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決賽正式舉行,經過層層選拔最終有500多名選手,從全球71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多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
讓人驚喜的是,500多名數學精英中,竟然有來自全國的12位中學生,其中來自上海市的曹炫明,正在讀初中三年級。從小就多才多藝,不僅數學冒尖,演講能力超強,英語水平一流,小學就讀於世界外國語小學,在很多人看來,曹炫明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別人家的孩子」。
有的初中生比如像曹炫明,已經在全球性的數學競賽中取得不錯的成績了,但有的初中生數學考試還不及格,「差距」可以說得上是「天差地別」,所以幾乎是讓人不禁感慨:同樣是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為什麼有的初中生之間的差距可以拉開這麼大呢?難道真的是孩子的資質上的存在差別?
人與人之間的姿質上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有的人天生的邏輯感強,有的人卻擅長詩詞歌賦,可以說是各有自己的特長,但這些天生的差距卻不足以決定在今後的人生成長和發展道路上的差距,那麼造這種差距的到底是什麼呢?答案就是」教育「!
在報導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曹炫明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是專門去上海上的初中,也就是在全國都鼎鼎有名的華育中學,而之所以小小年紀多才多藝、英語水平一流,是因為他小學就讀於世界外國語小學。所以,基本上每一個優秀的學生背後都少不了教育上的投資。所以,也不要單純地抱怨孩子為啥學習成績不好了。
但是,我們也必須知道,優秀的教育的資源是稀缺的,雖然人人都嚮往華育中學這樣頂尖的中學,但事實就是它只能招收一小部分的學生,那麼只能接受一般教育、並且學習成績都不太理想的中學生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清楚了解學生的現狀。有的初中生學習成績確實不理想,尤其是現在馬上就要中考的初三生,想在短時期內讓成績有質上飛躍是不太現實了,那麼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和孩子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中考結束後應該怎麼選擇了,是復讀還是選擇一個適合孩子的並且有發展前景的專業學習。
如果家長和孩子都一致選擇復讀,那麼對於復讀的也要做相應的規劃和目標設定,比如復讀一年想要考取的目標是什麼,沒有達成要怎麼辦,以及在復讀的時候也要和孩子約法三章,每天在學習上付出的時間怎麼安排,是不是減少娛樂時間,因為復讀一年,不光是費用上的付出,更重要的是要佔用孩子一年的時間,也就意味著最後孩子踏上社會要比同齡人晚上一年,這其中就有可能錯過一些機遇,所以要慎重考慮,選擇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如果孩子真的對文化課程不感興趣,那麼家長可以為孩子考慮一下專業的培訓學校。比如IT行業是一個十分有前景的職業,如果孩子也有興趣可以考慮一下這方面的培訓。家長可能擔心孩子小可能學不會,滄州北大青鳥可以明確地告訴您:絕對沒有問題,因為滄州北大青鳥專門針對初中畢業生開設了課程,適合這個年齡階段的IT知識零基礎的小白人群。
所有的優秀背後都有不懈地努力和付出,孩子還小,未來發展有無限的可能,而家長應該儘可能地為孩子的成長發展把好關。