全全就是此地不高產。花生喜歡沙土地,如果用黑土,黏土地種,不是澇就是泡,產量高不了。
像鹽鹼地種水稻,頭三年每晌地能收5000斤,地主都樂開花。其餘的黑土地,普普通通管理,每晌地15000斤以上。這地與地的土質不同,產量是比不了的。
3 管理
在花生的管理上,確實能出現這麼大的差距。種地精明與種地糊塗的,差的便是這幾百斤。精明的掙錢了,糊塗的賠錢了。
管理是一門大學問,怎麼才能種出高產的花生。這需要老農民的經驗,沒有經驗的人種植,產量低,賠點錢都是正常的。
4 地的多少
產量高低與種地的多少,也有關係。種地少的是精種,每一顆苗,每一處土地如何,都了如指掌。還有時間,有精力去維護管理它,高產是正常的。
種地多的,屬於薄利多銷,靠面積大來盈利。它花生的單產一定沒有精種的農民多,可他們地多,每晌地盈利點,綜合起來就很可觀了。
一個種50晌地的農民,一定沒有一個種五晌地農民的單產高。但是五垧地的農民,一定沒有種五十晌地人掙的多。
5 天氣影響
天氣是神秘莫測的,大家每天都面對天氣。可是一定沒有農民敏感,同樣下冰雹,打他家一點不剩,隔壁的鄰居一根不碰。
同樣是來凍,這片地樹葉都打黃了,那片地還是綠意盎然。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隔道不下雨,在農業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剛開始種花生的時候遇大雨,對方躲過去了等等天氣原因。
以上五點,都是這500斤花生的差距。還有是關於灌溉水的,受地下水限制,有水澆地與無水澆地,差距可不單單是500斤了。
在同樣地塊,同樣環境,差距這麼大是管理問題。環境不同,是沒辦法放在一起比較的,種地是門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